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414章 结盟和探矿

第414章 结盟和探矿


白天的大阅兵结束,晚间英国使团回到藩使馆休息。

    埃德蒙德来到书桌前,掏出笔开始写日记,这也是他作为公司特使的中国行记录:“尊敬的各位股东代表,以及总督阁下,我想我们是时候应该重新审视,改变一下对于中国,这个遥远强大的东方帝国的态度了……”

    “它已经不再是马戛尔尼先生口中,那个落后腐朽、封闭陈旧、拒绝一切外来事物的大清帝国。新的中国皇帝,已经打败了腐败的大清皇帝,建立起了一个名叫大汉的新帝国……”

    “据我所知,大汉似乎又是这个东方帝国很久以前的名字,它代表了一个强大的东方王朝。我现在有理由怀疑,新的中国皇帝就是这个大汉王朝的后裔王子,这是一场王子展开的复国运动……”

    “几天前,我们与中国皇帝展开了一次会面,我拿出了马戛尔尼先生的清单,遭到了中国皇帝的训斥,并被赶出了中国皇帝的宫殿。那甚至不能算是宫殿,就算欧洲任何一个大贵族的豪华庄园,都能比得上中国皇帝的宫殿,由此可以看出中国皇帝的生活是俭朴的……”

    “虽然被中国皇帝赶出了他的宫殿,但我们没有被赶出藩使馆,谈判还没有结束。我们被随行的中国官员带着,参加了中国皇帝的阅兵典礼,这是中国皇帝为了检阅自己的军队,举行的一场特殊庆典……”

    “在南京的城堡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皇帝的军队,这是一支强大的军队,士兵们走着整齐划一的步伐,他们的方阵几乎没有丝毫瑕疵。无论士兵还是军官,眼里都包含着荣耀和勇气,这是欧洲各国的军队都没有的……”

    “我们问过了随行的中国官员,这些军队是不是中国皇帝近卫军,但对方声称这些都是今年新招的新兵。我对此感到非常震撼,到底要支付给士兵多少工薪,士兵才能有这样强的荣誉感?直到我询问对方,对方毫无保留告知了我答案……我想这并不是个好主意……”

    “阅兵典礼已经结束,我决定明日就带领使团,向中国皇帝表达最诚挚的敬意(认怂)……”

    写到这里,埃德蒙德果断停笔,合上了日记本。

    后面的事情,他要明天带着使团,跟中国皇帝认怂过后,详谈两边的合作细节后再说。

    不认怂已经不可能了,没看到大汉的阅兵典礼,他还能有些坚持底气,但看过了以后,就彻底屈服了。

    前面已经说过,彼时的欧洲大陆,各国的军队还长期停留在“有限战争”的雇佣兵和军官贵族范畴。

    一直到八年前,欧洲反法同盟攻打法国,导致法国发动“全民征兵令”,才带着欧洲大陆开始往近代化常备军制度转变。

    时间太短了,军队的制度化改革不是一道命令就能解决。而且英国佬又是孤悬海外,属于海权国家,所以军队至今都还处于之前护国公克伦威尔组建的“新模范军”,或者也可以说是红衫军。

    说的再具体一点,英国目前的军队数量差不多还不到80个军团,维多利亚女王时代(一鸦战争)扩张到100个军团,而英国的一个军团约有700到1000人(通常按少了算),加起来就是英军的总兵力不到10万人。

    而且,为了管理殖民地,英国军队的3/4都在殖民地分散驻扎,进一步下降了英军的战力。

    这不奇怪,后来战争烈度极高的“拿破仑战争”,拿破仑几乎打遍欧洲大陆的无敌法军,平均参战兵力也才8万多人。

    往前倒推,法国参与的几场大规模战役,几乎没有一场动员兵力超过5万人的,“三十年战争”时期平均一次战役双方参战兵力才1.9万人,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

    真正促进英国佬野心膨胀的,还是今年大不列颠与爱尔兰正式合并,并开启第一次合并后的人口普查,确定联合王国的人口达到了1600万,让英国人瞬间信心暴涨。

    然后,花了50年时间,英国军队的兵力终于达到10万人,相当于同时期法国人的1/3,沙俄的  1/8。

    没办法,海权兼海岛国家确实是这样的,他们只能发展重视海军建设,陆军只能算是帮海军上岸打仗的辅助部队。

    东印度公司现在印度殖民地,东拉西扯倒是能拉出20万大军,但这里面只有百分之几算是英国军队,剩下的全部印度仆从军。

    这些印度仆从军的战力,英国人自己看了都头疼,顶多就是帮忙镇压殖民地,跟别的国家打仗,送人头都算他们卖力了。

    当年英国人击败莫卧儿帝国的大战,莫卧儿人出动几十万大军,英国出动700大军,成功击溃莫卧儿帝国。

    这段战报记载的相当抽象。

    埃德蒙德的想法,公司打不过中国皇帝的,他甚至还得劝一下令人厌恶的总督,让总督阁下别上头跟中国皇帝起了冲突。

    中国皇帝现在唯一短板的,可能就只有海军力量了,但中国皇帝的海军他已经看过,那些大船他不清楚能不能打,只能以欧洲人的惯性经验去判断,那么大的战舰应该是有些战力的。

    而且数量太多了,英国人只能从印度派舰队,经过明古连过来,战舰肯定过不来太多,要是遭到中国舰队围困,能不能逃走都是两码事。

    历史上,一鸦战争清廷输的那么惨,但让人无语的是,真正入侵清廷沿海的英国舰队,居然只是一支先遣探路的舰队。

    战争爆发前,清廷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才叫真的绝望。这位老兄来到广东,决定整顿火器军备,结果在虎门一轮试炮下来,炸膛了六门炮。

