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 > 第165章 论文正式发表,数学界地震【二合一

第165章 论文正式发表,数学界地震【二合一


距离杰青名单公示,已经过去两个多月,网上大家的注意力,也从徐铭的杰青项目名称,逐渐被其他新闻热点转移不再过多关注。

    毕竟正常思维下,这种难度的数学课题,没个几年时间很难取得成果。

    然谁都没有预料到。

    徐铭的名字,会突然空降热搜。

    且连带着哥德巴赫猜想被解决的词条。

    让人瞬间懵逼。

    尤其面对各大高校官号清一色的祝贺,以及媒体方面的新闻报道,才后知后觉明白数学界又发生了大事。

    “热烈祝贺我校数学科学院教授徐铭,成功证明哥德巴赫猜想。”

    “箐华大学发来贺电,恭喜徐铭教授。”

    ……

    “我国青年数学家徐铭,再创佳绩,解决困扰数论界百年的哥德巴赫猜想,相关论文已发表在数学年刊。”

    “连证两大数论经典猜想,徐铭带领我国数学界走向国际前列。”

    “科普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究竟有多难。”

    “燕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计划拿出百万奖金,奖励徐铭为数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

    申请杰青项目仅两个多月,便取得成果,对大多数人来讲第一反应是质疑。

    很难真的相信。

    奈何面对微博相关话题内,堪称团建的官方账号。

    最终全部情绪汇聚成两个简单的字。

    牛逼。

    待回过神来,情绪逐渐激动兴奋下,纷纷发帖留言。

    甚至模仿高校账号送上祝贺。

    “卧槽,我看到了什么?”

    “徐教授居然把哥德巴赫猜想也证明了,我记得不是才刚立项的课题吗?”

    “我还是头回见到,有这么效率的杰青课题,今年其他人这下估计要汗流浃背喽。”

    “这还有什么不好理解吗,肯定是徐教授,早就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所以才顺便当做了自己的杰青项目。”

    “之前谁说徐教授是被代数几何难到,才选择重回数论领域研究哥德巴赫猜想的,现在脸被打的疼不疼?”

    “你们还在为哥德巴赫猜想被解决高兴,我已经开始期待徐教授解决七大世界数学难题了。”

    “要是这篇论文能提前发表,估计菲尔兹奖到手了。”

    “咱们的数学真的要彻底崛起了,不知道海外那些数学研究所会不会有危机感,进入新世纪之后,他们在数学上面的贡献明显不如咱们。”

    “东坪一高发来贺电。”

    ……

    伴随消息快速扩散传播,相比普通网友的狂欢,为自家青年数学家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数学人则是迫不及待的进入数学年刊官网查看论文。

    哪怕以他们的水平,大概率根本看不懂证明过程。

    与此同时。

    燕大。

    数院理教楼内,研究生组会现场。

    作为导师的郑以中教授,整个人完全沉浸在电脑屏幕中的论文内。

    手边堆放着空白草稿纸。

    时不时皱起眉头,时不时表情被喜色占据。

    他强行忍住了这么几天,如今论文正式发表,自然是如痴如醉的进行研究。

    这也是填补自己心中的那份遗憾。

    反观旁边的蒋旭和朱志轩,以及苏梦与陆明哲四个人则面面相觑,嘴唇微动想发言又害怕破坏氛围。

    他们四人同为郑以中带的学生,今天本来是早就确定下来的组会,结果因为网上突然出现的热搜,使得导师眼里只剩下徐铭的那篇论文。

    组会无法正常进行下去,几人只得用笔记本电脑,上网浏览大家的发言。

    共同分享这份属于国内数学界的喜悦。

    “铭哥可真厉害,连续证明两道数论经典问题,在数论领域高低算个大师。”

    朱志轩最终率先开口,忍不住小声感叹,哪怕和徐铭是大学室友的关系,面对此消息依旧是震惊的不行。

    和其他人不同,朱志轩因为喊顺口,私下里还是喜欢喊上一句铭哥。

    并非其他人口中的徐教授。

    “二十二岁的数论大师,你说厉害不厉害。”蒋旭闻言当即也接过话茬补充了句。

    同时心里面更是感慨万千。

    回想四年前,大家还都是刚踏入疯人院的新生。

    虽首次参加摸底考试,便在分数上有了差距,却是看得见摸得着并无什么想法。

    通过自身的努力,都有希望实现赶超。

    结果谁能想到,如今双方之间,已然不在同个层次。

    普通的数学研究生,纵使拼尽全力,也触碰不到数论大师的衣角。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又想到什么,抬眼看向对面的陆明哲提出一个建议。

    “陆哥。”

    “要不咱们也研究下徐教授的论文,我记得你不是研究过一段时间的数论?”

