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宝窥风月 > 第九十九章 月色正好

第九十九章 月色正好


院子里点了灯,宋明善带着兰舟回来,这时已经有些晚了,不过宋明善兴致不错,推门见卫入砚在,还笑着问:“回来这么早呀?”

卫入砚手里拿了一卷书,也不知道在看什么,只是目光落不到实处,见她回来了,才象征性地翻过一页,一目十行地扫过,不经意地问:“池家的人不是说你戌时前就回来了吗?怎么回来这么晚?”

宋明善顿了顿,说:“见月色正好,就出去逛了逛。”

好似为了证明自己说得是真的,又找补道:“通化坊的楼兰人开了家铺子,他家的馕包肉做得不错。”

想到她在外面也吃过了,卫入砚就没提滴酥鲍螺和澄沙团子的事,倒也没有很生气,但心底酥酥麻麻地有些不好受。

宋明善还没察觉到,她满心都是谢沉曜已经答应她了,择日就可以把官籍给她了。

卫入砚似乎犹豫了一下,又道:“今日玩得开心吗?”

她坐在梳妆台前卸下钗环首饰,退去腕上的镯子,说:“当然开心了,和四姐姐说了话,还见到了闻名八方的郑夷君娘子。”

他的眉目舒展了两分,说:“你既然嫁进了卫家,也可以办些宴会,请你闺中的姐妹来顽。”

她捏着耳垂的手指一顿,看着铜镜里的卫入砚,随即收回了目光,说:“我心底也是这样想的。”

不过哪还有以后啊?

夜里两人同塌而眠,却一夜无话。

宋明善翻来覆去,谢沉曜的话还在耳畔,只一句“有些可惜,但希望你万事顺遂。”

次日宋明善醒来的时候,院子里已经忙活起来了,卫入砚上朝去了,伺候她用早膳的是兰舟,丫鬟们搀着她起身,梳洗打扮,再用早膳。

兰舟把擦脸的帕子递给她,道:“外面的工匠在搭葡萄架子呢,我已经让他们小声点了,不知道有没有吵到您。”

“没事,左右也醒了。”宋明善擦过脸,人也清爽了许多,丫鬟们又簇拥着她给她上一些芙蓉膏和清荷露,许许多多地说话,等她去用早膳的时候已经完全清醒了。

伶俜还打趣道:“郎君对您的话这样上心,是好事呢。前脚吩咐后脚就办了。”

宋明善心里却不太认同,有些教养的世家子弟只要不蠢,都是有分寸的。该给正妻的尊重自然都会给,而且又不是卫入砚自己动手,吩咐一句话罢了,也就是明面上全得过去。

她可没有自作多情到觉得卫入砚对她如何不一般。她始终都是清醒地,她从嫁给卫入砚就知道自己和她不会长久的,她是要离开的。

她朝外面看过去,几个工匠在葡萄架子下面搭了个大秋千,难为那些葡萄颗颗紫红,如蚌珠一般,甚至透着些黑,瞧着就清甜。

她看了许久,最后才收回目光。

在用过早膳,宋明善就把兰舟和伶俜二人留了下来,她拿出一个贴己的盒子,道:“你们啊,都是跟了我许多年的,如今我也成婚了,你们的年纪也不小了,总不能一直跟着我,熬成老姑娘。”

兰舟和伶俜都没想到宋明善忽然提起这个,兰舟反应过来,率先道:“姑娘,这辈子能跟着您,是奴婢几辈子修来的福气。”

兰舟心底是很复杂的,她一开始觉得宋明善这个主子也就长得漂亮了些,其实就是被姚姨娘惯坏了,也没什么本事,脾气也大,就爱藏着掖着不说,等着人去哄。她就指望着宋明善能嫁给裴少雍,到时候夫妻俩头脑都不太行,还怕她笼络不住少爷的心吗?

宋明善之所以能勾搭到裴少雍,背地里还有她不少功劳呢。

但是这些时日相处下来,宋明善也确实是长大了,脑子也清楚了,兰舟的那点小心思也渐渐收起来了,宋明善可不是从前那个她说什么就信什么的姑娘了。

再者,兰舟对宋明善说到底还是忠心的,也是有些情分的,虽知宋明善不会就这样把她打发了,但还是舍不得她的。

伶俜也随着她说:“是啊,姑娘,您待奴婢们已经很好了。奴婢还想跟着您一辈子呢,您可千万别把奴婢打发了。”

“我打发你们什么呀?”宋明善笑着把她们扶起来,又说:“我是怕你们以后要打量嫁人了,没个贴己的银钱,你们跟我这么久,自然是旁人比不了的,我总要给你们留些后路。”

于是不管二人怎么说,宋明善打开了匣子,里面都是一些银子和银票,还有些地契,她便说:“姑娘家在外,总要有些银钱傍身的,这些你们收着,还有这两张地契,要是家里不好回去了,又有不方便的地方,总要有个去处吧?”

