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被宗族嫌弃的我,靠律法开挂了 > 第124章 成为弃子

第124章 成为弃子


第一百二十四章  成为弃子

翌日朝会,金殿之上。

当有大臣奏报完其他事项,殿中稍静之时,李世杰整了整衣冠,手持玉笏,迈步出班,面色沉痛而凛然。

“陛下,臣有本奏!弹劾兵部职方清吏司主事孙某等员!”他声音洪亮,吸引了满朝文武的注意。

“孙某等人,奉旨协查西北军马案,然其行事乖张,操切冒进,不察实情,偏听偏信!”

“所倚重之刑部特聘讼师秦默,更乃品行卑劣、欺世盗名之徒!”他慷慨陈词,将秦默的“受贿罪行”描述得绘声绘色,仿佛亲眼所见。

“此等无德无行之人,竟被委以重任,致边军将士寒心,西北民心浮动,司法公信受损!孙某等人失察之责,难辞其咎!”

“而那秦默,更是罪大恶极!臣恳请陛下,严惩孙某等失职之员,以儆效尤!”

“并敕令三法司,对秦默所涉贿案,深入彻查,从严从速法办,以正国法,以清吏治,以安民心!”

李世杰一番话,掷地有声,冠冕堂皇。

他巧妙地将兵部官员的“失察”与秦默的“犯罪”捆绑弹劾,既撇清了自己,又展现了“公正”姿态。

朝堂之上,顿时一片哗然。许多大臣面面相觑,惊疑不定。

一些平素与李世杰不睦或与平西侯交好的官员,则面露玩味之色,乐见其成。更多人则是选择明哲保身,沉默观望。

龙椅之上,皇帝萧震岳静静听着,目光深邃,从李世杰脸上扫过,又缓缓扫过百官。

他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既未对秦默的“罪行”表示震惊,也未对李世杰的“大义灭亲”表示赞许。

这种沉默,比任何疾言厉色都更具压迫感。

它意味着,皇帝在冷眼旁观,既不阻止,也不支持,任由事态按照其自身的逻辑发展,也任由李世杰亲自将秦默推向更深的深渊。

李世杰的奏本,通过朝廷邸报,迅速传遍京城,并向着西北蔓延。

它彻底坐实了秦默的“罪名”,摧毁了他最后可能存在的、来自京城的潜在支持。

镇国公府的庞大影响力,此刻化为了压垮秦默的最后一根稻草。

消息传回洛城,顾砚章、钱惟安等人弹冠相庆,气焰更加嚣张。

而按察使赵汝明闻讯,最后一丝犹豫也彻底消失,对秦默案的“审理”方向,已然注定。

秦默,身陷图圄,团队崩溃,声名扫地,靠山反目。

绝境,至此似乎已成定局。

清州城,秦府。

秦正得知儿子秦默在洛城被革职下狱、罪名是“收受巨贿”的消息时,手中的茶盏“啪”地一声摔得粉碎。

他枯坐书房良久,面色灰败。纵然秦默是庶出,且因口吃自幼不得他喜爱,但终究是他的骨血,更在青阳一案中为秦家挣回了不小的脸面。

如今身陷如此重罪,一旦坐实,不仅是秦默个人的毁灭,更可能牵连整个秦家的声誉。

“不行……我得……”秦正猛地站起身,声音颤抖,“我得去求王景尧,让他至少让刑部行文,将此案发回重审……”

“老爷!”一个冰冷的声音打断了他。王氏推门而入,脸色阴沉,“你要去求我兄长?为了那个结巴庶子?你可知他这次得罪的是谁?是镇国公!”

“李国公在朝会上亲自斥责他‘品行卑劣、欺世盗名’,要求严惩!你这是要让我兄长,让我们王家,去驳镇国公的面子,去蹚这浑水吗?!”

秦正一噎,气势顿时矮了半截:“可……可他毕竟是……”

“是什么?”王氏厉声打断,眼中没有丝毫怜悯,“他是个灾星!在青阳就惹是生非,到了洛城更不知收敛,竟敢去查那等惊天大案,如今更是卷入了贿赂丑闻!”

“这等无能又惹祸的东西,早就该逐出家门!如今正好,他的事,与我们秦家无关!”

她逼近一步,盯着秦正:“老爷,我绝不会为了他去求我兄长!我们王家,不会出一分力!你也趁早死了这条心,别为了一个庶子,毁了锐儿的前程,毁了整个秦家!”

秦正看着妻子决绝而冷酷的脸,张了张嘴,最终颓然坐回椅中。

他知道,妻子的话虽无情,却现实。

镇国公的态度已然明确,王家绝无可能为了一个无关紧要的庶子去得罪如日中天的李世杰。他一个小小的状师,又能做什么呢?

“唉,罢了,罢了……听天由命吧……”秦正长叹一声,眼中最后一点希望的光芒彻底熄灭。

王氏见状,想起秦默昔日在家中的“忤逆”和在清州城出的风头,再对比此刻他身陷囹圄的惨状,她心中只觉得无比畅快。

这个庶子的存在,始终是她心头的一根刺,如今眼看就要被彻底拔除,她的儿子秦锐的地位,将再无人能够动摇。

就在秦府风波稍定之际,秦锐却带着几名随从,意气风发地出现在了洛城。

美其名曰:“父亲担忧兄长,特命我来看看,能否代为收拾些残局,莫让秦家声誉受损太甚。”

他抵达后,第一件事便是大张旗鼓地去了已被查封的秦氏状师行。

看着门上交叉的封条和冷清的院落,他脸上抑制不住地露出得意之色。

他对着守门的差役高声说道:“差爷辛苦!在下秦锐,乃秦默之兄。舍弟行事不慎,触犯律法,累及各位劳心。”

“在下此来,一为探望家兄,二也是想看看,能否尽量弥补些损失,挽回些我秦家颜面。”

言语之间,将自己塑造成一个顾全大局、前来收拾烂摊子的正面形象,实则处处暗示秦默罪有应得,并与秦默划清界限。

秦锐的到来,以及他身后所代表的京城刑部王侍郎的潜在影响力,让洛城的官员们不得不有所表示。

按察使赵汝明做东,在一家高档酒楼设宴,为秦锐“接风洗尘”。

布政使钱惟安、浩然状师行顾砚章作陪,宴席气氛微妙而热络。

赵汝明言辞谨慎,多是场面话:“秦公子远道而来,辛苦了。令弟之事,本官亦是痛心,然国法如山,不得不秉公处理啊。”

钱惟安则笑容满面,话语中带着暗示:“秦公子深明大义,令人敬佩啊!洛城之事,错综复杂,有时快刀斩乱麻,方能稳定大局。想必王侍郎在京城,亦是此意。”

顾砚章捋须微笑,语带深意:“秦默公子才华是有的,只可惜……年少气盛,不懂和光同尘之理。秦锐公子沉稳干练,颇有王家风范,将来必成大器。”

秦锐几杯酒下肚,志得意满,拍着胸脯保证:“诸位大人放心!秦默咎由自取,我秦家绝不会袒护!家母也早有交代,一切依国法行事!”

“至于那军马旧案,既然主犯已认罪,想必也已水落石出。我等……便不再深究,以免节外生枝,影响洛城安定,也让诸位大人难做。”

这番话,正中钱惟安、顾砚章下怀,也让赵汝明松了口气。

秦锐的态度,几乎等同于代表秦家承认了现状,放弃了对军马案的追查。

一场宴席,宾主尽欢,各方利益在推杯换盏间达成了心照不宣的默契。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9324/11110998.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