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铁血少帅:华夏山河寸土不让 > 第160章 烽火照山东

第160章 烽火照山东


民国十九年十二月五日,夜。

渤海湾吹来的寒风,如同裹着冰碴的刀子,呜咽着掠过白浪河两岸枯黄的芦苇荡,带来刺骨的海腥气和一丝不祥的预兆。

月光被浓密的铅云彻底吞噬,只有几颗冻星顽强地透出惨淡清辉,勉强映照出潍坊城东郊蜿蜒起伏的土垒、锈迹斑斑的铁丝网,以及稀疏的人影。

这里是山东军第三师第二旅的防线。

名义上是一个旅,实则仅有残缺不全的一千五百余人,由旅长韩一诺率领。

韩一诺,行伍半生,风霜在脸上刻满了沟壑,此刻他盯着地图上那代表己方的、薄弱得可怜的蓝色线条,与代表日军进攻箭头的、粗壮鲜红的标记,眉头拧成了一个死结。

“旅座,这防线…拉得太薄了。平均一里地还摊不上一个排的弟兄。”

参谋长声音干涩,指着地图上几处几乎空白的地段,

“尤其是九龙山到白浪河岔口这一线,原本该是加强营守备的区域,现在只有一个连在硬顶。”

一个刚送弹药上来的老班长,裹着破旧的棉衣,忍不住低声对身边的年轻士兵抱怨,声音恰好能让韩一诺听到:

“唉,要是李团长和他的主力团没被调去北边…咱们何至于此!

半个旅守这么长的线,弹药还缺斤短两,这仗怎么打?”

年轻士兵脸上还带着稚气,困惑地问:

“班长,李团长他们为啥调去河北啊?咱们这不也要打鬼子了吗?”

“为啥?”

老班长啐了一口,满是怨气,

“还不是韩主席的心思…觉得北边奉天那边更要紧呗!

把能打的、好装备都往黄河边上调,留下咱们这些老弱残兵看家…

结果倒好,鬼子直接从东边海上来了!这叫什么事儿!”

韩一诺猛地咳嗽一声,凌厉的目光扫过,老班长立刻噤声,但弥漫的无奈和怨气却挥之不去。

韩一诺何尝不知?

韩复榘为应对与北方救国军的对峙,将山东军主力,尤其是装备较好的部队,大量北调至河北边境,导致胶东沿海防务极度空虚。

他手下这支队伍,装备可怜至极,老套筒、汉阳造是主力,轻重机枪不足二十挺,火炮仅几门老掉牙的迫击炮,炮弹稀缺得像金豆子。

而对面的敌人,是武装到牙齿的日军精锐第五师团步兵第21旅团主力,以其第42联队为先锋,配属野战炮兵大队,总兵力超过六千,拥有大量坦克、重炮和充足的弹药。

“都闭嘴!守住阵地是军人的本分!

参谋长,通知下去,鬼子可能趁夜偷袭,让弟兄们都打起精神!”

韩一诺压下心中的烦躁和不安,厉声道。他无法改变上层的决策,只能尽军人的本分。

他的话音未落,仿佛是为了印证最坏的预感,东方的地平线骤然被一片炽烈连绵的白光撕破!

“咻——咻咻咻——咻——!”

紧接着,滚雷般由远及近、撕裂耳膜的尖啸声如同死亡的协奏曲,瞬间充斥了整个天地!

“炮击!全体隐蔽!!”

各级军官声嘶力竭的吼声刚出口,便被天崩地裂的爆炸声彻底淹没。

“轰隆隆隆——!!!”

日军炮兵大队的数十门山炮、野炮乃至重榴弹炮,开始了长达近半小时的毁灭性急袭。

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守军的前沿阵地。刹那间,泥土、木桩、铁丝网碎片被狂暴地掀上数十米高空,一团接一团的火光不断爆开,将夜空染成一片诡异骇人的橘红色。

大地在剧烈颤抖,地窖顶部的尘土簌簌落下。

坚固的机枪工事被直接命中,瞬间化为齑粉;匆忙挖掘的散兵坑在重炮面前如同纸糊,里面的士兵往往来不及发出任何声音便已粉身碎骨。

炮击尚未完全停歇,只是刚开始向城垣方向延伸,黑暗中便传来了低沉的引擎轰鸣和履带碾过冻土的铿锵声响。

“坦克!鬼子的铁王八上来了!”

观察哨兵的声音带着绝望的颤抖。

只见数辆八九式中型坦克,如同从地狱爬出的钢铁巨兽,在火光映照下显得格外狰狞,其后是密密麻麻、端着刺刀的日军步兵,呈散兵线波浪式涌来。

“打!给老子往死里打!”残存的守军军官红着眼睛怒吼。

战斗瞬间白热化。

步枪、为数不多的轻机枪喷吐出愤怒的火舌,手榴弹在敌群中炸开。

然而,子弹打在坦克装甲上,只溅起零星火花,难以阻挡其推进。

日军的轻重机枪则如同毒蛇般喷吐着致命的火舌,精准地压制着守军的火力点。掷弹筒射出的榴弹不断在守军阵地上爆炸。

城东的九龙山据点,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这里地势较高,可俯瞰大半个外围防线。

驻守此处的是一营三连。

日军显然也意识到了此地的重要性,投入重兵猛攻。

坦克抵近射击,炮弹将简易的土木工事一层层削平。

日军步兵在火力掩护下,嚎叫着向上冲锋。

“弟兄们!守住!绝不能让鬼子从咱这儿过去!”

