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献图
唐知县在大概弄清楚脚踏车的使用办法,以及能做什么事之后,心里就有了大致的想法。
他让宋长河几人把脚踏车搬回议事厅,摒退其他人,留宋家台几人并梁师傅师徒俩,来商议这件事。
至于宋明珠,则让英红带去后宅那边玩耍。
“宋师傅,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唐知县问。
宋长河直接表明了他想申禁的想法。
唐知县也表示赞同。
“脚踏车的发明,的确是不错的,具有与众不同的意义!
宋师傅孜孜不倦的钻研精神,值得我们所有人思考学习!”
唐知县先肯定了宋长河的发明跟钻研精神,然后才道出他的看法。
“这项发明对民间来说,应该是适用的。”
就算现在还没有量产,但唐知县已经能看到这东西面世之后的热闹场面。
“但对朝廷来说,脚踏车怕是不能像之前的自来水那样,为民生所用。”
这东西既不能装载在军队上去打仗,也不能用来改善基本民生,属于“兜里有几个钱才能整一辆来潇洒”的玩意儿。
陛下那边,应该会大力夸奖,表示喜欢,但并不会收归朝廷。
……陛下应该会大力鼓励民间自己制造,然后卖到天南海北,他再来收取商人税。
不得不说,唐知县对脚踏车的本质看得很明白。
但宋长河还是做了两手打算。
他双手呈上一份《脚踏车制作、安装图》,道:“草民感恩知县大人跟陛下赏识,愿将脚踏车的制作图献给陛下!”
这个图是宋长河自己一点一点慢慢画出的,没有假其他任何人之手。
有了这份图,皇帝想什么时候造脚踏车都行。
“另外,这个脚踏车,要是用铁来做,那将会结实并耐用很多!”
这话里面有个潜台词,那就是——
陛下,图我送您!您要造的话,就用铁来造吧!别跟我们小老百姓抢木头跟竹子!
“铁也可以?”唐知县抓到了重点。
“我们是这样想的,但是没试过。”宋长河老实回答。
其实呢,这话是宋明珠无意间说的。
那天,宋长河正在制作新的脚踏车。呐,就是今天带来的这一辆!
宋明珠不知道从哪儿冒出来,手上拿了根筷子粗的小棍子,这里敲敲那里打打,嘴里嘀嘀咕咕的。
“这要是用铁来做,那得多结实呀!”
“那可搞不了!”宋长河想都没想,直接拒绝道。
他们小老百姓,打个烧饭的铁锅、切菜的刀还行,打猎的弓箭也行。
但拿铁去搞脚踏车,恐怕就不行了。
万一被人污蔑成私造兵器,那可是要掉脑袋的!
“我就是这么一说!”宋明珠赶紧找补,“那铁的肯定比竹的结实呀!”
“那肯定的!”宋长河也这么觉得。
“就是不知道用铁做的话,工艺怎样……”宋明珠又念叨。
“无非就是铸造、锻打吧……”宋长河对这方面也不清楚。
但不论是铁器还是工艺,都不是他们能搞的。所以父女俩也就嘴上讨论了几句,然后就把这事揭过去了。
但昨天晚上,宋长河在灯下翻着他辛辛苦苦画的图,心里纠结到底要不要把图献给皇帝。
宋明珠过来看了两眼,突然说:“爹,明天你献图的时候,记得提一下,脚踏车可以用铁来做。”
“为什么?”宋长河不解。
宋明珠总不能回答,这玩意儿在后世,本来就是铁的吧?
“爹,我们做不了铁的,但是陛下可以呀!”宋明珠就道,“陛下用点铁,总不能砍了他自己吧?”
宋长河不由得愣了一下:“那倒是……”
“而且呢,我觉得,脚踏车要是做成铁的,就不怕路上磕到碰到了!”宋明珠道。
他们现在这样,其实挺怕路上有坑的,磕的那一下很容易这里散架那里散架,还容易掉链子。
所以他们现在都是随身带几个木链的片,以备更换。
“而且,陛下那里那么多能工巧匠,没准还能把脚踏车做得更精细一些呢!”
宋长河一想,是这个道理,于是那颗摇摆的心就坚定了。
“宋师傅一腔赤诚,我就替陛下收下这份图。”
唐知县双手接过脚踏车制作图,轻轻翻了翻,见里面字迹算不上多好,却很工整。
图样旁边也附注了详细说明,例如尺寸多大、间距多少之类的。
“宋师傅委实用心了!”唐知县感叹道。
薄薄的一份图,拿在手上却沉甸甸的。
然后,唐知县又问宋长河打算怎么来做脚踏车。
“我想把脚踏车拆成几个构件,分出一些给镇上去做……”
宋长河按照当初想的那样说给唐知县听。
“这样的话,我们村跟镇上,冬天就都有事做,不会闲着……”
“哎呀,这个做法好!”唐知县连声称赞,“宋师傅高义!”
唐知县见过不少厉害的匠人,许多人都把手艺看得比天还大。
别说教给外人,就是教给徒弟,都要藏着掖着。
有些绝技不到最后都不肯拿出来。
像宋长河这样愿意把技艺交出去,以一人之力带动一个地方的,不说绝无仅有,那也是屈指可数的。
于是,唐知县觉得自己跟陛下又有话说了。
陛下:“……”
合着朕想听点不一样的话,还得看你的心情?
然后,唐知县又问到脚踏打谷机。
宋长河表示他正在构思,已经有大概雏形了,今冬应该能整个样子出来。
“好!”唐知县十分高兴,“宋师傅有什么需要的东西,尽管提,我这边让人来准备!
另外,宋师傅你要是遇到什么难题,也只管提出来,梁师傅跟郑师傅也会竭尽全力来协助你的!”
梁师傅师徒俩:“……”
他们说什么了?
他们一直没说话呀!
……拒绝是拒绝不了一点的,只能受着了。
哎,他们师徒二人离回去,好像越来越远了……
然后,唐知县又问到村里的事。
“托知县大人跟陛下的福,今年秋收,我们村里的收成呀,比往年都好!”
终于轮到村正说话了。
他先简单汇报了村里的情况,这些唐知县已经从农事官那里知道了。
然后就说到了村里建学堂的事。
“什么,明珠出钱?”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2074/2568500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