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大唐:开局截胡杨玉环 > 第260章 立储!立谁?

第260章 立储!立谁?


与此同时,万里之遥之外的长安内,气氛则是与西域的肃杀凝重截然不同。

正所谓,时间是疗愈一切的良药,这话一点不假。

去年的今日,长安城曾因李隆基一日废三子的消息,掀起轩然大波。

但今日,仅仅只是短短一年时间过去。

这座城,便再次沉浸在了一片歌舞升平的繁华之中。

大明宫内宫阙巍峨,朱雀大街车水马龙,东西两市商贾云集。

仿佛去年的动乱,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彻底消散。

大明宫,仪鸾殿内。

武惠妃斜倚在铺着华贵波斯绒毯的软榻上,纤纤玉指捻着一颗饱满的西域葡萄,仪态慵懒。

而她面前,驸马都尉杨洄正在低声禀报着西域的眼线传来的最新消息。

“娘娘神机妙算,吐蕃,突厥,两线同时发难。”

“三庶子困守绝域,内无强援,外有虎狼,已是釜底游鱼,插翅难逃!”

杨洄的声音带着一丝兴奋的颤抖,“算算时日,无论胜败,西域的噩耗.......也该传回来了。”

武惠妃红唇微勾,嘴角浮现一抹笑意,将葡萄优雅地送入口中。

她苦心谋划,不惜勾结吐蕃、暗示突厥,甚至牺牲部分河西利益。

为的就是将那三个该死的庶子彻底埋葬在黄沙戈壁之中。

而今,大仇即将得报,她对李琩也算有了交代。

接下来,是该谋划一下未来了。

毕竟,不管她甘不甘心,李琩都已经废了。

而她还这么年轻,她的幼子还是那么年幼,她不能一直沉浸在仇恨中。

“嗯。”

思及此,她先是淡淡应了一声,随即声音慵懒道:“西域之事,应该不会出什么意外了,接下来,咱们还是应该将重心放到长安。”

“放到长安?”

杨洄愣了一下,有些诧异起来。

武惠妃坐直了身子,语气淡淡:“太子之位空悬日久,非社稷之福。国本动摇,人心不安。陛下.......也该做个决断了。”

这话一出,杨洄立即心领神会。

他眼珠子一转,笑道:“娘娘所言极是,如今确是劝谏陛下早定储君,以安天下之良机。”

顿了顿,他话锋一转道:“不敢欺瞒娘娘,前些日子,臣其实已联络御史台中数位言官,不日便将联名上疏,恳请陛下册立新储!”

“唔~”

武惠妃挑了挑眉,眸中再次浮现一抹笑意。

旋即,她满意地点点头,状若不经意道:“李琦那孩子,近来读书习武颇有进益,陛下前日考校,还夸他‘肖似当年’呢。”

杨洄心头一禀,赶忙躬身道:“儿臣明白,盛王殿下天资聪颖,仁孝纯良,且深肖陛下,实乃众望所归。”

“嗯!”

武惠妃再次点点头,摆摆手道:“且去办吧!”

见武惠妃做赶人之态,杨洄也不多言,再次朝着武惠妃躬身一礼,便转身退出大殿,快步出宫。

“贤弟,如何?”

他才刚刚走到门口,一名青年便朝他迎了上来,显然是特意在此等他。

而杨洄看见来人,面上也罕见的浮现一抹由衷的笑容。

他快步上前,朝青年拱手一礼,旋即压低声音道:“兄长料事如神,娘娘今日果如兄长所言,不再关注西域之事,转而意重长安。”

青年赫然正是奉李琚之命留守长安待命的杨钊。

听见杨洄这话,杨钊顿时喜不自胜,赶忙追问道:“那贤弟是如何回答的?”

杨洄笑了笑,低声道:“自是如兄长所教一般。”

“哈哈哈哈~”

杨洄这话一出,杨钊顿时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随即一脸欣喜道:“如此说来,你我兄弟,富贵不远矣。”

见杨钊笑得畅快,杨洄脸上亦是压抑不住笑容。

他诚心诚意的对着杨钊再次拱手一礼,道谢道:“小弟能担此任,多亏了兄长教导,小弟在此谢过。”

“无妨,你我兄弟,何必言谢。”

杨钊摆摆手,一副推心置腹的样子。

杨洄也不和他客气,左右打量一眼后,凑过来问道:“兄长,不知这联络御史台之事......”

“放心,为兄早有腹案,咱们回府再说.......”

.......

.......

数日后,大明宫内。

摇曳的烛火,将李隆基的身影拉得老长。

他独自坐在御案后,望着眼前堆成小山的奏疏,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因为这些奏疏的内容,惊人的一致。

皆是请求册立太子的谏言,措辞或委婉或激烈,但核心指向都只有一个,便是国本不可久虚,当立新储。

而奏疏中,“盛王琦”的名字被反复提及,赞誉之词溢于言表。

静默良久,他的目光转向了案几一角。

案角上,静静地躺着一份来自河西的例行军报,那是今日朝会后,才送到的,尚未拆阅。

不是没来得及,而是,他有些不敢看。

望着那份军报,他不禁怔怔出神。

实话实说,他并非不知武惠妃与关陇世家的动作,甚至其中某些推波助澜,也有他默许的成分。

毕竟,他也需要世家来平衡朝局。

然而,真正面临抉择时,他心中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烦躁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犹豫。

立储?

立谁?

立李琦吗?

武惠妃那么年轻,李琦又那么年幼,而他已经老了。

若是等他百年之后,武惠妃重复则天皇后旧事该如何?

而若是立其他人,武惠妃又岂能甘心?

李瑛、李瑶、李琚的前车之鉴就在那里摆着呢,难道他还要再逼反几个儿子?

思及此,他忍不住叹了口气。

最终还是拿起一份奏疏,看了起来。

奏疏上的内容,不出意外,是引经据典,力陈立盛王之利。

他又拿起另一份,依旧是言辞恳切,忧心国本久悬之弊。

他一封一封看过去,每一份奏疏都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在他的心口。

“陛下,夜深了,是否安歇?”

就在这时,高力士悄无声息地出现在殿门口,声音带着关切。

李隆基回过神,忍不住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随即,他挥了挥手:“再等等。”

高力士不敢多言,只能走到一侧伺候。

李隆基再次拿起一封奏疏,正要打开之时,目光却是不自觉的被落在案角上那封军报吸引。

西域.......他的三个儿子......此刻究竟如何了?

这份军报里,是捷报,还是.......?

他伸出手指,指尖几乎触碰到那份军报的封口火漆,却又迟疑地停住。

烛火跳跃了一下,将他脸上那份深重的纠结与迟疑映照得格外清晰。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4825/4351806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