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红楼:我是贾琏 > 第703章 讲理的背后

第703章 讲理的背后


黑斯廷斯绝对没想到能得到贾琏接见这个事情,本以为最多能见到外相方颂。

    火车给了黑斯廷斯全新的震撼,这个国家很大,铁路将这个国家联系了起来。

    在火车上想到路上耗费时间,翻译在给他读最新的报纸,中国人口三亿的新闻更令他绝望。

    这个帝国的强大,如果仅仅看疆域和人口并不直观,坐在火车上感受速度才更为深切。

    大英帝国绝对不该也不能与中国开战,如果有非要开战的理由,必须是整个欧洲联合起来采取统一的行动。

    比如,新时代的十字军。

    这个时代的英国政治家们还是很出色的,不像二十一世纪的那些政客们。

    此刻的黑斯廷斯想到的是,绝对不能失去印度,否则大英帝国根本没法与中国成为势均力敌的对手。

    只能是势均力敌了,战胜是不敢想的。

    想的越多,心里越发的难受,英国社会甚至离不开中国人的茶叶。巨大的贸易逆差令人窒息。

    掌握金融和贸易的犹豫们,一度采取了输入鸦片的贸易策略,一开始颇有成效,后来遭到了残酷的打击。

    海军部在京城举行的欢迎宴会是新一轮的美食盛宴,这是一场贾琏的倡导下,渐渐在军中推广开的宴会模式。

    巨大的陶盆装满了美食,下面有碳炉在加热保持温度,食客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食物。

    因为很自由,也不讲座次,在民间并不受欢迎。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毕竟到了二十一世纪,农村人吃酒席也要讲座次。

    军队中日常也是要讲等级的,但是在此刻所有军官都可以放弃等级差别,凑在一起吃喝。

    吃了个半饱的黑斯廷斯,在翻译的帮助下与方颂交流,从态度上看表现的非常友好,中国内阁层面对欧洲事务确实没太大的兴趣。

    “如何养活三亿人口已经令人头疼了,这也是我们为何要移民北美的原因。中国不是欧洲,老百姓吃不饱是真的会造反。我们的历史上不缺造反成功,建立国家的例子。”方颂脸上始终带着微笑,语气非常的温和。

    黑斯廷斯真不知道该怎么接这个话,说人吃人的圈地运动么?还是说掺杂锯木屑的黑面包?又或者说,那些资本家租一条绳子让工人睡觉?

    黑斯廷斯不禁在想,英国人口始终难以出现增长,是不是与那些资本家们有关系呢?

    “最近全国多个省份开始推行三年制的义务教育,财政压力很大……。”正说着呢,走来一个随从,附耳低语。

    方颂面色微微一震,转头笑道:“阁下,请跟我来。”

    出了大厅,来到附近一个房间里,门口有护卫守着,见两人来到,开门:“请!”

    方颂介绍之后,黑斯廷斯顿时愣了一下,这是帝国首相大人,居然能来此处。

    “大英帝国印度总督黑斯廷斯向阁下致敬!”黑斯廷斯按照礼节上前鞠躬致意。

    面带微笑的贾琏轻声道:“欢迎阁下来访,公务繁忙,招待不周之处,多多海涵。”

    翻译在一旁失去了作用,这次贾琏用的是英语,尽管不那么伦敦腔。这令黑斯廷斯更为震惊,怎么都想不到,贾琏居然能说英语。

    “阁下实在是太客气了!”

    有的事情是不能多想的,凭什么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的首相要熟练的掌握英语,这正常么?整个英国内阁都找不到一个会说中文的。

    难道说,英语比较高级?黑斯廷斯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个结论。

    贾琏示意落座后,黑斯廷斯才回过神来,小心翼翼的坐下等待着。

    “特意请阁下来此,主要是想谈谈印度的事情。前段时间,两国之间发生了一些小摩擦,这很不好,不利于两国之间友好关系的发展。尽管后续两国领导人都做出了一些努力来修补,但我个人还是希望与阁下进行一些私下的交流,希望能建立互信机制,避免不必要的冲突。”

