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共和国的收支情况和农业问题
写完最后一个字,窗外已是夜深人静。
韦格纳仔细审阅了一遍,修改了几处措辞,他将稿子仔细封好,吩咐值班秘书务必在发稿前送达《柏林人民报》编辑部。
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韦格纳惊讶地发现,客厅的灯还亮着。
安娜披着一件外套,靠在沙发上,头一点一点地,显然是在等他时睡着了。餐桌上,还摆着用纱罩盖好的饭菜。
韦格纳心中一暖,随即又是一阵心疼。他轻轻走过去,拍了拍安娜的肩膀。
安娜惊醒过来,看到是韦格纳,揉了揉眼睛,脸上露出放心的神色:
“回来了?饭在桌上,可能有点凉了,我去给你热一下。”
韦格纳握住她的手,语气带着心疼和责备:
“不是早就跟你说过吗?我晚上要是回来得晚,你就自己先吃,别等我了。这么晚了,饿着肚子像什么话。”
安娜却笑着反过来“批评”他:
“你还说我?你自己不注意身体,工作起来就忘了吃饭,那我这个当主席妻子的,就是有责任的!工作再忙,饭总要按时吃吧?
哪怕你在人民宫食堂随便吃一口呢?”
韦格纳被她说得有些尴尬,讪讪地笑道:
“忙忘了,忙忘了……下次一定,下次一定记住先在食堂吃一口。”
安娜无奈又宠溺地看了韦格纳一眼,起身去给他热饭。
新一天的阳光透过窗户,照亮了韦格纳办公室内尚未散尽的淡淡烟味。
他刚审阅完几份关于农业合作社建设意见的报告,秘书诺依曼便通报经济人民委员鲁道夫·希法亭前来汇报。
希法亭走了进来,手里拿着厚厚的文件夹,脸上带着经济工作者特有的、混合着疲惫与专注的神情。
“主席同志,这是上一财政年度(1920年)的决算报告和本年度(1921年)的预算及收支预估草案,请您审阅。”
希法亭将文件放在韦格纳桌上,韦格纳示意他坐下:
“说说看,我们共和国经济方面怎么样?”
希法亭翻开文件,条理清晰地开始汇报:
“收入方面,”
希法亭指着图表,
“主要来源于几个部分:
首先是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随着工业恢复,这部分比去年增长了约百分之三十五,是目前政府最重要的财源。
其中,鲁尔工业区的煤炭和钢铁联合体贡献了大部分增长,化学工业(尤其是基于国内资源的化肥和基础化工)也开始扭亏为盈。
其次是关税和国内商品流通税,随着‘劳动马克’稳定和内部市场统一,这部分收入稳步增加,但受限于国际贸易体量,总额依然有限。
最后,我们发行了首批‘国家重建债券’,总额五千万劳动马克,主要由内部机关的同志、企业和部分富裕农民认购,超额完成计划,这体现了人民对政权的信心。”
“支出方面,压力依然巨大。”
希法亭翻到支出页,
“第一大项是军费,占总预算的38%。
这笔开支主要用于:
维持西线、东普鲁士及梅梅尔走廊共四十个师的常备兵力;启动您之前批准的‘轻武器现代化’和‘战术通讯网络’ 两个核心研发项目;以及为逐步替换老旧的野战炮和建立初步的装甲侦察单位进行前期技术储备和人员培训。”
“第二大项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占28%。”
希法亭继续道,
“这其中包括:
‘兄弟之路’铁路二期工程(延伸至国内主要工业城市网络)、汉堡港与什切青港的疏浚与修复工程、以及在全国范围内修复和新建五十座关键桥梁。
此外,我们计划在柏林、莱比锡和法兰克福(美因河畔)启动首批标准化工人新村的建设,以缓解工人同志的住房压力。”
“第三大项是行政、教育及卫生投入,占24%。”
“我们保证了政府的基本运行,但重点是加大了教育投入:
我们计划在今年内,建立二十所新型职业技术学校,为工业恢复培养急需的技术工人;同时,在柏林和哥廷金恢复高等技术学院的招生。
卫生方面,预算主要用于在城市和大型村镇建立基础的妇幼保健站和流行病防控网络。”
“其余10%为储备金和专项费用。”
希法亭总结道:
“总体来看,收支勉强平衡,预计本年度赤字约在八百万至一千万劳动马克之间,我们计划通过严格控制非必要行政开支、以及视情况增发少量短期债券来弥补。
共和国的经济就像一个大病初愈的人,能下地走路了,但还不能跑,身体还很虚弱。
我们的财政基础依然脆弱,严重依赖国内经济的持续恢复和与苏俄物物交换带来的隐性收益(例如,苏俄的粮食和石油,实际上为我们节省了大量本需用于进口的外汇)。
任何外部冲击或内部动荡,都可能打破这个脆弱的平衡。”
韦格纳认真地听着:
“也就是说,我们还在‘爬坡’阶段,远未到‘平地’。你这个预算,是把钱主要花在了基础建设和‘教育、研发上了,这是对的。
不过,我有个问题,”
韦格纳看向希法亭,
“对于农业,尤其是缓解‘剪刀差’的具体投资,体现在哪里?”
