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关键时候,害得是卫公
得到一个还算满意的答复后,岑文本欣然点头。
他出身官宦世家,祖父岑善方曾任西梁吏部尚书,父亲岑之象一路做到隋朝虞部侍郎。
三代显赫,虽然也称得上一介权贵,但也只算得上是小门小户。
爷孙三代入仕为官,曾亲眼目睹千年世家的所作所为,以及西梁、大隋两个朝代的崩塌。
对这些豪族门阀的危害程度,自然深有见解。
甚至其父岑之象,便为隋朝科举的顺利推行,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年父亲为了平衡朝中势力,让寒门士子有机会入仕,与世家斗了整整三年。
只可惜,最后却落得个‘坐事免官’的下场。
那段遭遇,是岑家刻在骨血里的教训。
如此关系下,他对皇帝欲重开科举的打算,自然是慎重又慎重,生怕科举再度成为世家门阀压迫寒门的工具。
而李斯文提出的‘唯才是举’,无疑便是当下最为稳妥的举措。
安抚世家子弟,让他们不至于拼死反对的同时,为将来寒门的崛起留下一线生机。
“只是...这渺茫的一线生机,还要靠后续的细则来守住啊。”
如此一来,已经足够他向背后的那群老家伙们交差。
至于其他,岑文本不敢再有更多要求。
毕竟渤海封家的下场,还历历在目,谁敢在这个紧要关头,挡陛下的路,只有死路一条。
“此法不错,只是细节仍值得推敲完善,但也不算什么大事,在后续筹备过程中,因地制宜的进行改善即是。
主要是这州试的主持御史,当慎之又慎!”
李斯文心中一动,属实是没想到,岑文本这个前朝老臣,竟能想得如此深远。
但不等李斯文开口回应,就见李靖猛地站起身,带起一阵风。
这位卧雪数月,只为剿灭东突厥的大唐战神,哪怕只是静静站着,周身也透着一股慑人威严。
堂中原本正小声议论的官员,瞬间噤声。
“岑侍郎所言极是,但眼下更重要的...还是尽快定下调子。”
李靖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有力,震慑一众不臣。
“陛下重开科举的心意,在座诸位都清楚。
今日齐聚一堂,更不是为了商议‘科举要不要办’,而是商议‘科举该怎么办好’。
大家作为臣子,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担君之忧,乃本职之举,心有疑虑尽管畅言。
但老夫不希望看到,有人假借细节之争,打什么歪心思。”
他目光扫过殿内,主要落在某几个,神色闪烁的礼部官员身上。
那几人出身五姓七望,刚才便在暗中交换眼神,显然是想找借口阻挠。
而今被李靖死死盯着看,他们连忙低下头,不敢再作声,悻悻闭上嘴。
见状,李斯文暗自松了口气。
关键时候,还得是卫公给力啊,今天有他这尊大神镇场,总算是不用跟这些老狐狸绕弯子了。
岑文本见李靖表了态,也不再纠结细节,笑着点头:“卫公说得对,先定调子,再补细节。
蓝田公这制度,大体上是可行的,剩下的问题,咱们后续慢慢商议、改善便是。”
会议继续推进,李斯文刚讲到‘算学纳入主科,与策论同权重’,王珪突然惊疑一声,皱起了眉头。
他出身太原王氏,自幼研习儒学,对已经被归为杂学的算术,自然是瞧不上眼。
“蓝田公,老夫有一事不明。”
王珪豁然起身,双手撑着案几微微前倾,眼神带着几分郑重:
“自隋开科举,经义、诗赋便是根本——经义养德,诗赋显才,这才是选拔文官的正道。
算学不过区区‘小道’,用来算赋税、量土地尚可,又怎能与策论并列主科?
是不是...对显学有些过于轻慢了?”
显学,顾名思义是指盛行于世,且影响较大的学术派别。
而在董仲舒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后,显学便成了儒学的代指。
这话一出,几位礼部官员纷纷点头附和。
“尚书大人此言在理!算学难登大雅之堂,若纳入主科,怕是会让天下士子笑话我大唐不知轻重!”
“是极,咱读的是《五经》,学的是孔孟,算学那东西,找市井里的账房先生不就行了,何必为难士子!”
不出意外,发声之人皆是儒学世家出身,家中子弟自幼研习经义,对算术这种‘杂学’并无涉猎。
若科举看重算学,会严重阻碍各家子弟的仕途。
李斯文早料到会有此质疑,没有出声辩解,而是转头看向角落里,沉默不语,充当局外人的李淳风。
“李道长,你身为太史局令,掌管天文历法,想必对算学的重要性,想必比晚辈更有发言权。”
闻言,李淳风放下拂尘,站起身来,脸上带着几分苦笑。
今日到场,也只是看在科举新规上,有关‘算学’二字的面子上,过来凑个人数。
却没想...还是被李斯文当了枪使。
“诸位大人有所不知,算学涉及极广,绝非坊间认为的不入流小技。
贫道主持编订《麟德历》,需算日月运行。
工部修水渠、筑城墙,也需算土方、人马运力;户部收赋税、查户口,同样需要算收支、人口。
若官员不懂算学,仅凭经验办事,轻则错漏百出,重则劳民伤财。
贫道尚且记得,年初关中大洪,陛下命同州修渠挡水,却因为主事官员算错水量,导致洪水过渠,泛滥千亩良田...
这便是不懂算学的祸端!”
李淳风的声音渐渐沉重,殿内的官员皆是低头不语。
同州洪水的事他们也有所耳闻,却不曾想,祸根竟是官员因为不懂算学。
言罢,李淳风从袖中掏出一本,由当世大才王孝通,最新编撰出的《缉古算术》,轻轻放在案上:
“《周礼》有云‘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这‘九数’,便是算学,可见儒学从不排斥算学,反而视之为治世之术。
将算学纳入科举,既能选拔实用人才,又能承继六艺传统,兴复古礼,何乐而不为?”
孔颖达也适时起身,抚着花白的胡须,欣然点头赞同:
“李道长说得对,老夫少时曾读《左传》,里面记载‘会计当而已矣’,可见先贤也重视算学。
将算学纳入主科,既是恢复古礼,也是为了选拔实用人才,何错之有?”
王珪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脸上疑虑渐渐消散:“原来如此... 老夫倒是偏颇了,算学纳入主科,确实有一定必要。”
(https://www.yourxs.cc/chapter/2743374/4398220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