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穿越1962我以八级拳打天下 > 第359章 周航的困境

第359章 周航的困境


当刘振华在群山之间播撒希望的种子时,周航也在蜀都的工地上收获着阶段性的成果。

由华兴集团无偿援建的"光华大道"及城南立交项目,以其令人惊叹的"特区速度"和高标准质量,提前半个月全线通车。

剪彩仪式当天,省市主要领导悉数到场,各大媒体头版报道,盛赞华兴是"有担当、有格局的企业典范"。

这条路的顺利,正在于它的"援建"性质。

这是一项纯粹的政治任务和民心工程,从上到下都被无数双眼睛盯着,没有任何人敢在这种"面子工程"上动手脚、设障碍。

它像一把尖刀,干净利落地切开了蜀都拥堵的交通脉络,也为华兴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和信任。

然而,当周航团队挟着这份荣耀,正式启动"安居示范小区"商品房开发项目时,他才真正体会到,在蜀都这片土地上做商业开发,与援建一条路是何等的天壤之别。

之前遇到的困难,不过是这场"蜀都攻坚战"的序曲。

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一个名字——赵德柱。

在蜀都商界,"德兴集团"的赵德兴是个让人既敬畏又鄙夷的人物。

年近五十的他出身城郊结合部,早年靠承包土石方工程起家,凭借一股子狠劲和编织政商关系的本领,一步步成长为本地建筑行业的"地头蛇"。

他信奉的是"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华兴集团高调入蜀之前,赵德兴正春风得意。

他刚以"巧妙"的手段,近乎空手套白狼地拿下了城南一块前景极佳的地皮,准备复制他过去"低投入、高溢价"的成功模式。

在他眼中,什么"平价住房"、"产业扶贫",纯属"傻子才做的慈善"。

当刘光天那句"要把蜀都房价压下去三成"传到赵德兴耳中时,他当场摔碎了心爱的紫砂壶。

"过江龙?我看是来找死的!"他在办公室里咆哮,"在蜀都这一亩三分地,是龙得给我盘着!"

一场针对华兴的围剿,在赵德兴的策划下悄然展开。

首先发难的是劳务纠纷。

周航坚持引入自家管理成熟、纪律严明的施工队,以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然而项目刚开工,就不断有自称"本地建筑工会"的人前来"协调",要求华兴必须优先录用本地工人。

被婉拒后,工地上开始出现不明身份的闲散人员,时而堵住运输通道,时而与华兴工人发生口角,严重干扰施工秩序。

紧接着是频繁的"神秘检查"。

消防、环保、质监等部门轮番上门,今天说设施不合格,明天说扬尘治理不到位,后天要求建材二次送检。

这些检查手续齐全,但提出的整改要求却极为苛刻,明显意在拖延工期,增加成本。

更棘手的是建材供应问题。

赵德兴利用在本地建筑行业协会的影响力,串联了以"永固建材"杨老板为首的几家供应商,对华兴实施"软封锁"。

"周总,这样下去我们的成本完全失控!"预算部负责人拿着比市场价高出三成的报价单,眉头紧锁。

最让周航感到棘手的是拆迁户的"反噬"。

赵德兴暗中派人接触"安居示范小区"地块上的拆迁户,提供资金和"指导",煽动他们拉横幅、喊口号,要求提高补偿。

"当初给我们的补偿太低了!华兴那么有钱,必须补差价!"

“华兴黑心!补偿不公!”

“港商为富不仁,还我家园!”

“不答应条件,誓不罢休!”

项目部门口,几十个拆迁户拉着横幅,情绪激动。

人群中,几个眼神闪烁、声音格外高亢的身影格外显眼,他们不像面朝黄土的农民,倒更像是熟练的“演员”,在刻意煽动着周围人的情绪。

真正的老街坊脸上多是茫然和被裹挟的激动,而那几个声音,则精准地将矛头引向“华兴有钱就该多赔”的逻辑。

面对这四面楚歌的局面,周航站在指挥部巨大的沙盘前,目光坚定。

"谈判桌要摆,但姿态不能软。"他对赵辉说,

"约他们谈,但底线必须守住。拆迁问题请市政府牵头,把政策讲透,对恶意煽动的要依法处理。

至于那些'检查'——"他冷笑一声,"把所有记录整理成册,直接报送省里专项工作组。"

就在周航全力应对之际,赵德兴使出了最阴险的一招——操控舆论。

通过多年经营的关系网,他辗转联系上了某系统内一位手握舆论监督权的负责人。

在一处不显眼的招待所包间里,赵德兴将装满现金的公文包推了过去。

"陈主任,华兴这个外来户,行事太张扬了,恐怕会扰乱咱们本地的秩序啊。"

赵德兴意味深长地说,"有些情况,需要您这边......适当关注一下。"

很快,几家本地报刊的编辑部收到了"上面"的暗示。

在赵德兴授意下,数篇精心炮制的"读者来信"和"情况反映"被刻意放大:

《是援建善人,还是搅局恶龙?起底华兴的双面战略》

《超低价楼盘背后,是否隐藏质量陷阱?》

《外来资本大举入蜀,本土企业生存空间何在?》

这些报道看似“客观质疑”,实则处处埋针。

它们刻意模糊“无偿援建”与“商业开发”的界限,将华兴压低房价惠及市民的举措,描绘成“意图垄断市场的低价倾销”;

将华兴规范高效的施工标准,暗示为“压缩成本可能带来的质量隐患”。

尽管多数编辑记者心存疑虑,但在特定的体制机制下,这些经过包装的质疑还是见诸报端。

茶余饭后,开始有人窃窃私语:

“我就说嘛,天上不会掉馅饼,把房价压这么低,能有好材料?”

“港资企业这么好心?又是修路又是压房价,图什么呀?怕是放长线钓大鱼哦。”

“还是本地企业知根知底,这些过江龙,谁知道他们肚子里卖的什么药。”

一些原本对“安居示范小区”充满期待、准备申购的普通市民,心里也打起了鼓。

他们拿着报纸,聚集在售楼部门口,要求华兴对“质量质疑”给出明确说法。

几个被赵德柱买通的“房闹”混在人群中,趁机煽风点火,夸大其词,进一步加剧了不安情绪。

一时间,质疑的声浪借助着纸张和口耳相传,在蜀都的街巷间弥漫开来。

华兴辛苦建立的声誉,仿佛蒙上了一层薄薄的阴影。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6861/4378257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