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0章 愧疚的土豆
“从卿,要不你给姥姥姥爷和爸妈写封信吧!”
顾从卿一听就知道刘春晓打着什么主意,没说话。
卧室里的台灯映着两张含笑的脸,刘春晓戳了戳顾从卿的胳膊:“真不写啊?你就不好奇咱妈看到‘洋对象’三个字的反应?”
顾从卿把海婴的小袜子叠好,故意板着脸:“你就是想看热闹。”
话虽如此,指尖却已经摸到了信纸——他其实也好奇,周姥姥那辈人,对着“金发碧眼的孙媳妇预备役”会是什么表情。
“写就写,”他铺开信纸,笔尖蘸了墨,“得写得委婉点,不然老爷子该拿着拐杖追着土豆打了。”
刘春晓凑过去看,只见他先写了海婴会爬了,又说使馆的谈判有了些进展,最后才笔锋一转:“土豆近来学业精进,与同班一英国女同学相谈甚欢,二人约好共赴考场,情谊纯良,似有少年慕艾之意……”
“你这写得也太文绉绉了,”刘春晓笑他,“都得让人拿着字典查。”
顾从卿笔尖一顿,改成大白话:“土豆处了个对象,英国姑娘,叫莉莉,俩人一起学习,挺好。”
写完自己先乐了,“这样总行了吧?”
第二天,信随着使馆的邮包寄了出去。
接下来的日子,顾从卿每天下班都要问陈阿姨:“有国内的信吗?”
海婴会扶着沙发站了,摇摇晃晃的像只小企鹅。
土豆带莉莉回家吃了顿饭,小姑娘嘴甜,一口一个“陈阿姨好”“嫂子好”,把陈阿姨乐得给她塞了把的奶糖。
谈判桌上,英方终于松口,同意就香江的民生项目先做对接——日子过得热热闹闹,可家里的回信却迟迟没来。
“是不是邮丢了?”刘春晓有点念叨,“按理说早该到了。”
顾从卿嘴上说“不急”,心里却跟猫抓似的。
他甚至想象了周姥姥的反应——说不定会在院子里转圈,嘴里念叨“这混小子,不好好学习。。
半个月后的傍晚,信终于到了。
顾从卿正在给海婴喂辅食,一把抢过信就拆,海婴的小勺子“啪”地掉在桌子上,咿咿呀呀地抗议。
信纸是周姥姥写的,字歪歪扭扭,还洇了点水渍:“……土豆那小子有出息了!洋
姑娘咋了?
洋姑娘也是好姑娘!
只要人家对咱土豆好,姥姥没意见!
让他好好读书,别耽误了!
对了,那姑娘爱吃啥?
写信回来告诉我,我做点让她尝尝……”
后面附着顾母的话,是顾父代笔的:“别让土豆欺负人家姑娘,有空带照片回来看看。
学习不能落,考不上大学,啥对象都白搭。”
顾从卿念着念着,笑得直不起腰。刘春晓凑过来看,指着周姥姥那句“洋姑娘也是好姑娘”,眼泪都笑出来了:“我就说姥姥开通吧!”
海婴在旁边拍着小手,好像也在为这跨越山海的“认可”欢呼。
土豆放学回来,听说家里回信了,红着脸不敢问,还是刘春晓把信递给他:“姥姥让你好好对人家莉莉。”
土豆捧着信念了三遍,忽然抬头,眼睛亮晶晶的:“我以后带莉莉回咱老家,给姥姥捶背!”
晚饭时,陈阿姨给莉莉装了罐自己做的柠檬蜂蜜,让土豆带去学校:“跟人家姑娘送去,让她泡水喝。”
周姥姥收到顾从卿的信后,就出门去找人了。
周姥爷跟在后面,手里攥着个布包,里面是两斤刚买的桃酥。
“林薇老师在家不?”周姥姥敲响了那扇熟悉的木门,门里传来清脆的女声:“是姥姥呀?
快进来!”
开门的正是当年给土豆当家教的大学生林薇,如今刚毕业留校,听说姥姥找她,赶紧搬了凳子:“周姥姥,您找我有事?”
周姥姥把桃酥往桌上一放,直截了当:“小林老师,求你个事——教我们老两口学英语呗。”
林薇愣了:“您学英语干啥呀?”
“还不是土豆那小子,”周姥爷在旁边搭话,,“处了个洋对象,将来真娶回来,我们老两口跟人家搭不上话,那多丢人。”
周姥姥狠狠瞪了他一眼:“啥丢人?是怕亏待了人家姑娘!
学两句,将来好跟人说‘吃了吗’‘冷不冷’,显得咱热情!”
林薇被老两口逗笑了,赶紧应下来:“行!没问题!我每周来三次,从最简单的教起。”
于是,周姥姥家,每天傍晚就多了番新景象。
林薇在石桌上用粉笔写字:“Hello——你好。”
周姥姥跟着念,舌头打卷:“哈……哈喽?”
