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玉拂天阙 > 第0119章:李史鱼

第0119章:李史鱼


李史鱼,一个近乎迂腐的书生,出生在河北道赵郡一个没落的小官员家中。

大唐李氏有两大郡望,其一是陇西成纪,也就是皇室宗亲这一族,先祖是战国时秦国司徒李昙,其二是河北赵郡,先祖是大秦太傅李玑。李史鱼就属于后者。

李史鱼祖上并非普通百姓,而是小官员家庭。他的爷爷李藻就曾饱读诗书,多次参加科举,考取功名不就。后来,得益于武则天重视科举、选拔士大夫从政用以制衡关陇权贵的策略需要,直到四五十岁,终于明经科及第,经吏部铨选,成为楚州涟水县的县丞。也算是在仕途上有所建树。

李藻非常重视自己的科举取仕身份,以西汉儒生董仲舒为榜样,秉持着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人生准则,严格操守,恪尽职责,在涟水县这个小地方,做官兢兢业业,虽没有明晃晃的政绩,但也没有遭人诟病的劣迹。

尤其是他对涟水县的私贩海盐之风深恶痛绝,称这些人是大唐的蛀虫,侵害了大唐国家税赋根本,必须严厉打击。

他的这一策略与舒恪的行为刚好形成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二者没有个人私怨,纯粹是官方与刁民之间的恩怨。

曾经有不少次,李藻差点儿抓获了舒恪。舒恪为此恨死了李藻,于是,便从琅琊收买死士来报复李藻。

终于,舒恪得遂所愿,一次,舒恪故意引诱李藻,追击到一个山坳拐弯处,提前埋伏在山坡树丛里的琅琊死士突然推下十几块巨石,想要砸死李藻。李藻虽然没有被巨石击中,但是所骑马匹受到惊吓,一头栽下悬崖,造成马死人亡的严重后果。

李藻死后三年,他的儿子李万总发愤图强,再次科举及第,委任应县县丞,他一直记挂着父亲的死因,于是,主动请缨,从应县调任青州司法参军。在任上不时赶到涟水县,亲自调查父亲的死因。

青州距离琅琊和涟水比较近,李万总的调查很快便接近真相,并成功抓获了那个受雇于舒恪的死士,真相即将大白于天下。突然,李万总被人从窗口吹进了莨菪毒烟,以至于在办案途中昏睡过去,不小心打翻了烛台,也浑然不觉,烛火点燃了整个审讯室。不仅李万总被当场烧死,而且那个死士也被大火烧死了。

这事儿发生后,一直有人怀疑,莨菪毒可以致人昏迷,但不至于被大火烧到依然不醒。这种情况不符合莨菪毒的特性,因而怀疑李万总是被人杀害后放火毁尸灭迹的。

可是,遗憾的是,没有人为此而认真追查下去,只能将李万总的死归因为他太急于求成审案过度疲劳所致,具体来讲,也就是意外所亡。

当时,李史鱼还小,只有三岁。母子俩只能依靠朝廷发放的抚恤金回到赵郡老家,艰难度日,根本没有能力查明真相。母亲供应李史鱼读书识字,支持他参加科举考试,这便有了天宝十载玄元观里那件事。

不过,李史鱼心高气傲,没有考取最容易的明经科,而是选择了最难的进士科,导致第一年科考就失败了。

李史鱼在独孤问俗家苦读了一年。虽然独孤问俗笃定李史鱼一定能进士及第,将来有机会依靠李史鱼在仕途上有所进展,对李史鱼礼敬三分。但是,他母亲就没有什么好脸色,总觉得,李史鱼就是一个乡野来的穷秀才,没有什么价值,寄居他家就是为了白吃白喝,对他总是冷言冷语。

为此,李史鱼也曾后悔过,总想着能够返回思恭坊马家,在那里,至少马折冲对他这个书生是十分看重的,整个马府也礼贤下士。可是,好马不走回头路,已经从马家出来,无端返回马家,肯定让独孤问俗心里难受。

