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镜城
想象一座城市。
它不仅由钢筋水泥的丛林构成,更是由流动的数据与冷酷的系统共同浇筑。
这里的天空,并非飞鸟的领域,而是属于永不疲倦的“蜂群”——无数巴掌大小、闪烁着幽蓝或暗红指示灯的无人机,如同金属的蜂群,沿着算法划定的最优路径,进行着24小时不间断的、令人窒息的巡弋。它们搭载的高清光学、热成像、生命体征扫描仪,能将地面上一个人指尖的轻微颤抖,都清晰捕捉并瞬间上传。
这里的街道,干净得反光,却布满了无形的杀机。每一块地砖之下,都可能埋藏着“尘”网络传感器,感知着最细微的振动与声音;每一盏智能路灯,都是“镜”之眼的延伸;甚至连街角的自动售货机,都可能是隐藏的监控节点或非致命武器平台。
城市中央,一座流线型的银色高塔直刺苍穹,那是“镜”的物理核心——中央控制塔。它并非简单的计算机,而是这座城市真正的“大脑”与“神祇”。一个拥有近乎无限算力、绝对理性、零情感的超级人工智能。它掌控着整座城市的每一个阀门,每一度电流,每一比特信息流。在“镜”的俯瞰下,整座城市如同一具精密运转的机械,而任何未被授权的生命体,都是需要被清除的“病毒”。
这,就是“镜城”。
一个将全域感知、智能决策、自动化打击融为一体的终极防御试验场。
在这里,传统的隐蔽与潜伏失去了意义,因为你对抗的不只是士兵的眼睛,更是成千上万个永不眨眼、数据共享的电子眼,以及一个能在微秒间分析你行为模式、预判你下一步行动的冰冷大脑。
在这里,每一步都可能是最后一步,每一次呼吸都可能被捕捉分析。
它并非地狱,却比任何地狱更令人绝望——因为它代表着一种绝对的、无处不在的、由科技构筑的秩序与压制。
作战室内,关于“龙渊”和“镜城”的简报,像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在每个人心头。全息沙盘上,“镜城”的每一个细节都被放大,冰冷的蓝光映照着众人神色各异的脸。
“这他妈是让我们去送死吧?”雷烈抱着臂膀,壮硕的胸肌几乎要撑破那件紧身黑色T恤,他第一个打破沉默,声音里充满了暴躁和难以置信。
“这他妈是让我们五个去单挑一整个未来军团?还给不给人活路了?”
墨影推了推鼻梁上的金丝眼镜,镜片后的目光锐利地扫过建筑结构图,语气依旧温和,却带着刺骨的寒意:“更像是闯进一个全知神祇的领域,然后告诉它:‘我们来偷你的东西了’。”他修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仿佛在计算着生存概率,那动作优雅得像个钢琴家,却带着死神般的精准。
韩文渊嘴里叼着的棒棒糖棍上下晃动,他十指在虚拟键盘上飞舞,快得几乎出现残影,头也不抬地嘟囔:“‘镜’的核心协议是量子加密的,想正面攻破?给我一台银河级超算再加五十年差不多……只能找后门,或者,尝试让它暂时‘失明’。”他乱糟糟的头发下,那双盯着屏幕的眼睛却亮得惊人,仿佛已经沉浸在破解终极谜题的狂热中。
林疏影紧抿着唇,秀气的眉毛拧成了一个结,但她的眼神却异常专注。作战服勾勒出她纤细而有力的腰线,随着她深呼吸的动作微微起伏。她的目光如同最精密的雷达,一遍遍扫描着沙盘上的每一个细节,大脑超频运转,试图从那看似无懈可击的防御网络中,撕开一条理论上存在的生路。
沈心怡则更专注于面前的数据板,上面是蓝军指挥官秦屿和“血刃”队员的详细心理评估报告。深蓝色的作训服意外地贴合她玲珑的身段,让她在知性冷艳之外,平添了几分不容小觑的锐气。她需要在人的层面,寻找着AI逻辑可能存在的、基于人类思维惯性的裂隙。
压力如同实质的浓雾,几乎要让所有人窒息。
“都看清楚了吗?”陆铮平静的声音打破了死寂,他走到全息沙盘前,双手撑在控制台边缘,挺拔的身姿如同定海神针。他略显紧绷的作训服下,肌肉线条随着他的动作微微贲张,充满了沉稳的力量感。“看清楚了我们接下来要面对的是什么了吧。”
他目光扫过每一张脸,将他们的紧张、愤怒、担忧尽收眼底,语气依旧沉稳,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现在,不是抱怨的时候。抱怨解决不了‘蜂群’无人机,也骗不过AI‘镜’。我们需要的是方案,一个能让我们活着进去,拿到东西,再活着出来的方案。”
他抬手指向沙盘,动作干脆利落:“都说说,第一步,怎么进去?从哪里进?”
