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章 嘉庆要不行了?
(没办法,国庆要到了,所以天天忙成狗,压根没空写文,等下个月应该会好点,抱歉(╥ω╥`))
今年开春,南北局势发生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先是汉军兵分三路北伐。先后收取江淮以北诸州府,接着又北上进军河南中原。
河南白莲教避战锋芒,选择向西挺进清军空虚的西安府,不再涉足河南战场。
清军主力本来还在围剿镇压山西的白头军,汉军这一波先军北伐下来,打了清军一个措手不及。
嘉庆无奈,只能下令让镇压山西义军的主力大军回师,先行南下支援遭到围困的徐州府。
山西义军总算得到一丝喘息之机。
南北之战,一触即发。
就在这关键的档口,满清的关外老家,又遭到了汉军渡海突袭。
辽东汉军几乎将辽南平原抢成白地,到处都是留下的鞑子人头京观。盛京战战兢兢,一面将消息加急送回关内,一面又派人去吉林、黑龙江分别传信,请求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南下援救。
……
南京城。
作为大汉的京师,这里同样沸腾无比。
当然,不是因为北边已经在打仗了,甚至连打仗这件事对大汉的百姓而言,不能说司空见惯,那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汉军过往的连续胜利,已经给大汉官民塑造了大汉战无不胜的印象信心。没人觉得汉军三路北伐会输,什么清狗鞑子,汉军一去还不得乖乖跪地投降?
真正让南京官民士绅沸腾,甚至让南方百姓感到震撼,并非是战场故事,而是新朝突然宣布的《兴华正韵》和《兴华字典》。
正韵和字典,官民士绅都能理解。
正韵就是朝廷规定官话的口音,字典的话,康麻子就搞过《康熙字典》,专门记述识字拼写法。
新朝立国,要搞正韵和字典,这无可厚非。
每代王朝必定都会按照统治需求,规定不同的官话口音,大明在南京开国,官话口音偏向江淮话,满清在北京夺鼎,官话口音又偏向北京话。
如今大汉新朝又在南京问鼎,那自然要有新的官话口音。
可问题是,《兴华正韵》和《兴华字典》绑定在了一起,用《兴华正韵》来给《兴华字典》注音。
这让士绅读书人难以理解,甚至是不可接受。
“天哪,新朝字典怎能如此注音?”
“这样注音有何不好?我等都能看得懂,还能统一口音。”
“你是本地人,你当然觉得好,我却是湖南来此访友,这口音与我们楚地口音差了十万八千里。陛下自湖广起兵,如今怎得以江淮话为新朝官话?”
“不用江淮话,难道用你们湖南话?”
“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陛下如此,不是在强行让江淮高其它地方一等?”
“兄台,别给朝廷和陛下扣帽子了,在下倒是觉得这样挺好。而且我也不是兄台说的本地人,某也是福建来此求学,我们闽语差别才叫大了。”
“诸君,我倒觉得口音还在其次,关键是这字典拼音法,简直于我士林读书人乃第一大害!”
“对,这拼音法简直邪术尔,为天下大害。”
“我要去找陛下请愿,废除拼音法!”
“废除拼音法,我也与你同去。”
“……”
一群吃饱了闲的读书人,看到官府下发的告示,还有部分《兴华正韵》及《兴华字典》的初版文册,已经为此争吵的不可开交。
他们甚至可以先把口音问题放下搁置,毕竟口音推广什么的,历朝历代都在做。要么成功,要么失败,全看地方的抵触力度。
可这拼音法就不同了,作为知识分子的他们,几乎看了几眼字典文册,瞬间便意识到了这玩意的可怕。
可怕到什么程度呢?