“对,姥姥真棒!”林薇鼓掌,又教,“Thank you——谢谢。”
周姥爷瓮声瓮气地学:“三克油?这啥意思?听着像买东西似的。”
“是谢谢的意思,”林薇忍着笑,“比如人家姑娘给您递水,您就说‘三克油’。”
“哦——”老两口点头,像两个认真的小学生,一个字一个字地往心里记。
邻居路过,扒着门笑:“周姥姥,您这是要出国呀?”
“出啥国?”周姥姥扬着下巴,得意得很,“咱是为了招待洋孙媳妇!”
林薇教得耐心,老两口学得也卖力。
周姥姥把单词写在小纸片上,贴得满墙都是——灶台上贴“吃饭”,门框上贴“开门”,连床头都贴着“睡觉”。
顾母看见墙上的纸片,笑着说:“妈,您这是把家变成学堂了。”
“学着点,”周姥姥敲着桌子,“将来土豆带媳妇回来,你也得跟洋亲家打招呼不是?”
何雨柱也跟着学了两句,结果把“Good morning”念成了“狗打鸣”,逗得满院子人笑。
这天林薇教到“Welcome to my home”,周姥姥念得格外大声,念完还问:“这句是不是‘欢迎来我家’?
等莉莉来了,我就跟她说这个!”
周姥爷在旁边补充:“还得加上‘吃点啥’!”
林薇看着老两口眼里的光,忽然觉得,他们学的哪里是英语,是那份怕怠慢了晚辈的心意,是想把家里的热乎气,隔着千山万水,也传递给那个素未谋面的外国姑娘。
傍晚的阳光透过枣树叶,落在石桌上的粉笔字上,“Hello”“Thank you”“Welcome”这些陌生的字母,在老两口的念叨里,渐渐熟悉了。
周姥姥揉着发酸的膝盖,却笑得合不拢嘴:“你别说,这脑子动起来,还真不觉得乏了。”
周姥爷也点头:“可不是嘛,以前总琢磨着柴米油盐,现在多了桩事干,挺好。”
他们不知道莉莉什么时候会来,甚至不知道这门外语能不能学明白,但就是觉得该学。
就像年轻时拉扯孩子,哪怕不知道将来会怎样,也总得把能做的都做好。
远在伦敦的土豆收到姥姥寄来的信,里面夹着张林薇写的单词表,歪歪扭扭的字迹旁边还画着小图:“吃饭”旁边画了个碗,“睡觉”旁边画了张床。
“姥姥在学英语呢。”土豆举着单词表,眼睛红红的。
土豆知道这是为了他。
刘春晓凑过来看,笑着擦了擦他的眼泪:“这就是家人啊。”
顾从卿看着那张皱巴巴的纸,心里忽然很软。
爱从来都不是单向的奔赴,土豆在这边惦记着家里,家里的老人也在为他一点点学着陌生的东西,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笨拙又真诚地,准备着迎接一个新的家人。
这大概就是家的魔力吧——哪怕隔着万水千山,哪怕说着不同的语言,那份想对彼此好的心意,总能找到最合适的方式,悄悄抵达。
土豆坐在书桌前,指尖捏着那封周姥姥和周姥爷寄来的信,信纸边缘都被他攥得起了毛边。
信里说,老两口戴着老花镜,一个字一个字跟着林薇学英语,说“等土豆带对象回来,就能用洋文跟他聊天了”。
他鼻子一酸,眼泪“啪嗒”掉在信纸上,晕开了一小块墨迹。
这两年在英国的日子像放电影似的在眼前过:跟着同学打球,和朋友去海边捡贝壳,跟莉莉在校园里踩着落叶散步……
热闹是真热闹,可心里那点空落落的地方,原来一直没被填满。
“我多久没给家里写信了?”
他拍了下自己的脑袋,懊恼得直皱眉。
上次寄信还是半年前,匆匆写了几句“一切都好”。
他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抱着信冲回房间,翻出最厚的稿纸,钢笔蘸了墨水就往下写。
“姥姥,姥爷,我想你们了”——开头刚写完,眼泪又下来了,滴在“想”字上,把那一点晕成了个小墨团。
他想起小时候姥爷总背着他去胡同口买糖葫芦,冰糖壳子沾在嘴角,姥爷用粗糙的手给他擦。
想起姥姥纳鞋底时,他趴在旁边数针眼,数着数着就睡着了。
这些画面以前总在脑子里转,怎么就被打球、逛街、和莉莉说笑的日子挤到了角落?
“英国的炸鱼薯条不如姥姥做的炸酱面香,”他一笔一划地写,“莉莉教我做了蛋糕,等回去做给你们吃。
你们学英语别太累,等我回去当翻译……”
写着写着,眼泪擦了又掉,稿纸湿了大半,字迹也跟着发颤。
窗外的晚霞红得像姥姥晒的柿饼,土豆趴在桌上,把所有没说出口的惦记都揉进字里。
信写了厚厚一沓,他折得整整齐齐,塞进信封时还放了片捡来的枫叶——他想让姥姥姥爷知道,这边的秋天,也挺好,但不如家里好。
(https://www.yourxs.cc/chapter/4930682/4200074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