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最后还是得走一趟双塔山机修厂!
就在韦东毅和李秀芝去完婚的短短几天里。
四合院中另一条看似有点苗头的“感情线”也悄然走到了尽头。
秦京茹最终还是收拾包袱,被秦淮茹送上了回乡下的城乡汽车。
促使秦淮茹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有几个方面:
首先,也是最直接的,她敏锐地察觉到傻柱对秦京茹的热情正在急剧降温。
最初的新鲜劲儿过去之后,傻柱那点基于“黄花大闺女”和“秦姐堂妹”光环的冲动渐渐消退。
他开始更现实地考虑问题:秦京茹是农村户口,没有定量,没有工作。
如果真的成了家,意味着他不仅要养媳妇。
将来有了孩子可能也是农村户口,所有的生活重担都将压在他一个人身上。
这对于虽然有点家底但本质上还是个工人的傻柱来说,压力不小。
再加上每次他想和秦京茹单独相处,都会被贾家一大家子人“无意”地搅黄。
让他感觉不是在和秦京茹谈对象,而是在给整个贾家当长工。
这种“热脸贴冷屁股”、付出远大于回报的感觉,让傻柱逐渐回过味来。
兴致自然就淡了,不再像之前那样上赶着献殷勤。
其次,对于秦淮茹本人而言,她的心态也十分矛盾复杂。
一方面,她需要吊着傻柱,让他持续为贾家输血。
但另一方面,如果真的让年轻水灵的堂妹嫁给了傻柱,她又隐隐感到不甘和不舒服。
那种感觉就像是自己精心培育、长期圈养的“血包”突然要被别人正式接管了。
即使那个人是自己的堂妹,也让她产生一种莫名的失落和危机感。
这种微妙的嫉妒和不舍,让她并不真的希望这桩婚事能成。
最后,也是最现实的一点——经济压力。
家里平白多一张嘴吃饭,对于本就拮据的贾家来说,负担是实实在在的。
贾张氏早就对此抱怨过无数次了,整天指桑骂槐地说“某些人娘家来打秋风”、“光吃饭不干活”。
秦淮茹自己也要精打细算每一分钱,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开销,时间长了,她也觉得吃力。
综合这些因素,秦淮茹很快做出了对她最有利的决定:
既然傻柱的热情已经消退,联姻的价值大打折扣。
而留着秦京茹又纯属浪费粮食,那还不如趁早送走。
于是,她找了个借口,对秦京茹说:
“京茹啊,你看柱子这边好像也没那么急了,估计还得再处处。
你先回家待段时间,等姐这边跟他把话挑明了,有了准信再接你回来。
不然你一个姑娘家一直住这儿,名不正言不顺的,让人说闲话。”
秦京茹虽然有点懵懂和失望,但也隐隐感觉到傻柱不像最开始那么热乎了。
加上自己确实想家,也就听话地收拾东西回去了。
她并不知道,自己只是堂姐用来试探和吊着傻柱的一枚棋子,用完了,也就被随手弃置了。
就这样,秦京茹的这次进城相亲之旅,虎头蛇尾地收了场。
她带着一点模糊的城里梦和未尽的期待离开了。
而四合院里,傻柱似乎松了口气,又似乎有点空落落。
但很快就被日常的忙碌和秦淮茹若有若无的安抚所掩盖。
贾家又恢复了往常的状态,只是少了一个吃饭的人,贾张氏的唠叨也暂时平息了。
然而,秦淮茹清楚,稳住傻柱的任务远未结束。
送走了堂妹,她需要寻找新的方式来牢牢拴住这个“饭票”。
而许家的突然靠近,似乎为她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可能性。
院里的算计,永远不会停止。
……
三天婚假转瞬即逝。
韦东毅神清气爽地回到了轧钢厂,走进了他那间独立的采购股办公室。
虽然只是离开了短短几天,但再次坐在办公桌后,看着孙有望送来的需要处理的单据。
他竟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毕竟这三天经历了大婚、宴席、反击许大茂、海边度假,信息量着实不小。
他刚泡上一杯茶,还没等翻开第一份文件,办公室的门就被人火急火燎地敲响了。
“请进。”
门几乎是应声被推开,食堂主任李延风那颗略显谢顶的脑袋探了进来。
一看到韦东毅,脸上立刻堆满了夸张的、如同见到救星般的笑容,整个身子挤了进来。
“哎呦喂!我的韦股长!韦兄弟!您可算回来了!
