第274章 一篇论文,引爆世界气象学界!
许燃默默地将老人从地上扶起,让他重新坐回椅子上。
这位为国育才,坚强了一辈子的老教师,此刻哭得像个孩子,泪水和鼻涕糊了满脸,却没有人会笑话他。
简瑶递上一杯温水,轻声安慰着。
超算中心巨大的环形主屏幕上,98.7%的恐怖数字,还散发着光芒。
“王老师,这还不够。”
许燃的声音打破了这片被巨大情绪笼罩的寂静,他看着屏幕上并列的两个名字,目光坚定。
“理论验证了,数据也跑通了。
但陈远山这个名字,还被埋在三十年的尘埃里。”
王国栋的哭声一滞,他抬起布满泪痕的脸,通红的眼睛里满是疑惑。
“全世界,都欠他一个公道。”
“我要让所有人都知道,三十年前,在我们国家最艰难的时候,曾经有过这样一位天才。
他试图用一支笔,一沓纸,为这个国家的亿万苍生,驯服天空的风暴。”
说完,他不再多言。
他走到控制台前,拉开一把椅子坐下,手指在虚拟键盘上轻点。
一个崭新的文档,在屏幕上跳了出来。
许燃深吸一口气,开始敲下第一个字。
……
“疯了!你绝对是疯了!”
半天后,简瑶看着许燃发过来的论文终稿,眸子里写满了难以置信。
“你把陈远山前辈列为第一作者,我没有任何意见,这是他应得的。
可你……你怎么能把自己放在通讯作者里,甚至连第二作者都不是?!”
简瑶急了,她知道“通讯作者”意味着什么,那是整个项目的主导者和负责人。
但在学术界的传统观念里,“第一作者”才是最大的功臣。
许燃这是主动放弃了唾手可得的巨大荣耀。
“这篇论文的核心思想,是陈前辈的。”
许燃头也不抬,还在对摘要部分做着最后的润色,“我只是个补锅匠,把前辈当年因为缺少工具而留下的漏洞,给补上了而已。”
“可……”
“没有可是。”
许燃打断了她,抬起头,“我不需要一篇论文来证明自己。但他需要。”
简瑶看着许燃平静的脸,心中所有的焦急,瞬间都化作了敬佩。
这个男人,他的格局,早已超出了世俗对名利的定义。
最终,一篇凝聚了两位天才,跨越了三十年生死对话心血的论文,被投递了出去。
目标:国际地球物理学领域的王牌期刊——《地球物理研究快报》(GRL)。
论文标题:《一种基于非线性耦合思想的大气湍流高精度预测模型——暨对陈远山先生遗稿的补充与证明》
第一作者:陈远山。
通讯作者:许燃,简瑶。
……
美国,华盛顿特区,《地球物理研究快报》编辑部。
执行主编戴维·亚当斯博士,一个头发微秃,眼袋深垂的中年白人,正一边喝着隔夜的苦咖啡,一边烦躁地处理着邮箱里堆积如山的稿件。
“来自印度的‘关于喜马拉雅山脉降雪与印度洋季风的量子纠缠猜想’?我的上帝,删掉!”
“来自埃及的‘利用金字塔的神秘能量改变尼罗河流域气候的可行性报告’?滚!”
他像个流水线工人,熟练地将百分之九十的投稿,直接拖进了垃圾箱。
就在这时,一封来自华夏的投稿,跳进了他的视线。
“又来了,这些华夏人,总喜欢搞一些异想天开的模型……”
亚当斯嘟囔着,习惯性地就要按下删除键。
可他的手指,却在即将触碰到鼠标的瞬间,停住了。
标题很长,也很怪。
一个叫“陈远山”的陌生名字,让他微微皱眉。
“通讯作者,Xu Ran?”
亚当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眼熟,好像在哪篇关于数学的报道上见过。
他耐着性子,点开了摘要。
前面大段的理论阐述,他只是草草扫过,什么非线性耦合,什么湍流模型,他见得太多了。
可当他的目光,落到摘要的最后一行,看到那个被加粗标注的,充满挑衅意味的实验数据时……
“噗——!!!”
亚当斯嘴里那口提神醒脑的滚烫黑咖啡,没有一丝丝防备,全喷在了面前价值三千美元的4K显示器上!
“咳咳咳……咳!”
他剧烈地咳嗽起来,也顾不上去擦屏幕上那些狼藉的咖啡渍,整个人像触了电一样,猛地从椅子上弹了起来!
因为熬夜而布满血丝的眼睛,瞪得像两颗牛蛋,死死地钉在那行字上!
「……在对一次“不可预测”的突发性短时强对流过程的复盘验证中,本模型的核心移动路径吻合度,达到了98.7%!」
“九……九十八点七?!”
亚当斯作为全球最顶级的气象学期刊主编,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谢特!这绝对是伪造的数据!骗子!一定是哪个华夏的民科搞出来的骗局!”
亚当斯下意识地咆哮着,可他的身体却很诚实。
他的手,颤抖着将这篇论文从待处理的文件夹里,拖到了一个标记着“最高优先级”的红色文件夹里。
“让我看看……让我看看你们到底耍了什么花招!”
