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极乐之宴 一
随着太监尖细的唱喏声,殿内众人齐齐起身。
楼兰王阿史那库从侧殿缓步而出,一袭铭黄色长衫上绣着暗金色的沙漠胡杨纹样。
头戴一顶造型简约的白玉冠,整个人看起来不像一国之君,倒像是一位儒雅的学者。
但当他站上九级玉阶,转身面对众人时,那股不怒自威的气势让最傲慢的使节都不由自主地低下头去。
“诸位远道而来,是楼兰之幸。”
楼兰王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角落:
“今日是本王为大周公主殿下冷血的极乐之宴,诸位不论国别,只论诗文,望各位尽兴。”
于信注意到,楼兰王说这话时,目光在北齐和大周使团之间微妙地停留了一瞬。
心中刹那了然
这位君王分明知晓两国间的暗流涌动,却故意要在极乐之宴上见个分晓。
宫女们如蝴蝶般穿梭在席间,奉上盛在金盘中的葡萄、蜜瓜和刚烤好的全羊。
乐声重新响起,这次换成了欢快的疏勒民歌。
但于信知道,表面的祥和维持不了多久。
他瞥见卢使道已经取出了随身的青玉笔,正在一方丝帛上写着什么。
“于先生。”
国师阿史那图不知何时又出现在他身侧,老人布满皱纹的手递来一杯色泽深红的葡萄酒。
“这是王窖中珍藏三十年的佳酿,大王特意命我送来。”
于信双手接过,嗅到酒香中混合着一丝奇异的药草气息。
忽然明白过来这是楼兰王室在表达对大周的敬意。
仰头饮尽时,他感觉一股暖流从喉间直达四肢百骸,连多日奔波的疲惫都一扫而空。
殿门处又传来骚动。于信转头望去,看见一位白发老者带着几名年轻人正与侍卫交涉。
老者手中高举的羊脂玉佩在宫灯下泛着温润的光泽。
那分明是楼兰王室才有的纹饰!
楼兰王显然也注意到了这个插曲,他微微颔首,侍卫立即放行。
于信眯起眼睛,试图看清那几个年轻人的样貌,却被突然响起的玉磬声打断了思绪。
“北齐卢使者有诗献上!”
整个长生殿瞬间安静下来,连烤全羊滋滋作响的油滴声都清晰可闻。
卢使道起身离席,手持丝帛走到大殿中央。
站定的位置恰好在于信与楼兰王之间,青衣在穿堂风中微微飘动,宛如一面战旗。
“本人不才,写了一道《从军行》。”
卢使道的声音如他的目光般锋利,每个字都像是一记重锤砸在在场文人的心上:
朔方烽火照甘泉,
长安飞将出祁连。
最后一句落下时,殿内温度仿佛骤降。
于信感到一阵寒意顺着脊背爬上来.这分明是一首充满杀伐之气的战诗!
单说最后一句:“将军何处觅功名”,简直是对楼兰王的公然挑衅。
一时间,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转向楼兰王。
出乎意料的是,王座上的君王只是轻轻抚掌,脸上依然挂着那抹莫测高深的微笑。
“好诗,不知大周才子可有和作?”
刹那间,所有压力瞬间全部压在于信肩上。
于信缓缓起身,感觉手中诗笺已被汗水浸湿.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殿门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报!大周公主銮驾已至宫门!”
殿内紧绷的气氛为之一松。
楼兰王眼中闪过一抹异色,随即抚须笑道:“国师,速去迎接公主。”
说完转向于信时,眼中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于大人,不如趁此间隙,为公主作一首应景诗文?”
于信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卢远山得意的表情。
他忽然想起临行前同窗好友的叮嘱:“楼兰王好诗文如命,但更重意境。若遇危机,当以柔克刚。”
狼毫在宣纸上轻轻滑动,墨迹如行云流水:
昨夜鸟声春。
惊鸣动四邻。
今朝梅树下。
定有咏花人。
笔锋一转,又一首跃然纸上:
仙童下赤城。
仙酒饷王平。
细雪翻沙下。
寒风战鼓鸣。
楼兰王接过诗笺时,指尖微微一顿。
当他凝视着“今朝梅树下,定有咏花人”一句时,忽然大笑起来。
一拍大腿:“好一个咏花人!于大人果然深谙我楼兰待客之道。”
殿内紧绷的气氛顿时活络起来。
北齐使团中有人冷哼,却被卢远山抬手制止。
这位北齐诗仙眯起眼睛,细细品味着于信的诗句,脸色渐渐变得凝重。
“报公主鸾驾已至殿门!”
随着侍卫的高声通报,殿门处十六名力士同时拉动鎏金门环。
沉重的宫门缓缓开启,阳光如瀑倾泻而入。
楼兰大将军手持金戈在前开道,身后两列宫娥手捧莲花盏,在铺满花瓣的甬道上洒下细碎的金粉。
于信屏住呼吸。在三十六名宫女的簇拥下,一顶缀满南海珍珠的鸾轿缓缓入殿。
轿帘未掀,先有一缕幽香浮动,竟让殿内数百盏灯烛的光晕都为之一柔。
“恭迎大周千金公主.”
