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以人为本】希望,新的一天开始了
时镜没有打开那些门。
此刻她站在这里,路上是枪炮、是硝烟、是敌人。
那就面对这些。
她跳下树,轻飘飘落在一个落单的鬼子身后,将其打晕又夺过枪,尖刀无声刺入对方脖子。
而后,她便蹲下来,在鬼子身上摸索。
很快。
她摸到了一副眼镜。
细黑色的金属镜腿,厚重的水晶玻璃镜片上,有些许混沌不清的白雾。
将眼镜拿起来,对着眼镜一瞧。
近处的树变得模糊。
“老花镜。”时镜喃喃。
她低头,将眼镜揣进兜里。
还好。
她这套黑色运动服有口袋。
她捡起地上的枪作武器,继续去找落单的鬼子。
好在村子弯弯绕绕,又多树木,倒是给她藏身的机会,而且……
“嘭!”
“嘭嘭!”
时镜看向枪声热闹的东边。
她猜。
西门小姐又把鬼子都引过去了。
也是。
她自己也想象不到西门璇跟她一样趴地上、爬树上躲鬼子队伍又搞暗杀的场景。
托西门璇的福。
时镜又解决了几只鬼子。
并收获了一只毽子、一颗象棋、一圈黑色的缝纫线。
她背靠着树干,看着手里的这几样东西。
不知不觉。
铃声又停了。
空气变得清新。
周围又传来鸟语声。
她走出树丛,朝村长家走去。
“二十一!”
“二十二!”孩童的喊声愈加高亢。
不远处的小路上,三个小孩正踢毽子。
时镜还未走近。
就见毽子高高飞起,挂到了树上。
她停在原地。
看见一个小孩往那棵树跑去,利落爬上树,问底下的小孩,“在哪里?!”
“就在那里啊。”底下的小孩喊着。
“在哪里?”
“就在那里!”小孩重复着对话。
时镜走了过去,“在这里。”
她拿出那个酒瓶盖子做成的羽毛毽子,“掉下来了。”
小孩看向她,有些拘谨。
时镜将毽子往前递了递。
“是你们的吗?”
“是。”小孩讪讪道。
时镜微微一笑,“给你。”
她路过孩子,身后传来声音,一声比一声高亢。
“一!”
“二!”
“三!”
……
村长正在不远处张望,看见时镜后松了口气,“时小姐,我怎么一晃眼的功夫你就不见了。”
时镜温声道:“不好意思,走得快了些。”
村长疑惑挠了挠头,又笑道:“没事,走,我们去见杨老师。”
时镜提醒道:“婶子还让您买鱼呢。”
“可不是,我脑子里一直记着呢,这要是忘了,爱莲能恼死我。”村长哈哈道。
杨老师年近七旬,住在村子的后边靠山处。
村长把时镜交代给杨老师,便去买鱼。
这是一座安静的小宅子里,干干净净,老人屋子里摆满了书,对时镜不好意思道:“有些乱,找眼镜呢,不知道把我那老花镜放哪了。”
她转过头,翻着桌上那叠纸,纸上稚嫩的文字,写着一个个相似的字。
见时镜看着。
杨老师笑说:“没事的时候,就教孩子认认字。”
她放弃寻找,对时镜道:“算了,回头再找,您先请坐。”
时镜手落在桌子的那叠书后,取出一副眼镜,“这是您的眼镜吗?”
杨老师接过眼镜,惊喜道:“对对对,多谢您,我这年岁真是大了,什么时候放在这我都不知道。”
老人将眼镜戴上,又拿起桌上那叠纸,翻出底下一张,分享给时镜看。
“我们村孩子写的文章,我刚刚就看了几行,才八岁的孩子,写得好啊,”她将纸拿起来,透过眼镜,清晰地看那稚嫩的文字,朗声念道:“家乡的古樟树。”
“我的家乡,叫古樟村。”
“村里有两棵好大好大的樟树。爷爷说,它们已经活了五百多年了!”
