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偷换概念还得是大望族专业
几个农场成立。
城外灾民加入与否全凭自愿。
没有任何强制性的,不想加入农场,就想继续做佃户,也没有人会阻拦。
不想加入农场,想要进水泥厂工作,想要进工坊打工,也全部都可以。
但大多数人都选择加入了农场。
拿工资种地旱涝保收,种的好还有奖赏,粮食种出来的多,还能增加收入。
土地不是自己的,但也不用交租子,诱惑力还是很大的。
所以元若傅很快就完成了布置。
土地被分为了七个农场,分别开始进行春耕。
为了调动农场农户的积极性,梅呈安特意举办了耕地大赛。
七个农场最先耕完土地的前三个农场,每个农场奖励五十头羊。
一下子竞争就开始了!
每个农场都忙得热火朝天。
这让乘坐马车的雒阳望族士绅,尽是面色忧愁。
重回城内后,几个家族族长聚集在了一起,每个人都是神色各异。
“农场顺利开展春耕,一旦真有了收成,那就会彻底成为定论!那些上好的田产,我们也就再也没有染指的机会了!”
雒阳最大望族世代簪缨,自称乃是李唐后裔的李家族长,率先开口语气复杂。
农场成为定论,无比吞并田地,这可是他们不想看到的。
那么大一块肥肉就放在那里,结果被府衙把持着,想吃吃不到,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煎熬。
“可否上书反对,请官家下令停了农场?”有族长开口说道。
李家族长瞥了他一眼,“如果早些反对还有可能,现在让家中官员上书反对,那就是不打自招!”
“而且就算上书,也很难让官家下令停了农场……”
说到这里,众人皆是重重叹气。
这是换成其他人担任府尹,他们绝对不会有如此犯难。
毕竟他们族中官员也不少,李家族中最大的官职,现如今可是正经八本的正三品紫袍大员。
但府尹是梅呈安,别说正三品,就算是正二品紫袍大员也不够看。
内阁阁老想明着对付梅呈安,那也得掂量掂量,自己顶不顶得住首辅韩易,阁老晏章给的压力。
没看庞籍也只是行捧杀之举,不敢明着针对吗?
新来的领导是个关系户,背景通天比你们加一起都大,偏偏你们和领导还站在对立面,想让人家让步……
多少有点耗子给猫当伴娘,纯纯找刺激了!
“上书反对不行?那咱们怎么办?要不然……”
有位族长对众人提议,用手做出抹脖子动作,“府尹大人游湖泛舟,溶于水……”
“亦或者府尹大人鞭打厨师,因此庖厨下毒……”
“我听说咱们这位府尹大人少年风流,以学外语为名收了不少异域美人在府邸,或许咱们可以从这方面做文章!”
“前些时日正好从医师那里得了红丸,这东西服用过多,副作用……”
众族长都用看禽兽的眼神看向他,令他一阵面红耳赤,不满道:“我这也是为了……”
“杀心能不能别那么重!”
李家族长开口打断了他,语重心长道:“我们是读书人,是文人!要有文人风骨,读书人操守!”
“怎么能学粗鲁勋贵,没操守宗室的手段?”
众族长纷纷不再言语,静静听着李家族长继续说,“先礼后兵!先谈一谈嘛!他梅呈安也是士大夫,士大夫之间有什么是不能谈的?”
“农场计划也是好计划,但没必要非得由府衙操持!”
“我们也是可以帮助府衙分担辛苦的!咱们花大价钱买下农场,继续接着干农场也是一样的!”
“反正都是农场,谁经营有什么区别?”
众族长都是眼睛一亮,偷换概念还得是李家族长这样的大望族专业。
没办法兼并土地,可以直接兼并农场。
只要承诺以农场模式经营下去不就成了?
最后大家一致决定,听李家族长的建议。
派人给梅呈安送请帖,他们设宴宴请,对梅大人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
“所以……”
“这就是他让你转送给我的礼物?”
在府衙暂居的小院里,梅呈安目瞪口呆看着满院子,成箱成箱蜂蜜,水果,以及十来位异域美人。
苏轼站在旁边,对着他无奈耸肩,表示他也没想到高无咎如此大方。
但还是给高无咎说起了好话,“高无咎是个上道的!人家对你也是真心感谢!”
“你不是正好爱学习嘛!人家千辛万苦,又给你请来十位老师!”
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十位异域美人。
异域是真的异域……
上辈子吃过见过的梅呈安,能看得出高无咎是真的费心。
看她们长相就清楚,不费功夫请不来!
