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风雨杀胡令 > 第四章 《花如月的巧劲》

第四章 《花如月的巧劲》


天刚蒙蒙亮,溪边的柳树还挂着霜,就吵翻了。

张二婶攥着块捣衣石,石棱磕在青石板上"当当"响,唾沫星子溅到李嫂脸上:"说了让你等会儿!我们先占的地!凭啥你就往水里扔脏衣裳?"

李嫂是流民里的,刚跟着韩成功进坞没两天,怀里还抱着没断奶的娃,娃被吵得直哭。她护着盆里的旧袄子往后退,声音发颤却不肯软:"水是地里渗的,又不是你家的!我娃等着穿干净衣裳呢......"

旁边围了七八个妇女,有苏平的旧部家眷,也有流民,各帮各的腔。王氏站在圈外急得搓手,她是苏平的媳妇,按理说该管,可张二婶是她远房表姐,李嫂那边又实在可怜,嘴张了半天没敢出声。

"吵啥呢?"花如月挎着个竹篮过来,篮子里是刚采的皂角,还带着露水。她把篮子往石头上一放,先没看张二婶,蹲下身逗李嫂怀里的娃:"这娃俊得很,眉眼像他娘。"

娃被她指尖的皂角香吸引,止住哭,小手往她手上抓。李嫂松了口气,抹了把眼角的泪。张二婶却不依不饶:"如月妹子你来得正好!你说说,哪有这样抢水的?"

花如月直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没接话,反倒问王氏:"婶子,今早的粥熬好了?我闻着有麦香呢。"

王氏愣了愣,赶紧接话:"熬好了熬好了!还剩点米汤,给娃留着呢。"

"那正好。"花如月笑着往张二婶身边凑,顺手拿起她盆里的粗布袄子,是苏勇的,袖口磨破了洞,"二婶这针线活利索,你看这补丁打得,比新的还结实。"她把袄子往石板上放,"我这儿有块新布,是前几天从羯兵营里捡的,你帮我给娃缝个肚兜呗?"

张二婶的气消了大半,捏着那块布翻来覆去看:"这布软和......行!不过你得帮我搓这袄子,你那皂角洗得干净。"

"成。"花如月拿起李嫂的盆,把脏衣裳泡进水里,"李嫂你帮我看着娃,我搓完二婶的,再搓你的。"她往水里撒了把皂角碎,双手往袄子上一按,泡沫就漫了上来,"其实啊,这水早上凉,搓衣裳冻手。不如这样——"

她指了指溪边的两块青石板:"二婶你们人多,先在这块板上洗,洗完了把水往下游引引;李嫂你们到那块板上,等半个时辰,水就又清了。再说——"她笑着往张二婶盆里塞了块皂角,"今天你帮她捶捶衣裳,明天她帮你晒被单,都是女人家,手快的帮把手,半天就都洗完了,还能早点回去给男人烧饭,多好?"

张二婶没吭声,却真拿起李嫂的破袄子往石板上放。李嫂赶紧抢过来:"我自己来!"手却往张二婶盆里添了勺热水,是她刚才特意留的,怕娃着凉带的。

王氏在旁边看得直点头,偷偷拽了拽花如月的衣角:"还是你有法子。我刚才嘴都快磨破了,她们谁也不听。"

花如月笑了笑没说话,指尖在水里搓着袄子,皂角的泡沫沾在手上,凉丝丝的。她往坞堡方向望,韩成功应该已经去坡地了,今早天没亮他就起来磨镢头,说要教流民怎么翻地才不伤苗根。

日头爬到头顶时,溪边的衣裳都晾上了。张二婶帮李嫂补好了娃的小鞋,李嫂给张二婶的袄子缝了新袖口,两人蹲在草绳边看衣裳,竟凑在一起说悄悄话。王氏端着碗米汤过来,给花如月递了勺:"你尝尝,放了点新盐,鲜。"

花如月抿了口,盐味正好,不齁。"苏坞主把盐拿出来,弟兄们干活都有力气了。"她往铁匠铺那边看,烟筒正冒黑烟,"老铁匠那边还缺啥不?我看陈玉昨天扛了好几捆柴过去。"

"不缺了。"王氏往嘴里扒了口饭,"就是苏勇那浑小子,刚才去铁匠铺要箭头,说想跟着去换粮。平哥没让,说他性子急,怕跟鲜卑人吵起来。"

花如月心里动了动。苏勇虽嘴硬,却实在,昨天陈武搭哨棚,他悄默默搬了好几块石头过去垫地基。"让他去呗。"她擦了擦嘴,"多个人多份力气。陈武跟着呢,不会出事。"

正说着,苏明提着个破篮子跑过来,篮子里是刚摘的野葱:"花姐姐!校尉让我问问,下午能不能让妇女们去坡地帮忙拣石头?地里碎石头多,怕硌着粟米苗。"

"能。"花如月立刻应下,"我这就去喊人。你先回去告诉校尉,皂角我晒好了,让弟兄们磨兵器时擦着用,防锈。"

苏明跑远后,王氏拉着花如月往土屋走:"我跟你说个事。"她从炕洞里摸出个布包,里面是些干草药,"这是治咳嗽的,前几天看你总咳。平哥说这药得用蜜腌着才不苦,可咱们哪有蜜......"