楼兰祭司忽然高举青铜法杖,杖头镶嵌的月长石迸发出刺目光芒。
一刹那,穹顶之上,无数花瓣凭空而生,纷纷扬扬如雪飘落。
更奇妙的是,这些花瓣在半空中忽然凝聚,竟化作一朵巨大的牡丹,层层叠叠的花瓣在殿内无风自动。
“这是.”
幽若身边的孟老头猛地站起,胡须颤动。
他身后的慧远和尚如被电击,一瞬间失去了神魂一般。
不自觉地喃喃念道:“七月七日长生殿,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
话音未落,穹顶忽然传来清越鹤唳。
一对雪白的仙鹤从牡丹花心振翅飞出,金红色的顶冠在灯光下熠熠生辉。
它们绕着鸾轿盘旋三周,最后落在轿顶两侧,引颈长鸣。
“龙凤呈祥!”楼兰群臣齐声贺道。
祭司的法杖再次点地,殿内忽然响起缥缈仙乐,若有若无,却让每个人心头都为之一震。
幽若紧紧抓住茉莉的手臂。
声音发颤:”茉莉姐姐,这是法术”
她的话没能说完,因为轿帘在这一刻掀开了。
一只纤纤玉手搭在侍女腕上,指尖染着淡粉的凤仙花汁。
当公主完全走出鸾轿时,殿内响起一片吸气声。
只见她头戴九凤衔珠冠,额间一点朱砂如血,明黄色的衣衫金线绣着百鸟朝凤图。
每走一步,衣摆上的珍珠便泛起粼粼波光。
最令人窒息的却是那双眼睛。
漆黑如墨,却含着星子般的光彩,顾盼间竟让满殿华灯都黯然失色。
楼兰王从王座上起身,鎏金台阶在他脚下发出沉闷的回响。
当他走到第三级台阶时,公主恰好抬眸。
四目相对的瞬间,于信看见楼兰王的手指微不可察地颤了一下。
“公主远道而来,本王有失远迎。”
楼兰王的声音比方才柔和了许多,他伸手虚引,“请上座。”
公主敛衽为礼,腕间金镯相击,发出清越声响:“妾身参见大王。”
她的官话带着长安特有的腔调,尾音微微上扬,像一片羽毛轻轻扫过耳畔。
就在这宾主相得的时刻,卢远山忽然朗声道:“久闻大周公主精通诗书,不知今日可否赐教?”
说完,袖中滑出一卷竹简。高声喝道:“在下偶得残句,苦思不得其解。”
殿内霎时安静。
于信握紧了拳头.这分明是故意刁难!公主初来乍到,北齐使臣竟敢当场发难?
楼兰王眼中寒光一闪,却见公主轻轻抬手。
指尖掠过鬓边珠钗,微微一笑:“使君请讲。”
卢远山展开竹简,声音陡然提高:“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敢问下句当如何续?”
这分明是借古诗暗讽楼兰连年征战!
于信正要起身,公主却已轻启朱唇:
“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
公主眸光一转,忽然回道:“不过我以为,不如改为春风度玉门,杨柳满皇都,更应今日之景。使君以为如何?”
卢远山脸色骤变。
千金公主不仅化解了诗句中的杀气,更以“春风玉门”暗指大周与楼兰修好之意。
殿内楼兰群臣已经有人忍不住叫好。
楼兰王大笑出声:“好一个杨柳满皇都!来人,奏春江花月夜!”
丝竹声起,方才剑拔弩张的气氛顿时消弭于无形。
祭司的法杖再次发出微光,殿内飘落的花瓣忽然化作无数彩蝶,绕着公主翩翩起舞。
幽若凑到孟老头耳边,嘀咕道:“老师,这些法术.”
“嘘”
孟老头按住她的手,目光却紧盯着祭司法杖上那颗越来越亮的月明石。
喃喃自语道:“别急,静观其变。”
于信注意到,慧远和尚正死死盯着穹顶那对仙鹤,口中念念有词。
而更奇怪的是,当公主的目光路过卢使道时。
北齐使团中那个始终低着头的黑袍人忽然抬了下手,袖中似有银光闪过。
“小心!”
于信几乎要喊出声,却见公主腕间金镯微光一闪,那道银光竟在半空中化作一缕青烟消散。
楼兰王似乎全然未觉,亲自引公主入座。
忽然转身对于信道:“于大人方才诗作甚妙,不如再赋一首,为今日之宴添彩?”
于信闻言,心里一惊。
这看似褒奖,实则是要他在公主面前与北齐使臣继续较量。
他瞥见卢远山已经提笔蘸墨,而公主正若有所思地看着自己。
“微臣献丑了。”于信深吸一口气,笔走龙蛇: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
香烟欲傍衮龙浮。
笔落惊风雨!
楼兰王接过诗笺时,指尖竟微微发颤。
这首诗不仅气象恢弘,更巧妙地将楼兰王比作接受万国朝拜的天子,而衮龙二字直指王袍上的龙纹,可谓正中下怀。
“赏!”楼兰王击掌高呼:“赏南海夜明珠一对,黄金千两!”
就在这满堂喝彩声中,没人注意到祭司的法杖突然黯淡了一瞬。
而穹顶上那对仙鹤,突然吐出一对红绫.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391398/1111104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