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开科举!
咸阳宫,麒麟殿。
刚刚从天工院的震撼中回过神来的文武重臣。
还未坐稳。
殿内肃穆的气氛便再次压得他们喘不过气。
赵锋高坐于龙榻之上,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
李伯智、夏侯昱、凌仓等心腹分坐两侧。
每个人的脸上都残留着一丝因蒸汽抛石机而带来的惊骇。
“都看到了。”
赵锋开口,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响。
“那是大楚的第一步,也是最小的一步。”
他没有继续谈论那台钢铁巨兽,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殿外广阔的天空。
“如今西征大军势如破竹,南洋诸国俯首称臣,大楚的疆域,前所未有之辽阔。但疆域,不等于国力。”
“朕今日召集诸位,便是要为大楚的未来,定下三策。”
所有臣子立刻正襟危坐,屏息凝神。
“其一,安内。”
赵锋伸出一根手指。
“我大楚如今名下五十二郡(多出来东瀛、高丽),疆土之广,人口之众,远超前朝。尤其是最后归附的北方十数郡,人心未定,百废待兴。”
“朕要你们,将大楚的核心国策,推行到每一个角落!”
他的声音陡然拔高。
“水泥路,要从咸阳一直修到东海之滨,修到北境长城!让帝国的政令与商旅,再无阻碍!”
“新式农具,高产种子,必须无偿发放到每一个农户手中!朕要大楚的粮仓,永远满溢!”
“玻璃、精盐、糖霜,这些天工院的产出,不能只停留在权贵手中。朕要在每个郡,都建立官营工坊,让利于民,充盈国库!”
“最重要的一点。”
赵锋的目光落在李伯智身上:“教育。”
“每个郡,必须建立一所大学,一所军校!朕要所有适龄的孩童,无论贫富,都能识字,都能读书!”
“教材,就用我们大楚自己编撰的!朕要让他们从识字的第一天起,就知道自己是谁,知道忠于何人,知道何为大楚!”
这番话。
如同一道道惊雷,在殿中炸响。
这不是治理。
这是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强制力,将整个帝国揉捏成一个全新的模样!
李伯智出列,躬身道:“陛下,此策若成,大楚基业可万世不朽。然……北方各郡刚刚平定,推行如此剧变,恐地方士族阻力甚大,且耗费国帑,将是天文之数。”
赵锋看着他,嘴角扯出一个冰冷的弧度。
“士族?朕的刀,还没钝。”
“至于钱,朕自有办法。”
他看向夏侯昱。
“这便是我要说的第二策,抚外。”
夏侯昱心领神会,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
“陛下所指,可是南洋诸藩?”
“不错。”
赵锋点头:“他们纳贡称臣,只是畏惧我大楚的兵锋。这种畏惧,还不够。”
“朕要的,是让他们从骨子里,就认为我大楚是天,他们是地。”
“传朕的旨意,成立“南洋宣慰司”。派遣官员、教师、商人,进入每一个藩属国。”
“朕不仅要他们的岁贡,还要他们的市场,他们的思想!”
“教他们说汉话,学汉字,穿汉服。让他们以成为大楚的子民为荣,以自身的血脉为耻。”
“朕要让他们的王公贵族,将子嗣送到咸阳来读书,名为学习,实为人质。”
“朕要让大楚的商品,冲垮他们落后的手工业。让他们除了依附大楚,再无活路!”
“朕要用十年,二十年,将那片富饶的土地,变成我大楚的后花园!让那里的每一个人,都心甘情愿地为我大楚输血!”
夏侯昱听得浑身舒畅。
这等诛心之策,简直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陛下英明!此乃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上上之策!”
“这,也是钱的来源之一。”
赵锋的目光再次转动,落在了武将之首的凌仓身上。
“第三策,西征。”
凌仓立刻起身,抱拳等待命令。
“蒸汽抛石机,不日将运抵前线。你立刻传令给大楚驻车辇国司令梁辰。”
赵锋的声音不带一丝温度。
“告诉他,西征大军的一切粮草、军械、物资补给,全部由车辇国承担!一粒米,一根线,都不能少!”