“夏天,樟树撑起绿色的大伞,奶奶在树下说话,我捡樟树籽,黑亮亮的像小眼珠。”
“樟树的树皮皱巴巴的,我偷偷摸过,像爷爷的手。最神奇的是树干上的那个洞,能钻进半个我!有一次我躲在里面,听见风吹树叶,哗啦啦响,好像树在讲故事……”
时镜还未走出杨老师家。
警铃又在响。
枪声在肆虐。
桌上的纸张被血浸染。
她走出杨老师家。
却又听见那欣慰的朗诵声。
她回过头,看见老人拿着纸,用苍老的声音念着稚嫩的文字。
“等我也变成老爷爷了,还要带着我的孙子来看你们,告诉他状元读书的故事。我要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古樟村。”
门在合拢。
时镜看向那游荡的鬼子身影。
在那队人举起枪前,就跑到了墙后。
她翻上了屋顶。
躲着“嘭嘭嘭”的枪响。
她依旧不知道这个副本的结束点在哪。
她又杀死了几个鬼子。
并在警铃消失时。
将村长没买到的鱼送给了爱莲。
她在年轻妇人抱着孩子苦涩说“尿布都没干”时,将那块干干净净的花布子递了出去。
老人还未来得及去买的黑色缝纫线,她给老人穿了针。
棋盘上未完的棋局,她帮着“将军”。
……
起初,她还看到西门璇愤怒杀了一个又一个鬼子,俨然有一人护全村安危的兆头,西门璇好像还没发现鬼子身上会藏东西。
她躲着西门璇。
后来不知怎地,她看不到西门璇了。
村子里的警铃声越来越少出现。
鬼子越来越少。
直到她跟着最初碰到的小女孩去到小女孩家,看到小女孩玩着一个红色的铃铛。
“叮铃。”
“叮铃。”
小女孩的妈妈将汤放到桌上,和时镜笑说:“是自行车铃,她爸爸不知道从哪里拿回来的,拍着就会响,她爱玩,吵得紧。”
“好了,柳希望,别玩了。”
柳希望拿着警铃跑向时镜,“村长说,危险来时要打铃,那样就有人来救我们了。”
“村长说的是村铃。”
“那村铃都锈了,不响了,”柳希望反驳妈妈,“村长说,我的警铃比他的村铃还要响,要是有危险,就靠我的铃!”
“行行行,靠你,靠你打铃。这孩子……”
柳希望将警铃递给时镜,“姐姐,送你。”
“叮铃铃——”
警报再度在空中响起。
柳希望消失了。
饭菜撒了一地。
只有手里的红色警铃安安静静在她手上。
时镜走出屋子。
身后,女人轻捏了捏柳希望的脸,“你还小,有危险要跑,要藏起来,打铃有妈妈呢。”
这次,时镜走遍了村子。
也没看见一个鬼子。
她回到了村长家,跳进那个遍布鲜血的宅子,解下了破碎的铜铃。
而后将绳子系在那红色铃铛上。
用手轻轻摁着。
“叮铃。”
“叮铃。”
背对院子。
她听到爱莲喊道:“老头来,看我这鱼汤炖的,瞧这白汤,建林最爱喝我炖的鱼汤了。”
她听到鞭炮声响,有人在吆喝。
“建军,媳妇娶进门了啊!”
听到哇哇儿童啼哭声。
听到踢毽子的数数声。
“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
“我的家乡,叫古樟村。”
“村里有两棵好大好大的樟树。爷爷说,它们已经活了五百多年了……”
“叮铃。叮铃。”铃铛声变轻了。
时镜好像又听到了沈照夜的声音。
“阿镜,每一个副本,都是一段文明。”
她站在时间的彼岸回望,看到了历史的残酷与绝望。
而身处其中的人们,在当时当刻,过的仍是具体而鲜活的一天。
文明的重量,由无数未被完成的‘日常’叠加。
文明的痛苦,是“中断”
——鱼汤未熬成,尿布未更换,毽子不见了。
她回头看,墙角开出了点点茉莉花。
旗杆依旧等待旗帜的悬挂。
但。
“柳希望,新的一天开始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6836/4217137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