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散布谣言
第八十八章 散布谣言
不仅如此,一场更加阴险的舆论战,在青阳府的大街小巷悄然掀起滔天浊浪。
钱有德利用“宝昌隆”状师行遍布城中的眼线和关系网,赵鲲则出钱,雇佣了大量街巷闲汉、茶馆酒肆里的帮闲、甚至一些为了几文钱就能编故事的落魄文人,开始有组织、有预谋地散布谣言。
谣言的内容经过精心编织,极其恶毒,直指秦默和李老四的软肋。
在城西的菜市口,几个闲汉蹲在墙角,唾沫横飞地对过往行人“闲聊”:“听说了吗?城西那个李老四,根本不是啥好东西!欠了赵员外一大笔印子钱,利滚利还不起了,这才立契卖田抵债!”
“白纸黑字按了手印的!现在看秦讼生有名,就想赖账,反咬一口!”
“就是!赵员外可是咱青阳有名的善人,修桥铺路没少干,能冤枉他一个老农?”
“我看呐,八成是那秦默,看中了李老四家那个有几分姿色的闺女,才这么卖力出头!嘿嘿,什么‘青天’,还不是馋人家身子?”
在茶馆里,有说书人拿到银钱,在正书开场前,故作神秘地“插播”一段“本地趣闻”:“话说这世道,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呐。有些所谓‘青天’,表面光鲜,背地里……啧啧,收受重金,替那等刁民诬告良绅,这官司啊,打得就是银子!”
台下立刻有托儿起哄:“先生说的是不是最近那桩田土官司啊?”
说书人捻须微笑:“佛曰,不可说,不可说啊……诸位自行品味。”
甚至在士子文人聚集的书院、文社附近,也开始流传类似耳语:“秦默此次,怕是沽名钓誉过了头。那李老四分明债台高筑,卖田偿债乃天经地义,他如此强出头,莫非真如传言所说,收了黑钱?”
“我看他破案是假,博取名望、结交权贵是真。如此心术,岂是正人君子所为?”
谣言版本越来越多,细节越来越“有鼻子有眼”。许多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将信将疑,一些原本敬佩秦默的人也开始动摇。
茶余饭后,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李老四在状师行内,听到周平转述外面的风言风语,气得浑身发抖,老泪纵横,连连磕头:“秦状师,您可要相信小老儿啊!我李家世代清白,从未欠过赵鲲一文钱!他们这是要逼死我,往您身上泼脏水啊!”
秦默扶起他,目光沉静:“老丈放,放心。清者自清,浊,浊者自浊。此等卑劣伎俩,乱,乱不了秦某之心。”
然而,尽管秦默内心坚定,但这铺天盖地的谣言确实带来了压力。
它混淆了视听,扰乱了人心,甚至可能影响府衙官员对案件的初步判断。
周文渊忧心忡忡,柳含烟则动用醉仙楼的关系,试图反向澄清,但面对有组织、有资金的谣言攻势,收效甚微。
赵鲲与钱三的这一系列疯狂反扑,虽然未能直接阻止秦默的调查,却成功地制造了巨大的障碍和紧张氛围。
他们将水搅浑,试图将一场本是非分明的官司,拖入泥潭般的混战之中。
……
连日来,柳含烟在醉仙楼的巧妙布局,她并未急于求成,而是精心挑选时机和对象。
这日晚间,醉仙楼雅间“听雨轩”内,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受邀的是一位在户房任职多年、却始终郁郁不得志的老书吏,姓孙。
孙书吏平日谨小慎微,但因曾因账目问题被钱三当众呵斥羞辱,一直怀恨在心。
几杯陈年花雕下肚,加之柳含烟温言软语,巧妙引导,孙书吏的话匣子渐渐打开,满腹牢骚倾泻而出。
“……柳老板,您是明白人。这衙门里的勾当,嘿,真是黑得很呐!”孙书吏面色泛红,舌头有些打结,“就那钱三,什么东西!屁大点本事没有,就会溜须拍马,坑蒙拐骗!仗着巴结上了刘知府……呃……”
他意识到失言,赶紧住口,猛灌了一口酒。
柳含烟心中了然,亲自为他斟满酒杯,嫣然一笑,不着痕迹地转移话题:“孙先生是老实人,自然看不惯那些。”
“不过话说回来,钱书吏能得上面赏识,想必……也有些旁人不及的‘本事’吧?”她故意将“本事”二字说得略带揶揄。
“本事?”孙书吏嗤笑一声,压低声音,带着酒气和怨气,“他那点‘本事’,全是见不得光的!就帮城西那赵鲲……哼,类似李老四这样的事儿,干了可不是一回两回了!”
