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四小的‘朝圣’之路2
陈锋这边在和村干部一起闲聊,傍晚五点多来到这个公路边的山村后,他把车子开进去,生产队长、民兵队长等都跑出来盛情接待。
对于陈锋想要今晚留宿这边,他们没有任何不愿意,一个比一个积极。
最后还是老村长的房屋条件最好。
“现在好多了。”
和几个孩子震惊吃树皮叶子不同,村子的大人们反而充满了希望和乐观。
老村长没有拿窝窝头,只是喝着肉汤,喝一口就是满满的舒爽。
这个表情,让陈锋想到了傻柱结婚洞房前的模样。
嗯,家里几个吃货吃饭时也是这个模样。
“现在好啊,以前地主的地全都分了,大家一起有,再也不用去山下卖孩子,虽说粮食不够吃,可也不会饿死。”
“在以前我年轻那会,自己田地干完了,还要给地主家干活,就算是这样,一年有大半年要吃树叶草根,不然没饭吃。”
老村长摇头道:“去年前年公社召集大家,说要多给粮食去救济河南,全村人都在闹,最后只能把大食堂给关了,把食堂不多的百来斤粮食捐出去。”
“他们啊,一个个都说家里没饭吃。”
“我们靠着太行山,就算没有麦子,还有树叶野菜呢,以前大半年都能吃,现在吃几个月就不行了。”
陈锋笑着不说话,谁家乐意把自家的粮食给别人吃?
哪怕可以有树叶野菜撑着。
陈建军这样的好人,陈家这样支持的,才是稀少。
“河南那边不好,我听说连草根树叶都吃光了,好多人去了城里,等着上下发杂粮。”生产队长叹气道:“可我们村也不好过啊,娃,听说毛主席都减少了饭量,一天只吃一顿,剩余两顿捐给了灾民,是不是真的?”
“额,这是谁说得?”
“公社主任啊,他亲口对我们说的。”
陈锋只能笑。
“咳咳,四九城那边都减少口粮,这件事是真的,我有一个亲戚就在四九城那边工作,减少了一半。”老村长连忙转移话题。
他是知道人一天吃一顿是什么感觉的。
生产队长是个年轻后辈,没经历过这种事情,太年轻。
“没有那么多,只是减少了一部分,比如粗粮增加大半比例,细粮不多,还有就是口粮份额减少,婴儿一个月3斤,少儿的6斤,儿童8斤,到成人的21斤等。”
陈锋实话实说。
“那也好啊,一个月21斤,一天差不多,差不多,多少来着?”一个青年看向自己的媳妇。
“我怎么知道。”
“你不是上过夜校(扫盲班)吗?”
“那也没学这么难的数学题。”
“别丢人现眼了,一天差不多七两。”
一群人顿时羡慕。
“七两啊!”
“那也挺好的,足够吃两顿!”
“而且还是粗粮,说不定还有细粮。”
成年人一顿二两就足够了,好多乡村都是一天两顿,跟城里一天三顿不同。
“别羡慕了,你们会认识字吗?懂得数数吗?”老村子打断他们的幻想,说道:“你们什么都不会,就好好种田。”
“农科所的干部教我们的发肥(粪尿、厨余垃圾、草木灰、植物残枝或绿肥,堆沤成的有机肥料,叫做农家肥),要学好用好,办好了,粮食就比以前高三成。”
“要是有城里的肥就好了!”
“想得美,化肥厂一年就生产那么多,就连城里的粪肥都被各个公社瓜分,哪有我们村的份。”
61年,我国以氨水为主的氮肥进入应用普及阶段。
氨水呈碱性,由于氨水可以作为肥料直接施于农田,价格便宜,制造简单。但氨气易挥发,肥效不稳定。
当前能使用化学肥料的,只有城市边缘的农村,重点是平原地带农田。
“以后会有的。”陈锋只能这么说了。
“是的,同志们,化肥会有的,面包会有的!”生产队长大声积极喊道。
面包会有的,来自一部老电影《列宁在1918》。
这部电影是苏联1939年,在国内普及率非常高,属于是类似语录的宣传电影,基本各大公社都组织农民一起看过。
这句话也成为很多人的口头禅,以及对建设新社会的信心!
“哈哈,面包就算了,有化肥就行,陈同志,你说对吧!”
“对!”
陈锋点头笑道。
别看过些年全国动乱,按照要求,每个单位必须拿出一个人以上的斗争对象,可国家依旧在很多人的共同努力下继续进步。
比如肥料,大规模使用化肥是在1971年以后,碳酸氢铵和尿素进入应用普及。
不过问题是化肥增加了,人口也翻倍了!
全国上下依旧粮食比较吃紧!
真正解决粮食问题的,还是已经开始研究的袁老爷子。
就是在今年7月,他在试验田发现了一株特殊的稻种,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1966年发表论文,期中实验稻种遭遇某些人蓄意破坏,要不是上面保护,他也要和试验田一个下场。
在经历各种人灾之后,坚持不懈,75年正式成功!
“大锅,我吃完了糊糊,我要喝肉汤!”
陈莉艰难吃完了记忆深刻的糊糊,她已经联想起来了过去吃野菜糊糊、白菜糊糊、番薯糊糊的记忆味道。
简直没法吃!
小丫头突然觉得有个大哥太好了。
这要不是大哥在,哪能天天喝甜粥,吃烤肉。
“莉莉,来这边,我给你打肉汤!”
村长的儿媳妇,和几个妇女一起亲自守着大铁锅,一人最多两碗汤,这是有定数的。
当然了,陈莉几个不再定数内。
她们给陈莉打了满满一碗带着排骨的肉菜汤。
本来这次是全村好不容易集体开火吃肉的小日子,结果硬生生被他们聊着变成了忆苦思甜!
这也是很正常的。
现在乡下经常在农闲时期,村委会、村大队就举办这种忆苦思甜的“精神文明建设大会”。
通常由村委会举办,村支书、公社驻村代表干部召开。
内容都很简单,开头赞美,接着感谢,中间抨击,最后总结。
总之,农民很少能闲下来,精神无比充实。
(https://www.yourxs.cc/chapter/6429/1111010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