    这次贾琏说的是中文,翻译再次上岗。

    “阁下,两国之间有条约,政府之间的友好能够保证,但是民间贸易上的争端,难以杜绝。根据两国之间的条约,贵国的商人在印度的贸易需要约束,确保两国商人的利益都能得到保证。”黑斯廷斯斟酌词句,避免产生误会,他可不敢说什么中国商人不该去印度贸易。

    “阁下不必这么说,走私就是走私,在国内也是犯法的。既然我国承认贵国在印度的利益,我国商人就要遵守贵国的规则。”

    贾琏的回答让黑斯廷斯的下巴有点合不上了,怎么会如此的讲理?如此强大的帝国的首相,居然面对一个地方总督,如此的讲道理。

    这很不昂洒!哦,他是中国人,那算了。

    “感谢阁下的诚意,请问阁下,到底该如何做呢?说实话,我暂时没有头绪。”黑斯廷斯轻松了许多,对方的态度太令人意外了。

    “在孟买成立一个交易市场,各国商人都需要到市场进行交易,否则就是走私,就是违法。任何地方都要讲规则,规则意味着效率,意味着稳定和长久。我个人很不喜欢那些无视规则的商人,无论在任何场所。”

    黑斯廷斯顿时大喜,还有这好事?

    “我高度认可阁下对于规则的诠释!”

    “好了,既然我们达成一致,细节让下面的人去商谈吧。我该告辞了,再不回去晚上又要失眠了,上了年纪的男人在家里可太难了。”

    贾琏说着话起身告辞了,没有征求任何人的同意,这个时候黑斯廷斯才再次意识到,这是帝国的首相,一言九鼎的大人物。

    “恭送阁下!”黑斯廷斯一路送到院子的门口才停下,目睹着贾琏的马车消失才缓缓转身。

    马车上的贾琏面露微笑,国内的纺织业发展遭遇了瓶颈,原因也很简单,就是缺棉花。

    因为粮食单产不高,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是不现实的。否则一旦遭遇天灾,就要出大事情。

    至于杜绝走私的事情,查到的才是走私,查不到的就是正经买卖。再说了,印度那边的军火贸易,最近两年也陷入了低潮。

    土王们在外部威胁降低之后,再次展现了鼠目寸光,他们认为可以与英国人平起平坐的好好谈谈了。

    那就谈吧!

    国内商人加大从印度购买棉花的力度,缓解国内的供应不足,这无疑是最优选择。

    棉花这个东西可不好种,棉花地要很长时间才能重新种植粮食,这就是没有化肥的时代困境。

    谁能想象,现在满世界的找鸟粪,居然是一笔好买卖。尤其是澳洲那边,对于鸟粪的需求简直是有多少要多少。

    是啊,那片土地太古老了,并不适合种地。大量往远东移民不现实,东平王的历史记录可不好看。

    所以呢,只能苦一苦印度人民了。至于昂撒人,主要能挣钱,印度人饿死真不算个事情。

    这么丧尽天良的事情,还是交给昂撒人去做吧。

    至于美洲的棉花,太特么的远了。

    说起来印度的棉布行业曾经也有辉煌的时期,随着英国人的抵达,一切都没有了。

    对欧洲的贸易,依旧集中在三大类,茶叶瓷器丝绸。

    说到丝绸,在战场上可是好东西,衣服内衬一层丝绸,铅弹入体都不易碎。

    黑斯廷斯的友好访问取得了圆满成功。

    在给国内的报告中,黑斯廷斯强调了与贾琏的会谈,并且指出中国人更在意来自陆地上的威胁,这是他们数千年都要面对的难题。

    如何利用沙俄对领土的野心,更多的牵制中国对外发展的力量,是内阁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

