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转会
北京国贸三期28层,嘉艺经纪公司的会议室里弥漫着淡淡的咖啡香。
陈晓君一身宝蓝色职业套装,坐在长桌一侧,身后跟着“光怪陆离”的法务总监和商务部负责人。
“王总,这是我们初步拟定的转会方案。”陈晓君将一份文件推向对面,“考虑到范琳女士与嘉艺的合约还剩一年零三个月,我们愿意支付800万的转会费,这个数字是基于范琳女士过去三年的平均收入上浮30%计算的。”
嘉艺的王总是个精明的中年男人,他慢条斯理地翻看着文件:“陈总亲自出面,我们当然感受到诚意。不过范琳毕竟是我们一手培养起来的艺人,800万这个数字,恐怕......”
“王总,”陈晓君微笑着打断,“我们都是明白人。范琳去年主演的《爱在北京》收视率0.8,今年播出的《倾城一笑》更是只有0.6。按照行业标准,这个级别的艺人转会费通常在500-600万之间,毕竟《正阳门下》的热播并没有对她有太大的提升。”
她示意法务总监递上另一份文件:“另外,这是我们做的市场分析报告,里面详细列出了同期同档次艺人的转会案例。800万,已经是我们基于对范琳未来发展的看好,给出的最高溢价。”
王总接过报告快速浏览,脸色微微变化。
报告中的数据详实得令人吃惊,连一些未公开的内部数据都被准确收录。
“另外,”陈晓君趁热打铁,“我们可以承诺,在未来三年内,如果范琳参演‘光怪陆离’出品的影视剧,都会优先考虑与嘉艺的艺人合作。这个附加条款的价值,相信王总比我更清楚。”
“……”
谈判持续了两个小时。
最终,双方达成一致:
1.转会费定为850万;
2.光怪陆离获得范琳的独家经纪权;
3.嘉艺享有范琳后续商业代言收入的15%分成,期限两年;
4.光怪陆离在未来项目中优先考虑嘉艺旗下其他艺人。
签约仪式结束后,王总私下对陈晓君说:“陈总,说实话,如果不是范琳去意已决,我们不会这么轻易放人。她在我们这里工作三年,从来没像这次这样坚决。”
陈晓君微微一笑:“人总是要成长的。范琳看到了更大的舞台,这是好事。”
“没错!陈总,不知道苏总哪天有时间,我们董事长想要和他坐下来喝杯茶。”
“好啊!我们这边会尽快安排日期的。”
“那就麻烦陈总了。”
“王总客气。”
……
第二天,范琳终于在杭州见到了返回的陈晓君。
只是此时的范琳显得有些尴尬,毕竟她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高傲。
“琳姐,转会的事情都已经谈妥了。”陈晓君将合约副本推到她面前,“850万转会费,这个数字比市场价高出不少,但苏总觉得值得。”
范琳抿了抿嘴唇:“谢谢。其实我没想到你会亲自来谈这件事。”
“你是苏宁最重要的人之一,这件事我必须亲自处理。”陈晓君的语气很平静,“而且,我相信你的加入对‘光怪陆离’是件好事。你在电视剧领域积累的经验和人脉,正是我们需要的。”
范琳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复杂:“在《大江大河》片场,我看到苏宁和导演讨论剧本,和演员分析角色,那一刻我才明白,他已经不是我记忆中那个需要我照顾的同乡小弟了。”
“人都是会成长的。”陈晓君轻轻晃着手中的酒杯,“重要的是,我们都在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
“陈晓君,你说苏宁对我是真心的吗?”此时的范琳却是突然看向眼前的陈晓君问道。
“这……”陈晓君万万没想到范琳会对她来个灵魂拷问。
“你跟在苏宁身边的时间最多,我想听听你的意见?”