我盼星星盼月亮,可算是把您给盼回来了啊!”
李延风的语气浮夸得近乎咏叹调,就差没扑上来握着韦东毅的手摇几下了。
韦东毅被他这阵仗弄得有些哭笑不得,端起茶杯吹了吹气,无奈道:
“李主任,至于吗?我不就休了三天婚假,这才几天没来上班,厂里天塌了?”
“哎呀!您是不知道啊!”
李延风自己拉过一把椅子坐下,苦着脸开始倒苦水:
“您婚宴前一天支援我那两百斤猪肉,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
工友们吃得那叫一个满意,积极性都高了不少!
可这好东西它不顶饿啊……啊不是,是不顶时候啊!
这才几天功夫,库存又见底了!
食堂里又是一片抱怨声,说嘴里快淡出鸟来了!
我这压力大得很啊,头发都快掉光了!”
他摸着自个儿的脑门,表情愁苦万分:
“厂里计划内的肉票就那么点,塞牙缝都不够!
我这食堂主任都快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可不就天天掰着手指头算您哪天回来嘛!”
韦东毅听着,心里觉得好笑。
这李延风不愧是管食堂的,说话都带着一股油烟味儿和夸张劲儿。
他放下茶杯,语气轻松地问:“所以呢?李主任您今天这是……”
李延风立刻凑近了些,压低声音,脸上带着谄媚和期盼的笑容:
“韦股长,您路子广,心思又活泛!
我就直说了吧,这两天,能再给我弄来……三百斤猪肉不?
还是老规矩,计划外的,价格好商量!”
韦东毅一听是这事,心里顿时有底了。
他还以为出了什么大事,原来还是肉的问题。
这对于拥有超市空间的他来说,简直易如反掌。
他故意沉吟了一下,看着李延风那紧张兮兮的表情,才慢悠悠地开口:
“我还以为什么大不了的事呢,看把你给急的。
行,没问题,三百斤是吧?
我今天下午就去想想办法,争取下班前给你拉回来!”
李延风一听这话,简直如同听到了仙乐,猛地从椅子上弹起来,脸上的愁容瞬间一扫而空。
他变得红光满面,激动得语无伦次:
“哎呦!太好了!太感谢了!韦股长!您可真是我的再生父母!是我们全食堂的救命恩人啊!
啥也不说了!以后您有啥事,尽管吩咐!我李延风绝无二话!绝对给您办得妥妥的!”
他又千恩万谢了一番,拍着胸脯保证了无数遍。
这才心满意足、脚步轻快地离开了韦东毅的办公室。
仿佛已经看到了工友们嗦着猪肉炖粉条时满足的笑脸。
韦东毅看着李延风消失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
他立刻通知张勇:“勇哥,我上午会通知那边发货!我们吃完午饭就发车,去老地方提货。”
张勇高兴道:“没问题!自从咱采购股成立以来,我家那几个小崽子的嘴也养叼了,几天不碰肉,就馋得嗷嗷直叫!”
每次去提货,张勇多多少少都能分到点好处,他巴不得天天能跟着韦东毅出车!
……
午饭时间,韦东毅特意去了食堂,打了一份菜尝尝。
果然如李延风所说,油水明显寡淡了不少。
白菜炖粉条里几乎见不到什么油花,更别提肉星了。
工友们虽然没大声抱怨,但脸上多少带着点食不下咽的表情。
看来李延风确实没夸张,食堂的压力是实实在在的。
饭后稍事休息,韦东毅便叫上张勇,开着那辆立下过“汗马功劳”的老爷吉普车,再次前往城郊的中转仓库。
这辆车虽然破旧,但自从韦东毅接手以来,一直任劳任怨,从来没掉过链子。
然而,今天这辆经历过抗战、解放战争甚至可能去过朝鲜战场的老功臣,似乎终于到了极限。
车子刚驶出城区不久,在一条土路上,韦东毅就感觉不太对劲。
加速时,动力传递明显不畅,发动机轰鸣声变大,但车速却提不起来,反应异常迟钝。
“嗯?这车今天怎么有点肉?”韦东毅嘀咕了一句,稍微深踩了踩油门。
就在这时,只听车底传来一声并不响亮但很清晰的“咔嚓”闷响。
紧接着,车子猛地一顿,彻底失去了动力!
