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读作士官,写作政委
刚解决完算学的争议,一波见平,一波又起。
魏征突然放下手中茶盏,杯底与案几碰撞间豁然起身,眼神锐利如刀,直视李斯文:
“蓝田公,算学之事,老夫百般赞同,但这‘武科’,老夫却要问上一句——
科举本是选拔文官之措,为何要掺进武科?与武举又有何区别?
再者,精兵悍卒是在战场上拼杀而成,反观靠科举选出来的武将,怕只是个会背兵法的赵括,难当大任!”
这话戳中了不少文官的心思。
朝堂上文武本就有些隔阂,若科举再掺进武科,文官的话语权怕是会被进一步削弱。
李斯文正要开口,却见李靖已经先一步端起茶盏,慢悠悠抿上一口,笑吟吟的看向魏征。
朗声回道:“魏侍中,你这话实在有失偏颇,老夫今日便与你辩上一辩!
某出身行伍,麾下将士中亦有不少通读经义的大才,只是连年为国征战,没时间,更没机会参加科举。
若设武科,考骑射、兵法,既能选拔有勇有谋的武将入伍。
也好让抛头颅,洒热血的将士们知道,只要有真本事,哪怕出身贫寒,哪怕曾弃笔投戎,也能有更高的成就!
这对提振军心,拔高战力,大有好处。”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凝重:
“另外,如今北境突厥残部蠢蠢欲动,西域高昌、海外诸国也都不算安分,大唐正处求将若渴的紧要时机。
不止是冲锋陷阵的猛将,更需要能领兵打仗,又能处理军政的帅才。
自古穷文富武成共识,而武举选拔的,也多为武勋子弟,他们有家传武艺,祖传兵法,却未必真懂如何带兵打仗。
反观被埋没在行伍间的寒门,却有不少人弓马娴熟,真才实学得到验证,又曾苦读几年经书...
若武科能提拔出身寒门的勇将,也能平衡世家的军中势力,这对朝廷,对陛下,都是大好事。”
“诸位,武科并非要取代武举,而是对其的补充。”
李斯文见缝插针的补充两句,趁众人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起身对着众人拱手笑道:
武举侧重武艺,主要选拔那些能催营拔寨的猛将。
而武科则更侧重文武双全,旨在选出帅才。
考骑射,是为了保证入伍士官能领兵冲锋;
考兵法,是为了保证士官深谙行军道理;
考文字,则是为了保证士官能代为处理军中政务。
正所谓猛将易得,帅才难求。
若科举能选拔出一批文武双全的士官,既能让猛将安心打仗,又能避免要职无人,军政混乱,使人尽其才。”
其实以李斯文的设想,通过武科选拔出的人才,应该与后世政委的职责更为类同。
打仗时冲锋在前,休战时鼓舞士气。
但奈何...那些屠龙思想并不适宜大唐土壤,过早提出那些论点,是祸非福。
魏征盯着李斯文看了半晌,见他神色坦然,没有丝毫闪躲,仿佛一心为公,颇有底气的样子。
魏征突然抚须笑着颔首,虽然不知道是从何而来的底气,但自己作为孤臣,本就不该对此事关心太多。
点头道:“你小子,倒想得周全。是老夫刚才多虑了,就依你说的,设武科!”
因为岑文本,魏征的质疑得到详尽解答。
李斯文也没如设想那般,被群臣怼的哑口无言,恼羞成怒,大打出手...
大堂中原本有些严肃的气氛,渐渐缓和下来。
随着天边大日渐渐西斜,午时过半,会议终于落下帷幕。
散会期间,岑文本收起手稿,原本紧皱的眉头舒展,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喜。
别管科举重开的影响如何,让父亲当年悔恨终身的憾事,而今总算有了个交代。
见科举大势已定,王珪不再做任何抵抗。
既然陛下心意已决,那索性就躺平享受,顺道看看有什么好处。
正与麾下官员讨论州试的具体流程,愤慨激昂,比某些寒门子弟还要激动。
“尽快与吏部达成共识,派遣各州的御史务必及时选定,保证寒门出身的官吏数量多于世家子。
另外,御史选拔期间,绝不能跟世家有任何亲密来往!”
至于李靖,则笑眯眯的走上台前,拉着孔颖达和李斯文,聊起了武科的骑射标准。
骑射考策论弓,首先保证的便是力道适中,既能看出真本事,也不至于反伤学子。
一看时辰,李斯文再也顾不上多聊。
这帮闲人暂时没啥要事,自然想留多久留多久,但他不一样,李二陛下还在神龙殿里等着消息。
抄起案上整理好的会议记录,匆匆拱手道别:“卫公,孔大家,小子得赶紧把结果呈于陛下,就先告辞了!”
话音未落,他便大步流星的快步走出礼部。
赶到皇宫时,王德在神龙殿外等候已久,额上留有点点汗渍,见李斯文总算赶到,连忙迎了上去:
“小公爷,你可算来了,陛下从早上就盼着消息,都问了老奴不知几遍了!”
殿内,李二陛下正端坐龙椅上,手里拿着份空白奏折,指尖下意识的摩挲着扶手上的龙纹。
自从昨夜接到孔颖达的加急奏报,说今日要召开联席会议,商议科举新规,他便一直惦记到现在。
隋制科举的教训太过深刻,若这次再出岔子,遭到重臣们反对,新政怕是要胎死腹中。
“陛下,蓝田县公李斯文求见!”
听到王德的通报,他立刻放下奏折,声音里带着无法抑制的急切:
“还等什么,快带他进来!”
(https://www.yourxs.cc/chapter/2743374/4398220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