亚当斯喘着粗气,他点开审稿人列表,毫不犹豫地,勾选了两个名字。
第一个,是麻省理工学院(MIT)气象学系的终身教授,爱德华·霍夫曼。
这个老头子,是当今混沌理论和大气动力学领域无可争议的教皇,以严谨、刻薄、不近人情著称。
任何一篇论文,只要有一个标点符号的错误,都会被他骂得狗血淋头。
第二个,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流体力学研究所的所长,克劳斯·施密特。
一个典型的德国人,刻板,固执,甚至有点神经质。
他把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当成自己的情人,不允许任何人对它有任何“不敬”的解读。
把论文交给这两个人,无异于把一只小羊羔,同时扔进两个饥肠辘辘的霸王龙的笼子里。
“哼,我倒要看看,你们这篇狗屁不通的论文,能在他们手下活过十分钟吗!”
亚当斯恶狠狠地按下了发送键。
……
两周后,亚当斯的办公室。
他几乎已经忘了那篇来自华夏的“笑话”。
直到他的邮箱里,“叮”的一声,跳进来两封邮件。
发件人:爱德华·霍夫曼。
发件人:克劳斯·施密特。
“哦?审稿意见回来了?这么快?”
亚当斯有些意外,按照那两位老顽固的龟毛性格,一篇论文不折磨个三个月是不会罢休的。
他懒洋洋地点开了第一封,来自MIT的霍夫曼教授。
【审稿意见:通过。】
亚当斯微微挑了挑眉。
这可不像霍夫曼的风格。
他继续往下看。
【评语:亚当斯,我不知道你是从哪个该死的犄角旮旯里,挖出来的这篇旷世奇作!
你让我审稿,我就审了。
我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整整一个星期,不眠不休,用MIT的超算跑了十七遍它的核心算法!
结果是什么?
结果就是,我现在严重怀疑,我过去四十年建立起来的所有理论体系,都是一堆该死的、愚蠢的、建立在沙滩上的垃圾!】
亚当斯手里的咖啡杯,晃了一下。
【这篇论文,它是在开创一个新的领域!
它对大气湍流的理解,对非线性系统的处理方式,至少领先了我们这个时代二十年!
如果……我是说如果!
这里面的数据全部属实,这将是继爱德华·洛伦兹发现混沌理论之后,我们这个学科,最伟大的突破!没有之一!】
“哐当!”
亚当斯手里的杯子,再也握不住,掉在地上,摔得粉碎。
他还没从这巨大的冲击中回过神来,评语的最后一段,狠狠地砸在了他的神经上!
【我现在命令你,立刻!马上!
动用你所有的资源,去找到这位叫“陈远山(Chen Yuanshan)”的先生!
我不管他是谁,不管他在哪里!我必须!我必须立刻和他通话!
我要当面请教,他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切的?!】
“咕咚。”
亚当斯艰难地吞了口唾沫,感觉自己的喉咙干燥。
他颤抖着手,点开了第二封邮件,来自德国的施密特。
这封邮件更短,也更……疯狂。
【评语:发表!立刻!马上!无条件发表!】
只有一句话。
然后,是一段让亚当斯看了,差点当场心肌梗塞的附言。
【上帝啊!我们这帮愚蠢的凡人,还在为了给桀骜不驯的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套上一根缰绳而争吵不休!
可这个叫“陈远山”的华夏人,他妈的早在三十年前,就已经用这匹烈马,造出了一辆可以狂飙的马车?!】
【亚当斯,你听着!如果这篇论文不在下一期的GRL上作为封面文章发表!
我就立刻撤回我在你们期刊上所有的稿件!
并且我会告诉全世界,你们编辑部里坐着一群有眼无珠的瞎子!蠢货!一群阻碍人类文明进步的千古罪人!】
“……”
亚当斯呆呆地坐在那里,办公室的冷气开得很足,可他的后背早已被冷汗彻底浸透。
两份审稿意见,没有一句废话,字里行间,透出的全都是被智慧碾压后的震惊、狂热!
沉默。
长达一分钟的死寂之后。
亚当斯像一头被踩了尾巴的狮子,猛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
他抓起桌上的电话,用平生最大的音量,对着整个编辑部咆哮着!
“召开紧急会议!所有编辑!现在!马上来我办公室!”
当天深夜,《地球物理研究快报》官网,在没有任何预告的情况下,突然上线了最新一期的封面文章。
这篇来自华夏,作者栏里只有一个陌生名字“陈远山”的论文,瞬间在全球气象学界、流体力学界、乃至应用数学界,引爆了惊天海啸!
无数个深夜还在实验室里苦熬的博士、教授、顶级学者,手机上都收到了GRL的特别推送!
当他们点开论文,看到“98.7%”时!
全世界,无数间亮着灯的办公室里,同时响起了一片倒吸凉气,和咖啡杯摔碎的声音!
“陈远山?这个名字……是谁?!”
“谷歌上完全搜不到!该死!他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吗?!”
“快!查所有数据库!一个三十年前,就能触碰到这个领域的华夏学者……他绝对不可能是个无名之辈!”
这个夜晚,注定无眠。
“陈远山”这个普普通通的名字,和这篇如同天书般的论文一起,以横空出世的姿态,成为了本年度全球科学界,最大的……
谜团!
与此同时,城关县的小院里。
许燃正陪着父母,看着八点档的家庭伦理剧。
他的脑海中,一行淡蓝色的系统提示,悄然浮现。
【叮!恭喜宿主!你的论文,在全球学术界引起了巨大轰动!】
【声望值+50000(全球学术界)!】
【你获得了新的称号:【气象湍流的破壁人】!】
【称号效果:当你面对任何与“流体力学”相关的难题时,思维清晰度,永久提升10%!】
【叮!检测到宿主的研究已触碰到更高维度的知识壁垒!】
【全新任务链已开启——【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召唤】!】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4032/4384312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