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有味道的神鬼事 > 第33章 且买花雌鸡一只

第33章 且买花雌鸡一只


往年间,嘉州城里,有座佛寺,原本不大,平日里香客也不多。但是,或许是因为皇室南迁的缘故吧,慢慢地,来佛寺里参拜的香客除了布衣百姓,还多了很多达官贵人。

至于寺里的僧人,也借着这个机会,与江东的多座佛寺进行了友好交流,让这座小小的郡城佛寺,在江东占据一席之地。

话说这嘉州寺,有个半路出家的和尚。俗家姓常。

为啥说是这和尚是半路出家呢?因为他本是嘉州城里的一名士子,早早中过秀才。州试里上过榜排位还靠前,在读书人的圈子里呼声颇高。

家里人对他的期盼也很高,指盼着他能光耀门庭;街坊邻居也做好了和人闲聊时拍拍胸口的准备——“想当年,我和状元郎就一墙之隔……”

然而,就在大家憧憬着这事儿的时候,这家伙却不知哪根筋突然搭错了,抛了四书五经,冲进嘉州寺剃了度,一门心思的钻起了佛法。

对这家伙的举动,别说街坊们看不懂,家里人更是一头的雾水。常父常母哭哭啼啼地求到寺里,希望能帮着做做工作放他回来。

就连嘉州城的主官,得到这个消息后也主动登门拜会佛寺的住持,甚至还拿出了不可耽误嘉州的文风来进行恐吓,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无可奈何之下,也只好听之任之了。

原本一棵好好的读书种子出家当了和尚,听到这事儿的人都是摇头叹息。连带嘉州城的主官,也受了很多冷嘲热讽。

一个在州试上过榜的士子坚决要出家为僧,这对释家来说,可真是瞌睡来了有人送枕头。

经过一番细细观察之后,嘉州寺的住持动了惜才的心思,这家伙,得好好培养培养。除了自己亲自教导之外,还力排众议,将他派出去留学进修。

这里面,有不有住持的私心,那就不好说了。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住持是打算将嘉州寺交到这家伙手里。——又是本地人,又是‘海龟’,纵使不能发扬光大,但维持现状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让寺里的僧人有些意外的是,这家伙游学几年回来之后,竟然像是变了一个人似的。

往日在寺里的时候,这家伙可是穿的干干净净的,坐在禅房喧着佛号敲着木鱼;但回来之后,身上的僧衣邋里邋遢不说,浑身还有股汗臭味,像是多日不曾清洗一般,隔老远就的捂住鼻子。

而且,禅也不坐了。每天就蹲在寺门前,看到有香客过来,就主动迎上前去,“檀越,贫僧以为,可以多办办罗汉斋。”

供斋这事,香客们都懂。按照释家的说法,“能施众僧者,获福不可计。”而且,还是一种双向奔赴,能够为僧俗二众迅速积累福报、消除业障、积累功德。

只是,过来嘉州寺向来是提供随喜斋、罗汉斋、如意斋以及上堂大斋等供香客们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实际情况来选择。

可现在,这情况叫怎么回事呢?莫不成碰上了个野和尚?还是嘉州寺的主意?

香客们心里的纳闷很快就传到了住持耳朵里,住持也是一脑壳的雾水。

于是,便把这家伙叫了过去。呵呵呵,都说道理越辩越明,满寺的僧人引经据典,却都辩不过他。

最后,还是你喜欢在寺门前劝说香客就劝说吧,寺里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寺门前贴个公告,供斋这事,香客自选,丰俭由君。

