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贺瑾儿很担心苏遇白,但现实生活不是电视剧,没有那么多弹琴说爱,天刚蒙蒙亮,巷口转角的小摊子就支起来了。

贺瑾儿正麻利地把一屉屉热气腾腾的馒头从竹篮里取出来,码在铺着干净蓝布的案台上。

自从回了家,贺瑾儿就把全部心思都扑在了这馒头生意上。

虽然就靠弟弟贺野阔提着篮子走街串巷地叫卖,挣的钱也就够一家人勉强糊口。

但贺瑾儿心里清楚,这点钱哪够啊?那些钱总越花越少。

弟弟妹妹要吃饭,梁红玉的身子也弱,得靠汤药吊着。她必须把这小生意做大,让一家人能安稳过日子。

她先从馒头本身下手。现代的老面方子是不错,但口味太单一了。

贺瑾儿想起小时候常吃的红糖馒头,就试着把红糖融在水里,揉进面团里。

蒸出来的红糖馒头金黄金黄的,老远就能闻到一股甜香味,刚一出摊就把附近的孩子和妇人都吸引过来了。

紧接着,她又在面里加了切碎的红枣和核桃仁,做成了枣泥核桃馒头,用料足,吃起来口感也丰富,很快就成了附近大户人家早餐的新宠。

光好吃还不行,样子也得好看才行。贺瑾儿把馒头揉得光光滑滑的,个头也做得差不多大,每个馒头底下都垫着一片新鲜的玉米叶,既不粘屉,又添了点自然的清香味。

她还把不同口味的馒头分开摆,红糖的、白面的、枣泥的,一眼就能看清,顾客挑起来也方便。

生意总算慢慢有了起色,但贺瑾儿没打算歇着。

她发现,早上的人都集中在巷口街口,可到了下午,镇上的茶馆、杂货铺附近就有不少人想买点东西垫垫肚子。

于是,她让贺野阔守着早市的摊子,自己则在中午再蒸一笼,提着篮子去镇上热闹的地方叫卖。

一开始,镇上的人都认老字号的糕点铺,对她这个新来的馒头摊子不怎么搭理。

贺瑾儿也不泄气,她想了个招儿让大家免费尝。每天下午出摊,她都会特意蒸几个小个头的馒头。

切成小块用干净的油纸包好,见着路过的人就笑着递过去一块:“大爷大娘,郎君娘子,尝尝我家的馒头?纯老面发的,没掺任何假东西,好吃您再买。”

贺瑾儿本身漂亮又笑得真诚,馒头味道又确实地道,慢慢就有回头客了。

有家开茶馆的王老板尝过她的枣泥核桃馒头后,当即就跟她定了货,让她每天下午送两屉到茶馆,给茶客们当点心。

这一下,不仅省得她走街串巷了,收入也稳定了不少。

为了保证馒头新鲜,贺瑾儿对蒸制时间卡得很严。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和面、发酵,第一笼馒头必须在天亮前蒸好,让早市的顾客能吃上热乎的。

中午再根据上午的销量,蒸第二笼,确保下午送到茶馆和卖给散客的也都是刚出锅的。

她还会过日子,面粉都是直接从乡下粮农手里收的,比粮铺便宜两成,省下的钱又能多买点红枣核桃,让馒头的料更足。

日子一天天过,贺瑾儿的馒头生意越做越红火。她不仅给镇上两家茶馆供货,附近的大户人家也成了常客,经常提前派人来预定。

每天蒸的馒头几乎都能卖光,家里的收入也渐渐多了起来。

她用攒的钱给弟弟妹妹添了新衣服,给娘抓了调理身体的药,还请了隔壁的梁婶子帮忙照看年幼的妹妹,自己就能更专心地打理生意了。

这天傍晚,贺瑾儿送走最后一个买主,正收拾摊子准备回家,就看见一个穿着体面的中年男人在不远处盯着她的摊子看了半天。

男人走过来,指着剩下的几个枣泥馒头问:“这馒头是你做的?”

贺瑾儿点点头,笑着说:“是啊,客官。这是我家的枣泥核桃馒头,您要不要尝尝?”

男人没接试吃的小块,反而问:“你这馒头一天能卖多少?要是我让你每天给我送200个到府城的酒楼,你供得上吗?”

贺瑾儿心里咯噔一下,县城离镇上可有十几里地呢,要是能给府城酒楼供货,那生意可就上了一个大台阶。

但她也知道,200个馒头不是个小数目,以她现在的人手和锅灶,可能有点紧张。

她想了想,实诚地说:“客官,200个我能做出来,但府城太远了,我怕送过去就不热乎了,影响口感。

而且,您要什么时间要,要哪种的,都得说清楚,我才能保证按时给您备好。”

男人见她说话实在,不卑不亢,眼里闪过一丝赞许:“我是府城悦来酒楼的掌柜,姓周。我们酒楼想添些家常点心,你家馒头味道用料都实在,我觉得能行。

送货的事你不用操心,我派伙计每天早上来镇上取。时间就定在每天辰时,种类嘛,红糖、白面、枣泥核桃的各来些,具体数量咱们先试合作几天,再看情况调整。”

贺瑾儿又惊又喜,连忙答应:“好的周掌柜!您放心,我保证馒头的质量和数量,一定按时备好!”

周掌柜从怀里掏出张纸条,写下地址和取货人的名字递给她:“这是地址和联系方式,明天早上辰时,我伙计会准时来这儿找你。”

“多谢周掌柜!”贺瑾儿双手接过纸条,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送走周掌柜,贺瑾儿收拾好摊子,脚步轻快地往家走。她想着就算她自己供不上货,也可以跨时空交易么!她完全可以拜托给徐大姐。

左右她不亏,这么想着回到家,贺瑾儿把给县城酒楼供货的好消息告诉了娘和奶奶。梁红玉又惊又喜:“瑾儿,你可真行!这要是能跟府城酒楼挂上钩,咱们家的日子可就彻底不一样了!”

王巧姑也笑得合不拢嘴:“我就说我们瑾儿是个有出息的,人能干,心又细,现在生意这么好,真是苦尽甘来啊。”

贺瑾儿笑了笑,心里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她把周掌柜写的纸条仔细收好,轻声说:“娘,奶奶,我一定把生意做好,让咱们家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接下来几天,贺瑾儿更忙了。为了按时给悦来酒楼供货,她每天要比平时早起一个时辰,和面、发酵、蒸制,每个环节都亲自盯着。

贺野阔也成了她的得力帮手,不仅守早市的摊子,还帮忙烧火、打包。好在请的梁婶子能搭把手看孩子,她才能专心忙活生意。

试合作的几天很顺利,周掌柜对馒头的质量和口味都挺满意,当即就跟她签了长期供货合同。

贺瑾儿拿着合同,心里别提多有成就感了。她用攒的钱买了一口更大的铁锅和几个新蒸笼,生意终于走上了正轨。

这天晚上,贺瑾儿算完账,看着桌上堆着的银子,心里美滋滋的。她正准备收拾东西睡觉,就听见门外传来一阵敲门声,是隔壁的东哥,他小大人一样神色凝重地站在门口。

“贺姐姐!”东哥叹了口气,声音低沉地说,“我刚从私塾回来,听粮铺的掌柜说,西边几个县大旱,庄稼都快枯死了,恐怕……恐怕明年的粮食要涨价了。”

贺瑾儿心里咯噔一下,手里的账本啪地掉在地上。她看着东哥,声音都有点发颤:“你说的是真的?那……那我这馒头生意,面粉要是涨价了可怎么办?”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5238/1111103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