任凭韦东毅怎么踩油门,发动机空转着嘶吼,车子却只是靠着惯性缓缓滑行。
“操!抛锚了!”韦东毅骂了一句。
赶紧握紧方向盘,利用惯性将车稳稳地停在了路边。
两人下车,打开引擎盖看了看,里面除了积攒多年的油泥,也看不出什么所以然。
韦东毅的汽修技术聊胜于无,仅限于知道加玻璃水和换个轮胎,对这种明显的动力系统故障根本无从下手。
他趴下身看了看车底,黑乎乎一片,也看不出个名堂(其实是传动轴断裂,从上面很难直接看到)。
“勇哥,看来是动不了。”韦东毅拍了拍手上的灰,有些无奈。
“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
这样,你腿脚快,跑回厂里一趟,去汽修班找杨进才杨班长,请他赶紧带人过来看看。
好在离厂里不算远,也就几里地。”
“好嘞,股长您等着,我快去快回!”张勇答应一声,立刻甩开步子朝着轧钢厂方向跑去。
果然,没过太久,汽修班的杨进才班长就骑着自行车,带着一个徒弟和些简单工具赶到了。
杨班长是个老师傅,围着吉普车转了两圈,又趴到车底仔细检查了一番,最后皱着眉头钻出来。
“韦股长,”杨进才搓着手上的油泥,脸色有些凝重:
“情况不太妙啊。听声音和这症状,大概率是传动轴断了!
这玩意儿一断,动力就传不到轮子上,车自然就趴窝了。”
韦东毅一听是断轴,心里就咯噔一下,这可不是小毛病。
杨班长接着说道:
“最麻烦的是,您这车型号太老了,是当年美国佬的底子!
现在国产的零件跟它根本不匹配,咱们厂汽修班没这备件,也修不了这断轴的活儿。
我得先联络联络附近的机修厂,看看他们那儿有没有这种老古董零件的存货。”
事已至此,也没别的办法。
在杨班长的指挥下,叫来了一辆卡车,好不容易才把瘫痪的老爷车拖回了轧钢厂汽修班的车库。
韦东毅心里惦记着食堂那三百斤肉,只能又跑去运输班,凭着面子临时借调了另一辆卡车。
赶在下午下班前,总算把肉从中转仓库拉回来,交接给了望眼欲穿的李延风。
刚忙活完这事,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杨进才就又找了过来,脸上带着点无奈:
“韦股长,我打电话问了一圈了,附近的第三、第四机修厂都问过了,都没有适配您那辆老吉普的传动轴零件。
这玩意儿现在真是稀罕物了。”
他话锋一转,压低了点声音:
“不过,我倒是打听到个地方可能有戏——双塔山机械厂!
他们那儿老设备多,库存杂,兴许还能找到这种老型号的零件。
就是离咱们这儿有点距离,你要是有关系可以去问问。
只要把配件拿回来,这车修起来其实也不难!”
韦东毅一听,眉头微挑。
双塔山机械厂?
遇到李秀芝之前,他本来是打算去机修厂见见那位传说中的冷艳美女厂医——丁秋楠。
后来有了李秀芝,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他原本以为以后应该不会再和《人是铁饭是钢》的剧情人物有瓜葛。
却不想,真是造化弄人!
车是厂里的重要资产,更是他开展计划外采购的重要工具,必须得修好。
“行,杨班长,麻烦您了。双塔山是吧?这事我先记下,回头想想办法。”
韦东毅点点头,心里已经开始盘算该怎么走通双塔山机械厂的门路了。
他的老上司,也是他现在名义上的上司——三科科长董华文!
董科长和双塔山机修厂的刘峰厂长是老朋友!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8850/23046506.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