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穿越异界,我在高考写出滕王阁序 > 第262章 丰厚回报

第262章 丰厚回报


一场阅读《龙族》的热潮,在全世界范围内,从学校开始向周围蔓延。

一如周硕前世蓝星的《哈利波特》。

几乎是在实体书热销的同时,互联网成为了《龙族》热潮最好的助燃剂。

在推特上,#DragonRaja、#你心底的龙  等标签迅速冲上多国趋势榜。

读者们自发创作着各种内容:有人绘制心中诺诺的惊艳形象,有人剪辑了以书中角色为主角的AMV(动画音乐视频),更有甚者,发起了“寻找你身边的卡塞尔学院”的趣味打卡活动。

一位拥有百万粉丝的法国美妆博主发布了一段“陈墨瞳(Nono)叛逆红发妆”教程,视频中她诠释着那种“既纯真又危险”的气质,并引用了书中的句子:“‘我可不是为你来的,我是为我的男朋友来的。’——女孩们,学会诺诺的自信!”

在Reddit的书籍讨论版和专门的《龙族》分区,热度更是炸裂。

帖子以每秒数条的速度刷新:

“刚看完第一卷,路明非收到卡塞尔学院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我哭得像个傻子!”

“有人能解释一下‘言灵’体系吗?我觉得这比普通的魔法设定酷多了!”

“楚子航绝对是战力天花板!‘君焰’的描写让我浑身起鸡皮疙瘩!”

“理性讨论,路明非最后会和诺诺在一起吗?还是默默守护的零?”

这些自发形成的线上社群,如同一个个虚拟的“卡塞尔学院分部”,将散落全球的“龙裔”们紧密联系在一起,其产生的巨大声量,反过来又吸引了更多好奇的路人加入阅读大军。

热潮很快突破了青少年亚文化的圈子,开始向主流社会渗透。

在伦敦金融城,一些投行精英在午餐时闲聊的不再是股市波动,而是“你觉得路明非最后能逆袭吗?”;甚至梵蒂冈的某位年轻神父,也在个人博客上撰文,探讨《龙族》中关于“命运与抗争”的宗教哲学隐喻。

《龙族》巧妙地击中了全球年轻世代(以及心态年轻的人们)的普遍情感共鸣点:对平凡的不满、对非凡的渴望、成长的孤独与阵痛、隐秘的暗恋、以及内心深处渴望被认可的价值感。

路明非,这个看似衰到家的“废物”主角,恰恰成为了最好的情感投射对象,每个人都能在他身上看到一部分自己。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文化现象,传统媒体起初是失语的。当《龙族》在民间已呈燎原之势时,一些主流文学评论刊物还端着架子,发表着“对流行文化快餐的审慎观察”之类的论调。

然而,市场的力量是无可辩驳的。当《龙族》在北美首周销量突破一百万册、在德国一个月内加印三次、在英国力压所有本土作品登顶畅销榜榜首时,所有质疑的声音都被淹没在了数据里。

《纽约客》终于刊登了长篇书评,标题是《东方巨龙的咆哮:<龙族>为何能征服世界?》;《泰晤士报文学副刊》则用整版篇幅,分析了《龙族》中东西方神话元素的融合与创新;就连一向苛刻的法国《费加罗报》也承认:“这不仅仅是一个奇幻故事,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全球化一代共同的精神困境与梦想。”

此刻,莱茵河出版社的汉斯·穆勒正站在自己办公室的巨幅销售数据图前,手里端着一杯香槟。图表上那条陡峭上扬的曲线,在他眼中比任何名画都更美丽。

“告诉印刷厂,第五次加印五百万册!不,一千万!”他意气风发地对助理喊道,随即又补充,“哦,帮我给纽约的‘老朋友’们,寄一份我们最新的销售报告,附上一本精装版的《龙族》。”

可以想象,当哥伦比亚环球出版社的CEO收到这份“礼物”时,脸上会是何等精彩的表情。

据业内小道消息,那位曾对《龙族》嗤之以鼻的CEO,在董事会上面色铁青地承受着股东们的质询,而当初那几个在会议室里交换着嘲讽眼神的英语区大出版社代表,早已悄无声息地离开了原来的岗位。

市场用最直接、最残酷的方式,给了所有短视者一记响亮的耳光。

ps:调整作息,明天会精修和加量。


  (https://www.yourxs.cc/chapter/13389/4417239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