花如月捏了捏草药,是艾叶和枇杷叶,都是对症的。"不用蜜。"她把药包收起来,"煮水时放两颗粟米就行。对了婶子,你知道坞里谁识字不?"

"识字?"王氏愣了愣,"就老账房刘先生识点,前几年羯兵来,他躲地窖里吓着了,现在天天缩在屋里不敢出门。咋了?"

"想让他帮个忙。"花如月往窗外看,流民妇女正跟着张二婶往坡地走,李嫂抱着娃跟在后面,娃手里还攥着根野葱,"我想让他把这几天谁见着鲜卑人、往哪个方向去了,都记下来。多个人记着,心里踏实。"

王氏点头:"我去说!刘先生最听平哥的。"

下午的坡地热闹得很。男人们刨地,妇女们蹲在地里拣石头,连半大的孩子都跟着捡小石子往筐里装。赵大牛举着镢头喊:"加把劲!拣完这块地,晚上给娃们煮蛋吃!",是早上陈武在沟里摸的野鸡蛋,藏了十几个。

花如月蹲在李嫂旁边拣石头,李嫂的娃趴在地上抓土玩,弄得满脸都是。"你男人呢?"花如月问。

李嫂的手顿了顿,眼里的光暗了暗:"去年被羯兵杀了......就剩我娘俩。要不是校尉带我们来,早饿死了。"她捏起块尖石头往远处扔,"等粟米长出来,我多攒点粮,给娃留着。"

花如月没接话,只往她筐里放了块大的,她筐小,装不了多少。远处传来苏勇的声音,他正帮赵大牛抬块大石板,脸憋得通红,却没喊累。张二婶看见了,笑着喊:"苏勇你慢点!别闪着腰!"苏勇头也不抬,却往张二婶那边挪了挪,帮她挡了挡风。

日头偏西时,刘先生被王氏扶着来了。老头拄着根拐杖,手抖得厉害,却还攥着卷竹简。"花姑娘要记啥?"他声音发颤,却透着股认真。

"就记谁看见鲜卑人了。"花如月蹲在他面前,指着远处的山影,"比如谁在北边见着马队了,几个人,带没带弓箭,都记下来。不用写太细,画个记号也行。"

刘先生点点头,从怀里掏出块炭笔,是用烧焦的树枝做的,在竹简上划了划:"我......我会画马。"

花如月刚要说话,突然听见陈武喊:"花姑娘!你快来看!"

她跑过去,陈武正蹲在地里扒土,土里埋着个破陶罐,罐口裂了缝。"是啥?"花如月问。

陈武把陶罐拽出来,里面竟是些麻线,还有半把锈得不成样的针。"像是以前妇女藏的。"他把麻线倒出来,麻线虽干硬,却没断,"能补衣裳!"

妇女们都围过来看,张二婶拿起根麻线往手指上绕:"这线结实!比咱们现在用的草绳强!"李嫂也凑过来,小心地把针捡起来,用石头磨着锈:"磨磨还能用......给娃缝肚兜正好。"

花如月看着她们分麻线,心里暖烘烘的。她往坞堡方向望,韩成功和苏平正站在西墙根说话,苏平手里拿着张地图,指的是北边的黑风口。她知道,韩成功是在琢磨换粮的路,明天一早,陈武就要带着苏勇和铁匠铺打的箭头去鲜卑部落了。

晚饭时,花如月把刘先生记的竹简拿给韩成功看。竹简上画着个歪歪扭扭的马,旁边写着个"三"字。"是张二婶的男人说的,"花如月指着记号,"昨天在后山见着三匹鲜卑马,往东南去了。"

韩成功捏着竹简,指尖蹭过炭笔的痕迹。东南是磐石坞的方向,苏谦在那儿。"让陈武明天路过磐石坞时探探动静。"他沉声道,"别是鲜卑人想去那边找麻烦。"

花如月点头,往他碗里夹了块野鸡蛋:"苏勇刚才来问,换粮时能不能多换点麦种。他说想在坞墙边种点麦,冬天能吃。"

"让他换。"韩成功笑了笑,"这小子总算懂往前看了。对了,你那咳嗽好点没?"

"好多了。"花如月摸了摸嗓子,"喝了婶子给的药。"她往窗外看,月光把西墙的影子拉得老长,哨棚里的火把亮着,苏勇正站在棚下,手里攥着根矛,望着北边的山影。

夜深时,花如月被冻醒了。韩成功没在炕上,她披了外衣出去,见他正站在刘先生门口,刘先生屋里还亮着灯,老头正借着灯光画地图呢,竹简摊了一地。

"还没睡?"花如月走过去,往他手里塞了个暖炉,是用陶土做的,装着热水。

"刘先生记起北边有个山泉。"韩成功往屋里指,"说鲜卑人可能会去取水。明天让陈武绕着山泉走,小心点。"他握紧了暖炉,热度顺着掌心往心里钻,"你说,等粟米长出来,咱们是不是就能安稳些了?"

花如月靠在他肩上,望着坡地的方向,月光下,新翻的土地泛着白,像盖了层薄霜。"会的。"她轻声道,"你看那地里的土,松快得很,粟米准能长好。"

远处传来狼嚎,比前几天远了些。哨棚的火把"噼啪"响了声,苏勇的影子在墙上晃了晃,又定住了。花如月往韩成功怀里靠了靠,暖炉的温度正好,不烫,却够暖一整夜。

(本故事纯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7905/5041838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