“他们若有怨言,便问问他们,想不想换一个国王。”
“另外,再给他一个任务。动用车辇国所有的人力物力,给朕修一条路!”
赵锋走到巨大的沙盘地图前,手指从车辇国一直划过。
穿过帕提亚和塞琉古的疆域,直指遥远的西方。
“一条贯穿整个西域的水泥路!朕要我大楚的铁骑,一日可行千里!朕要东方的丝绸与瓷器,能畅通无阻地抵达那片金发碧眼的土地,换回堆积如山的黄金!”
三策已出。
整个麒麟殿内,鸦雀无声。
安内,是重塑根基。
抚外,是釜底抽薪。
西征,是暴力掠夺。
三策环环相扣。
其野心之大,手段之狠,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心悸。
良久,还是李伯智打破了沉默。
他面色凝重。
指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陛下……无论是安内,还是抚外,亦或是支持西征,都需要海量的官员和人才去执行。”
“我大楚五十二郡,官员缺口已是极大。如今只能大量任用前朝旧吏,这些人忠心难辨,能力也未必跟得上我大楚的步调。”
“而各大学院、军校的第一批毕业生,数量稀少,远不够填补如此巨大的窟窿。”
“人……我们缺人。”
这个问题。
如同一座大山,压在了所有人的心头。
再宏伟的蓝图。
没有足够的人去执行,也只是一纸空文。
殿内的气氛瞬间变得沉重。
赵锋却仿佛早有预料。
他回到龙榻上,缓缓坐下。
“所以,朕要开科举。”
“科举?”
李伯智和夏侯昱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
“不错,一场只属于我大楚的科举。”
赵锋的声音斩钉截铁。
“即刻将大楚新编的《格物》、《算术》、《律法》、《策论》、《思想》五门教材,刊印百万册,分发天下!”
“昭告所有读书人,无论出身,无论过往,皆可学习。”
“三个月后,朕要在全国五十二郡,同时开考!”
“朕不要他们之乎者也,不要他们引经据典!朕只要他们能看懂图纸,能计算税收,能理解律法,能为大楚开疆拓土出谋划策!”
“朕要用这一场大考,将全天下最聪明,学得最快,最实用的人才,一网打尽!”
夏侯昱眉头微皱,他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问题。
“陛下,大楚疆域辽阔,南北相距万里。北方边郡接到教材的时间,恐怕要比京畿之地晚上一月有余。三月为期,对他们而言,是否太过仓促与不公?”
李伯智也点头附和:“夏侯大人所言极是。如此一来,恐怕录取的,大多还是中原腹地的士子。”
赵锋看着他们,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不公?”
“朕要的,不是公平。”
“朕要的,是效率!”
“三个月,是给所有人的。有人一个月就能学完,有人一年也学不通。朕要的,就是那些能在一个月内,就把所有东西都吃透的天才!”
“这个天下,等不了!大楚的扩张,等不了!”
“朕需要一把最锋利的快刀,把那些最顶尖的人才,从鱼龙混杂的读书人里,立刻给朕剖出来!”
“先用他们,把这巨大的窟窿给我堵上!至于后续的人才,等大学和军校的体系成熟了,再慢慢补充!”
霸道!
绝对的霸道!
李伯智和夏侯昱不再言语。
他们明白了,这场科举,本身就是一场残酷的筛选。
它筛选的不仅仅是学识,更是天赋、心性和适应能力。
在这场与时间的赛跑中。
任何抱怨和借口,都是无用的。
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麒麟殿内灯火通明。
赵锋与几位重臣。
就这三项国策与科举的无数细节,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从水泥路的路线规划,到南洋宣慰司的人员构成。
从对车辇国的压榨尺度,到科举考卷的题目设计。
每一项。
都关乎着帝国的未来走向。
夜色渐深,殿外的虫鸣声都已沉寂。
殿内的讨论,才终于接近尾声。
当最后一个细节被敲定。
李伯智等人拖着疲惫但又亢奋的身体告退时,东方已现鱼肚白。
赵锋独自站在殿前。
看着那即将升起的朝阳,感受着拂过脸颊的微凉晨风。
一夜未眠。
这才走向后宫!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8027/4398158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