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第五卷-番外-1
盛世二十二年秋,朔风卷地,杀气横生。
萧明轩亲率三十万精锐,以雷霆之势发动奇袭。
这支装备着改良型攻城重炮、连发火铳的雄师,如猛虎下山,势如破竹 。
两月之内,连破敌国七城,兵锋所指,无人能挡。
被火炮轰鸣声惊醒的守军,往往尚未登上城墙组织防御,厚重的城门便已在密集炮火中轰然崩塌,砖石飞溅,惨叫连连。
“攻城!”
萧明轩立马阵前,挥剑直指敌城,火炮齐鸣如雷,城墙应声而倒,大晟将士潮水般涌入,瞬间掌控战局。
短短一年之内,两国相继覆灭,国土尽归大晟。
剩余三国见两国接连覆灭,大势已去,竟铤而走险,集结四十万大军,趁大晟主力在外,悍然突袭边境。
一时间,边境烽火再起,急报如雪片般传入京城,朝野震动。
危急存亡之刻,江婉棠褪去象征母仪天下的凤袍,一身银甲戎装,手持红缨枪,英姿飒爽地出现在朝堂之上。
冰冷的铠甲衬得她眉眼愈发锐利,目光如电,扫过阶下百官。
“传本宫旨意!”
江婉棠的声音清冷如冰,字字铿锵:“请国师江锦辞入朝监国,总揽朝政。若国师不入宫,百官便移驾江府议朝事,不得有误!”
未等百官反应,她已继续道:“边境告急,国难当头。
本宫身为大晟皇后,岂能安居深宫?今日便亲率大军,驰援前线!”
满朝哗然中,几位老臣欲要劝阻,却被江婉棠手中寒光凛冽的长枪震慑,终究无人敢出声。
当这道旨意送达江府时,江婉棠已披甲点兵,率四十万大军开赴边境,成为大晟开国以来首位御驾亲征的皇后。
江府,江锦辞望着右手手中写满恳求言辞的圣旨,再看着挤满四进院落的百官,深深吸了口气,强忍着气。
低头看了眼自己怀里抱着咿呀学语的三皇子,这是去年萧明轩和江婉棠硬塞过来的;
身后还站着两个正在蹲马步的大皇子和二皇子,那是三年前萧明轩和江婉棠说世间没有比爹爹/哥哥更好的老师,跪在院子里,求着他手下的。
江锦辞长长的吐了口气,在心里不断的默念:"忍住,忍住...... 自己教出来的妹妹,自己收的儿子,怪不了别人。"
可当以户部尚书江硕为首的官员们齐刷刷跪满庭院,将奏折高高举过头顶时,江锦辞还是有些破防了,恶狠狠地瞪向领头的江硕。
江硕感受到江锦辞那几乎要杀人的目光,猛地一个响头磕在地上,额头上顿时肿起个通红的大包。
他抬起头时,那额头的大包一如当年在青石巷里那般,只是眼神却带着几分无辜与委屈,直直望向江锦辞。
同时在心里拼命祈祷:看在已故爷爷的份上,看在枣枣姐的情面上,千万别把火气撒在他一人身上。
这领着百官堵门的馊主意,分明是枣枣姐出的,他不过是个奉命行事的啊!
"砰"的一声,江锦辞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连怀里的三皇子都被吓得一哆嗦:
"回宫!!!全都给我滚回宫议事!"
这两个不孝的东西,把自己当什么了?先是把三个孩子都塞过来让他教养,现在倒好,带孩子不够,还要他监国?这不明摆着欺负老实人吗?
不行,等他们回来后,我直接死给他们看!!!
大晟王朝边境,战场上黄沙漫天,尸横遍野。江婉棠坐镇中军帐,冷静指挥,调度有方,丝毫不逊色于久经沙场的老将。
当三国联军排着密集阵型,如潮水般发起冲锋时,她立于高台上,神色淡然,轻轻挥手:“开火。”
刹那间,数百门火炮同时轰鸣,震天动地,火光冲天。
冲在最前方的敌军瞬间被炮火吞噬,肢体飞溅,阵型大乱。
后续士兵见状,吓得魂飞魄散,转身欲逃,却被身后的督战队拦下,进退两难。
江婉棠抓住战机,下令火铳营齐射,子弹如雨点般扫向敌军,再辅以骑兵迂回包抄。
半个月内,接连五场大战,三国联军死伤惨重,尸横遍野,原本四十万大军,最终十不存一,残余部队溃不成军,再也无力发起任何进攻。
与此同时,萧明轩收到江婉棠的战报,立即抽调精锐,分兵三路,直取三国都城。
火炮轰鸣中,三座都城的城墙相继崩塌,守军望风而降。
大晟王朝横扫五国、生擒敌酋的消息传遍疆域,积压十三载的国仇家恨终于得报。
萧明轩与江婉棠更是下旨:将五国君主分押至当年各国最先入侵的边境城池,于闹市设刑场,明正典刑。
行刑当日,晨曦刚染亮天际,各边境城池的城门口便已人山人海。
百姓们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几乎人人都捧着亲人的牌位。
人群中,随处可见缺了胳膊、断了腿的伤残者,他们或是拄着木杖,或是由家人搀扶,眼神却死死盯着刑场中央的囚车。
囚车碾过青石板路,君主披头散发,镣铐加身,昔日的帝王威仪早已荡然无存。
车帘掀开的刹那,愤怒的浪潮瞬间席卷而来。“狗贼!还我爹娘命来!”
