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开局国安副司,过目不忘惊中央 > 第四百八十六章:隔空支援!

第四百八十六章:隔空支援!


深秋的午后,阳光透过汉东省政府大楼宽大的玻璃窗,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长长的、斜斜的光斑。

袁天刚刚结束一个关于全省数字经济发展推进情况的专题会议,眉宇间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

他回到办公室,秘书立刻送上一杯浓茶和几份亟待签批的文件。

就在他拿起笔,准备处理公务时,放在桌角的私人手机屏幕亮了起来。

是一条来自妻子姜如烟的微信消息,没有文字,只有一张照片。

袁天点开照片。

那是一张抓拍的角度,画面中心是儿子袁凡,穿着简单的运动服,站在明珠大学物理学院那间熟悉的计算机房里。

他正微微侧身,手指着屏幕上滚动的数据,对身旁扎着马尾、神情专注的李慕雪讲解着什么。

窗外是明珠市标志性的天际线,秋日的阳光为他清瘦的侧脸镀上了一层淡淡的金边。

少年的眼神清澈、沉静,却又带着一种与他年龄不符的专注和笃定。

照片下面,姜如烟跟了一条语音,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思念和一点点不易察觉的担忧:“老袁,你看小凡,是不是又瘦了?听他说最近项目挺紧的,好像还遇到点麻烦……唉,一个人在外面……”

袁天盯着照片看了很久,手指在儿子那沉静的眉眼上轻轻拂过,仿佛能透过屏幕,感受到那份远在千里之外的专注与压力。

他端起已经有些凉了的浓茶,喝了一大口,苦涩的滋味在舌尖蔓延,却压不下心头那丝复杂的情绪。

作为父亲,他何尝不记挂?只是他的关心,如同他这个人一样,深沉内敛,不善于表达。

他没有立刻回复妻子的信息,而是放下手机,拿起内线电话,接通了秘书。

“下周三下午,与明珠市那边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视频交流会,议程发我再看一下。”袁天的声音恢复了往常的沉稳。

秘书很快将议程送了进来。袁天快速浏览着,目光在“交流环节”部分停留了片刻。

这次视频会,明珠市那边分管科教文卫的副市长以及明珠市的教育局常务副局长都会参加。

他拿起红笔,在议程空白处,看似随意地添上了一行备注:“可在交流环节,适当提及我省‘数字汉东’战略在推动科技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方面的探索,尤其是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和交叉学科团队方面的举措,听取明珠市同行的意见建议。”

写完,他将议程递还给秘书,语气平淡地交代:“按这个准备吧。”

秘书接过议程,看到那行新增的备注,心中微微一动。

省长很少在这种跨省交流中主动提及具体政策细节,尤其是涉及本省尚未完全成型、仍在探索中的举措。

这看似寻常的补充,其指向性却颇为耐人寻味。联想到省长公子正在明珠大学求学,以及近期省内推动的高教改革,秘书似乎明白了什么,立刻恭敬应道:“好的,省长,我马上调整讲话提纲。”

袁天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他重新拿起私人手机,给姜如烟回了条简短的文字信息:“看到了。男儿志在四方,磨砺是好事。勿忧。”

这就是他表达支持的方式。

不会直接插手,不会越界干预,而是在更高层面、更广阔的舞台上,以一种符合他身份和规则的方式,为儿子所在的环境,送去一缕清风,一种声援。

这缕清风或许无形,但落在某些有心人耳中,却不啻于一声惊雷。

……

几乎在同一时间,明珠市那间可以俯瞰黄浦江的顶级公寓里,王小莎刚刚结束一场与欧洲某顶尖私募股权基金亚洲区负责人的视频会议。

她优雅地靠在沙发上,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眉心,商业谈判中的杀伐决断之气尚未完全散去。

保姆端上一杯手冲咖啡,香气醇厚。王小莎端起杯子,却没有立刻喝,目光落在客厅一角那个空着的、原本是为袁凡准备的书桌上。

她拿起自己的加密卫星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电话很快被接通,那边传来一个沉稳干练的男声:“王总。”

“阿忠,”王小莎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穿透力,“我之前让你留意明珠大学那个‘量子信息与物质科学中心’,尤其是他们与京都‘金鼎资本’那边的往来,有更具体的进展吗?”