    经过检查,里面甚至还有明朝的圣遗物,好不容易得到许可,重新在佛山镇铸新炮59门,试炮时炸膛三门,哑炮十门,不合格率高达22%,试炮士卒一死一伤。

    炸裂的场面,给关军门都惊呆了,事后调查,发现新炮内部全是气孔,能灌水四碗。

    大清也是出息了,水冷大炮领先西方100年了。

    ……

    大汉皇帝行宫。

    聂宇正在批阅奏章:“英国使团愿意好好说话了?”

    鸿胪寺卿沈怀远说道:“英吉利国使埃德蒙德,愿向我朝皇帝陛下,表达英吉利国最崇高的敬意!”

    啪嗒!

    聂宇随手将一本新批完的奏本,给丢在了桌案边,说道:“不用扯这么多没用的东西,朕很喜欢一句话,两国外交若是不谈利益和诉求,岂非让将士们流的鲜血白白浪费?”

    沈怀远连忙拱手:“陛下圣明,所言即是。”

    聂宇给出吩咐:“鸿胪寺后续与英国使团的谈判,两国可以结成战略盟友,但英国的剩下六条诉求,大汉都不能答应。而且,英国有错在先,今年必须为大汉再运来1000匹印度战马,以后每年保持500匹战马,不能阉割。还有,朕听说现在的南海还挺热闹,吕宋是小佛朗机人的地盘,婆罗洲又有红毛鬼侵入,这么多洋藩在朕的眼皮底下赖着不走,朕很不喜欢!”

    聂宇的政治意图已经显露出来,除了跟英国人要更多的马匹,大汉还需要英国人跟西班牙、荷兰人敌对。

    正好兰芳、戴燕这两个海外华人国家内附,大汉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大汉又不是伪清,担心这担心那的。

    大汉真正担心的,是军事力量上的不足,尤其是海上军力不足够,可能难以控制兰芳和戴燕两国。

    内阁同时还在担忧,这样的海外藩属,对大汉来说到底是赚还是亏。

    虽然聂宇这皇帝给出担保,海外领土都是为国敛财、分流人口压力、海外拓土的好工具,但他们还是宁愿相信史书记载,经略藩属地盘就是纯亏。

    汉唐经略西域,又是建城,又是驻军,还修建驿站官道,都这么尽力去消化了,汉唐还是失去了西域。

    既有匈奴、吐蕃的持续入侵,也有西域经略确实太亏,拖累了汉唐的财政。

    西域确实有丝绸之路,但朝廷经略西域就是纯亏钱,西域荒芜,又没多少汉民,只靠丝绸之路的商业利润,怎么可能养得起那么偌大的地盘?充其量就是起到了战略板块作用,可以拱卫国家的边疆陆权。

    兰芳也差不多,内阁没有亲眼见过兰芳,但一听汉人才50万不到,占的地盘快要一个省大,这要怎么管理?

    不说收下以后会不会有麻烦,眼下就有一个觊觎兰芳国土的荷兰人要解决。

    荷兰人可是给国姓爷都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不过,还好是瞌睡来了就有枕头,聂宇现在已经有理由对英国人施压,让他们也介入婆罗洲,不需要打仗,中英两国联手给荷兰人施压就够了。

    英国人肯定会同意,因为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跟西班牙、荷兰人可是存在商业竞争关系,英国本土今年又刚跟爱尔兰合并,正是野心勃勃的时候。

    英国跟法国还是世仇,西班牙刚般了法国人,荷兰干脆已经是法国保护国。

    英国人的事情说完,沈怀远告退,聂宇继续批奏章。

    没批几封,看到湖南的工部探矿队汇奏:探矿队一无所获,请示朝廷是否停下?

    对此,聂宇也只能无奈叹息,他只是依稀记得后世工业勘探到湖南,似乎有着相当巨大的黄金矿脉,足有40余条,号称“金腰带”。

    但这些矿脉怎么开采,他记得不是很清楚,甚至在他穿过来前,都没有挖出来几条大金矿。

    聂宇想了想,还是朱批道:“阅。卿当勉励,为国探矿。”

    探矿肯定要继续,大矿没那么容易探到,他有后世的地质依据,还有这个时代的益阳县,确实能偶尔捡到狗头金,那就说明肯定有巨大矿脉。

    聂宇暂时不搞金本位,但黄金本身就有价值,不搞金本位那也是很值钱的。

    而且,聂宇也没有死磕一个地方,湖南的探矿队,目前主要分在三处地点探矿:益阳县、平江县和沅州府。

    沿着这三块地方,正好就是“金腰带”矿脉的大致区域。

    益阳县是因为偶尔能捡到裸露的狗头金,平江县则是他穿过来前,好像闹得沸沸扬扬,发现了一处中国最大金矿。

    沅州府,纯碰运气,能找到不亏,找不到也没事,权当积累地质学经验了。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08013/1111070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