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测试和首飞
尾翼焊接难题的攻克,如同打通了总装工作的任督二脉。
车间内的气氛为之一振,但何雨泽紧绷的神经并未有丝毫放松。对于J-8这种追求高空高速的战斗机来说,地面的静态装配仅仅是第一步,更严峻的考验还在后面。
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让这架凝聚了无数人心血的战鹰,能够安然无恙地承受住超音速飞行时的极端环境。
“通知下去,各系统小组负责人,一小时后到会议室开会。”何雨泽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对助理吩咐道,“我们需要立刻启动下一阶段测试的准备工作。”
会议上,何雨泽摊开了厚厚的测试大纲。“同志们,总装完成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要面对的是验证飞机设计是否成功的核心环节,风洞试验、静力试验和后续的试飞。”
风洞试验被安排在首位。
J-8采用了全新的机头进气、大后掠三角翼气动布局,这在当时国内的飞机设计上是前所未有的尝试。
其气动特性是否稳定,操纵性能是否良好,都需要通过风洞试验来获取宝贵数据。
2天后,在相关协作单位那座庞大的、轰鸣不绝的亚、跨音速风洞实验室内,何雨泽和他的团队紧张地守候在观测台前。一个严格按照图纸缩比制作的J-8模型被小心翼翼地安装进风洞试验段。
“启动!”随着指令下达,强大的风机开始运转,气流速度逐渐增加。模型周围开始出现清晰可见的气流纹路。
“亚音速段,Ma 0.5...0.7...0.9,气动特性稳定,操纵面效率符合计算值。”技术人员报告着数据。
何雨泽紧盯着模型,特别是机头进气口和机翼结合部,这里是气动设计的关键和难点。“继续增加风速,进入跨音速区。”
当马赫数接近并超过1.0时,观测室内气氛几乎凝固。屏幕上数据显示出轻微的波动。
“注意激波位置!记录抖振数据!”何雨泽的声音沉着而清晰。
果然,在特定的跨音速区间,模型出现了轻微但可见的抖振。这是激波干扰导致的气流分离现象,如果处理不好,将严重影响飞机的操纵性和安全性。
“停!”何雨泽命令道,“调整模型姿态角,重新进行这一速度区间的测试。记录下所有异常数据点。”
经过反复多次的试验,采集了海量数据。何雨泽和技术团队几乎不眠不休地分析着每一组曲线图。“问题出在这里,”他指着图纸上机翼与机身连接处的一个细微弧度,“这个区域的曲率变化不够平滑,在跨音速时容易诱发局部激波。需要进行微调优化。”
风洞试验团队根据他的指示,对模型进行了细微的打磨修正。再次投入风洞时,抖振现象明显减轻。
虽然未能完全消除,这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极其困难,但已将其影响降低到了可控的安全范围内。
这些宝贵的数据为后续的真机试飞划定了需谨慎对待的速度区间,也为未来的设计改进指明了方向。
风洞试验暂告段落后,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全机静力试验。
这是对飞机结构强度最直接、最残酷的检验。
在巨大的静力试验厂房内,J-8的第一架原型机被密密麻麻的钢索悬吊在一个巨大的承力框架上,机身各处贴满了如同斑马纹般的应变片,这些应变片连接着数百个数据采集通道。
“各单元报告准备情况!”试验总指挥何雨泽通过对讲系统发出指令。
“液压加载系统准备完毕!”
“数据采集系统准备完毕!”
“光学测量系统准备完毕!”