被称为阿忠的男人,是王小莎商业帝国中负责信息收集和特殊事务处理的核心人物之一,其能力和忠诚度都经过千锤百炼。

“王总,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阿忠的声音透过话筒传来,清晰而客观,“刘一手团队与‘金鼎资本’的合作,确实不止于简单的科研经费支持。

‘金鼎’通过其在海外注册的离岸公司,以‘设备捐赠’、‘技术咨询费’等名义,向刘一手团队关联的几个海外账户注入了大量资金,远超正常科研合作范畴。

部分资金流向存疑,初步判断可能涉及利益输送和……技术成果的隐性转移。

此外,刘一手团队在多个项目申报中,存在夸大经费预算、虚报设备采购价格的行为,相关证据链正在进一步梳理和固化。”

王小莎静静地听着,眼神冰冷。商场沉浮数十年,她太清楚这些看似光鲜的学术招牌背后,可能隐藏着怎样肮脏的交易。

刘一手敢三番五次针对她的孙子,除了学术上的嫉妒和权力上的争夺,恐怕也与他背后那些见不得光的利益链条即将暴露有关。

他是在害怕,是在挣扎。

“证据务必做实,要经得起最严格的检验。”王小莎吩咐道,“暂时按兵不动,等候我的指令。”

“明白。”

挂断电话,王小莎端起咖啡,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

窗外,黄浦江上百舸争流,对岸的金融区摩天大楼直插云霄,彰显着资本的力量与冷酷。

她不会像袁天那样,在体制规则内进行隔空声援。

她的方式更加直接,更加……具有摧毁性。

她就像一头守护幼崽的母狮,静静地潜伏在草丛中,冷眼看着猎物蹦跶,一旦时机成熟,或者猎物敢真正伤害到她的孩子,她就会毫不犹豫地扑上去,给予致命一击。

现在,还不是最好的时机。

但她手中的利爪已然擦亮,只待那关键一刻的到来。

这份沉默的、隐藏在资本阴影下的威慑,是袁凡自己或许都未曾完全意识到的、最坚固的屏障之一。

……

无论是袁天在高层交流中不动声色的“风向引导”,还是王小莎在资本暗夜里悄然收紧的“证据绳索”,其产生的微妙影响,都如同投入水面的石子,涟漪终究会扩散到目标区域。

几天后,物理学院青年学者论坛组委会,收到了一份来自学校科研院的“温馨提示”。

提示中提到,本次论坛是展示我校青年学者风采、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备受校内外关注。

要求组委会务必“营造开放、平等、理性的学术讨论氛围”,“确保每一位报告人都能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杜绝任何非学术因素干扰论坛正常秩序”。

这份看似程序化的“温馨提示”,其措辞却颇为值得玩味。“开放、平等、理性”、“公平、公正”、“杜绝非学术因素干扰”——几乎每一条都像是有所指。

与此同时,陈庚院士也接到了学院党委一位主要负责人的电话,客气地询问论坛筹备情况,并“顺便”提到,学校几位主要领导对这次论坛“很重视”,“可能”会亲自到场观摩。

这些来自不同渠道、若隐若现的信号,组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无形的压力,让某些原本蠢蠢欲动的人,不得不重新掂量一下在论坛上“搞事情”的后果。

刘一手教授自然也感受到了这种氛围的变化。

他阴沉着脸,将那两个准备在论坛上向袁凡发难的博士生又叫到办公室,语气严厉地叮嘱:

“提问可以,但必须严格控制在学术讨论范畴!注意措辞!要站在促进学科发展的角度!别给我授人以柄!听到没有?!”

两个博士生面面相觑,从刘一手前所未有的谨慎态度中,他们也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连忙点头称是。

隔空支援,无声而至。

它们没有改变论坛的议程,没有直接为袁凡扫清道路,却悄然改变了论坛周边的“气压”,为即将到来的正面碰撞,划定了一条看不见的底线。

这场围绕青年学者论坛的博弈,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学术交流范畴,成为了改革与反改革、新锐与守旧、乃至不同背景力量之间的一次微缩预演。

袁凡对于这些发生在遥远权力场和资本暗影中的波澜,并非全然无知。

他从周铸老师偶尔欲言又止的提醒中,从陈庚院士更加笃定的目光中,能感受到一种无形的力量正在为自己“清场”和“护航”。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有丝毫松懈或依赖。他深知,外部的力量只能创造相对公平的环境,真正的较量,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在那个讲台上的真才实学。

他更加废寝忘食地投入到报告的准备中,反复演练,推敲每一个细节,模拟各种可能的质疑和应对。

他要凭借自己的实力,在众目睽睽之下,赢下这场必须赢得的战斗。

黄浦江上,汽笛长鸣,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也预示着那场牵动无数人心的论坛,正一步步逼近。

隔空的支援已然就位,现在,只看舞台中央的那个少年,如何亮剑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7077/4215465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