    “我的数论水平……不太行。”陆明哲听到这句话有些尴尬的回答。

    当初他看到徐铭在数论上成就,便想试试自己能否在此领域做出成绩,结果相应的论文资料研究不少,愣是没有搞出任何的学术成果。

    后面也就逐渐抛之脑后。

    被迫放弃。

    现在让他去研究哥德巴赫的证明论文,大概率会出现两眼一抹黑的情况。

    蒋旭摇摇头遗憾道:“那真是可惜。”

    苏梦则满脸崇拜的接过话茬道:

    “放眼全世界所有的青年数学家,估计都找不出第二个像徐教授这样的数学天才。”

    这番言论也得到其他人认可,纷纷点头称是。

    而至于接下来的时间,也只能暂且自习,等待导师看完这篇论文。

    ——

    相比较国内这边的全网狂欢,海外普通民众,对徐铭有了更清楚认识的同时,也都感到不可思议,仿佛在他们眼中东方数学家应该证明不成功才是。

    发表评论惊呼之外,对自家数学界也表示担忧。

    “我的上帝,天呐,原来世界上,真的还有这种年轻的数学天才。”

    “他究竟是怎么做到的?”

    “比高斯还要厉害的青年数学家吗,这对数学界确实是件好事情。”

    “为什么我们诞生不了这种数学天才?”

    但要说谁的反应最大,那自然属国际高校数学系和数学研究所。

    西海岸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下午。

    陶哲轩站在一间教室内,眼前放着几块写字板,上面被大量的数学公式符号所占据。

    哪怕是数学专业的学生过来,看上一眼也要头晕。

    然而他却格外专注,时不时对公式进行修改,完全不关注外界发生的事情。

    自从在网上看到消息,得知徐铭又重新回归,擅长的数论领域,且还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为避免像之前孪生素数猜想那样又被抢先,他和自己的合作伙伴加快了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

    希望借助这点进度领先优势,率先完成证明。

    为此他甚至主动减少了学校的课程,好专心来攻坚此猜想中的问题。

    “这一步还是行不通。”

    “需要引入新的定理改造公式。”

    “如果使用……”

    就在他正为了某个瓶颈,冥思苦想的时候,外面却突然传来了敲门声。

    顿时让他眉头紧皱。

    数学家在研究某个数学难题时,思路非常重要。

    很忌讳被人中途打断,影响灵感碰撞。

    因此他才反锁了教室的房门,甚至特意贴出告示牌避免有外人打扰。

    正当他有些不满时,却听见一道熟悉的声音。

    “是我格林。”

    “格林教授突然过来,难道是有了新进展……”陶哲轩闻言想到什么脸上现出期待。

    对方来自加州大学,主要研究数论和解析,由于之前在一些问题上有过讨论和交流,便达成了一致意向共同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不过他们大多时候是通过邮件交流,固定日期一起展开详细的论证。

    今天格林这时候找过来,最大的可能,或许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研究有了新的灵感和想法。

    说不定能解决当下面对的困境。

    念头停留在这里,陶哲轩哪里还会迟疑,当即暂时停下手上的事情。

    先开口回应一声,然后快速朝门口位置走去。

    “我这就出来。”

    陶哲轩从里面打开教室门,体型显瘦戴着副近视眼镜的男子进入视野,正是和他差不多年纪的格林。

    此时对方像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脸色显得急切。

    没等陶哲轩开口,便迫不及待发言,抛出一个问题。

    “陶。”

    “你有关注最新一期的数学年刊吗?”

    “这么快就出了?”陶哲轩听到是这件事有些疑惑的下意识反问句。

    像他们这样的数学家,自然会去看数学界四大顶刊的每期最新期刊,正因如此他印象中,数学年刊最新期应该还不到发布时间才对。

    好在他的这份诧异并未持续太久,格林面对这个回答没有卖关子,下秒便直接讲出自己知道的消息。

    “数学年刊突然宣布,哥德巴赫猜想已被证明,并提前发行了最新期期刊。”

    “格林。”

    “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陶哲轩猛地怔了下摇摇头不太相信这件事。

    丝毫不夸张的讲,如今放眼数学界,最有可能证明哥德巴赫猜想的,只有陈省身奖得主燕京大学的徐铭。

    关键对方在两个月前,刚开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

    怎么看都不可能是证明者。

    可惜他的自信仅保持了三秒不到,便被接下来格林的话击的粉碎。

    “这是刚发生不久的真事,燕京大学徐铭成功证明了哥德巴赫猜想,数学年刊成立了专家组,由德利涅教授牵头对论文完成了验证。”

    “如果我预料的不错,现在数学界不亚于发生地震。”

    “怎么可能……”陶哲轩微张着嘴巴,眉宇间除了震惊还是震惊。

    实在难以相信,有人可以在这么短时间内,解决困扰数论界百年的经典猜想。

    不过在数学家的严谨性格驱使下,他没有长时间的站在门口位置呆滞,下秒便急忙返回教室内的电脑旁,迅速打开数学年刊官网查看论文。

    究竟是否真的证明,他作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者。

    心里面大致能有一个较清晰的判断。

    至于格林教授,望向陶哲轩的背影,在摇摇头后同样跟着走了进去。

    他们在哥德巴赫猜想上,付出了这么多精力,结果却成为无用功,要说没有半点遗憾肯定不可能,可惜现实摆在眼前也容不得不相信。

    其实他在过来的路上,已然查看了那篇论文。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也只能说,对方使用的证明方法选比他们更巧妙。