    这份报告的判断,符合英国内阁对华的分析和判断。

    鉴于俄国人在对拿破仑战争获胜后,对待欧洲态度越发傲慢的趋势,英国议会已经有遏制沙俄向西发展的呼声。

    俄军在对法的战争中固,灰色牲口固然伤亡惨重,在随后的大胜中,缴获了大量法军装备的线膛枪,使得俄军的实力大大的增加。

    现在沙俄高层的一些贵族,已经喊出了要南下杀光东方人的口号。

    黑斯廷斯把好消息带回印度的同时,一支运输队抵达阿拉木图,送来了一批新式装备。

    军改完成之后,军方进行了全面的换装,陆军方面换装力度最大的就是步枪。

    这次送来的就是新式的步枪,十四式步枪,乾正十四年定型。

    该步枪发射无烟火药步枪弹,口径为七毫米,采用桥夹供弹,这是一款跨时代的武器。目前只有少量的精锐部队装备。

    伴随十四式步枪抵达的还有一款十四年水冷连发雷电枪,数量不多,只有二十四挺。

    试射之后,这款武器在陆军部受到了极大的诟病,认为这种武器就是在吃子弹。

    若非贾琏的坚持,该款武器将无法纳入军方的采购名单。

    新式步枪和雷电枪除了大量运抵安西,东华国也得到了一批。当然价格也很感人,立国之后的李亨,再也得不到免费的援助。不得不花一百元一支的价格,采购了一万支步枪。据有金矿的中部和北部联盟,同样的价格采购了一批新式步枪,数量为三万支。

    亲儿子贾芝的待遇要好很多,他得到了来自父亲的爱,五千支十四式步枪以及二十四挺雷电枪。

    这批武器装备了部队之后,大批旧装备用劳动力付费的方式,进入了当地土著的手里。

    印第安人可不像东华人那么热爱和平,他们拿到武器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报复。

    拿破仑战败之后,墨西哥反对加快了独立战争胜利的步伐,最终获胜并成立了共和国。

    东华国让出了一个省的让步后,两国之间签订了友好军事同盟。约定任何一个国家遭到进攻,另一个国家都将采取一切手段支援。

    这一盟约对于美国人而言,无疑是当头一棒。

    美国人在伦敦的外交场合大放厥词,认为中国人侵犯了他们的利益。

    对此,驻伦敦的公使并不惯着他们,而是希望他们冷静,毕竟东华国不过是中央帝国的一个藩属国。

    从法理上来说,如果东华国与美国发生战争,中央帝国有义务帮助东华国。

    这个说法让美国使节快速的冷静,眼神也从泛着血丝的红变成了清澈。

    公使大人顺便给各国公使上了一堂历史课,讲了一个一千八百年前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角叫陈汤。

    讲完这个“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故事后,在场的所有外交使节都露出了畏惧的眼神。

    所有人都在想一件事情,这个东方帝国过于古老,过于记仇了。

    快两千年前发生的事情,他们还能记下来到现在,一直不忘记。

    领教了中国人温和的提醒之后,即便是被欧洲人成为野蛮的沙俄使者,回去之后连夜给彼得堡写信。

    京城的股市里,铁路已经成为了过去式,最近股市的宠儿是军工集团。

    这个由南北军工合并后的集团,最近放出了一个新的利好,国家采购清单。

    该清单导致军工集团的股价从二十块暴涨至六十块,并且还在继续上涨。

    该集团的股东之一是皇帝本人,掌握了百分之十的股份,可惜这个股票不能买卖,只有分红的权利。

    另一个大股东是新成立的国家资产委员会,掌握了百分之四十的股份。该委员会由内阁直属,设尚书一人。

    该集团最大的贡献在于每年要向户部上缴四成的利润,然后再给股东分红。

    即便如此,该集团也是户部的眼珠子,谁敢觊觎该集团,户部就敢拼命。

    至于陛下,自然是冷眼旁观,看哪个人活腻歪了,就放户部这条狗去咬死他。

    国内股市还有一个发展比较好的类型,那就是纺织行业。

    随着三年前官方经营的纺织企业全部出售给民间经营之后,该行业迎来了新一轮的爆发。

    陆续有三家民间企业获得了上市的资格,据说一夜之间,诞生了上百人的千万富豪。

    这再过去是不敢想象的事情,毕竟以前即便有人也要藏着掖着,讲究财不露白。

    也就是贾琏主持内阁之后,只要是合法收入,朝廷一律保护,并且出台了相关的法律。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3982809/11110419.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