“院子不大,你们要卖了再找也好,要住进去也好,都随你们处置。”

“姑娘,难为你这么惦念我们……”

“好姑娘,这有什么可哭的?”她笑着用帕子给伶俜擦了擦脸上的泪水,又说:“你们如今还可以伺候着我,要是以后成婚了,就不好辛苦你们了,届时就算去找四姐姐,或是去铺子里当掌柜,都是可以的。如何选择,还是看你们自己。”

她也没有蠢到明着把她要逃离的事情告诉两个丫鬟,只是敷衍道:“往后日子还长,这个倒是不打紧。”

兰舟和伶俜都没想到宋明善怎么忽然整这一出,这不都是夫人打发外嫁的丫鬟的时候才给的恩典吗?但是宋明善摆明儿了给她们送钱,她们只要更用心伺候就好了。

眼看就要到浴佛节了,卫家是要一家子都去大报恩寺听大师讲经的,宋明善作为将将进门的儿媳妇,自然也要跟着去。

这几日也是祛病防疫的时候,五毒尽出,下人们都要驱邪避毒,都在门上悬挂菖蒲和艾叶,去大报恩寺之前,卫太太还让全家沐浴兰草香汤,去污为俗。

宋明善也守这儿的规矩,沐浴后散着鸦发,后又嫌热,拿了根簪子就尽数挽了起来,露出一截白皙的脖颈。

她拿着蒲扇坐到葡萄架子下,外面要比屋子里清爽许多,屋里就算是用了冰,还是有些闷的。

她一边打着蒲扇,一边仰望星空,整个人都懒洋洋地,卫入砚穿得也很随意,打帘出来,坐在她身侧,秋千架子微微沉了沉,他们都没有开口说话。

最后还是卫入砚率先道:“卫家已经很久没有这样安逸,母亲已经许久没有出过门了。”

宋明善知道他的弦外之音,一切都是女帝惹下的祸端,不过她不敢说,她只能缄默着。

卫入砚眼睫微微下垂,又接着说:“母亲从来都是世家太太里的最雍容华贵的存在,她自闺中就是仿着女则、女戒、女子箴里走出来的贵女,她享受那些太太对她的吹捧和奉承,也能敏感地察觉到她们态度的转变。”

“你很爱卫太太。”宋明善做出短促的评价。

“她从前没有这样敏感和焦虑,也没有这样容不下人。”她是被父母尽心教养出来的,从做女儿到做妻子,做母亲她都一直在自己的舒适圈里,这样安逸而从容地活着,只是谁也没有想到卫家会落败。

“她是卫家出事后才变成这样的,她从前很好。她一生都顺遂惯了,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打击。”他或多或少地知道母亲对宋明善的不满,也知道她和母亲的隔阂,但他没有立场站在谁身边。

那段日子大概是整个卫家最提心吊胆的日子,卫国公府出了个卫首辅,还出了个卫皇后,就连卫太太,卫入砚都是无可挑剔地存在。

直到女帝上位,她没有处理卫家,只是斩断了卫家的退路,逼死长女,次子入宫。

卫家的香火这才算断了。

让卫入砚入宫,大抵还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处置来得痛快。圣旨下来的时候,见惯了大风浪的卫太太都险些晕过去,那一刻世人都意识到卫家已经倒了。

一个没有子嗣撑起来的家族,才算是真正地倒了。卫首辅年迈,已经不知道还能撑多久了,看女帝的态度,是打算让他告老还乡了。

魏昌玉一直知道自己的一个决定很可能给他们带来灭顶之灾,但她不得不这么做,让她重来一次她也不后悔,身在什么位置上,就要有什么样的立场。

不过也是这样,她和卫入砚的相处总有些不适感,让她很不舒服。

“也就是卫家出事以后母亲才变成这样的,她以前没有这么——尖锐。”

一个女人,只有在家庭遇到了重大变故的时候才会显露出那些遮掩住的本性,列如暴怒,刁蛮,刻薄,自私。

女儿身死,独子入宫,卫首辅也在朝中一日不如一日,那些日子给卫太太带来的折磨不比酷刑少,卫入砚没有办法责怪她,只能和父亲一起包容她。

卫入砚跟她说这些,是想让她尝试着融入卫家。

他跟她解释如果姐姐在世,大抵会很喜欢她这个弟媳,如果母亲还和从前一样,也是个不错的婆母。

不过夏夜蚊虫多,宋明善只是把玩着手里的扇子,没有应话,微风拂过,并不算冷,而是吹散了燥热,她很喜欢这样的感觉,让她觉得闲适,好像什么都不用担心。

许久她才说:“这样的日子好像偷来得一样。”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2347/1111102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