这么一来,常和尚也就愈发我行我素了。嘉州城的人,除了一开始有些不习惯之外,慢慢地也习以为常了。

因为常和尚的说法,其实也有几分道理,这罗汉斋,寻常人家也不需花很多的功夫,也能操办得下来。

至于效果,大伙儿也慢慢地折出来的。常和尚出现在罗汉斋现场时,虽然听不清他念的什么经拜的什么佛,但效果却是杠杠的。

这样一传十十传百之后,嘉州城里,百姓家里但凡要办什么斋会,能够和罗汉斋挂上钩的,基本上都是以罗汉斋为主。甚至有些家境好点的,还主动把标准降到罗汉斋的层次上。

然而,真要办罗汉斋时,办斋会的百姓有时候也挺伤脑筋。因为常和尚的性子有些古里古怪的,你专门去请,还不一定请得到;有时候你没去请,反而会给你个惊喜。

因此,人们闲聊的时候提及常和尚,有摇头的,也有点头的。可是,别人毕竟是出家人,又不好多说什么。最后,就给了这家伙一个诨名——常罗汉。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常罗汉俗家的街坊邻居里,有个姓杨的老太太,和常家关系也不错。可以说,常罗汉也是在杨老太太的眼睛里长大的。

常罗汉未出家之前,杨老太太还和常父常母唠叨过好回“这孩子好”,含含糊糊的好几次想把自家的女儿许配给常家。

常罗汉刚剃度那会,杨老太太还和常父常母一起去劝过好几回,后来见事不可挽回,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然而,常罗汉出家之后,杨老太太和常家的关系并未因此而疏远。相反,她们之间的往来反而更加频繁,杨老太太时常会去常家串串门,与常家的人唠唠嗑,聊聊家长里短。

不过,常罗汉出家之后,杨老太太和常家的走动并没有疏松下来。隔三差五地串串门唠嗑唠嗑家长里短的话。

若非要说这杨老太太有什么缺点的话,也就一样,喜欢吃鸡。平生进到她口里的鸡,起码不下几千只。为这,老太太的朋友也不知劝过多少回,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

老太太过世之时,杨家人一边布置着灵堂,一边着人去寺里请常罗汉,哪知道常罗汉却不在。没奈何之下,杨家人只好另寻了道人,还准备了黄箓醮。

当黄箓醮刚刚开始,负责主持仪式的道士正准备拜章,常罗汉却闯了进来,径直走到杨老太太的儿子面前,“我来为你们的母亲忏悔。”

听到常罗汉的话,杨家人是又惊又喜,连忙请常罗汉上座。至于先前的道人是什么脸色,也全然顾不上了。

待常罗汉落座之后,杨家人赶紧道,“师傅,您看,我们可是还要准备些什么?”

然而,对杨家人的问话,常罗汉却像是没听到一般,只顾抬头打量着屋里的布置。

左看看右瞧瞧之后,常罗汉的目光落在了门口站着的一个仆役身上。他笑着对那个仆役招了招手,“你过来。”

看着常罗汉把手指向自己,那仆役顿时一怔,也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暗自嘀咕道,“师傅也是真是的,正主子不问,找我一个下人干什么?”

瞧着仆役磨磨蹭蹭的样子,杨家人也有些急了,赶紧催促起来,“你还愣着干什么,师傅让你过去,还不赶紧点!”

等到那仆役走过来之后,常罗汉淡然的看着他,“你,现在去东边的第几户人家,  在他们家买一只花母鸡回来。”

听到常罗汉让自己去买鸡,仆役顿时就呆了,这是什么意思?然后不自觉地就扭头看向自家的主人。

杨家人也是一脑子的雾水,赶紧朝常罗汉施了一礼,上前道,“师傅,这是要……”

“不要问,赶紧去办!”对杨家人的发问,常罗汉回的相当利落。

见状,杨家人只好把心中的疑惑压了下去,催促着仆役赶紧去。没过多久,仆役就气喘吁吁的跑了回来,“师傅,他们家就这一只花母鸡,您看……”

接过仆役抱回来的花母鸡,杨家人试着问,“师傅,您看,这鸡弄回来了,下一步该怎么做呢?”

听到杨家人的问话,常罗汉笑道,“当然是杀了做菜啊,还能怎么办?”

把鸡买回来杀了做菜?师父,你这不是在开玩笑吧?听着常罗汉的话,杨家人都愣住了。供斋供斋,那可都是素菜,连五辛都不能用,还杀鸡做菜,这不是犯了戒嘛?