李史鱼想到,自己寄人篱下,不论换到谁家,也许都是这个结果,于是,也就死了心。

唯一的想法就是更加努力,争取明年及第。

可是,这样一来,李史鱼就不得不挑灯夜战。晚上睡得晚,白天起得早,消耗了独孤家不少蜡烛。这自然又招来了老太太的更大一通数落。

吓得李史鱼连夜读也不敢进行,只能在白天诵读。后来,在中庭读书的独孤及知晓了李史鱼的窘境,随邀请他一起夜读,这才解决了李史鱼的读书困境。

还好,一年时间终于过去了,李史鱼终于迎来了第二次春闱。这次他没有选择最难的进士科,而是选择了较难把握较大的多才科,目的就是赶紧及第,走出独孤家。

终于,美梦成真,他一举及第,获得了头榜。

李史鱼这才走出独孤家,来到一坊之隔的思恭坊,将自己多才科及第的消息告诉了马玄明。马玄明很高兴,特地为他举办了盛大的庆功宴,还拿出几十两碎银给他。

李史鱼还特地去了一趟北邙,将他及第的消息告诉了空灵子。空灵子很高兴,在玄元观留宿了他几日。

正是那几日,李史鱼诉说了这一年来在独孤家经过的艰难功名路。空灵子很生气,狠狠地责备了他,为何强忍着屋檐之下的尴尬和白眼,而不向马折冲和空灵子求助。

李史鱼也逐渐认识到空灵子和马折冲是值得信任的好人,于是,在空灵子的陪伴下,他利用马玄明和空灵子给的银子,购买了一匹枣红马,还置办了几套像样的衣裳。

很快,李史鱼的多才科身份得到了吏部的认可,加上他祖上太父和父亲都是为了朝廷的公差而壮烈死亡,很快就被铨选为秘书省正字郎。

虽然李史鱼没有进入自己梦寐以求的河南府做事,但是,能够直接进入长安的秘书省干事,他还是非常满足的。

秘书省虽然不像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那样拥有实权和地位,但是,也算是朝廷直属的机构,而且办公地点就在皇城内,这份荣耀岂能是一般人所能企及?

在秘书省,接触最多的就是史书和公文,这些书籍刚刚编撰出来,需要一个字一个字进行审校。

李史鱼虽然觉得文字工作枯燥乏味,但是想想自己以前那种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困顿生活,也就知足了。

如果不出意外,他可能会在秘书省正字一辈子,一直到垂垂暮年向朝廷乞骸骨告老还乡。

事情在第二年突然出现了转机。

这一年,京城发生了一件大事。

那就是户部侍郎、御史大夫、京兆尹王鉷案发。

王鉷一人身兼二十多个职位,可谓是当时炙手可热的大腕级人物。不仅掌管着京城长安城的一切,还掌管着户部和监察工作,权倾朝野,无人可惹。

王鉷一个人霸占着京兆府和户部衙署以及御史台院数十间房屋,其他官吏想要一间房合署办公都被他拒绝。

其他官员都非常害怕他,就连时任右相的李林甫也避让三分。

李林甫的儿子李岫担任将作监,王鉷的儿子王准担任卫尉少卿,两个人都在皇城任职,经常相遇在一起。王准时常欺负李岫,李岫都不敢吭声,也不敢告诉父亲。

有一天,王准在街上遇到了驸马都尉王繇。王繇畏惧王鉷的权势,连忙向王准伏地叩首,王准竟然狗胆包天,掏出腰间弹弓,对准王繇的脑袋就是一弹。

石蛋正中王繇的帽子,将帽子击飞,王繇插在发髻上的玉簪也被石蛋打断。街上众人都在嘲笑,王准更是无法无天,不仅没有向王繇道歉,反而说他是依靠裙带关系搞到的官帽,戴着丢人现眼,不如不戴。

王繇的妻子是永穆公主,玄宗的爱女,哪里肯忍受这般侮辱,她知晓后,当即手握匕首要去找王准算账,王繇胆小怕事,害怕王鉷这个小人打击报复,就劝说永穆公主忍声吞气。

俗话说,天狂有雨,人狂有灾。

这不,就在这年年初,王鉷终于大祸临头。

王鉷的弟弟叫王銲,这人跟他的名字一样强悍狂妄,虽然仅仅是个户部郎中的小官,竟然仗着自己的哥哥权势滔天,狂到不知道自己姓甚名谁的地步!

王銲竟然偷偷地将街上一个看相算命的先生任海川带到自己家中,让他看看自己有没有帝王之相。好家伙,一下子把任海川给吓傻了,也不知道是装的,还是真的想尿,借口尿急慌慌张张地逃出了王家大院。王鉷知道后,立刻派人将他抓回来,胡乱安了个罪名就偷偷杀死了。

王府司马韦会,也就是扬州刺史韦陟的弟弟,安定公主的亲儿子,知道这件事后,私下跟同母异父的弟弟王繇提及了这个事情。王鉷知道了,立刻委派长安县县尉贾季邻秘密逮捕了韦会,并在狱中偷偷地将他勒死。王繇吓傻了,竟然不敢将此事说出来。

王銲有一个好朋友叫邢縡,邢縡与龙武万骑密谋想要刺杀龙武将军,用龙武军来杀死李林甫、杨国忠和陈希烈三人,为王鉷的相位铺平道路。

百密一疏,阴谋在事发前两日败露。

天宝十一年四月九日,李隆基驾临朝堂,指使王鉷立刻逮捕意欲作乱者。王鉷料定弟弟王銲一定在邢縡家,秘密派人将王銲召回,等到天黑才命令长安尉贾季邻前往抓捕邢縡。

双方随即展开激烈的搏杀,王鉷和杨国忠带领人马赶来支援,邢縡大声喊道,“不要伤害王大人。”邢縡带领党徒突出重围想要逃走,被高力士带领的飞龙禁军再次包围。邢縡当即被斩杀,其他人被全部擒获。

杨国忠向李隆基密告,王鉷一定涉案其中。李隆基让杨国忠兼任京兆尹审讯王鉷,结果,任海川冤案、韦会冤案和王銲谋反案一同发案。王銲直接被杖毙朝堂,王鉷被赐死,王鉷儿子王准流放岭南途中也被赐死,王家被抄没充公。

王鉷大案后,连带着充当王鉷灰手套的那个长安尉贾季邻也被斩杀,空出来的职位必须有人来填充。吏部考虑到李史鱼太父和父亲都是维护朝纲忠于职守的贤吏,随即提拔李史鱼担任长安尉。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3423/1111100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