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不准入城?
“太史慈,只能先托你去一趟都昌城内,我们需要在城中休息两天。”
他喘了口气下令。
“得令,我现在就去。”
太史慈是他们中伤势最轻的,主要也是没有受到多大的威胁。
其实陶应他们受到的威胁也不是特别大,大部分的伤亡,都是来自最核心的八公神兵和布和军。
无甲的黄巾军,光靠泰平剑卫和雏虎剑卫平推就完事了。
看着太史慈骑着马离开,众人或是靠在石头边,或是靠在树下,都放松下来。
几个能活动的人将他们带来的粮草也都拉过来,从里面拿出一些基础的粮食和医疗用品。
虽然现在没进城,但最基本的治疗还是能够做到。
令陶应疑惑的是,系统没有播报。
在他眼里,现在这批黄巾已经全灭, 就算还有活着的,都已经是溃散的逃兵。
理论上,自己的任务已经完成了,太史慈也应该成为自己麾下最忠诚的将领。
可系统没有任何的反应。
这让陶应不得不怀疑起来:莫非,还有敌人?
这么想着他立刻用系统扫描了周围的地形和情况。
【扫描结果:没有发现黄巾军。】
系统播报了,这代表系统是正常的,那么任务为什么还没完成?
陶应想起之前,系统的播报虽然有延迟,但是肯定是会报的。
现在他们都在这儿休息了快一个时辰,系统一点反应都没有。
陶应重新看了一下任务。
【支线任务:救援孔融】
瞬间,他似乎明白了一些事情。
这跟原先进程里面的孔北海向刘备求援不同。
而且管亥这个时间点也不可能去进攻都昌城。
所以,在这些改变之后,孔融还陷入危难中,至于敌人……陶应已经可以想象了,那就是北海郡都昌城内的人。
原本的进程中,孔融被贬到北海之后,至少在那边待了一段时间的,所以怎么说跟当地都会融洽。
而现在孔融应该是到了都昌城没多久,甚至黄巾军都有可能是城内的某些势力要去掉孔融这个“外地太守”而准备的。
经过这番推理,陶应认定,太史慈应该是没法进城的。
“怎么了?”
蔡琰看到陶应的眉间慢慢拧紧,靠在他身边小声问了一句。
“我感觉不对劲。”
“刚才我们战斗的时候,你有看到城内的人攻击么?”
陶应小声问向蔡琰。
她几乎没有参加战斗,视角应该比自己广。
“没有,他们都在城头上看戏。”
蔡琰回答之后也感觉到了问题,“难道说,他们不会让我们进城?”
“不好说,我感觉事情没这么简单。”
陶应微微点头,“小心一些,咱们好事做到底,帮孔大人在这里立足。”
闻言,蔡琰微微点头,她听出了陶应的言外之意。
这场黄巾的袭击,很有可能是里应外合。
……
另一边,太史慈骑着马一路到了城下。
“在下太史子义,我等已经将黄巾军尽数消灭,还请将军开门!”
太史慈的声音大,但是彬彬有礼。
“你们才多少人,黄巾就这么被你们灭了?”
“我看,你们是传统黄巾,骗我等打开城门!”
守城将领说着,“既然你们已经救援,可以走了。”
说罢,他就从城头离开,就好像根本不认识太史慈一样。
“陈淼,你出来!”
太史慈大吼一声守将的姓名,但城头上没有任何的反应。
都昌城的城门牢牢紧闭,吃了闭门羹的太史慈,也不得不离开。
“陶公子,都昌城们,不开。”
他回去之后,面带歉意的报告陶应,“陶公子,你兑现了你的承诺,接下来,我就兑现我的,从今往后,我太史子义,就是你麾下的将领。”
说罢,太史慈跪拜陶应。
“稍等,事情还没完。”
“孔融是你的恩师,恩师有难,你救不救?”
陶应缓缓开口,起身将太史慈扶起来。
任务不完成,太史慈可不会是绝对忠诚的将领!
事情,要做到底!
“公子何出此言?”
“黄巾已经被消灭,自然已经救了孔大人。”
太史慈脸上有些疑惑。
“我怀疑,这场攻城,就是城内有内鬼。”
陶应分析道,“方才我跟夫人已经讨论过,得出了城门可能不会开的结论。”
“啊?”
闻言,太史慈大惊,“公子所言不假,那守将名为陈淼,当时子义杀出来的时候,还称兄道弟的!”
“现在,竟然不认识我,还……”
他说着低下头,“莫非,是城中有变?”
“不好说。”
陶应看向周围的手下,思索起来。
他们刚刚完成包扎,就算是能动的,伤也不轻,就这么情况要战斗,根本没有任何的胜算,更何况城内是别人的地盘地形不熟之下,更有可能被包围死。
为今之计,先就地休息。
黄巾已灭,这儿至少是安全的。
思索至此,陶应有些难受,要是系统能奖励什么快速恢复的东西就好了!
或者,自己得搞一个医生来!
华佗!对!华佗!
把华佗整过来,现在他还没被曹操给杀了,救人绝对是***啊!
陶应决定,等回到睢陵城就着手派人找华佗,系统不给,那就自己找!
“先休息吧,在这儿扎营两三天。”
他安排之后,又命人将黄巾的尸体全部都扔到树林外,堆起来一把火烧了,至于那些装备,正好可以装一部分到车上带回去。
再烂也是装备,而且重新打磨一下也是不错的!
得多给自己省点钱出来。
就在手下轻伤士兵打扫周围战场的时候,周仓有了新的发现。
“陶公子,你来看!”
周仓,将一把带血的刀拿过来,用水冲了一下血之后,刀被他放在篝火边上。
火焰的亮光之下,陶应看到了铭文。
普通老百姓如果私造兵器,绝不会去刻铭文。
兵器有铭文,代表着一件事:官造!
因为官造兵器的质量需要有把控,一般来说,会说明是谁造的,至少也会说明是哪一年、哪一季度造的之类的,这方便军队追溯到底是哪个工匠偷工减料。
“光合六年造的。”
太史慈眼尖一下子看出来的。
“陶公子,有陌生队伍靠近!”
就在所有人的关注点在刀上的时候,负责警戒的士兵急匆匆走路过来。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5650/5024263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