一声嘶吼划破长空,紧接着,烂番茄、臭鸡蛋、石子瓦块如暴雨般砸向囚车。
汁水流淌在君主们污秽的衣袍上,腥臭难闻,他们蜷缩着身子,却躲不开百姓们眼中喷薄的怒火。
监斩官待百姓们发泄了一刻钟后,这才抬手示意肃静,朗声宣读罪状:
"大晟王朝,盛世九年,齐国伙同四国悍然犯境,屠戮我百姓,焚毁我城池,致使神州蒙难、生灵涂炭!
幸得陛下圣明,将士用命,护住万千黎庶。
大晟王朝,盛世二十二年,为告慰英灵,圣上亲率领大晟铁骑横扫五国,于大晟王朝,盛世二十四年,终成一统!
今特将五国罪首各个押返其最初入侵之边境城池,斩首示众,以祭亡魂,以正天理!"
话音落下,刽子手拔刀出鞘,寒光一闪。
百姓们屏住呼吸,待五颗血淋淋的人头落地的瞬间,压抑已久的情绪彻底爆发。
哭声与欢呼声交织在一起,震得边境城楼上的旗帜都微微颤抖。
有人瘫坐在地,抱着亲人的牌位痛哭流涕;有人高举着拳头欢呼,泪水却顺着脸颊滑落。
这哭声,是为长眠沙场的至亲哀恸;这欢呼,是为血仇得偿的痛快,更是为山河一统、九州归心的胜利而释然。
血溅尘土,罪魂归西。
城墙上,“犯我大晟者,虽远必诛”的标语在风中猎猎作响。
阳光穿透云层洒下,照亮了百姓们泪痕未干却满是希冀的脸庞,属于大晟的和平与一统,自此真正到来。
大晟皇宫,御书房内。
烛火摇曳,映照着跪倒在地的帝后二人。
江锦辞手持竹制教鞭,鞭梢划破空气发出凌厉声响,一下接一下落在萧明轩与江婉棠的手臂上。
"好得很啊。"
江锦辞的声音冷冽如霜,"我当初白教你们了?身为帝王,麾下精兵良将如云,偏要御驾亲征?还有你!"
江锦辞转向江婉棠,"身为国母,不在朝中坐镇,竟也奔赴沙场?
出征也就罢了,连声招呼都不打一声,直接让文武百官带着圣旨到我府上朝会?
我何时教过你们这般任性妄为?想一出是一出?"
萧明轩咬紧牙关硬撑着,江婉棠则红着眼眶低声道:"哥哥,我们知错了......"
"知错?"教鞭再次扬起,"我看你们是要把我活活气死!!!"
萧明轩抬起头,露出讨好的笑容:"爹爹,我们这不是想着有您在后方坐镇嘛。
再说盛儿、晨儿、炎儿都在您跟前教养,就算真有什么万一,这江山社稷也出不了乱子。
这神州大陆依旧是咱们家的,您就消消气,气大伤身啊!"
江婉棠愣了下,狠狠的掐了萧明轩一下,小声附和:"哥哥,我们下次再也不敢了......"
江锦辞直接被萧明轩这番话气笑了:"什么叫有我坐镇?什么叫皇子在我膝下?什么叫让我兜底?我该你们的啊?"
话音未落,手中教鞭"啪"地抽在萧明轩嘴上,顿时留下一道红痕。
萧明轩捂着嘴不敢吭声,江婉棠暗骂一声活该,同时掐算着时辰,随后松了口气。
"砰砰砰!"
震天响的砸门声突然传来,伴随着两道稚嫩嗓音魔音穿脑般不绝于耳:
"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
此起彼伏的呼喊像要把殿门震碎,两个小身影在门外锲而不舍地拍打着门板。
还未等江锦辞训斥,御书房的门就被天生神力的两个小家伙给砸了,大皇子和二皇子冲了进来,一人抱着江锦辞的一条大腿。
"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爷"
"到念四书五经的时辰啦!"大皇子把脸埋在江锦辞衣袍里闷声说。
二皇子立即附和:"爷爷不念书我们睡不着......"
两个小家伙一边说一边使劲摇晃江锦辞的腿,把方才剑拔弩张的气氛搅得烟消云散。
随后使出吃奶的力气,一左一右拉着江锦辞就往门外拖。
待江锦辞的身影消失在门外,江婉棠这才站起身,顺手将萧明轩也拉了起来。
她轻轻揉了揉他唇上的红痕,嗔怪道:"话都不会说,活该!"