“开始施加67%设计载荷。”何雨泽下令。
液压作动筒开始缓缓发力,模拟飞行中的空气动力载荷,飞机结构发出轻微的“嘎吱”声。数据监测屏上,各项应力数据平稳上升,符合预期。
“加载至85%设计载荷。”飞机的变形肉眼可见,机翼微微向上翘起。
现场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何雨泽紧紧盯着关键部位的应力数据,特别是那次经过改良焊接的尾翼连接点。数据稳定,焊缝区域未出现异常应力集中。
“加载至100%设计载荷!”这是设计的极限。
厂房里鸦雀无声,只有设备运行的嗡鸣和结构承力时持续的、令人牙酸的声响。飞机保持着这个状态整整三分钟。何雨泽和技术人员们飞快地核对所有数据,确认没有结构损伤的迹象。
“好!卸载!”何雨泽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当载荷完全卸去,飞机结构缓缓恢复原状,现场爆发出一阵热烈的掌声!静力试验的成功,意味着J-8的骨架足够强壮,足以承受设计范围内的任何考验。
然而,何雨泽并没有沉浸在喜悦中。
“准备进行破坏试验。”他平静地命令道。这是更残酷的一环,直到将飞机结构压垮,以验证其真正的极限承载能力和破坏模式,为未来的改进提供最终极的数据。
载荷再次开始增加,110%,120%... 当加载到127%设计载荷时,伴随着一声巨响,机翼主梁在预定位置断裂!破坏模式与设计预估完全一致!
“成功了!”这一次,欢呼声震耳欲聋。许多老工程师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何雨泽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紧握的拳头终于松开,手心全是汗。
J-8的结构设计通过了最严苛的考验。
地面试验环节逐一完成,包括复杂的液压系统测试、燃油系统测试以及发动机地面开车试验。
当那两台涡喷-7发动机在机尾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喷出炽热气流时,整个试车台都为之震动,也震动着每一位在场人员的心弦。
终于,新战机迎来了首飞的日子,这是组装号后已经联系好的。
机场跑道尽头,那架银光闪闪的J-8原型机在晨光下熠熠生辉,如同一位即将出征的勇士。
飞行大队的王牌试飞员,身着崭新的抗荷服,正向总工程师何雨泽做最后的请示。
“何总工,飞机准备好了吗?”试飞员神情严肃而自信。
何雨泽最后一次环视这架凝聚了他和团队无数心血的飞机,郑重地点点头:“飞机状态良好,可以起飞!记住,严格按照预定大纲操作,特别是跨音速区间,注意观察抖振情况。如有任何异常,立即返航!”
“明白!”试飞员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转身敏捷地爬入座舱。
地勤人员撤走登机梯,牵引车离开。塔台下达了起飞指令。
随着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再次响起,J-8开始滑跑,速度越来越快,修长的机身展现出优美的姿态。
在跑道三分之二处,前轮轻盈抬起,随后主轮离地!战鹰终于腾空而起,直插蔚蓝的天空!
地面上的所有人都屏息凝神,仰头眺望。何雨泽手持望远镜,紧紧追踪着空中那个越来越小的银色身影,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
飞机按照预定航线飞行,进行各种初步动作测试。通场,盘旋,模拟进场……
“感觉怎么样?”塔台通话器里传来询问。
“操纵性良好,各系统工作正常!”试飞员的声音冷静而清晰。
最关键的阶段到来,飞机开始加速,向音障发起冲击。何雨泽和所有深知风洞试验结果的人都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接近音速……马赫数0.98,0.99……”塔台汇报着数据。
短暂的噪音干扰,这是突破音障前的典型现象。
“马赫数1.02!成功超音速!”塔台的声音带着激动。
望远镜里,飞机姿态平稳,并未出现剧烈的抖振。
风洞试验的优化和试飞员的精准操作起到了作用。
又经过二十多分钟的各种科目试飞,J-8终于对准跑道,平稳地降落在跑道上,减速伞成功抛出,飞机缓缓停稳。
当试飞员跨出座舱,何雨泽第一个迎了上去。
两人紧紧握手,一切尽在不言中。现场成了欢乐的海洋,掌声、欢呼声久久不息。
首飞成功了!然而,何雨泽望着远处那架刚刚经历历史性飞行的战鹰,眼神中除了欣慰,更多的却是冷静和思考。首飞只是开始,后续还有更加繁重的调整、试飞和改进工作等待着他们。
而自己,也该是离开的时候了。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8855/2227953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