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9章 深谋远虑
大长老缓缓起身,踱步到窗前,凝视着窗外中南海的秋色。
他的背影在张卫东眼中显得格外凝重,仿佛承载着整个国家的重量。
“卫东啊,”大长老转过身,目光深邃,“你的这份报告,让我想了很多。不瞒你说,近期我们内部也有类似的讨论,但都没有你这般系统、深入。特别是你将金融风险与科技发展联系起来的角度,很有见地。”
张卫东谦逊地微微躬身:“首长过奖了。我只是站在‘基石计划’的角度,思考如何为国家的科技振兴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环境。”
“这正是你的可贵之处。”大长老走回座位,语气诚恳,“很多干部往往只盯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而你却能跳出科协的局限,从国家全局思考问题。这种大局观,以及你的战略眼光,都难能可贵。”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你提出的成立内部研判小组的建议,我觉得很有必要。这件事我会亲自安排,由发改委牵头,央行、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参与,组建一个精干的团队,专门跟踪研究国际金融风险。”
张卫东心中一块大石落地。
有了最高层的重视,应对未来危机的准备工作就能提前展开了。
“至于你提出的‘基石计划’理事会构想,”大长老拿起桌上的另一份文件,“经过慎重研究,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在我们目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整合社会资源服务国家战略,确实需要创新机制啊。”
大长老的目光中充满信任:“这个理事会,就交由你全权负责筹建和运作。记住几个原则:一是要坚持国家战略导向,二是要建立现代治理结构,三是要公开透明、规范运作。具体章程和运作模式,你们可以大胆探索。”
“请首长放心,我一定谨慎推进,既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又确保‘基石计划’的正确方向。”张卫东郑重承诺。
大长老满意地点点头,忽然问道:“听说‘燕悦’的订单已经突破五万辆了?”
大长老的眼里,满是欣喜之光。
“是的首长,截至昨天,国内订单四万八千辆,国际订单两千余辆。生产线正在全力运转,确保按时交付。”
“很好!真是不错啊!”大长老眼中闪过欣慰之色,“‘燕悦’的成功,证明了‘基石计划’的方向是正确的。接下来,你们要趁热打铁,在更多领域实现突破。”
“首长,我们正在加快推进高端数控机床、工业软件,以及新材料等领域的攻关,预计明年会有更多成果转化。”张卫东汇报。
离开大长老办公室时,张卫东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但方向也更加清晰。
回到科协,他立即召集核心团队开会。
“两件事要立即推进。”张卫东开门见山,“第一,筹建‘基石计划’理事会,王越、南宫燕、徐家、星海、北钢等核心企业作为创始成员,邀请相关部委作为观察员。第二,针对可能出现的国际金融风险,制定‘基石计划’的应对预案。”
王哲推了推眼镜,问道:“张副主席,理事会的人员构成和权责划分,你有什么具体想法?”
“理事会设主席一人,由我担任;设理事若干,由核心企业负责人和特邀专家担任;设秘书长一人,负责日常运作。”张卫东早已深思熟虑,“重大决策由理事会集体讨论,但国家战略方向必须坚持。”
南宫燕敏锐地察觉到金融风险应对的重要性,也站起来说道:“东哥,如果真的发生全球性金融危机,我们的海外市场和融资渠道都会受影响,是否需要调整目前的扩张节奏?”
“这正是我要强调的。”张卫东神色凝重,“我们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继续开拓国际市场,另一方面要加快培育国内市场,构建内循环能力。特别是要在核心技术上加快突破,减少对外依赖。”
接下来的几天,张卫东马不停蹄地拜访了王老爷子王冠林、南宫家主南宫弘等重量级人物,就理事会筹建事宜进行沟通。
这些历经风雨的老一辈企业家,都对张卫东的远见表示赞赏,承诺全力支持。
十月底,“基石计划”理事会筹备会议在京城召开。
来自政企各界的代表济济一堂,共同商讨理事会章程和运作机制。
会上,张卫东提出了“国家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协同创新”的十六字方针,获得了与会代表的一致认同。
经过充分讨论,理事会确立了“项目共投、风险共担、成果共享”的合作机制,同时建立了严格的项目评审和监督制度,确保国家投入的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与此同时,根据大长老指示成立的国际金融风险研判小组也开始运转。
这个不对外公开的小组,由国内顶尖的经济学家和金融专家组成,定期向中央提交内部研判报告。
十一月初,张卫东接到研判小组的第一次会议邀请。
作为“基石计划”负责人,他被特邀参加讨论。
会议上,专家们对国际金融形势的判断出现了分歧。
一部分专家认为M次贷危机的影响可控;另一部分专家则担忧风险可能蔓延。
张卫东虽然没有直接表态,但他提供的详细数据和分析,为持谨慎态度的专家提供了有力支持。
会议结束后,研判小组组长、著名经济学家吴真教授特意找到张卫东:“卫东同志,你提供的分析很有价值。虽然你的结论较为悲观,但论证过程严谨扎实。我们会继续密切跟踪。”
“我只是尽一份力。”张卫东谦逊地说,“‘基石计划’关系国家科技未来,必须未雨绸缪。”
回到办公室,张卫东站在全国地图前,目光深邃。
他知道,未来的道路不会平坦,但有了最高层的支持,有了理事会这个创新平台,有了应对风险的提前准备,“基石计划”这艘巨轮必将破浪前行。
窗外,秋意渐浓。但张卫东心中,一个科技强国的春天正在到来。他相信,只要方向正确,步伐坚定,再大的风浪也阻挡不了中华民族复兴的征程。
而此刻的他,已经不再是单纯追求个人仕途的官员,而是肩负着国家科技振兴使命的领航者。
这份责任,沉甸甸的,却也是他无悔的选择。
一系列主要工作就绪之后,张卫东马上考虑安排另一项工程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2120548/4219215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