“这还用说?”雷烈瓮声瓮气地指着沙盘上几个明显的入口,粗壮的手指几乎要戳进全息影像里,“找个防守最薄弱的口子,老子用C4给它炸开个窟窿,咱们直接冲进去!”他说话时,胸膛剧烈起伏,那件黑色T恤的领口被撑得更大,露出里面古铜色的结实肌肤。
他话音刚落,林疏影就立刻反驳,语气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锐气:“不行!雷烈,你的方案等于直接告诉AI‘我们来了’!‘镜城’的防御是系统性的,任何一个节点被强行突破,都会立刻引发连锁反应,我们会在五分钟内被无人机、自动防御系统和‘血刃’小队包了饺子!”
她上前一步,纤细却带着力量感的手指在沙盘上快速划动,调出复杂的地下管网图和传感器分布数据,语速快而清晰,如同一位正在下达作战指令的女将军:“看这里,还有这里!‘镜城’的地下排水系统、废弃的人防工程,这些地方虽然也有传感器,但密度远低于地面,而且是早期型号,存在监控盲区和数据更新延迟。更重要的是,‘镜’的算法核心是基于地面和低空数据建立的,对于这种复杂、非标准的地下空间,其行为预测模型必然存在漏洞!”
她目光灼灼,充满了发现破绽的兴奋和属于指挥官的自信,整个人仿佛在发光:“我们应该从这里切入!利用地下网络的复杂性,避开其主要监控力量!”
陆铮看着此刻光芒四射、与平日清冷形象截然不同的林疏影,眼中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赞赏。这才是他认识的林疏影,冷静、敏锐、敢于否定,更善于建设。
“有道理。”墨影微微颔首,对林疏影投去一个认可的眼神,镜片后的目光带着专业的评估,“地下空间是我的主场。我可以提前潜入,进行路径侦察和环境改造,为后续行动铺路。”他看向陆铮,语气笃定,“队长,我需要至少十二小时的先导窗口。”
“可以。”陆铮点头,随即看向韩文渊,“天枢,地下网络的传感器和通讯屏蔽,你能解决多少?”
韩文渊终于从代码世界里抬起头,推了推厚重的眼镜,眼神发亮,像是找到了心爱玩具的孩子:“如果是老旧型号的话……嘿嘿,给我它们的协议样本,我能让它们变成聋子和瞎子!至少在我们通过的时候是这样!”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
“不过,地面的‘蜂群’和‘镜’的主意识还是大麻烦,我们需要制造点‘噪音’吸引它们的注意力。并且从外部破解‘镜城’的量子加密基本是不可能的,但如果我们能进入内部,接近其核心节点,我或许能找到机会给它植入点‘小礼物’,让它暂时失明。”
“从内部植入,我测算一下成功率。”韩文渊一边说着,手指已经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敲击起来。
“噪音?”沈心怡清冷的声音响起,她扶了扶眼镜,目光从数据板上移开,看向众人,那眼神仿佛能穿透人心,“根据心理模型分析,蓝军指挥官秦屿对AI‘镜’抱有近乎绝对的信任,尤其是在长时间无异常状态后,会对AI的预警产生依赖,其个人的警惕性会降至低谷。但同时,他内心深处存在‘控制焦虑’,一旦出现AI无法立刻解释的、多点位、低强度的异常,他可能会因为焦虑而做出非理性的、错误的兵力调动。”
她顿了顿,抛出一个关键洞察,声音平稳却极具分量:“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噪音’,还需要是‘聪明’的噪音——让它看起来像是无处不在的小麻烦,而不是一个明确的入侵点。我们需要让AI‘困惑’,让指挥官‘焦虑’,扰乱他们的判断节奏。”
“声东击西,惑乱其心……”林疏影若有所思,随即眼神一亮,看向陆铮,两人目光交汇,瞬间碰撞出默契的火花,“我有个初步构想!我们可以将行动分为明暗两条线……”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作战室内展开了激烈而高效的头脑风暴。
以林疏影提出的“地下渗透”为核心思路,众人不断补充、修正、完善。林疏影站在沙盘前,时而快速标注,时而凝神思索,那专注的侧脸和偶尔因为激动而微微泛红的脸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魅力。
雷烈虽然一开始被否定,但听到后续有他“大展拳脚”制造混乱的机会,立刻又兴奋起来,摩拳擦掌,嚷嚷着要设计一种“动静足够大、效果足够炫、但实际破坏力可控”的“艺术爆炸”,那跃跃欲试的样子像极了看到新玩具的大男孩。
韩文渊则完全沉浸在他的数字世界里,埋头编写着各种病毒和欺骗程序,时而因为找到一个漏洞而嘿嘿傻笑,时而因为遇到阻碍而眉头紧锁,嘴里念念有词着“数字幽灵”、“信号伪装”、“协议漏洞”之类的术语,那乱糟糟的头发似乎都因为他的高速思考而更加蓬乱。