原本大家要读书识字,就算再有天赋,那也需要花钱,需要水磨工夫的财力才能支撑读书消耗。
因为之前通用的切音法,本质就是靠不断练字和读书,来让人融会贯通,学会识字读写。
天资是一部分,钱财是一大部分。
没有钱财,练不了字,请不了先生教导,那就没法识字。因为你不能练字,不能练字就不懂字的含义读写。
可拼音法就完全不一样了,拼音法的基础只需要学会固定的26个声母和韵母。
学会了,就能拼读世上所有汉字,比之切音法不止简便了一点半点。
这等于打破了士绅读书人默契垄断的知识渠道。
切音法之所以那么难学,一方面是时代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又是读书人的需求,他们需要这种耗费钱财的识字法,垄断知识的获取渠道。
如此,只有士绅有钱去识字,去学习知识,去做人上人。
百姓要学,就算知道怎么学,可真的去学了,只会倾家荡产。
哪怕侥幸咬牙学出了名堂,也会因此而迅速加速士绅的阵营,跟他们一起垄断知识,压榨百姓。
可以说,一个拼音法,就等于动摇了士绅们的根基,他们不再拥有知识垄断权力了。
内城,大汉皇帝行宫。
内阁大臣、八部尚书等一众大汉高级官员,正被皇帝召觐行宫内殿,一起开会议事。
“陛下,宫门外又来了许多读书人叩阙请愿,请求废除《兴华正韵》和《兴华字典》。”近侍女官忽然进来禀报。
聂宇听罢也不在意:“请愿便请愿,不用理会,让门前侍卫驱离他们就好!”
话音刚落,下方的内阁首辅刘骏说道:“陛下,这些请愿士子已不是第一次来了,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实在过分,应当将他们全部押入大牢,论罪判罚才是。”
聂宇笑了笑,说道:“呵呵,过了过了。朕又不是什么堵塞言路的暴君皇帝,这强行规划统一新朝的正韵口音,肯定会有人说不惯。而且这些来请愿的读书人,不乏有着大学府的学子,他们也并非是在叩阙,都是跪着请愿而已,无伤大雅。等《兴华正韵》和《兴华字典》正式宣发推广,百姓得了利,他们自然也就瓦解了。”
怕是瓦解不了啊!
殿下众臣都是面面相觑,对此感到颇为担忧。
或许口音问题,还能慢慢用时间来化解,总能将其遮盖下去,让官话的口音循序渐进的归于统一化。
可这拼音法着实撼动了士绅的根基,若非他们已经是大汉官员,全家性命富贵都绑在了大汉的战车上。而且大汉已经有着横扫天下的大势,那怕是连他们都得劝谏一二。
只是劝谏,反对是万万不敢反对的,跟了陛下几年了,他们早就摸清了皇帝的基本性子。
只要是陛下决定好的事情,仅靠他们是不可能拉的住,劝得动的!
“不过……”
聂宇忽又话锋一转,说道:“刘爱卿提醒的也有道理,士子们总是在朕的行宫门前请愿,这也不是事。堵不如疏,朕有意参照前些年在荆州办的邸报辩经,重开南京辩会。邮传部准备一下,告诉那些反对士子,自行去下个月开始的邸报上留言辩论,看看到底是《兴华正韵》和《兴华字典》好用,还是所谓的读书音和切音法好用?”
邮传部尚书黄承志连忙出列说道:“臣遵旨,邮传部已在加点赶工,务必下月将此辩题呈于邸报,供天下士民阅览辩论。”
好家伙,皇帝的这波操作,属实给众臣都惊了一下。
他们只以为皇帝是打算强行推广,对士子文人的反对都视而不见。却不想皇帝不仅是打算政策上强推,还打算在舆论上也打垮压服那些反对士子。
毕竟,这《兴华正韵》强行规划统一口音,还有好坏参半的说道。但另一个《兴华字典》里的拼音法,却是真正的利国利民。
不是利国利民,袁树、罗典怎么可能愿意担着一世骂名,去担任这两部官书的总裁编纂。
正因为利国利民了,连小民百姓都能得到好处,所以才会被士绅文人抵触厌恶,甚至想要将其废除。
可士绅文人抵触厌恶,那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真要是上到了邸报上面,必然会出现内部分歧,甚至干脆分裂开来。
文人也不是铁板一块的,总会有迎合朝廷的“软骨头”,还有一些抱有理想主义的清流名士。
比如袁树的兄长袁枚,江南大儒名士,这位就公开写文章反对女子裹足,认为这简直就是沉疴陋习,应该下令废止。
皇帝这一招就是借题发挥了,把这文人私下里想要跟皇帝“讨价还价”的事给摆到台面上,让天下人都来评判看看。
天下人能怎么评判?
