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刘振华的蜕变
接下来的日子,刘振华的身影频繁穿梭于西南地区的崇山峻岭之间。
随着一座座希望小学拔地而起。
他一次又一次参加遍布各地的“华兴希望小学”竣工暨开学仪式。
每一次行程都像是一场温暖的轮回,
却又蕴含着独一无二的感动。
在大凉山深处,新学校洁白的墙壁与连绵的翠色山峦相映成趣。
孩子们用清脆的彝语歌声迎接他的到来。
一位彝族老阿普紧紧握住他的手,用生硬的汉语反复说道:
“卡沙沙(谢谢),卡沙沙了!学校建得好,合作社也让我们的苦荞卖出了好价钱!”
老人粗糙的手掌如同山间的老树皮,却传递着最质朴的温暖。
他将一件手工缝制、象征吉祥的彝族擦尔瓦披在刘振华肩上。
穿着厚重的披风,刘振华与孩子们在崭新操场上跳起达体舞,欢声笑语在山谷间回荡。
“叔叔,你的舞步错啦!”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笑着纠正。
刘振华笑道:“那你可要好好教教我。”
“叔叔,阿爸说今年不用出去打工了!”小男孩边跳边说,
“他在合作社种苦荞,赚的钱比在工地还多呢!”
刘振华学着孩子的样子,笨拙地踏着节奏回应:
“那你可要好好学习,将来把咱们的苦荞卖到全世界去!”
“好!”男孩的眼睛亮晶晶的,映着蓝天。
在乌蒙山腹地,一座崭新的校园静静矗立,
鲜艳的红旗在蓝天下迎风招展,
与昔日泥泞的山路形成了鲜明对比。
石头村村长赵大山——一位皮肤黝黑、眼神坚毅的中年汉子,难掩激动地指着学校对刘振华说:
"刘总,您看!这不仅仅是一所学校,它是照亮我们这山坳坳的灯塔啊!"
他继续介绍,随着新校园的落成,不仅本村的孩子全部返校,连邻村翻山越岭前来求学的孩子也增加了数十人。
更令人欣喜的是,每当夜幕降临,教室里的灯光依然明亮。
这里变身为"农民夜校"和"技能培训点",华兴的农业专家正在为村民们讲授生态茶园管理技术。
"专家们带来的新技术,让咱们合作社的茶叶品质提升了一个档次。"
赵大山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
"您带来的不光是砖瓦,更是希望,是改变我们穷根子的活水啊!"
这番话如重锤般敲击在刘振华的心上。
他凝望着这座崭新的希望小学,心中涌起一阵暖流——这洁白的校舍,明亮的窗户,承载的何止是孩子们的读书梦,更是大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全部期盼。
这一刻,一种前所未有的价值感在他胸中激荡。
原来真正的教育,从不局限于课堂之内;
它散发的光芒,正以最朴实却最有力的方式,照亮这片土地上每一个渴望改变的生命,无论长幼,无论朝夕。
在滇黔交界的苗族村寨,送别场景将情感推向高潮。
仪式结束后,刘振华准备乘车离开。
就在车队即将启动时,身后传来整齐而稚嫩的苗语送别歌谣。
他回头望去,全校数百名师生身着节日盛装,自发排列在盘山校道两侧,从校门口一直延伸到视野尽头。
孩子们清澈的歌声在山谷间回荡,人们眼含热泪,用力挥动手臂。
“刘叔叔,再见!”
“刘叔叔,您一定要再来看我们!”
此起彼伏的声音带着哭腔,也带着最真挚的依恋。
那位在典礼上为他献上牛角杯米酒的苗族女教师快步上前,
将一条精心刺绣、象征平安祝福的苗锦香包塞进他手里,哽咽道:
“刘总,这是我们全寨妇女一起绣的。”
“自从有了学校和合作社,寨子里的年轻人回来了,孩子们有父母陪了,这都是托您的福啊!”
“您是我们苗家永远的朋友!”
刘振华的眼眶瞬间湿润。
他站在车边,向着长长的送行队伍深深鞠躬。
坐进车里,他紧握着那条带着山野气息和手心温度的苗锦香包,
看着后视镜里逐渐变小却依然奋力挥动的手臂,泪水无声滑落。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父亲常说的那句话:
“财富的意义不在于积累,而在于造福于民。
真正推动社会进步的善举,拥有最长的生命力。”
随行的当地干部感慨道:
"刘总,现在每个有华兴学校的乡村,都配套建了合作社。
孩子们有学上,大人们有活干,这才是真正的乡村振兴啊!"
“您知道吗?在孩子们心里,您已经不只是捐资建校的善人,更是他们的亲人。”
刘振华望着窗外飞逝的青山,轻声回应:
"我做的其实很少,但他们给我的,却太多太多了。
最重要的是,让我看到了教育如何改变命运,产业如何振兴乡村。"
一次又一次的行程,见证着一座座希望小学的落成、合作社的蓬勃发展,也悄然改变着刘振华。
他的皮肤被晒得更黑,眼神却愈发清澈坚定。
曾经那个穿着夏威夷衬衫、在港岛夜店一掷千金的公子哥,如今更习惯简单的衣服,更习惯在山路间跋涉。
他的笔记本上,不再是无谓的消遣清单,
而是记录着各所学校急需解决的困难,也记录着各个合作社的发展需求:
某个学校需要体育器材,某个学校缺英语老师,某个学校的饮水系统需要改造......
他深知,每一所新学校的启用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教育和发展的路途道阻且长,但每点亮一盏灯,就能驱散一片黑暗。
当他再次站在崭新学校的国旗下发言时,看着台下又一群充满希望的面孔,心中充满力量。
风吹过猎猎作响的红旗,也拂过他肩上无形的重量——那不再是洁白的哈达、厚重的擦尔瓦,而是成千上万孩子及其家庭的未来与梦想。
“同学们,”他的声音通过话筒传遍操场,
“这所新学校是你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也许有一天,你们中会有人成为老师,回到这里教导下一代;
有人会成为农业科学家,回来帮助家乡发展特色产业;
有人会成为工程师,建设家乡。
无论选择什么样的道路,请记住——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而善良能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好。”
台下,千百双眼睛专注地望着他,里面有憧憬,有感激,更有破土而出的希望。
他知道,这星星之火正在形成燎原之势。
车队再次启动,驶向下一所需要帮助的学校。
后视镜里,欢送的人群仍在挥手,崭新校舍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而远处的合作社基地里,村民们正在忙碌地收获着希望的果实。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6861/43782571.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