柳含烟面上却不动声色,故作好奇:“哦?还不止一桩?这……总能做得天衣无缝?”
“天衣无缝?”孙书吏撇撇嘴,左右瞟了一眼,声音压得更低,“屁!哪有什么天衣无缝!不过是欺负那些苦主没权没势,告状无门罢了!”
“就去年帮赵鲲谋夺城南王寡妇那五亩桑田的时候,听说就差点出了纰漏……”
他打了个酒嗝,神秘兮兮地往前凑了凑:“好像是改动旧册的时候,忘了把最初的那份草稿底子彻底销毁。”
“听说就藏在他那办公的桌子底下,靠墙那块地砖……好像是第三块?下面有个暗格!那次他慌里慌张的,我还瞥见了一眼……后来不知处理掉没有。哼,这种伤天害理的事做多了,也不怕遭报应!”
说完这些,他似乎耗尽了力气,也或许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嘟囔了几句,便伏在桌上,昏昏欲睡。
柳含烟的心却砰砰直跳!暗格!原始底稿!这可是意想不到的重大线索!
她强压激动,示意侍女好生照顾孙书吏休息。自己则立刻起身,匆匆写下密信,让心腹伙计以最快速度送往秦氏状师行。
状师行内,烛火摇曳。
陈细柳已经连续多日埋首于那堆故纸堆中,眼睛酸涩肿胀,但她依旧坚持着。
周文渊年纪大了,精神不济,已在隔壁小憩。
细柳负责整理核对的是近几年府衙留存的税粮入库核对账目副册。
这些册子更为繁杂,记录着各户缴纳粮税的明细、时间、经手人等信息。
她按照田亩编号和户主姓名,逐一筛查与李老四、赵鲲以及丙字七号田相关的记录。
时间一点点过去,夜色渐深。
就在她感到疲惫不堪,准备明日再看时,指尖划过一页略显散乱的附录清单——这似乎是某年税粮征收末期,对一些零星散户、延迟缴纳的农户进行的补充记录清单,并非正式册簿,故之前未被重点关注。
她的目光陡然定格在清单中间偏下的一行!
那行字墨色略淡,笔迹也与前后不同,似是后来补录上去的。上面清晰地写着:“嘉和XX年冬十一月丙寅,城西李家坳农户李四,缴丙字七号田赋粮,上田三斗,折银XX钱,经手人:衙前差役李二。”
陈细柳猛地吸了一口凉气,睡意全无,心脏狂跳起来!
她颤抖着手,迅速翻出之前发现问题的府衙年度田亩赋税总录,找到对应年份的记录——那上面明确写着,该年份,丙字七号田的赋税由“户主赵鲲”缴纳,田亩等次已悄然变为“中田”,纳税额“两斗”!
矛盾!天大的矛盾!
它无比确凿地证明:就在赵鲲声称已经“买”下田产、县衙田册已被篡改之后的那个纳税周期,李老四仍然在为自己名下的丙字七号田缴纳着全额赋税。
而且田亩等次仍是“上田”,纳税额仍是“三斗”!这与篡改后的田册记录形成了不可调和的、赤裸裸的对立!
这已不再是间接的疑点或推测,而是白纸黑字、无法辩驳的铁证!它直接戳穿了赵鲲与钱三伪造交易时间、篡改田册的谎言!
“周叔,周叔!快醒醒!找到了,找到了!”陈细柳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拿着那张珍贵的清单,冲进周文渊休息的小间。
周文渊被惊醒,看到陈细柳手中颤抖的纸页和上面的字迹,听完她的解释,老先生的呼吸变得急促,眼睛瞪得老大,一把抢过清单,凑到灯下反复观看。
“好,好!苍天有眼啊!”周文渊激动得老泪纵横,连连拍案,“此乃铁证!任他钱三巧舌如簧,任他赵鲲权势熏天,也休想抵赖!”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19324/11111034.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