    加上德利涅和伊万尼克等数论专家背书,想要推翻结论证伪的可能性非常小。

    之所以没有同陶哲轩讲这些,是希望对方看到那篇论文后能认清现实,不要丧失对数学研究的信心。

    陶哲轩已经不知道多少次,打开数学年刊页面,但这回握住鼠标的手,因为情绪的剧烈波动,而发生微微颤抖似乎有些不受控制。

    约摸大半分钟的时间,才算找到徐铭那篇论文。

    《关于代数对称多尺度解析筛法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相关证明》

    下秒果断沉浸其中认真研究。

    格林则坐在一旁,等着陶哲轩把论文看完。

    ……

    不知过去多久。

    陶哲轩方神情复杂的收回目光,整个人的心情已然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形容。

    本以为自己找了合作伙伴,又比徐铭那么早便投入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其进展有着较大概率走在前面。

    结果最终却和孪生素数猜想一样,依旧是徐铭率先推导出正确结论。

    “很精彩的证明过程。”

    “多尺度解析筛法不愧是他构造的,他对此筛法工具的理解远在我们之上。”

    “看来他从来都没有放弃数论。”格林这时站起身走过来接过话茬表示道。

    话音才刚落下,下秒未作停顿又继续往下说。

    “徐在数论领域的天赋,是任何一位数学人,都没有办法相比的,如果我们在其他数学分支内,或许才有可能走在他的前面。”

    “例如代数几何中的霍奇猜想。”

    原本还情绪有些低落的陶哲轩,在听到格林这句话后猛地转过身,眼中重新迸发出精光下意识脱口而出。

    “你是说徐铭还会继续研究霍奇猜想?”

    “以我对他的了解,恐怕会是这样。”格林点点头给出比较肯定的答复。

    陶哲轩仔细想了想也点头道:“确实如此。”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索性转变思路,不再继续去纠结哥德巴赫猜想所带来的影响。

    反倒是探讨起合作研究霍奇猜想可能性。

    他们和徐铭不同,擅长领域包括多个数学分支,且取得过一定的学术成果。

    既然数论领域已被徐铭彻底拿下,那把目标放在霍奇猜想上最为合适,毕竟也只有七大世界数学难题,所带来的影响力才能和数论两大明珠相比。

    而有着类似想法的。

    远不止他们。

    法尔格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组织起验证团队。

    眼瞅着数学年刊在数学界的影响力,因徐铭未稳定发表论文下降,即将回到之前四大顶刊平衡的时期,结果却突然宣布哥德巴赫猜想被证明。

    使得数学界一下子炸开了锅,似乎真要坐稳四大顶刊之首的位置。

    这对他负责的数学新进展期刊,无疑有较大影响。

    尽管法尔格心里清楚,数学年刊的严谨性,以及德利涅等专家的权威。

    既然敢面向数学界宣布发表论文,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漏洞或者问题,但他还是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绪波动。

    实在想不通困扰数论界这么多年的猜想,到徐铭手里居然会如此轻松。

    竟然连续证明了两道。

    相对比之下,反倒显得他们国际数学界,没什么能拿出手的数学天才。

    特别最近几天他看网上讨论,甚至有人质疑,国际数学联盟为何没有,给徐铭颁发菲尔兹奖。

    眼看东方数学界的崛起势不可挡,让他们这些老牌学派不由得产生出危机感。

    结果正如法尔格预料的那样,哈佛大学数学系,在抽调人员进行验证后,硬生没有从论文中,找到任何逻辑上的漏洞以及细小的错误。

    “法尔格教授。”

    “根据我们的验证结论,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确实被彻底证明解决。”

    “且证明过程堪称完美。”

    哈佛大学数学系会议室内,法尔格听到这个回答,整张脸色完全板着不大好看。

    现在他已经没有心情,再去说这件事。

    而是把精力,放在国际数学界未来发展上,无论如何不想看到东方数学界后来居上成为权威,至于其中关于权威的衡量即是对数学发展的贡献。

    最直观做法,便是解决数学界难题,推动数学发展。

    徐铭连证明两大数论经典猜想,便是最好例子,值得他们重视学习。

    “我们已经失去了数论分支的权威性,未来必须要捍卫其他数学领域,我会向国际数学联盟申请建议,后续增加对七大世界数学难题的研究投入。”

    “东方数学界对数学发展的贡献,绝不会高过我们。”

    法尔格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直接便讲出核心,同样这项提议也得到了在场教授的认可。

    能够想象一旦更多的数学机构研究所,加入到对七大世界数学难题的研究,将会逐渐形成一场东西方之间的庞大数学学术竞赛。

    不过最为高兴,乐意见到这种情况的,恐怕要属提出千禧年大奖难题的克雷数学研究所。

    ……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9184/1111095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