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觉醒系统:四合院里享受生活 > 第246章 傻柱指点

第246章 傻柱指点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转眼时间就进入了1990年2月。

四九城还裹在冬末的寒意里,但空气中已隐约能嗅到一丝躁动不安、却又充满希冀的气息,仿佛有什么东西正在冰层下蓄势待发。

这天,陈小满正在弘济集团的办公室里处理文件,窗外是灰蒙蒙的天空和光秃秃的树枝。

办公桌上,堆放着关于新厂区规划的草案和最新的市场分析报告。

桌上的电话铃声突兀地响起,打断了他的思路。

他伸手接起电话:“喂,你好,哪位?”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洪亮又带着点熟悉京腔的大嗓门,背景音有些嘈杂,似乎还夹杂着锅铲碰撞的声响:“喂!小满!是我!傻柱!”

陈小满愣了一下,随即脸上绽开笑容,身体不自觉地放松靠向椅背:“柱子哥?哎呀!真是您啊!您这大嗓门,隔着电话线都震得我耳朵嗡嗡的!您在哪呢这是?”

“哈哈!还能在哪?我的地盘儿!”傻柱的声音里透着爽朗和得意,“我回来了!这段时间有空,正好回来看看!怎么着,大老板,赏个光?咱哥俩可得好好喝一顿!地址就在我的何家菜!你小子必须得来啊!”

傻柱说话还是那股子直接又热乎的劲儿,仿佛时光一下子倒流回了多年前的南锣鼓巷。

陈小满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些年,他身处高位,周围多是恭维和算计,已经很久没听到这么不掺任何杂质、纯粹源于旧日情谊的邀约了。

他几乎能想象出傻柱系着围裙、在灶台前挥舞炒勺的样子。

“看您说的!您回来了,我爬也得爬去啊!”陈小满笑着应道,“何家菜是吧?行,我记下了,您定时间,我随叫随到!”

“痛快!就喜欢你这劲儿!没变!”傻柱更高兴了,“那就明儿晚上?我给你留好座儿,炒几个拿手菜,咱不醉不归!”

“成!明晚我一定到!”陈小满爽快答应。

又闲扯了几句近况,傻柱那边似乎有人喊他,便风风火火地挂了电话:“得嘞!灶上叫着呢!先这么着,明儿见!”

放下电话,陈小满脸上的笑意还未褪去。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街道上熙攘的人流车流,心情却仿佛飞回了那个充满烟火气的四合院。

傻柱,这个曾经院里最耿直、最热心的邻居,他的归来,像一根线,牵起了陈小满心中那些关于旧日时光的记忆。

那些虽然清贫、却充满了人情味的日子,与现在终日忙碌、应对市场竞争的状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忽然很期待明天的聚会。不仅仅是为了叙旧,或许,从傻柱那简单直白的视角里,他能听到一些不同于报告和数据的声音,一些最贴近普通老百姓生活的真实反馈。

毕竟,傻柱开饭馆,接触的是三教九流,消息最是灵通。

第二天晚上,陈小满推掉了一个不太重要的应酬,让司机把他送到了傻柱说的地址。

那是一家门脸不大、但收拾得干干净净的饭馆,红底金字的“何家菜”招牌在夜色里显得格外醒目。

一进门,一股浓郁诱人的饭菜香和热闹的人声就扑面而来。

傻柱正满头大汗地在柜台后边算账边招呼客人,一抬眼看见陈小满,立刻把手里的东西一扔,大笑着迎了上来:“嘿!真来了!快里边请!给你留了好座儿!”

他亲自把陈小满引到里面一张相对安静些的桌子,不由分说地按着他坐下:“等着!啥也别管!今儿就尝尝你柱子哥的手艺退步了没有!”

