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棉花面世
宋家台的古贝,寄托了宋明珠、村正、陆农官、蔡夫子、唐知县他们的莫大希望。
宋老大的精力几乎都花在了这上面,把古贝照顾得比照顾他娘老子还精细。
村里人也去村正家田里看过稀奇。
他们看着古贝长高长大,开出黄色的花,又结出绿色的果,跟桃子似的,一点一点变大。
大约中秋的时候,那果子开始炸开,看起来跟铃铛似的。
村里人凑上去看过,就是四个夹子,里面是什么根本看不出来。
如此又过了许多时日,夹子再次炸开,露出里面白色的肉肉。
那肉肉又一点一点膨胀开来,好像又开了花一样。
直到那白色的花膨出来,摸起来软绵绵的,陆农官终于懂了“绵花”之意。
于是,这东西现在有几个称呼。
在宋明珠这里是“棉花”,在唐知县跟陆农官那里是“绵花”,在两位使者那里是“古贝”,皇帝那边叫白叠子。
四方各说各的,互不影响。
“乡君,这个绵花,要怎么摘下来?”陆农官问。
“简单,就这样!”宋明珠扒住一朵棉铃,揪住一瓣里面的棉花,轻轻一拉,就把里面的棉花拉了出来。
围观的村人们发出惊呼。
“啊!”
“原来是这样啊!”
“哎,我来帮忙!”
“我也——”
村里人现在十分热衷于尝试新鲜事物,村里有什么新东西出来,那热情的拦都拦不住。
“走走走!”村正轰开围观的村人,“都去做竹偶人跟饭盒,别在这儿挡着!”
村正家当时就种了一小片,这么多人凑热闹,还不够一人摸一爪子的。
反倒添乱。
“别这样啦!”村里人也不走,就退开一点点,乐呵呵地看村正他们摘棉花,“我们就看看!”
这会儿的棉花,有的已经可以摘了,有的还不行。
“没崩开的不能摘哦!”宋明珠叮嘱大家。
棉花可以一边摘一边长,不碍事儿。
这个过程可以持续整个冬天。
等棉花全部摘完了,再把棉株拔起来,晒干之后当柴火,田里就可以再去种别的了。
至于摘下来的棉花,则是一边摘一边晒,晒好了之后把籽剥下来,在装在布袋里面,妥善保存起来。
第一批攒下来的棉花,村正分了三份出来,一份给宋明珠,一份给唐知县,一份自己家留着琢磨。
“娘,这个就是棉花!”宋明珠拿了一坨棉花给她娘看。
梅氏接过这坨白绒绒的东西,惊叹道:“哎,轻飘飘的!”
“娘,书上说,棉花纺出来的线,叫做棉线。”宋明珠给她娘介绍棉花,“用棉线织成的布,叫棉布。
棉布要比麻布更加细腻、光滑,而且吸汗排湿,一年四季都可以穿。
而且呢,棉花还可以直接填充到夹衣里面,做成棉袄、棉裤。”
“就像之前做羽绒褡护那样,直接塞进去吗?”梅氏问。
“不是,得再处理一下!”宋明珠就道。
她小时候看人家做棉衣,是先把棉花弹成薄棉胎,再在表面铺上花布,裁缝按大小剪裁,然后再缝制起来。
她上辈子的大舅,就会弹棉花。
呃,也不知道这辈子的大舅会不会……
“然后,棉花还可以做成棉被,盖起来非常暖和。”
伍老娘、春草跟郑婆子也凑过来看。
“哎,软乎乎的!”伍老娘摸了摸,道。
“这棉花的丝,比芦花长!也比芦花密!”春草搓了搓,道,“跟芦花完全不一样!”
芦花那玩意儿,就是穷人没办法了才想出来的办法,穿在身上那是半点事儿都不顶,还不如稻草暖和。
她是宁可往衣裳里塞稻草,也不愿意穿芦花衣。
郑婆子则老道地拿起一小坨棉花,往脸上捂了捂,惊奇地道:“哎,这个暖起来很快!”
想郑婆子身为陈娘子的陪嫁,又是唐尚书府的人,好东西见过不少。
像府里的主子们,天儿冷了,盖的是蚕丝被,穿的是蚕丝填充的丝绵锦袄,出门还有斗篷轻裘。
下人们沾光,也能穿上夹袄,出门有蓑衣。
穷人们就只有纸衣了。
而纸衣虽然暖和,但是却不透气,人穿久了容易生病,面色变黄,走两步路就气喘吁吁,几乎没有任何嗜欲的念头。
郑婆子的丈夫,就是穿纸衣久了弄坏了身子,洗了个澡人就没了。
又因为丈夫死的时候郑婆子还没有孩子,族里的叔伯来夺家产。郑婆子没地方去,才卖身陈府。
她也算运道好,能吃苦,跟着陈家的武师学了点拳脚功夫,后来被夫人挑去伺候陈娘子,一直跟到了现在。
郑婆子原本以为跟着陈娘子,就是她这辈子的巅峰了。没想到,陈娘子让她来宋家台照顾宋明珠。
在宋明珠这里才短短几日,她就见识了跟高门大户完全不一样的生命力。
她现在已经开始喜欢宋明珠这孩子了。
“要是这东西能够种开,那岂不是就不用挨冻了?”郑婆子捧着那一小坨棉花,很珍惜又小心地问。
“嗯!”宋明珠点点头,道,“不过呢,我们手里的棉花籽太少了,还做不到铺开了种,只能一点一点来了。”
反正他们手里的籽,那是一颗都不敢浪费的。
村正那边,老婶儿也是捧着棉花闻了又闻,摸了又摸,半天都舍不得放下。
“哎哟,这世上……还有这么柔软又暖和的东西啊……”
“天上的云怕不是也就这样了吧!”
“哎呀,我这辈子呀……”
“也算是开眼界了!”
村正也是拿了一朵棉花,一双粗糙的老手摸了又摸,闷声道:“明珠说,有了棉花,我们就不用挨冻了。”
“去年三娘教了我们做羽绒衣,我们不也没冻着?”老婶儿就道。
“一只鸭子能揪多少绒?又有多少人家养得起鸭子?”村正道,“二壮家就是我们村里鸭子养的最多的人家了,揪下来的绒还不够一家人每个人做件背心!”
背心也是从宋明珠那里传出来的词儿,比褡护小,就护着前胸后背,叫背心也没错。
“但棉花这东西,却是有地就可以种!”村正想得更远,“老大啊,这回……怕不是立功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2074/2568483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