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送走薛哥,意味着接下来在枫桥镇的日子,朱子顺就要一个人去面对了。
他首先想到的是换个住地。“枫桥宾馆”条件没得说,可“高昂”的费用让陈老板负担,等于说给自己的双手上了把金手铐,这一点朱子顺想得很明白。
回到陈老板办公室,朱子顺刚要把自己的想法说给陈老板听,桌上的电话铃响了起来。
陈老板接起,对着话筒十分兴奋:“陶总,朱经理在。”,随即把电话交到了朱子顺手里。
听说来电是陶总,朱子顺稍有意外;按理说,应该是顶头上司池副总打过来才正常。
电话里陶总先问了车是不是已经返回了,南方的气候,食宿是不是还习惯,总之是一些领导关心的话。
朱子顺一一回答后,陶总那边压低了声音说:“陈老板今早又打过来一笔货款,你在那边的工作,重点还是放在配合他上面。至于其它一定要注意分寸,不要影响咱们公司和陈老板的合作。明白吗?”
陶总的这通电话,让朱子顺醒悟过来,陈老板已经背着他出了先手;昨晚他听到了自己要开发市场的来意,陈老板不仅又打了笔款到公司,还和陶总通了话。
陶总电话里的指示表明,他这一手操作真起了作用。
放下电话,陈老板有些明知故问:“陶总有什么新的指示?”
“没别的,让我好好配合你。”朱志顺边心不在焉的回答,边想他也应该和直接领导池副总通个电话,再明确一下。
朱子顺跟陈老板说,自己要休息一会儿,便匆匆告辞回到宾馆,通过总机要了池副总办公室的电话。
电话里,池副总的态度和陶总截然相反。他有一句话,朱子顺印象很深“不能一棵树上吊死”。
的确,华丽公司的产能,陈老板再有实力也不可能全都吃得下,再说哪家企业是靠一个客户维持着。
池副总最后和朱子顺强调“旺季前,必须再开发几个客户,这个目标不变。”
放下电话,朱子顺躺在床上,他要好好思考一下,如何处理好两个老总不同的指令,“左右逢源”在他二十五岁的年纪,确实有些难为他。
两位老总之所以有不同的意见,真实反映了两个人不同的心态。
陶总的理念是公司的业绩,一个一个台阶慢慢上,不急于冲高,这样每年年度报表上的数字稳步增长,股东满意,也易于证明他管理能力。
池副总有冲劲儿,但头三脚没踢好,引起了股东的不满,所以特别想急于扭转,董事会认为他不适合做一名主管经营领导的印象。
朱子顺越想越觉得自己的处境有些尴尬,下一步工作拿捏不好,会对他在公司将来的发展很不利。
正思忖着,他隐约听到有人轻敲了几下门。忙起身透过猫眼往外看,只见陈老板笑呵呵的站在门外。
‘没打扰休息吧?’
“迷瞪了一小会儿,昨晚酒喝得有点多。”朱子顺把陈老板让了进来。
朱子顺将自己想要换个地方住的想法,提了出来。陈老板连连摆手,有些不高兴。
“朱经理再客气就不对了,这个房间我常年包房,你不住也是浪费。”说罢,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牛皮纸信封,放在床头柜上。
“我有时候事情多,不能陪你。你们那点补助够干什么的,这个朱经理先用着。”
朱子顺看了一眼鼓鼓囊囊的信封,清楚里面塞得是什么。他拿起来,递回到陈老板手中,说:“这我不能收,你陈老板有什么难处,我尽量帮就是了。”
陈老板叹了口气说道:“你不知我有多难,我现在所有的货款,都是借的高利贷。身家性命全压在‘华丽’这儿了。如果你在这里再开发客户,到那时各家一竞争,利润还不够还利息的。我就完蛋了。”
陈老板说得虽然夸张但也在理,如果和他竞争的厂家多了,利润一定会稀释。
“再说,如果我不把通化厂的样品交给你们,又真金白银的打款,‘华丽’日子恐怕不好过吧?”陈老板的话绵里藏针“有句老话说卸磨杀驴,公司这样做,朱经理你说对吗?”