金发碧眼的,红发绿眼的,棕发蓝眼的……
有的高鼻梁,大眼睛,白皮肤,有的黄皮肤,琥珀色瞳孔,身材火辣的……
没有一个本地人,全部来自于西方,距离大虞最近的都来自于拜占庭。
到底是人家高无咎一番好意,梅呈安也不能拒绝。
再者说他确实热爱学习,上辈子没学过,没学会的外语,这辈子正好趁着有金手指,通通都学习一遍。
看来得卖个园子了……梅呈安命人安顿老师,突然觉得自己应该在雒阳买个园子了!
府衙小院自己住还好,等家里的那些位老师,四位通房女使,春荣小蝶,还有仆人们过来,根本就不够住。
而且基建即将开始,等完工以后,赵官家肯定会迁都。
以后在朝为官,肯定也是在雒阳,提前入手一套,营建雒阳新都,也顺便中饱私囊,给自己家也顺便修建了!
梅呈安白了眼满脸猥琐笑容的苏轼,询问道:“高无咎怎么说?”
“那个家伙把你当成恩人!”
“我就说你让他办事儿,他恨不得当场跪下,口口声声要做你门下走狗,就差对天发誓了!”
苏轼咧嘴笑着,“这小子也是个妙人!怨言肯定是没有,如果有可能就是你没把他爹彻底送走……”
真是大孝子啊……梅呈安嘴角微微抽搐,“把事情给他安排下去了?”
“都给他说了!他很积极,已经去行动了!”
苏轼郑重几分,对梅呈安点头,“我这边的人也都准备好了,就等着那些家伙露出马脚!”
他口中的那些家伙不是别人,正是雒阳府的望族,士绅。
自从农场计划被允许的消息传来,梅呈安就格外关注他们。
远的庞籍捧杀先不提,只提近的……
农场计划根绝了兼并土地的可能,一直被压制的本地望族,士绅,肯定会有很大不满。
毕竟不分田地,耽误的是他们兼并,严重伤害了他们的利益。
没伤害他们利益的时候,他们保证大公无私,为国为民,忧国忧民。
但要是伤害了他们的利益,那就是不共戴天,王朝亦可更迭。
这也是为啥后世有许多人说,宋徽宗被士大夫卖了,靖康之耻原因在于保守派士大夫,被宋徽宗打压过胜,因而选择出卖皇帝的原因。
真的假的不清楚,宋徽宗是不是昏君也不提!
但从理性的角度上来分析,士大夫在被损害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也是真的有可能干出卖皇帝的事情。
想想明朝皇帝就知道,只要是有点能力,有点水平,且没有完全掌控兵权,没有勋贵鼎力支持的皇帝。
那个不经常出毛病,那个没有点故事?
所以对士绅望族不得不重视。
他们就跟孙权似的,要是不重视点,随时随地都能给你来个背刺,比坏了定时装置的定时炸弹都不靠谱……
但只有千日做贼,哪有防贼千日的?
与其日日防范牵扯精力,不如主动冲击解决问题一劳永逸。
上辈子他就想过一个问题,在小农经济无工业生产力低下的古代,怎么解决王朝周期兴衰的问题?
王朝周期论本质上就是土地吞并周期。
当人口过剩,土地被吞并,天下因此大乱,王朝因此更迭,重新分配土地。
然后在进行新一轮的人口增加,土地兼并……
在这套周期中,关键核心有两个,盛世下的人口增长,劳动力过剩,土地兼并严重!
对此可以发现轻工业,重视商业,充分消化劳动力。
此外通过不断开疆拓土,移民于开拓疆土,也能够缓解土地,人口的压力。
而各地望族,士绅,兼并土地做大,对付他们也可以尝试,扶持小望族,小士绅,分解分化他们。
形成士绅望族的更迭,在不断扶持,不断更迭中,逐渐弱化他们的影响力。
历史上李世民就采用这种方式,来削弱五姓七望。
而这次梅呈安要做的就是拉一批打一批……
通过高无咎用利益捆绑几个当地士绅家族,形成新士绅望族,来顶替老士绅望族。
这样不至于直接同整个雒阳的士绅望族敌对……
真正成大事的人,都有能够把敌人拉进自己阵营的能力。
且绝不会让自己成为公敌……
PS:请大家帮忙点个催更,来个好评,多谢了!今晚还有一章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6312/4207111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