杨老太太的儿子更是直接哭了起来。“师傅啊,感谢你大驾光临。可这鸡……也不是我们舍不得。”

“自从母亲离世后,我们一家人都谨守着礼法,从未食用过荤腥。而今天又是开启醮筵的重要日子,这个时候杀鸡,实在是有些不妥啊。所以,还请师傅您能够体谅,就让我们把这只鸡送给邻居吧。”

“送人?不不不。你们赶紧些,把这鸡给宰了炖好,然后端过来。”然而,常罗汉对于杨家人的请求,却毫不犹豫地予以拒绝。

杨家人有心再说点什么,但那些听说常罗汉主动登门,特意赶过来看热闹的街坊们开始议论起来了。

“师傅既然这么说了,那肯定是有他的道理的。”

“是啊,是啊,别人想请师傅都请不到呢,他们杨家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居然还不听从师傅的意见?”

……

听着街坊们的话,杨家人的脸色顿时变得难看起来,一个个都是青一阵白一阵的。

等到他们勾着头嘀咕了一阵子之后,还是让那个买鸡的仆役将鸡拎到了后厨,按照常罗汉的要求,把鸡宰了炖上。

很快,鸡就炖熟了。接到消息之后,常罗汉让杨家人把整只鸡都端了过来。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只热气腾腾的鸡上,不知道常罗汉接下来要做什么。

这时,常罗汉站起了身,当着杨家人和宾客们的面,提着鸡走到了上真、高真、太真、玄真、天真、真真、神真、靈真、至真九位神位前,一块一块撕下鸡肉,搁在神位前的盘子里。

而且,这期间也不见常罗汉念经诵佛。等到上真九位神位前都摆放有鸡肉之后,常罗汉就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旁若无人的自顾自开始啃起了手里的鸡。

看着常罗汉一连串动作,在场的人都愣了。

这是什么操作?先前不是说要给杨老太太忏悔吗?怎么,这和尚倒自己犯起戒来了?经一句没念不说,还当众在上真九位的神座前啃起了鸡肉?

让大伙儿更为怪异的是,常罗汉啃完鸡肉之后,站起身屁股一拍,施施然就走了,和杨家人招呼都没打一声。更让杨家人不知道该怎么收场了。

然而,更匪夷所思的还不止如此。就在这天晚上,那户卖鸡给杨家的人家,和杨家的人还不约而同的做了一个相同的梦。

梦里,早已过世的杨老太太面带微笑,喜笑颜开地向他们道谢。

“由于我生前犯下的罪孽,我受到了惩罚,转世成为一只鸡。但幸运的是,常罗汉为我诚心诚意地忏悔,使得我如今终于能够摆脱这苦难的轮回,获得解脱。”

这话出来之后,听到的人更是瞠目结舌。难道,常罗汉让杨家人买来的那只花母鸡就是杨老太太的转世?这也太离奇了吧!

咂舌之余,人们就更想到了常罗汉,这只花母鸡宰杀之后,一是供在神座上,二是进了常罗汉的肚子里,这常罗汉是真佛转世?

越是疑惑,嘉州人的想法也越是不同。

在这之后,只要是为死去的亲人举办追荐亡灵的法事时,加州人都会无一例外地都操办罗汉斋,并且期盼着常罗汉能过来为自己的亲人忏悔。认为只要常罗汉到,自己的亲人都得到他的祈福和禳灾。

或许,也是为了印证嘉州人心中的猜测吧,多年后,常罗汉在寺里坐化,更给人们一份惊喜——居然肉身不腐!

这下,嘉州寺的名声就更加响亮了。来来往往的香客更是络绎不绝。

只是,后来,常罗汉坐化后的肉身去了哪里,却成了一个谜。

不过,因为不知道常罗汉坐化的肉身去了哪里,私下里,也有好事的人说,杨家发生的那件事,或许是释家为了吸引更多的香客,早就做好了常罗汉、杨家以及卖鸡的那户人家的工作。

不然,那常罗汉为啥专挑道人准备拜章的时候出现,而且还喧宾夺主,这不是赤裸裸地砸场子吗?

议论归议论,孰真孰假,谁又能说得清呢?


  (https://www.yourxs.cc/chapter/15944/1111088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