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8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
整个国庆长假,当举国上下还沉浸在“燕悦”火爆上市带来的振奋与喜悦中时。
张卫东却将自己关在科协的办公室里,隔绝了外界的喧嚣。
他的面前,堆满了从各个渠道搜集来的、关于全球宏观经济,尤其是M国房地产市场及金融衍生品市场的资料报告。
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油墨的气息,唯有他笔尖划过稿纸的沙沙声,以及偶尔敲击键盘的清脆声响,打破了室内的寂静。
他正在完善一份至关重要的报告。
这份报告,并非关于“基石计划”的具体进展。
但其潜在的重要性,在张卫东心中,甚至超越了任何一个技术攻关项目。
原因无他,“基石计划”这棵刚刚破土而出的幼苗,其生长离不开国家经济这片土壤。
一旦预想中的金融海啸真的袭来,导致国民经济大幅倒退,那么,再宏伟的科技蓝图,也可能因资金链断裂、市场萎缩而夭折,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这就是张卫东全盘思维的习惯。
他从来不会孤立的看待任何事件的发生。
他决定,这份报告必须直接呈送给大长老。
作为“基石计划”的总负责人,他拥有直接向最高层汇报工作的权限,这是他此刻最能发挥作用的渠道。
为了让报告更具说服力,张卫东摒弃了任何空泛的预测和危言耸听。
他像一个最严谨的学者。
他引用了大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以及M国本土权威机构的公开数据,详细梳理了M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膨胀轨迹、各类金融衍生品的复杂结构和规模,以及其与主流金融体系的深度捆绑。
他在报告中指出,基于现有数据分析,M国房地产市场已显现出明显的非理性繁荣和泡沫化特征,次级贷款违约率开始悄然攀升。
更重要的是,通过复杂的金融工程,这些高风险贷款已被打包成“看似安全”的金融产品,开始渗透进全球金融体系的毛细血管。
一旦那些基础资产,也就是房贷,出现大规模违约,引发的连锁反应必将如同多米诺骨牌,可能远超市场目前的普遍预期。
当然,他谨慎地措辞,反复强调这目前仍是一种“基于模型推演和风险传导路径分析的、可能性较高的风险情景”,而非确定的结论。
毕竟,在外人眼里,甚至在大长老的眼里,在金融方面,他都算是个标准的门外汉。
如果对于结论过分的坚持,反而会引起领导的怀疑了。
但他也毫不含糊地指出,这种系统性风险一旦爆发,其对全球贸易、资本流动、消费者信心的冲击将是史无前例的。
作为深度融入全球化经济的华国,绝难独善其身。
届时,出口导向型产业将首当其冲,国际资本流动可能逆转,进而影响国内投资和市场信心。
十月中旬,这份凝结了张卫东无数心血的万字报告,连同详实的数据附录,通过加密渠道,发送到了大长老秘书的指定邮箱。
两天后,张卫东桌上的那部红色保密电话响了起来。
听筒里传来大长老秘书长沉稳的声音:“卫东同志,首长看了你的报告,想当面听听你的看法。请马上过来一趟。”
该来的终究来了。
张卫东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领,对赵永志吩咐道:“备车。”
再次踏入那间熟悉的办公室,张卫东能感受到气氛与往常略有不同。
大长老坐在沙发上,面前的茶几上,正摊开着那份他提交的报告打印稿,上面还有一些勾画批注的痕迹。
“卫东来了,坐。”大长老抬手指了指对面的沙发,目光锐利而深沉,“你这份报告,写得很有分量啊。里面的数据和逻辑,我都仔细看了。现在,我想听听你本人,抛开这些书面文字,最真实的判断。”
张卫东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
他必须把握好分寸,既要引起最高层的足够重视,又不能显得过于惊世骇俗或越俎代庖。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恭敬而诚恳:“首长,这份报告是基于现有公开信息和主流经济模型所能做出的、最审慎的风险评估。我必须承认,这其中包含了我个人基于一些异常迹象和传导机制分析后,产生的深度忧虑。”
他条理清晰地再次阐述了报告的核心逻辑链。
从M国楼市泡沫到金融衍生品的风险放大,再到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互联。
他没有使用任何“必然”、“肯定”之类的字眼,而是用了“概率显著增加”、“潜在冲击力度可能被低估”、“需防范极端情况”等表述。
“说到底,这只是我个人的一家之言,一个基于有限信息的推演,”张卫东最后郑重强调,姿态放得很低,“真不敢说这就是未来的定论。经济金融领域变量极多,也许情况会向好的一面发展。但是,首长,正所谓‘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尤其是这种涉及全局性、系统性的风险,哪怕只有百分之二三十的可能性,我们也必须拿出应对百分之百风险的准备和警惕。因为一旦那小概率事件成真,其代价将是难以承受的。”
张卫东一边说着,一边仔细观察着大长老的神色,见对方听得专注,并未流露出不悦或质疑,便壮着胆子,抛出了自己思考已久的建议:
“因此,我冒昧建议,是否可以考虑,在一个适当的、不引起外界过度解读的范围内,比如就在相关经济智囊机构内部,组建一个非常精干的、跨领域的研判小组?这个小组不对外宣传,职责就是持续跟踪监测国际金融市场的异常信号,深化对各种风险路径的研究,并定期向中央提交内部分析参考。这既是对国家经济安全负责,也能为我们可能需要的政策储备和应对预案,争取到宝贵的时间窗口。”
在这段较长的表述中,张卫东也是小心翼翼。
说完之后,张卫东便等待着大长老的决断。
作为一个科协的副主席,他也只能做到这些了。
播下种子,发出警示,提出建议。
剩下的,就是等待最高决策者基于更全面信息和更高战略视野的权衡和裁量。
张卫东心里很清楚,自己不可能永远待在科协这个位置上的。
若将来岗位变动,再提此类宏观建议,难免有名不正言不顺之嫌,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此刻,趁着他还是“基石计划”主导者,而“基石计划”的成败又与国民经济大势休戚相关之际,提出此议,正是时机。
大长老久久没有说话。
他手指轻轻敲击着沙发扶手,目光再次落在那份报告上,陷入了深沉的思考。
办公室内,一时间落针可闻。
唯有窗外透进的阳光,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静谧的光斑。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一场可能席卷全球的风暴尚在酝酿,而在这间象征着国家最高权力的办公室里,张卫东希望,这一颗应对危机的种子,能够就此埋下。
(https://www.yourxs.cc/chapter/2120548/4219215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