"嘶~轻点!"
萧明轩委屈地撇嘴,"这么多年了,爹爹只要拿起教鞭,我脑子就直了,心里想什么就直接说了?这能怪我吗?而且这毛病我是怎么改,也改不掉了。"
第二日,萧明轩与江婉棠并肩立于太和殿前,面对文武百官与万民代表,庄严宣告:
"自即日起,神州一统,天下归心。书同文,以《大晟正韵》为范;
车同轨,全国官道统一规制;度量衡器,皆按新制更易。
自此四海一家,万民同源,共筑千秋盛世!"
诏书颁下,钟鼓齐鸣,昭示着一个崭新时代的开启。
大晟王朝,盛世二十五年。
江婉棠依照江锦辞昔日的教导,开始在全国推行"凤启计划"。她在各州府创办皇家工坊,采用江锦辞新研发的纺织机、缫丝机等器械,公开号召大晟女子"以技立身,以能自强"。
"女子当以技艺立身,与夫君共担家业。"
江婉棠在女子工坊揭幕大典上向在场女子郑重宣告:"自即日起,凡在女子工坊任职满三年、通过技能考核者,可向官府申领'自立证'。
持证女子若遇夫家纳妾,有权选择和离,并分得家产。工坊将设女子学堂,教习识字算数,助各位掌握安身立命之本。"
她环视着台下越来越多聚拢过来的妇人少女,声音严肃:"这自立证不是要教你们对抗夫家,而是要给每个人一个选择的机会。
是选择依附他人过活,夫命妇从,维持不变,还是靠自己的双手挣一份堂堂正正的平等生活。"
此令一出,万千受夫家磋磨、或是自立自强的女子们纷纷走出家门。
仅三年,全国设立女工坊一千余所,招收女工近三十万。
她们不仅学会了纺织、刺绣等技艺,更在工坊开设的夜校中识字明理。许多家庭因妻子收入丰厚而地位提升,真正实现了"夫妻平等、举案齐眉"。
在江婉棠大刀阔斧改革的同时,萧明轩也在亲自督导新式农具推广。
曲辕犁、水车等改良农具分发至每个村落,轮作制、育苗法等新技术通过各地农官传授给农民。
五年间,大晟粮食产量连翻三番,各地粮仓皆满。新收复的五国领土的百姓们,如今也能自给自足。
随着生活不断变好、交通便利、商贸繁荣,原本分隔的各民族开始深度融合。
朝廷鼓励异族通婚,设立"融异司"专门处理民族事务。曾经兵戈相向的各族子弟,如今同在学堂读书,同在工坊作工。
"不论来自何方,只要是黑头发、棕眼睛、黄皮肤,皆为大晟子民、皆为炎黄子孙。"
而另一边,江锦辞闲暇之余也会搞些新式发明,而大晟王朝在这些新式发明的普及和作用下,工业突飞猛进:
纺织工坊采用新式织机,丝绸产量翻十倍,冶炼工坊改进高炉,钢铁质量堪比精钢;造纸工坊革新工艺,书籍价格降至平民可及;玻璃工坊晶莹剔透,器皿远销海外。
大晟王朝,盛世三十年。
江锦辞研发出蒸汽机与水泥。这两个划时代的发明,彻底改变了大晟的面貌。
蒸汽机首先应用于矿山和工坊,效率提升百倍;水泥则用于修筑道路、堤坝,坚固耐久。
大晟王朝,盛世三十五年。
在江锦辞建议下,萧明轩的大力推行下,大晟进行行政改革:废州府,设行省,改郡县,立市縣,置乡镇,集村落。
这套清晰的行政体系,让政令畅通无阻。
大晟王朝,盛世四十五年。
当最后一段水泥路在西南边陲竣工时,大晟已然成为:疆域辽阔,东至沧海,西达雪山,南抵烟瘴,北接冰原。
国库岁入堪比十年前五年总和,各地书院林立,学子百万,百姓安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已成常态。
大晟王朝,盛世五十年。
年过八旬、白发苍苍的江锦辞,被萧明轩与江婉棠强制接入宫中长住,帝后特意拨了最得力的侍卫宫女随侍左右,并立下规矩:
不许这位老国师独自出宫游玩,若要踏出宫门,必须有皇子陪同方可放行。
江锦辞气得抄起教鞭就去找两人理论,谁知萧明轩与江婉棠被他早些年下的长寿药剂调理得身强体健。
七十多岁的江婉棠和六十多岁的萧明轩,跪在地上笑嘻嘻地任他抽打,还异口同声:"爹爹/哥哥打得对,孩儿/妹妹知道错了,但这规矩不能改。"
教鞭落在身上虽疼,但两人依旧坚持己见,死活不肯收回成命,气的江锦辞一遍抽打一边大喊“:不孝子,虐待老人!”
大晟王朝,盛世五十五年。
头发半白的萧明轩和江婉棠,带着子子孙孙,跪在床榻前.......
(二合一大章,未完待续,还有番外~~~)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7721/4198291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