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玩够了,明天删除章节。后天开始更新
麦田里的守望者
李老栓第五次走到村口,朝那条蜿蜒的土路尽头张望。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一道温柔的挽留。
“别瞅啦,该回来的时候自然就回来了。”老伴在身后轻声说,手里拎着他落下的外套。
李老栓没应声,也没动弹。他听见风穿过麦田的沙沙声,那声音让他想起儿子小波小时候在麦田里奔跑的样子。那时候,麦子黄了,城里打工的年轻人就该回来了。
可今年,麦子已经黄透了,村里回来的年轻人却寥寥无几。
“建国家小子说不回来了,车票太贵。”
“翠花她闺女在城里接了单大生意,过年再回。”
“王婶的孙子嫌村里没网,宁愿在城里送外卖。”
这些消息像无形的寒气,在村里悄悄蔓延。李老栓理解这些理由,真的理解。可他想不通的是,为什么他儿子李小波也没个信儿。小波在省城做装修工,去年还带着媳妇和五岁的孙子回来收麦子呢。
“回吧,天凉了。”老伴把外套披在他肩上。
就在这时,土路尽头扬起一阵尘土。李老栓眯起眼睛,心跳突然快了起来。
那是一辆摩托车,车上的人影越来越近。
“是小波吗?”老伴也踮起脚。
不是小波。摩托车驶近,是邻村的邮递员小赵。
“李叔,有你的信!省城来的!”小赵刹车,从邮包里掏出一个信封。
李老栓接过信,手指微微发抖。他不识字,只好递给老伴。老伴从衣兜里摸出老花镜,拆开信,嘴唇轻轻动着。
突然,她的脸色变了。
“咋了?是小波出事了?”李老栓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小波...小波说他今年...回不来了。”老伴的声音哽咽了,“工地赶工期,请假就扣钱...他说等年底一定回...”
李老栓愣在原地,感觉有什么东西在胸腔里碎裂了。他默默转身,朝家的方向走去,背影佝偻得像一张拉满的弓。
那一夜,李老栓房里的灯亮到很晚。
第二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麦田时,李老栓做了一个让全村人都惊讶的决定。
“我要去省城。”他在早饭桌上对老伴说,“不是去看小波,是去收麦子。”
老伴愣住了:“你说啥胡话呢?省城哪有麦子?”
“有,”李老栓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小波信里不是说,他们工地旁边有片荒地吗?我就要去那种麦子。”
村里人都以为李老栓疯了。可他不理会那些议论,真的收拾起行李来:一袋自家留的麦种,几件换洗衣服,还有那张已经泛黄的、小波小时候在麦田里笑的照片。
临走前夜,他悄悄走到村后的老麦田里,捧起一把泥土,装进塑料袋里。
“你这是干啥?”老伴在田埂上问。
“省城的土,不一定认得咱的麦种。”李老栓说。
三天后,李老栓站在了省城边缘的那片荒地上。小波见到他时,惊讶得说不出话来。
“爹,您怎么来了?不是说好年底我回去吗?”
李老栓没解释,只是打量着那片杂草丛生的荒地:“这地,能借我种点东西吗?”
小波想劝父亲回家,可看着老人眼中那种他多年未见的坚定,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于是,在省城的边缘,出现了一道奇特的风景线:一个老农民,在荒地上开垦出一小块田,播下了从家乡带来的麦种。每天清晨和傍晚,他都会来照料这片小小的麦田。
起初,工地上的人都笑他。可渐渐地,有人开始停下来看,有人递上一瓶水,有人问上几句。
“老爷子,这麦子什么时候能熟啊?”
“老爷子,这麦子磨的面粉香不香?”
李老栓总是笑呵呵地回答,同时悄悄地从口袋里掏出另一张照片——那是村里空荡荡的打谷场。
“我们村的麦子今年可好了,可惜人手不够,好多都来不及收。”他像是无意中提起。
消息像涟漪一样扩散开来。
第一个周末,小波工地上有三个年轻人请了假,说要回老家收麦子。
第二个周末,有十来个。
第三个周末,当李老栓的小麦开始抽穗时,小波找到父亲,眼睛湿润:
“爹,工头说,考虑到大家的实际情况,决定放一个星期的农忙假,让大家都回去收麦子。”
李老栓笑了,这是他几个月来第一次真心地笑。
回乡的大巴车上,坐满了归心似箭的年轻人。李老栓坐在窗边,怀里抱着一个纸箱——里面是他从省城那片荒地上收获的麦穗。
“爹,您真厉害,”小波说,“您用一小片麦田,唤回了这么多人。”
李老栓摇摇头:“不是我厉害,是麦子厉害。人走得再远,根还在土里。只要看见麦子黄了,就想回家了。”
车到村口,李老栓看见村道上站满了人。留守的老人们、妇女们、孩子们,都在那里迎接。金色的麦田在风中摇曳,像是也在欢迎游子归来。
第二天清晨,村里的打谷场又热闹起来。机器轰鸣,人影忙碌,金黄的麦粒如雨点般落下。
李老栓站在田埂上,满足地看着这一切。忽然,他感觉有人拉他的衣角。低头一看,是小孙子。
“爷爷,明年麦子黄的时候,爸爸还会回来吗?”
李老栓把孙子抱起来,指着那片无边的麦田:
“会的,只要麦子还在黄,家就永远在这里等着。”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212491/4398296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