连长李国强脸上被弹片划开一道口子,鲜血淋漓,他操起一挺捷克式轻机枪,对着山下蜂拥而上的日军疯狂扫射。

士兵们依托弹坑、岩石残骸,用一切武器还击。

不断有人中弹倒下,但活着的人立刻补上位置。

阵地前日军的尸体越来越多,但守军的伤亡更为惨重。

“连长!没子弹了!”

一个年轻的士兵带着哭腔喊道。

李国强打光最后一个弹匣,看着越来越近的日军,眼中闪过决绝。

他捡起牺牲战友步枪上的刺刀,卡上自己的枪口,嘶声吼道:

“上刺刀!跟狗日的拼了!”

残存的几十名士兵纷纷装上刺刀,跳出战壕,与冲上阵地的日军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

刺刀碰撞的铿锵声、怒吼声、惨叫声响成一片。

李国强如同疯虎,接连捅翻了两名日军,但第三把刺刀从他侧后方狠狠扎入。

他身体一僵,猛地转身,死死抓住对方的枪管。

另一名日军士兵见状,挺刀刺来。李国强咧嘴一笑,露出带血的牙齿,用尽最后力气拉响了腰间最后一捆集束手榴弹。

“轰!”一声巨响,火光吞噬了那片区域。

九龙山主阵地失守,但残存的守军仍在侧翼、反斜面进行着徒劳而英勇的抵抗,直至全部牺牲。

外围防线如同阳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

凌晨零时左右,枪炮声已逼近潍坊东门。

旅指挥部能清晰听到城外传来的日军叽里呱啦的嚎叫和密集的枪声。

“旅座,撤吧!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副官满脸焦黑,急声道。

韩一诺缓缓摇头,声音沙哑而坚定:

“撤?往哪儿撤?

身后就是潍坊城,是十几万父老乡亲!

我们守土有责,今日唯有以死相报!”

“济南。韩主席钧鉴:倭寇主力猛攻潍县,炮火猛烈,我部伤亡逾半,外围尽失,现退守城垣。职部誓与城共存亡,然兵力悬殊,火器不济,恐难久持。

……

职,第二旅旅长  韩一诺  ”

电波载着这最后的绝望呼号,穿透硝烟弥漫的夜空,飞向西南方向的济南。

几乎在同一时间,黄海之滨的日照城,也陷入了血与火的炼狱。

相较于潍坊,驻守日照的力量更为薄弱。

主要是县保安团、少量警察以及匆忙组织起来的壮丁,总计约千人,由县长高荫周兼任城防长官。

高荫周是个文官,年近五旬,此刻却不得不披挂上阵。

面对的是日军步兵第9旅团一部约四千人的围攻,日军意图迅速打通沿海南下通道。

没有进行长时间的炮火准备,而是采取多点进攻的策略,同时猛攻涛雒、两城等外围据点,并派出一部直扑日照城下。

守军兵力本就单薄,分散防御更是捉襟见肘,很快便被分割包围。

日照城墙不高,多为明清时期所建砖石结构,在现代化火炮面前显得脆弱不堪。

日军用山炮、步兵炮抵近直瞄射击,城墙多处被轰开缺口。

缺乏重武器的守军,只能用老旧的土炮、鸟枪,以及滚木、礌石甚至烧开的沸水、热油进行抵抗。

高荫周亲临西门督战,这里战况最为激烈。

日军的轻重机枪将城垛打得碎石飞溅,压得守军抬不起头。

无数云梯架上了城墙,日军士兵嚎叫着向上攀爬。

“顶住!绝不能让倭寇上城!”

高荫周声音嘶哑,他甚至还不会熟练放枪,只能挥舞着一把大刀给士兵鼓劲。

守城的士兵和自发上城的民壮,用简陋的武器与日军搏杀。

不断有人中弹从城头栽落,或者在与日军的白刃格斗中同归于尽。

城墙上下,尸体堆积,鲜血染红了斑驳的墙砖。

凌晨一时许,西门附近的一段城墙在炮火连续轰击下终于坍塌,形成一个巨大的缺口。

日军潮水般涌了进来。城内守军与日军展开了更为残酷的巷战。

高荫周在几名护卫的拼死保护下,退守到县衙附近。

他知道,城破已在旦夕之间。

“韩主席!日照遭倭寇重兵合围,寇自海陆猛攻,城防岌岌可危!百姓惶恐,将士浴血,然贼众我寡,恐难见明日之朝阳!

……

职,高荫周  ”

他捡起地上一支阵亡士兵的步枪,对身边仅存的几人吼道:

“诸位,随我杀敌!日照,今日便是你我尽忠之所!”

济南,韩复榘公馆。

窗外,天色依旧漆黑。

书房内,韩复榘枯坐在巨大的办公桌后,桌上摆放着刚刚几乎同时送达的两份电文译稿——一份来自潍坊韩一诺,一份来自日照高荫周。

电报纸上那寥寥数语,却重若千钧,字里行间弥漫着硝烟、血腥和绝望的气息。

他仿佛能听到潍坊城外的炮声震天,看到日照城头的血肉横飞。

这两封染着电波硝烟味的求援电报,如同两把烧红的烙铁,烫在他的心口。

山东的天空,已被来自东方的战火彻底染红,而那灼热的光焰,正迅速向他所在的济南蔓延而来。

他感到一股刺骨的寒意,从脚底直窜头顶。

……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6443/4207039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