陈老板说得都是事实,朱子顺没想到,他对公司这两年的内情,已经摸得这么清楚了。
眼前的陈老板,虽然依旧穿着那件皱巴半旧的西装,但口气和“哈交会”去招待所见他们的那天晚上,完全换了个人。
“我大老远来一趟,什么也不做,好像也没法回去交待吧?”朱子顺记得陶总的叮嘱,不能和陈老板把关系搞僵。口气尽可能温和些。
“你看这样可不可以,昨天接你们那两个人,是我的舅哥。以他俩的名义给公司打款,就说是你新开发的客户。不就解决了?”
陈老板的精明,朱子顺不得不佩服。但这个“纸包火”的主意,后果是让他朱子顺在顶着雷。
“这个不说将来老总过来考察市场,就是薛哥来送货,一下子就露馅了”朱子顺摇摇头。
“那先不说这些事,待会儿我让小钱过来,陪你去镇上转转。我们这儿虽小,有几处景点还是很值得看的。”陈老板沉吟片刻。站起身“我先回厂里,晚上吃饭等你啊。”
“那倒不用,我还是有些累,不想动。今儿就想在宾馆歇着了。”朱子顺把陈老板送出去,关上房门才发现那个牛皮信封,被陈老板还是留在了椅子上。
歇着,不过是搪塞陈老板。朱子顺把牛皮信封揣上,随后也走出了宾馆。
这个小镇风光确实美,怎么形容都不过分。小桥流水之上,条条乌篷船游荡着,白墙黑瓦的小楼,像积木一样错落在临湖岸边;不远处就能见到挑着幌子的茶馆,一群上了岁数的老人,操着当地方言喝茶聊天,很惬意。
不用半小时,朱子顺就走到了镇的边缘,远处是横平竖直的田埂,像切出来的片片稻田,让视野开阔起来。
朱子顺无心赏景,他着急找寻的是服装厂,但转遍了镇上的角落,发现这里和北方城市大不同。除了政府机关,看不到一家大门前悬挂着厂牌的企业。找路人问话,也十之八九语言不通难以交流。
他乡孤独无助的滋味,朱子顺开始品尝到了。
正有些心灰意冷,猛然看到了一家窗户上,贴着“理发”两个字的小屋,朱子顺摸摸自己有些长了的头发,索性迈步进去理个发,顺便歇会儿。
屋里只有一个穿着白大褂的中年人,热情地和朱子顺打着招呼,让他意外的是竟说出难得的普通话。
“你是给陈老板送毛皮的客户吧?”理发馆老板边用毛巾掸着老式皮椅,让朱子顺坐下,边问道。
“你怎么知道?”朱子顺很迷惑,他刚到不过两天,今天又是第一次在镇上露脸。
“我还知道你是海南的厂家。”理发师笑着说“你们没见过雪吧?”
理发馆老板的话让朱子顺哭笑不得,他一个北方人怎么会没见过雪。再说理发师既然知道他是人造毛皮厂家的,为什么把他们从北方说成了最南端。
“这些信息你都从哪儿知道的?”
“这个小镇上哪有秘密,谁家来个人,有什么事传起来比风还快。”
来时公司的车停在陈老板工厂门口,被人看见很正常。至于“海南”一说朱子顺还是搞不懂。
“陈老板舅哥昨晚来理发,跟我讲的。说你们海南毛皮厂比通化厂的面料还要好。”
朱子顺明白了。这是陈老板有意放出的风,好让想和“华丽”合作的厂家南辕北辙,摸不到门。
“这镇上陈老板应该是最大的服装老板吧?”朱子顺见理发馆老板很爱闲扯,便也想从他口中探听些当地的情况。
“嗨,这你问对人了。”理发馆老板有些激动,推子没推到位就扬起手,把朱子顺头发夹住了,疼的他不禁咧了一下嘴“大厂不在镇上,都在乡下。如果排名陈老板和那些大老板比,好比老鼠和大象。”
得到这个有用的信息,朱子顺心中暗喜。理完发,二元的理发费,朱子顺给了五块钱:“甭找了。你说的乡下大老板怎么去,有具体地址吗?”
“每天都有轮渡,到桃园下。去了就能找见。”理发馆老板收了钱,很痛快的说了个详细。
离开理发馆,朱子顺摸了一下口袋里的牛皮信封。决定先去陈老板工厂把这份“心意”退还给他。明天可以按图索骥,轻轻松松地去“桃园”看看。
(https://www.yourxs.cc/chapter/82537/3239023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