希法亭显然早有准备,立刻回答:
“主席同志,关于农业,预算中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第一,对各地的农机厂的进一步投资,使其年产能得到进一步提升,重点生产中小型拖拉机和配套农具,以成本价供应给农民同志。
第二,设立一项‘种子与化肥专项补贴基金’,用于平价向农民提供良种和化学肥料。
第三,将部分与苏俄同志交换来的木材和钢材,优先用于农村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和粮仓修缮。
这些支出,分散在工业投资、物资调配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项目中,没有单独列出大项,但总占比不容忽视。”
韦格纳满意地点点头:
“好,要的就是这个信心和扎实的工作。规划很详细,思路也清晰。记住,我们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能让共和国筋骨更强壮、让人民看到希望的地方。爬坡虽然累,但每一步都算数。”
“是的,主席同志。”希法亭肯定道,“根据这个预算和执行情况,只要政策对头,不发生大的意外,我们有信心在今年让工业恢复水平再提升五到八个百分点,农业产量稳定增长,届时财政状况会得到实质性改善。”
送走了希法亭,韦格纳还没来得及喝口茶,秘书诺依曼便再次通报,农业人民委员威廉·博尔曼已在门外等候。
“主席同志!”博尔曼的声音洪亮的问好。
“博尔曼同志,你来得正好。”
韦格纳热情地招呼他坐下,
“希法亭同志刚走,我们正谈到农业和‘剪刀差’的问题。你这位管土地的委员,说说看,咱们地里的庄稼,下一步的政策该怎么走,既能让群众满意,又能确保土地这一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真正掌握在国家手中?”
博尔曼显然有备而来,他掏出一个磨旧了的笔记本,神色比刚才更加严肃了一些:
“主席,您提到了点子上。我们之前推行‘面包与土地’计划,将地分给农民,是出于斗争的需要,是为了砸碎封建和容克地主的枷锁,迅速赢得农民的支持。
但现在,政权初步巩固,是时候考虑更长远、更根本的制度了。
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不仅效率低下,抗风险能力弱,更重要的是,土地私有制本身就是滋生新的社会分化的温床!时间长了,难免会出现新的土地兼并和雇农。”
博尔曼翻动着笔记本,提出了想法:
“我和农业委员会同志们的意见是,必须明确一个根本原则:
一切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土地买卖和私人置换。 这是杜绝未来出现新地主、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经济基础的关键!”
“在这个根本原则下,”
博尔曼继续阐述,
“我们下一步农村工作的核心,就是大力推动建立在土地国有基础上的、不同层次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但这同样不能搞‘一刀切’和强迫命令,要循序渐进,让农民看到组织起来的优越性。”
“我们目前的设想是,分几步走:
第一步,继续巩固和推广‘互助组’。这在现阶段不触动土地归属,易于接受。
第二步,也是现阶段的重点,是引导建立‘土地国有、集体耕种的初级合作社’。”
博尔曼详细解释道,
“明确宣布土地所有权归国家,但将土地的长期、稳定的使用权赋予合作社集体。
合作社在国家指导性计划下,统一经营这些土地。
收获的农产品,除了以实物或货币形式按规定上交国家的农业税,留足合作社的公积金和公益金,剩余部分完全按社员投入的劳动量进行分配。
这样,既实现了土地公有,防止了土地资本化,又通过‘按劳分配’保证了社员的积极性。”
“第三步,在未来条件具备时,再考虑更高级的集体化形式。”
韦格纳认真听着,不时点头,他插话道:
“你这个思路是对的,抓住了根本。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但不能再是某些人的私有财产。
我们必须把这条最重要的生产资料牢牢掌握在代表全民的国家手中。 同志们提出的‘国有、集体用、按劳分’的初级合作社模式,是一个很好的过渡和探索。”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6678/4209696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