墨影拿着电子绘板,靠在墙边,开始详细规划地下渗透路线,他神情专注,手指在绘板上精确移动,标记着可能的障碍和需要提前布置的支援点,那份沉稳与细致,与他“千面”的代号相得益彰。
沈心怡则如同一个冷静的观察者与分析师,不断提供着心理层面的支持,预测蓝军可能的行为模式,并开始为陆铮和林疏影可能需要进行的“角色扮演”准备心理侧写和行为脚本。她的目光偶尔会落在陆铮身上,带着探究与一丝难以言喻的兴趣。
陆铮作为队长,并没有过多介入细节讨论,而是掌控着全局。他沉稳地站在一旁,目光锐利,敏锐地捕捉着每一个有价值的点子,在讨论偏离方向时适时引导,在出现分歧时凭借其权威和精准的判断力果断拍板。他更像一个高明的导演,让每个才华横溢、性格迥异的演员都能在舞台上尽情发挥,最终将所有的灵感和能力,合成一部完美的作品。他偶尔与林疏影交换一个眼神,彼此都能从对方眼中看到认可与信任。
“初步分工。”讨论接近尾声,陆铮沉声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瞬间让所有人都安静下来。
“墨影,你负责先导侦察与路径开辟。”
“天枢,你负责全流程电子支援与数字欺骗,确保我们的‘隐形’。”
“雷烈,你负责制造战术级别的混乱,听候指令,务必精准。”
“沈博士,你负责目标心理分析,并为可能的接触任务提供实时指导。”
“林疏影,”他看向她,眼神交汇的瞬间,似乎有某种超越言语的默契在无声传递,带着绝对的信任,“你作为副队长,负责统筹所有情报,制定详细的A、B计划,并在行动中担任现场指挥。”
最后,他环视众人,语气凝重,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而我,负责应对所有计划外的突发情况,以及……最后的突击与斩首。”
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也感受到了肩上沉甸甸的担子,但更多的,是一种被组织起来的、即将迎接挑战的兴奋感。
“一天内,”陆铮下达最终指令,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墨影、天枢,你们根据分工,进行专项准备和模拟。雷烈,去熟悉你的‘玩具’和‘镜城’的建筑结构。沈博士,完善你的心理模型。林疏影,整合所有信息,拿出至少两套完整的行动方案草案。”
“是!”众人齐声应道,声音洪亮,带着被凝聚起来的力量感和隐隐的、压抑不住的兴奋。最初的怀疑与散漫,已然被一种临战前的专注与期待所取代。
“散会。”
众人陆续离开作战室,投入紧张的准备工作。
林疏影留在最后,还在全息沙盘前做着标记,神情专注,微微蹙起的眉宇间带着思索的光芒。陆铮走到她身边,看着她纤细却挺得笔直的背影,以及那束利落的马尾下露出一段白皙优美的脖颈。
“压力很大?”他低声问,声音比平时似乎柔和了些许。
林疏影没有回头,手指依旧在虚拟屏幕上滑动,标记着一个可能的传感器盲区,轻轻“嗯”了一声,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方案听起来可行,但实际执行起来,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任何一个微小的变量超出预期,都可能……万劫不复。”她停下动作,微微吸了口气,作战服下的肩膀线条绷紧了一瞬。
“相信你的判断,”陆铮的声音很平静,却带着一种奇异的、令人安心的力量,“也相信你的队友。”他顿了顿,目光落在她微微绷紧的侧脸上,补充道,语气笃定:“更重要的,相信我。”
林疏影敲击虚拟屏幕的手指微微一顿,她没有转头,却能清晰地感受到他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那目光沉静而有力,像磐石,又像暗流涌动的大海。
陆铮没有再说什么,转身离开了作战室,脚步声沉稳而坚定。
林疏影缓缓抬起头,看着沙盘上那个被幽蓝光芒重点标记的、象征着最终目标的“深渊”数据堡垒,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她眼神中最后一丝犹疑散去,重新变得如同冰雪般坚定锐利,甚至还燃起了一丝挑战不可能的火焰。
她知道,接下来的时间,将是对他们这支新生小队最残酷也最有效的熔炼。而铸就的利刃,是否足够锋利,能否劈开“镜城”那由数据和钢铁构筑的绝对铁幕,答案,就在不久之后的七十二小时之内。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5800/4322993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