不一会儿,几个色香味俱全的家常菜就摆满了桌子:油亮亮的红烧肉、翠绿的蒜蓉青菜、喷香的焦溜丸子,还有一盆奶白色的鱼头豆腐汤。

都是最接地气的菜式,却透着扎实的功夫和诚意。

“来!先走一个!”傻柱给两人满上白酒,端起杯,咣当一碰,一饮而尽。

火辣辣的酒液下肚,话匣子就彻底打开了。

几杯酒下肚,气氛更加热络。

傻柱说起这些年在外的奔波,说起开饭馆的酸甜苦辣,说得绘声绘色。

陈小满听得津津有味,不时插话问几句。

聊着聊着,自然就聊到了院里的事,聊到了小当一家搬走,聊到了棒梗的混账和周文渊的清高。

傻柱抿了口酒,咂咂嘴:“要我说啊,小满,这人呐,就得找对自个儿的地界儿。

那周工,文化人,跟咱们院儿那塘水,它就不是一个味儿,硬凑一块儿,谁都难受。

搬出去,挺好!小当那丫头,也算是有主见。”

他又压低了点声音:“倒是棒梗那小子,唉,算是废院里了。

眼高手低,心术还不正!听说前阵子还想撬许大茂的墙角,倒腾什么走私烟,差点让派出所逮了去!真是……”

陈小满听着,微微皱眉,这些鸡零狗碎的事情,离他的世界已经很远了,但听来依旧让人唏嘘。

接着,傻柱话锋一转,用油乎乎的手指点着桌子:“不过啊,小满,有件事我得说道说道。

你们弘济集团,那名头现在是响当当的!可是……”

陈小满心头一动,知道“戏肉”可能要来了,认真看向他:“柱子哥,您说,我听着。”

“你们那药,是好东西!这个我信!”傻柱先肯定了一句,随即道,“可你们那广告,做得也忒……忒文化人了点!啥‘传承经典、科技创新’,啥‘GAP标准药材’。

老百姓谁听得懂这个啊?

来我这儿吃饭的爷们儿聊起来,都说,知道弘济是好厂,可具体好哪儿,说不出来!比不上那些洋药名字好记,广告词顺溜!”

他顿了顿,声音又大了起来:“要我说,你就得像我炒菜一样!是咸是淡,是香是辣,一口吃下去,明明白白!

你得告诉大伙儿,吃了你的药,到底能咋样!

是鼻涕不流了?

还是头不疼了?

得说人话!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傻柱这番话,说得糙,但理却不糙。

像一记重锤,敲在陈小满心上。

他最近正为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品牌传播而困扰,市场部的报告总是充斥着术语和数据,却似乎总隔着一层,无法真正触达消费者内心。

傻柱这来自市井街巷、最朴素的反馈,恰恰点醒了他。

是啊,科技、传承、品质,是根基,必须坚持。

但如何把这些优势,用最直白、最生动、最接地气的方式“吆喝”出去,让普通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信得过,这才是下一步市场竞争的关键!

这一顿饭,吃得陈小满心潮澎湃。

他不仅重温了旧日情谊,更意外地获得了一个极具价值的市场洞察。

告别时,他紧紧握着傻柱油腻却温暖的手:“柱子哥,谢谢您!今儿这顿饭,值了!太值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北京的寒风吹在脸上,陈小满却觉得浑身发热。

他脑子里已经开始构思新的宣传方案,如何把弘济的“好”,像傻柱炒菜一样,炒出让人垂涎欲滴、一试难忘的“锅气”来。

傻柱的归来,不仅是一次老友重逢,更像是一股来自民间、充满生机的力量,为他,也为弘济集团,注入了新的思路和活力。

未来的路,似乎也因此变得更加清晰起来。

告别了傻柱,陈小满没有立刻让司机来接。

初春的晚风还带着寒意,他却觉得头脑异常清醒,浑身有一股跃跃欲试的冲动。

他沿着灯火通明的街道慢慢走着,脑子里反复回响着傻柱那番糙理不糙的话。

“是咸是淡,是香是辣,一口吃下去,明明白白!”

“得说人话!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这些来自市井最前沿的声音,比任何一份市场报告都更直接、更鲜活地指出了弘济目前品牌传播上的短板。

他们沉醉于技术突破和品质提升,却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环,如何让最普通的老百姓,听得懂、记得住、并且真心实意地相信你的好。

第二天一早,陈小满提前来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让秘书通知市场部和宣传部负责人,立刻到他的办公室开会。

两位总监匆匆赶来,心里还有些忐忑,不知道老板突然召集所为何事。

陈小满没有绕圈子,开门见山,把昨晚从傻柱那里听来的反馈,原汁原味地转述了一遍。

他没有批评谁,只是描述着饭馆里那些普通食客的议论。

“……我们的广告,老百姓看不懂,觉得不接地气。”陈小满总结道,目光扫过两位下属,“‘传承经典、科技创新’,这话没错,是我们的根本。

但这是对我们自己说的,不是对消费者说的。

他们关心的是,吃了你的药,鼻涕还流不流?晚上能不能睡个踏实觉?头疼能不能快点好?”