“琳姐,我感觉你最大的问题就是想太多了,苏宁这样的男人最想要的是女人的信任。”
“你就这么信任苏宁?”然而范琳却是满脸不可思议的再次看向陈晓君。
“当然!既然我选择跟着苏宁创业,无论最后的结局如何,我都是不会后悔的。”
“陈晓君,你比我厉害!我范琳服气。”
……
三天后,光怪陆离官方微博发布了范琳加盟的消息,配文:“强强联合,共创辉煌”。
评论区瞬间涌入上万条留言,有祝福,有质疑,也有看热闹的。
此时陈晓君给苏宁发了条微信:“事情办妥了。范琳下周就会来公司报到。”
很快,苏宁回复:“辛苦了。等她来了,我先和她好好的谈谈,然后再决定她的新项目。”
陈晓君看着这条消息,会心一笑。
她知道,这是苏宁在用他的方式,欢迎范琳开启事业的新篇章。
而对范琳来说,这次转会不仅是一次职业选择,更是一次人生的蜕变。
范琳终于明白,与其在过去的感情中纠结,不如在新的舞台上重新证明自己的价值。
……
范琳正式加盟“光怪陆离”的第三天晚上,苏宁特意推掉了一个商务晚宴,约她在公司顶楼的私人会所见面。
这里可以俯瞰整个杭州新城的璀璨夜景,落地窗外车水马龙,窗内却是一片静谧。
“听说你这几天都在熟悉公司业务?”苏宁亲自为范琳倒了一杯现磨咖啡。
范琳接过茶杯,指尖在温热的杯壁上轻轻摩挲:“嗯,晓君带我参观了各部门,也看了公司未来的项目规划。说实话,比我想象的要专业得多。”
她停顿了一下,抬头直视苏宁:“其实我一直想问你,为什么愿意花850万签下我?以我现在的市场价值,这个价格明显偏高。”
苏宁笑了笑,走到落地窗前:“你是我女朋友!哪怕是再加一个零也无所谓。”
范琳没想到他会这样说,神情有些动容。
“所以现在,”苏宁转过身,目光诚恳,“我想认真听听你对未来的规划。这里没有别人,你可以畅所欲言。”
他走回沙发坐下,身体微微前倾:“如果你还想继续在台前发光发热,我可以为你成立个人工作室,挂在‘光怪陆离’旗下。我保证,每年至少为你争取两个优质剧本的主角,商业资源也会向你倾斜。你应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
范琳的眼中闪过一丝波动,但很快又恢复平静:“那如果......我想转型做幕后呢?”
“那就更好了。”苏宁的回应毫不犹豫,“君君现在主要负责公司整体运营,如果你愿意,可以专注内容制作。我记得你一直对剧本创作很有想法,当年还自己写过剧本。”
“……”此时的范琳可谓是满脸的犹豫不决。
接着苏宁再次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企划书:“看,这是公司明年的项目清单。如果你感兴趣,可以从制片人做起。或者,你想尝试导演工作,公司可以送你去中戏进修。”
范琳翻阅着企划书,声音有些哽咽:“你......连这些都考虑好了?”
苏宁的语气格外认真,“无论是作为演员的范琳,还是想要转型的范琳,我都相信你的能力。重要的是,你要选择自己真正想要的道路。”
窗外,一架飞机划过夜空,留下长长的尾迹云。
范琳望着那道逐渐消散的云迹,仿佛看到了自己这些年在娱乐圈起起落落的轨迹。
“其实,我一直认为棋盘上的棋子从来不是主角,反而是隐藏在幕后的旗手。”
“所以你是想让我做旗手?”
“没错!人生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更好。”
“好!我想先尝试制片人。”她终于开口,声音坚定,“《都挺好》这个项目,交给我来做吧!你相信能和山影集团商谈好,不过......”
她露出一丝狡黠的笑,“如果我想偶尔过戏瘾,你得给我留个客串的角色。”
苏宁开怀大笑:“没问题!记住!在‘光怪陆离’,你永远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谢谢。”
他举起茶杯:“以茶代酒,祝你在新的舞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光芒。”
范琳举杯相碰,此时这才意识到以前的自己有多愚蠢。
这一刻,她终于明白,苏宁才是她最完美的归宿。
夜深了,范琳忘我的和苏宁纠缠在一起。
彻底放下心防的女人,自然是再也没有了任何的顾虑,她也想学着陈晓君的样子支持苏宁。
……
浙大紫金港校区的林荫道上,苏宁刚走出管理学院大楼,就被一群学弟学妹围住了。
“苏学长!能合个影吗?”
