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饿殍遍野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说话之人,乃是吏部尚书王景。
他身着紫色官袍,身形清瘦,面容儒雅,一脸凝重地看着女帝。
兵部尚书秦勇一听这话,当场就炸了毛。
“王大人!你这话是什么意思?!突厥十万大军都快打到家门口了,你竟然还说万万不可?难道你要眼睁睁看着我国的锦绣河山,被那些突厥蛮子践踏不成?!”
他唾沫星子都快喷到王景脸上了,显然是气得不轻。
王景却是不慌不忙,先对着盛怒的秦勇微微颔首,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才转向龙椅上的女帝,躬身一礼。
“陛下息怒,秦尚书息怒。老臣并非贪生怕死,也不是要涨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只是,两国交兵,非同儿戏,一旦战端开启,便是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国库空虚,民不聊生啊!”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几分痛心疾首:“我国立国以来,与北地蛮夷的战事,大大小小,何止百场?哪一次不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远的不说,就说先帝爷那会儿,为了收复燕云十六州,与契丹连年征战,国库打得一干二净,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那惨状,老臣至今历历在目啊!”
他说着,眼圈微微有些泛红,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
“如今,赖陛下圣明,励精图治,我国国力才稍有恢复,百姓也才过了几年安生日子。这安边之局,更是让边境贸易日渐繁荣,两国百姓互通有无,皆大欢喜。”
“这大好的局面,来之不易啊!若是此刻因为一时意气,便与突厥全面开战,岂不是将这几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秦勇冷哼一声,打断他的话:“王大人!你休要在这里危言耸听,扰乱军心!什么安边之局?不过是我们一厢情愿的怀柔之策罢了!”
“突厥那些喂不熟的白眼狼,什么时候真心实意地跟我们和平共处过?他们不过是暂时蛰伏,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好一口吞下我们大燕这块肥肉罢了!”
“如今,他们三王子阿史那雄潜入我境,图谋不轨,被我们识破,便恼羞成怒,悍然兴兵!这分明就是他们蓄谋已久的侵略!”
“我们若是不奋起反抗,难道还要卑躬屈膝,任其宰割不成?!”
“王大人,”沈婉宁的目光落在王景身上,声音平静无波,“依你之见,此事当如何处置?”
王景躬身道,“陛下,老臣以为,当务之急,并非立刻调兵遣将,与突厥硬碰硬。而是应该先礼后兵,派遣一位能言善辩、位高权重的使臣,携带国书,即刻前往突厥王庭,面见阙真可汗。”
“哦?面见阙真可汗?然后呢?”沈婉宁挑了挑眉,语气中听不出喜怒。
“然后,”王景继续说道,“使臣当面向阙真可汗阐明我国的立场。其一,表明我国并无与突厥为敌之意,愿意协助其寻找三王子阿史那雄的下落。”
“其二,亦要严正警告阙真可汗,若其执意兴兵犯境,我国必将倾全国之力,奉陪到底,届时玉石俱焚,对谁都没有好处。”
“如此,既可试探出阙真可汗的真实意图,又能展现我国爱好和平之诚意与不畏强权之决心。若阙真可汗能迷途知返,撤回大军,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可以避免一场生灵涂炭的浩劫。”
“若其一意孤行,那我们再调兵遣将,与其决一死战,亦不为迟。届时,师出有名,天下人也会知道,是谁先挑起战端,背信弃义。”
王景说完,对着女帝深深一揖:“请陛下三思!万万不可因一时之怒,而陷万民于水火啊!”
“王大人!你这分明是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秦勇气得大骂。
“派使臣去?那不是羊入虎口吗?万一阙真可汗扣下我们的使臣,以此要挟,我们岂不是更加被动?!”
“而且,”另一位武将也站了出来,附和道。
“兵贵神速!如今突厥大军尚未完全集结,我们若是能趁其不备,主动出击,说不定还能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若是等他们十万大军兵临城下,再想抵抗,可就难上加难了!”
“没错!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请陛下立刻下旨,发兵北上!”
一时间,殿内再次吵成了一锅粥。主战派慷慨激昂,主和派忧心忡忡,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沈婉宁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殿下这些面红耳赤的大臣们,只觉得一阵心烦意乱。
如今国力,确实经不起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
但是,让她向突厥低头,派遣使臣去议和,她又如何咽得下这口气?
更何况,齐恙的密报中已经明确指出,阙真可汗此次兴兵,不仅仅是为了救儿子,更是为了那份所谓的舆图!
这样一个野心勃勃的枭雄,岂是三言两语就能劝退的?
沈婉宁揉了揉隐隐作痛的眉心,心中越发烦躁。
就在这时,一直站在文臣之首,身着一品仙鹤补子朝服,须发皆白,缓缓地睁开了眼睛。
“陛下,老臣以为,秦尚书与王大人所言,皆是一片拳拳爱国之心,忠君体国之意。然,战与和,皆乃国之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当从长计议,慎之又慎,万万不可因一时意气,而做出仓促之决断啊。”
他这话一出口,原本剑拔弩张的秦勇和忧心忡忡的王景,都微微一愣,有些摸不着头脑。
这位李阁老,平日里可是个笑面虎,轻易不站队的,今日这是……要唱哪一出?
沈婉宁凤目微抬,看着这位名义上是辅佐她的丞相,实则权势滔天,隐隐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势的李阁老,语气平静地问道:“哦?依丞相之见,朕当如何是好?”
“突厥十万铁骑压境,气势汹汹,来者不善,此乃我大燕立国百年来,所遭遇的罕见之危局。我大燕将士,虽非怯战之辈,但正如王大人所言,连年征战,早已令国库空虚,民生凋敝,元气大伤。”
“陛下登基以来,励精图治,与民休息,推行新政,好不容易才让我大燕的江山社稷,有了几分复苏的景象,百姓也才过了几年安稳日子。”
“这份来之不易的太平盛世,实在是不应该轻易打破啊。”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08978/1111103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