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搞内燃机
李纯觉得,刚开始搞蒸汽机,一是该技术相对简单一些,二是国内煤炭比较多,但是现在即将发起第二波对外征服进攻,将会拿下黑衣大食的波斯湾,那里石油储量巨大,完全可以开始搞内燃机。
李纯大概知道内燃机的工作原理,但是也不会具体的制造方法,不过国内有那么多人才,自己定出一个研发方向,肯定有人能搞的出来。
李纯在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目前国内有三个搞机械比较厉害的人,一是科工部侍郎艾笛声,二是科学院的机械专家马世明,三是生产机械的企业家蔡耀宗。
李纯觉得有必要再搞一次演示,给他们一些启发,让他们知道基本原理,这样才能引导他们更快的发明内燃机。李纯让科工部帮自己制造了一个演示物件,然后还试验了几次,等成功以后,就将三人召进思政殿前侧的一块空地上。
三人到齐后,李纯首先说道:
“元和五年时,朕组织召开了第一次发明大会,然后由艾笛声按照朕的意思研制出了蒸汽机,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可以带动火车、轮船,极大的方便了运输。但是蒸汽机体积比较大,燃煤冒出来的黑烟污染空气,所以朕想再搞出一个新机器,发挥更好的作用,今天把你们召集过来,就是先演示一下基本原理,而后你们在想办法造出真正的机器。”
三个人不知道李纯要搞什么玩意,但是知道他点子多,肯定又是一个重要的发明。李纯也不多话,直接让人拿过来一个白瓷碗,白瓷碗里装着一些淡黄色的液体,冒出刺鼻的气味。
李纯先是指着碗说:“这是汽油,是轻油二次蒸馏所得,比轻油更加容易燃烧。”然后又指着地上的物件说:“这个是内燃机的基本模型。”
只见地上有个铁桶,铁桶的中间有个盖子,盖子上有个连杆,连杆的上面是个特殊设计的凸型杆,凸型杆放在一个铁架上,凸型杆的一头有个小木轮。
李纯命人拿起铁桶的盖子,然后将汽油倒进去,再将盖子盖好,盖子仍处于铁桶的中间位置,再连好连杆。只见铁桶的侧壁还有一个小孔,李纯命人塞进一个火绳。一切准备好以后,李纯命人将那个火绳点燃,然后示意在场的人都远离那个物件。
那个火绳外面烧完以后,就顺着小孔烧进了桶内,只听“砰”的一声,铁桶剧烈震动一番,盖子被里面的气压顶上去,通过连杆带动凸杆,连着凸杆的木轮也跟着转动一下。
大家看到这个演示,似乎有所发现,但又摸不清到底有什么用,艾笛声脑子转的比较快,说:“陛下的这个物件带着一个轮子,莫不是跟车辆有关?”
李纯点点头,说道:“确实跟车辆有关,火车太大了,在普通的道路行驶不方便,如果三五个人成行,只能使用马车,但是马匹的喂养成本高,马粪还会污染路面。”
蔡耀宗则对汽油比较感兴趣,问道:“陛下,臣以前看到人们将石油蒸馏一番可以得到重油和轻油,没想到还可以从轻油里面蒸馏出汽油,这个汽油似乎更容易燃烧,甚至可以产生爆炸。”
李纯道:“石油蒸馏时,控制一下温度就可以得到汽油,控温是个技术活,但是多试验几次就掌握了,汽油的燃烧性更强,刚才那个物件叫做气缸,汽油爆燃后,可以带动气缸里的****,然后再带动轮子转动。”
马世明说:“臣观察发现,气缸爆燃一次,轮子就只能转半圈,如果要轮子持续转,就还要增加气缸数量。”
李纯道:“是这样的,要想驱动轮子持续转,就需要至少两个以上活塞带动,各个活塞之间可以用一个设计好的曲轴连接,这样几个气缸就可以联动发力,形成源源不断的动力。”
艾笛声则说:“到时候也不可能直接用碗往里面直接加汽油,应该用一个小管子往里面持续送油,另外那个装火绳的小孔会漏气,这样会降低活塞的效率。”
李纯道:“小艾说的对,我这只是演示基本原理,后面的事就要靠你们来研究了,你们如果谁能研制出内燃机,并制造出用内燃器驱动的车辆,就是大功一件,这种车要用汽油,就叫汽车。”
马世明:“这个物件比蒸汽机更加复杂,但是如果研究出来,重要性不亚于蒸汽机,臣愿意投入精力研究这个东西。”
其他两人也感觉皇帝能够将他们召过来,赋予这个重任,倍感荣幸,纷纷表态愿意参与内燃机和汽车的研制,为国家做贡献。
李纯知道,内燃机比蒸汽机更加复杂,研制难度大,自己日理万机,是没有时间耗在这个事情上,于是给他们各拨出1000贯作为启动资金,谁能有进展,再继续拨钱,谁能研发成功,还有更大奖励。
朝廷的关税政策,让元稹和李德裕很郁闷,符真路的货物加收2成税收以后,价格自然就贵了两成,缺乏市场竞争力,销量随即就减少了。元稹和李德裕觉得不能坐以待毙,还是要想办法挽回一下,就一起商议解决办法。
李德裕说:“各路的货物卖到国内要收2成关税,国内的货物卖到各路的货物,各路不得加收关税,这生意怎么做,对符真路太亏。”
元稹说:“咱们的皇帝这招真狠,既可以保护国内的产业,又可以从国外多赚一笔,关键是钱全落到朝廷,各路拿不到一文。”
李德裕说:“虽然符真路的物产丰富,用工成本也低一些,但是加收2成关税以后,价格被迫提高,目前总的销量减少了一半以上,只有翡翠、宝石、锡矿这些符真路特有的产品,影响的小一些。”