“学长,《按摩师》太精彩了,能给我签个名吗?”
“请问光怪陆离还招实习生吗?”
苏宁保持着礼貌的微笑,一一满足大家的要求。
自从《按摩师》在东京获奖后,他在校园里的生活就再也回不到从前的平静。
就连上课时,都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注视。
“看来今天的自习计划要泡汤了。”他无奈地给助理发了条信息,准备从侧门离开。
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倚在路边的玛莎拉蒂旁,笑吟吟地看着他。
宋玉洁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装,显然刚从公司过来。
“我们苏总现在可是校园明星了。”她打趣道,很自然地挽住苏宁的手臂,“走吧!带你去个安静的地方。”
车上,宋玉洁熟练地打着方向盘:“知道你最近被困扰得不轻,我在西湖边定了家私房菜,保证没人打扰。”
“学姐,你越来越贴心了。”
包厢里,宋玉洁亲自给苏宁倒了杯茶。
比起大学时期,她显得更加干练优雅,但眼神中的精明与热情丝毫未减。
“听说大宁资本最近投资了新能源汽车?”她切入正题,“我们公司正好在谈相关的项目,要不要合作?”
苏宁欣赏地看着她:“这个领域确实很不错。”
“感谢苏总你一直以来的关照。”宋玉洁意有所指地笑了,“上次你介绍的那个项目,让我在公司站稳了脚跟。这次,我想还你个人情。”
她打开平板电脑,调出一份资料:“如今我们公司正在评估一家电池科技公司,他们的核心技术很有前景。如果你有兴趣,我可以安排优先尽调。”
苏宁仔细翻阅着资料,不得不承认宋玉洁在投资领域的敏锐度。
这份报告做得相当专业,显然下了一番功夫。
“条件呢?”他直接问道。
宋玉洁身体前倾,露出一个迷人的微笑,“条件就是你要抽出时间陪陪我。”
“一言为定。”
饭后,两人沿着西湖散步。
夜色中的湖面波光粼粼,远处城市的灯火如同繁星。
“说真的,”宋玉洁突然停下脚步,“你现在这么成功,会不会觉得我们这些老朋友高攀不上了?”
苏宁看着她被湖风吹乱的长发,轻轻帮她整理到耳后:“你知道我从来不在乎这些。倒是你,确定愿意一直和我在一起?”
宋玉洁望向远方,“遇到了你,已经让我没有了其他的选择。”
她转过身,眼神认真:“苏宁,你哪天会不会对我厌弃?”
“卿不负我!我不负卿!”
两人相视而笑,往事的记忆在夜色中浮现。
接着苏宁把宋玉洁带去了一家五星级酒店,然后便是两个人的……
第二天一早,宋玉洁看到床边多了一个精致礼盒。
里面是一把公寓钥匙和房产证,还有一张手写便签:
“这份礼物,希望你能喜欢。”
宋玉洁拨通苏宁的电话,声音带着笑意:“苏总你这是要包养我吗?”
电话那端传来苏宁轻松的回答,“那你愿意吗?”
“哼!明知故问。”
挂断电话,宋玉洁看着窗外的钱塘江,嘴角扬起一抹自信的弧度。
她很清楚,在这段关系中,她从来不是被动接受施舍的一方。
她提供的商业价值,完全配得上这些回报。
这就是他们之间的默契,各取所需,互相成就,谁也不欠谁。
而随着期末临近,苏宁也是和校方达成了一个默契。
平时可以自主安排时间,但重要课程和考试必须参加。
作为回报,他承诺每年为浙大学子提供100个实习岗位。
这个安排让苏宁终于找到了学业与事业之间的平衡。
……
(https://www.yourxs.cc/chapter/4208733/85957064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