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砍竹做饭盒!我带爹爹赚万千金银 > 第234章 风雨将来

第234章 风雨将来


皇帝说让唐知县自辩,就是愿意听解释的意思。

唐尚书在皇帝面前高高兴兴地领了罚,回到户部,脸就垮下来了。

户部侍郎见上官不高兴,忙过来嘘寒问暖。

“大人,您这是怎么了?”

“我们户部,最近穷啊!”唐尚书叹了口气,发愁地道。

户部侍郎:“……”

他们户部穷又不是一天两天了,这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吗?

“把账本拿过来看看,有些不必要的开支,再砍一砍。”

户部侍郎:“……”

他们这都砍过好几遍了!再砍的话,就该各部各司各院拿刀来砍他们了!

“有些已经初步通过预审的,拿回来,再仔细算一算,看哪里能不能再减一减。”

户部侍郎:“……”

侍郎大人这会儿已经品出味道来了。

定是哪个部门谁得罪了他们尚书大人,而且得罪得还不轻。

于是,他让人把整理好的预算册子抱过来,一项一项过给尚书大人听。

说到御史台想要修缮官廨时,尚书大人的眉头皱了一下。

“下官派人过去御史台,看看是不是非修不可?”户部侍郎试探着问。

反正官廨的修缮并不是按照固定的时间进行,几年一修这样。而是根据实际需要,和损坏程度来决定该不该修。

他们户部要核对一下,也在情理当中。

“嗯。”尚书大人严肃地点了下头。

户部侍郎:懂了!就是御史台了!

然后麻利地让人办事去了。

这还不算完。

等到户部出文,让唐知县自辩时,整个户部上下就都知道御史台干的好事了。

能在户部干的,都是人精中的人精。

当下顺藤摸瓜一琢磨,再加上四处打探,差不多就扯出了这件事的全貌。

原来,肖家村的肖秀才,托人给同村的肖举人递了手书。

这位肖举人在澧阳县上一任县令身边做幕僚,很得县令的器重,也知道一些门道。

然后,这位肖幕僚通过县令的关系,夹带私货上京,送到了翰林院的肖编修手里。

这位肖编修呢,据说编书马马虎虎,在本院之内口碑一般。

但这人有个优点,就是对谁都很热情,在本院之外颇有急心肠之名。

这人呢,偶然一次给御史台察院一个小御史帮了点小忙。对方感激在心,收到肖编修的请求之后表示义不容辞。

“监督跟弹劾官员、肃正纲纪,本来就是我们御史台的职责所在,在下定不负肖编修所托!”

大事奏劾,小事举正,没毛病!

也是巧了,那天察院的头子监察御史生病告假,那份折子就这么大大方方地送到了皇帝案头。

然后被御前内侍看到了,单独抽出来,递给皇帝。

然后皇帝就喊了唐尚书过去。

事情就是这样了。

唐尚书这人呢,平常很是爱护下属。户部的官儿从大到小,再到门吏,都得到过唐尚书的照拂。

有时候轮到唐尚书值宿,唐尚书还会自己掏钱买肉,给一起值宿的官吏加个菜。

甚至有一天,天上下大雨,唐尚书驱车而来,门吏赶忙撑伞去迎接。

到了廊下,唐尚书从袖袋里掏出个纸包,里面是两只包子。

“还热乎着呢,赶紧去吃!”

这门吏呢,老母病了好几日,前一天才好起来,当天就匆匆赶回来当值了。

他连续好几天吃不好睡不好,手里捧着尚书大人给的两只包子,眼泪当场就下来了。

尚书大人记得他呀!

这样好的尚书大人,他们怎么能不去维护呢?

于是,整个户部都怒了。

敢在他们户部头上动土,饭吃太饱了是吧?

御史台跟翰林院的俸禄给得太爽快了是吧?

什么,他们尊敬的尚书大人被罚了半个月俸禄?

那好吧,大家都别吃饭了!

于是乎,当月各部各院的俸禄都能准时下发,就御史台跟翰林院没有。

一问,钱紧。

御史台跟翰林院:“……”

钱紧?朝廷这么大,难道就缺他们两院那点儿俸禄了?

二问,在算在算!

御史台跟翰林院:“……”

别的衙门都发了,就他们两院还在算?

三问,算出来了,在加紧了办了!

御史台跟翰林院:“……”

说加紧,但怎么看着你们都慢悠悠的,半点都不紧张呢?

再问,便说快了快了。

御史台跟翰林院:“……”

你们户部对“快”是有什么误解?

这事皇帝也听说了。

但是呢,以前朝廷偶尔也有发不出俸禄的时候,拖一拖也不是没有的事。

而且户部这帮人做事,很讲分寸,每一步都走在皇帝能容忍的范围里,离死线还有一定距离,非常安全。

于是乎,皇帝也没吭声。

……这帮人老喜欢给他找茬,杀一杀他们的威风也好。

另一边,御史台跟翰林院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终于在“好心人”的透露下,知道了问题所在。

于是,两院一自查,发现他们也不算违规呀!

然后,两院就不服了,撸起袖子各上各的折子,开始控诉户部徇私。

这时候,唐知县跟澧阳县所属州府提学使司自辩的折子也到了。

原来,高里正在第二天就押着肖村正跟肖秀才上县里,一同去的还有宋家台并肖家村的苦主。

高里正先说了事情经过,然后呈上昨天连夜收集的证据,再自呈失察,请知县大人责罚。

唐知县一调查前因后果,发现证据属实。

肖村正还嘴硬,但县衙这帮人有的是办法叫他开口。

几经审问,肖村正没抗住,供认不讳。

唐知县当即随即向提学使司去文,要求革除肖秀才的功名。

提学使司收到公文之后立马派人核实,刚搞完就收到了朝廷下来的急报,脑门上直接吓出一头冷汗。

同时,唐知县也收到了自辩的通知。

于是,唐知县跟提学史两人提笔,各自叙述了自己调查的经过和结果,以及对此案做出的相应判决。

并问皇帝。

“可否?”

皇帝把户部尚书、御史中丞、翰林院大学士一起喊过来,把折子放在桌上。

“几位爱卿自己看吧,看完告诉我该当如何。”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2074/2568503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