元稹说:“朝廷要赚我们的钱,我们没有办法,但是我觉得可以对巽他路下手,他们的香料卖的好,我们也可以对进入符真路的香料和其他货物征收2成关税,所得收入归入我们符真路的财政。”
李德裕说:“元大人的这个办法好,那些香料其实在我们符真路也可以种,只是品质不如巽他路的,如果有了关税保护,可以促进本地香料的种植。”
两人商议已定后,元稹立即写了一份奏折,派人送到朝廷。两个宰相也没法拍板,只能送到李纯那里裁决。李纯觉得朝廷吃肉,也该让各路喝点汤,就同意各路之间,以及对国外的货物加收两成的关税。
元稹在收到朝廷的批复后,立即让路财税厅组建专门的人员,在路的海陆进出通道,对国外和其他各路的货物征收关税。元稹觉得,当初建立路的海陆通道,当初是为了控人,没想到也可以顺便征收关税,算是一举两得。
加征关税以后,既可以保护本路的产业,也可以多一笔收入,虽然没法跟朝廷的比,但也算是有所小成。
元稹这么搞以后,巽他路和瀚海路迅速跟进,虽然增加了一些关税收入,但是贸易量减少,相关产业受到影响。
受到影响最大的是瀚海路,本来运输成本就高,这样一来,货物更难卖出去,李愬都有点发愁,不过大战将至,他将主要精力用在了作战准备上。
国内各道看到国外几个路可以这样干,也纷纷上奏折,要对国内其他道的货物也要征关税。李纯觉得,让国外各路不得对国内的货物征收关税,是有利于国内的产业,如果各道之间再征收关税,国内将形成贸易壁垒,非常不利于国内经济的发展。
李纯本想全部驳回,但是认真想了一下,决定留一个缝,茶叶和酒类属于享受型消费品,国内各道可以适当征收一下关税,其他货物一律不得加收关税。
各道收到朝廷的政策后,纷纷也成立专门的队伍,对道以外进来的茶叶和酒类征收2成的关税。10月份国内外先后搞了一场关税战,然后就开始稳定下来,各类货物按照新的关税政策进行跨境贸易。
11月份,五个族群的襄人部队全部完成了训练,各路军队开始大规模调动,纷纷进入集结待机地域,做好进攻前的各项准备。
这次,李纯决定将进攻的日期统一定为元和19年2月1日,各路军队按照时间同时发起进攻,六路大军共有三十多万人,进行唐朝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远征活动。
在大军出征前夕,李纯的心情是复杂的,每个国家的崛起都避免不了战争,遵从胜者为王的规律。尽管唐军有武器优势,但是在第一波对外征服中,还是出现了一定的伤亡,夷人的伤亡更高。
目前是华夏民族实力强的时候,必须要趁机打出去,拿到这个世界的主导权,建立一个对华夏民族有利的秩序。历史的演进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如果此时自己于心不忍,未来华夏民族可能会遭受更大的生灵涂炭,所以这一仗必须要打!
在李纯的脑中又浮现出华夏民族被外族入侵、欺凌,甚至奴役的场景,五胡乱华、崖山之战、嘉定三屠、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一幅幅残酷的画面,让李纯的心中无比沉痛和压抑。
在这个成王败寇的世界里,决不能存有怯懦和幻想,李纯虽然不喜欢战争,但是华夏民族要夺取世界的主导权必须要经过战争来确立!
在镇西军方向,镇胡军早在9月份就派出副将魏安正带领一万人,向西抵达乌拉尔河东岸,接替孔文侃所部,负责乌拉尔河的一线防务,同时做好以后第三波次向西进攻的准备。
孔文侃、韩如辉带兵到康城与李愬汇合,契胡族群新组建的6个襄人团,也先后到达康城,加上康城原来的一个团,共有7个团。
李愬将瀚海路其他官员留在康城,由吕元膺统一负责政务的事,从康居郡和大宛郡的襄人团各调一千人到康城临时驻守,李愬则带领大军行进到沙普城,做好战前的各项准备。
黑衣大食此时的哈里发是马蒙,在马蒙时期,黑衣大食已经开始走下坡路,外围的区域已经先后独立,哈里发能够直接控制的区域只有波斯西部、两河流域、阿拉伯半岛、叙利亚、迦南、埃及一带,正是唐军第五、第六路军进攻的地方。
在天竺东部一带,帕拉王朝如日冲天,国王拉伐罗纳带领大军东征西讨,已经占领恒河中下游和德干高原北部一带,几乎占了天竺的一半地盘和人口,拥有大军四十多万,是当时天竺最强的国家。
在天竺南部的泰米尔一带,则有朱罗王国,其原本是一个小国,后在国王叶韦迦亚的带领下,战胜多个国家,称雄南天竺,控制了多个小国,有兵二十多万,尤其是其海军规模庞大。
瞿折罗位于天竺西部,曾被帕拉击败,领土有所缩减,但是控制着天竺西部的印度河与恒河上游和古吉拉特、拉贾斯坦一带,由国王罗什班那带领,有军队二十万。
在西天竺印度河下游的曼苏拉一带,已经从黑衣大食的独立出来,但是居民坚持信仰大食教(伊斯兰教),由总督萨法尔率领,有军队五万多人,与瞿折罗多次发生争斗。
在东天竺与符真路之间,还有一个小国若开王国,此国较小,周旋在各大势力之间,在国王达利洪的率领下顽强生存,有军队约两三万人。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8350/5028889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