市场总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陈总,您说的这个问题,我们其实也隐约察觉到了。

我们的投放效果数据显示,品牌知名度很高,但转化率,尤其是对比那些广告语直白的竞品,确实有提升空间。”

宣传总监也接话:“我们之前的思路,可能过于强调‘高大上’,想和那些江湖游医、假药劣药拉开距离,树立权威形象,但确实有点曲高和寡了。”

“现在不是曲高和寡的问题,是我们要主动走下去,走到老百姓中间去。”陈小满手指敲着桌面,语气坚定,“从今天开始,我们的宣传策略要调整。核心就一个字:实!”

他迅速做出部署:  “第一,广告语全部重新策划。

放弃那些文绉绉的术语。

就用大白话!

比如我们的银翘抗感,就强调‘感冒发烧,浑身酸痛,快用弘济银翘抗感,缓解症状快!’

直接把疗效点出来!”

“第二,启动‘口碑见证’计划。

去找那些用了我们药确实效果好、康复快的真实患者,尤其是老人、孩子家长、上班族,请他们拍短片、写证言,就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自己的感受!

这比任何明星代言都管用!”

“第三,联合各大药房,开展线下体验活动。

免费发放试用品,让药剂师现场讲解,让人先体验,后购买。

就像饭馆让人试吃一样!”

“第四,”陈小满顿了顿,想起傻柱那个热闹的饭馆,“和傻柱……哦,就是何家菜这样的老百姓常去的餐馆、茶馆合作,搞一些简单的健康知识小讲座,发放我们的科普小册子。

场景化营销,润物细无声。”

两位总监一边飞快记录,一边暗自佩服。

老板出去吃顿饭,竟然带回来这么一套切中要害、实操性极强的方案!

这完全是从消费者视角出发的颠覆性改变。

“动作要快!”陈小满最后强调,“市场不等人!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让老百姓听到我们的新‘吆喝’!”

战略方向一定,整个弘济集团的市场和宣传机器立刻高效运转起来。

新的广告语很快出炉,朴实直接,朗朗上口。

寻找真实用户的故事紧锣密鼓地进行,一个个温暖、接地气的采访视频开始制作。

药房联动活动迅速铺开,穿着白大褂的弘济推广员和药剂师们耐心地向顾客介绍产品。

甚至,在傻柱的何家菜门口,真的摆上了一个小桌台,放着弘济的科普漫画和免费试用的防暑药包,引来不少食客驻足。

变化几乎是立竿见影的。

短短几周后,市场反馈和数据就开始向好。

药店反馈,主动询问和购买弘济产品的顾客明显增多,尤其是那些看了“老百姓讲故事”短片来的。

市场调研显示,弘济品牌的“亲切感”和“信任度”指标大幅上升。

更重要的是,这种“说人话”的宣传方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部分消费者对“洋药”的盲目崇拜。

大家开始议论:“你看隔壁老王,吃了那进口的感冒药,嗜睡得不行,还不如弘济的,吃了不影响干活!”

“就是,弘济的药,老祖宗的东西,实在!”

陈小满看着最新的报告,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拿起电话,又拨通了何家菜。

“柱子哥!我小满!晚上给我留个座儿!再炒俩好菜!我得好好谢谢您这位‘首席市场顾问’!”

电话那头传来傻柱豪爽的大笑:“哈哈哈!好嘞!管够!我就说嘛,做生意跟炒菜一样,你得让人吃得明白!哈哈哈!”

放下电话,陈小满望向窗外。

四九城的天空辽阔,发展的浪潮奔涌向前。

他深知,未来的竞争依然激烈,技术研发和品质提升永远是弘济的生命线。

但如今,他更加确信,只有扎根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用最真诚、最朴实的方式与他们沟通,才能让这棵民族医药的大树,生长得更加枝繁叶茂,无畏风雨。

而这一切的灵感,竟始于一顿充满烟火气的家常饭,一位老邻居爽直的大嗓门。这或许就是生活赋予商业最宝贵的智慧。


  (https://www.yourxs.cc/chapter/2057116/4424424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