百姓能得到好处,肯定支持新朝正韵和字典推广。读书人能通过皇帝搞辩会,也不愿意做出让步,揣透帝王心思,真正一根筋硬冲的只会被削弱的特别少。
这里面甚至还可能会有不少奇谈怪论者,借机来浑水摸鱼,从而达到扬名立万的目的。
上次的荆州辩会,就因为邓显赫的强势开团,把女子缠足和三纲五常,给扯到了儒家经典的正统上面。
到现在,楚南、湖北堪称百花齐放,各地诞生诸多新学小派,坚持的理论五花八门,但大多都脱胎于邓显赫对儒家经典的变相否决。
邓显赫因为这么一波,差点成了湖广新学的祖师爷。
当然,那些新学派也不傻,尊他为祖师爷肯定是不可能的,顶多就是把船山先生给拉出来供奉。
议完了关于正韵和字典的问题,礼部尚书兼内阁辅臣的顾景,这时开口说道:“陛下,如今新朝正韵、字典皆已设立,那我《大汉历法》也当重新编订了。”
顾景这一提醒,殿下众臣都反应了过来,连忙跟着拱手附和。
“陛下,顾尚书所言即是,应当修订历法了。”
“新朝始建国,应当编修历书,以正朝纲啊!”
“历法,国家之根基也。”
“臣附议!”
“……”
大汉众臣,不论官职立场,纷纷附议顾景的提议。
实际上,新朝编修历书的事情,早在聂宇称帝之后就该搞了。只是去年大汉初立,干什么都要用钱,而且天文馆(钦天监)又是只有名头,连个办公衙门都没有,这才被他们临时搁置。
先把钱用在其它重要地方,诸如营建复修皇宫、修订《兴华正韵》和《兴华字典》等等。
而今年,天文馆差不多在上上个月刚刚落成了一处办公衙门,还是礼部觉得实在太慢了,给匀出了一块地方,同时又逐步补齐招纳了天文人才入馆。
现在,人才有了,办公衙门也有了,也让他们熟悉工作快一个多月了。
这新朝历法也该是时候编修了。
一直用伪清的《时宪历》肯定是不行的,而且《时宪历》虽然已经是采用了阴阳合历,还是中国历法史最后的一次全面改革,甚至引用了西法修定。
但这时候的西方也不是完全正确,就说《时宪历》里的“西法”来自两百年前的西方天文观测数据,还有第谷·布拉赫的“混合宇宙模型”作为参考。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常规历法,几乎隔一段时间就要修改。而且有许多重要天文现象无法解释,也无法预测,只能推给帝王失德、亡国之象的胡说八道。
这里面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古代历法,一直认为大地是宇宙中心,认同地心说。
这样自然没办法解释很多天体运转,之所以还能勉强用,全靠强大的代数计算,俗称经验主义。
而《时宪历》倒不用地心说了,《时宪历》用的则是地球静止,太阳绕地球转,行星绕太阳转,属于地心说到日心说之间的变种,同时又采取二十四节气,而不用平分节气,顶下了闰月这个特殊月份。
但……
《时宪历》问题也很大,只是比前明的《大统历》稍微好一点。
要重定历法,必须先否定日心说,给天文馆的那些天文学士普及日心说和地圆说,改掉这些天文学里的基本逻辑错误。
关于这些,解决起来不难,聂宇正在编订相关教材,回头就拉去给天文馆学习,学完了再去谈历法的问题。
这些都不着急,反正暂时先用伪清历法,又不是不能用。
伪清鞑子要打,历法是无辜的。
没有当场顶下历法修订的问题,只是说了之后再议,正要接着议下一件议题。
忽然,就有一封军情急电送来:“报!陛下,北方发来加急密电!”
加急,还是密电,看来确实事情不小。
聂宇连忙接过电报译文,没看多少,顿时脸上露出古怪笑容:“嘉庆要不行了!?”
“……”
殿下众臣本来还有些好奇,听到皇帝随口念出来的这句,瞬间全都脑子嗡嗡的。
鞑子伪帝嘉庆要不行了?
真的假的?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08013/1111067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