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诸天火红年代,冰箱每日刷新 > 第218章 217罗家见面商谈婚事双方印象

第218章 217罗家见面商谈婚事双方印象


第二天下午。

    残阳西落,夕阳的余辉将小县城染成了一片温暖的金色。

    阳香梅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脚步轻快地走出医院大门。她先去了光明下榻的招待所,姐弟俩在房间里说了会儿话,阳光明关心地问了问姐姐第一天上班的情况,阳香梅脸上始终带着浅浅的笑意,一一作答。

    约莫半小时后,两人一同回到了医院宿舍。

    这间不大的屋子已经被阳香梅收拾得井井有条。虽然家具简陋,只有一张床、一个旧木箱、一把椅子和一张小桌子,但处处透露着主人的用心。

    地面扫得干干净净,窗户擦得透亮,床上铺着素净的床单,虽然洗得有些发白,但却平整得没有一丝褶皱。

    阳香梅从床底下拖出一个旧木箱,打开箱盖,开始整理几件换洗衣服。她仔细地将每件衣服摊平、折叠、抚平皱褶,再整齐地码放进箱子里。

    阳光明坐在唯一的椅子上,随手翻看着一本不知从哪里找来的旧杂志,神态悠闲。

    这时,院子外传来了一阵熟悉的自行车铃铛声,清脆悦耳,紧接着是罗兴邦那带着笑意的喊声:“香梅?光明兄弟?在屋吗?”

    阳香梅眼睛一亮,连忙应道:“在呢!兴邦,进来吧!”

    门被推开,罗兴邦走了进来。

    他今天显然特意收拾过,换了一件半新的蓝色工装,洗得干干净净,连扣子都扣得一丝不苟。头发梳理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憨厚又喜悦的笑容,手里拎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分量的煤油炉子和一个小铁桶。

    “兴邦大哥,下班了?”阳光明放下杂志,站起身打招呼。

    “哎,刚下班。”罗兴邦把东西放在门边墙角,擦了把额头的汗,“我估摸着香梅这儿可能缺点家伙什,就把我家闲置的这个煤油炉拿来了,还有一小桶煤油。平时烧个热水、热个饭啥的,方便点。”

    煤油炉在这年代是常见的便携炊具,虽然有点味道,但确实能解决大问题。

    阳香梅心里一暖,连忙道:“你想得真周到,有个煤油炉,确实方便很多。快坐下歇歇,喝口水。”

    她拿起暖水瓶给罗兴邦倒水,水温透过杯壁传递到罗兴邦的指尖,恰如她此刻心中的暖意。

    阳光明看着罗兴邦的举动,心里也点了点头。能想到这些生活细节,说明他是真心实意为二姐着想。

    “谢谢啊,兴邦大哥,这东西来得正是时候。”阳光明笑着说道。

    罗兴邦接过水,憨厚地笑笑:“这有啥,应该的。”他环顾了一下小屋,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这宿舍真不错,挺敞亮的,比我想象的好多了。以后你上班就几步路,太方便了。”

    “是啊,多亏了霍主任。”阳香梅感激地说道,眼神中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

    三人闲聊了几句家常,阳光明看看时间,提议道:“兴邦大哥,你来得正好。今天是个好日子,我二姐工作落定了,户口也办好了,算是双喜临门。咱们别在屋里窝着了,我请客,去附近的饭店吃顿饭,庆祝一下,顺便也商量商量后面见你父母的事。”

    罗兴邦一听,连忙摆手:“那怎么行!光明兄弟你来了是客,哪能让你请客!这顿必须我请!”

    阳光明笑道:“今天这顿意义不一样,是庆祝我二姐新生。你就别跟我争了,下次有机会,我再狠狠宰你一顿。”他语气轻松,却带着不容拒绝的意味。

    罗兴邦看向阳香梅,阳香梅抿嘴一笑,轻声说:“听我小弟的吧。”

    “那……那好吧。”罗兴邦不再坚持,心里却琢磨着等下一定要抢着付钱。

    三人锁好门,出了医院宿舍区,朝着县城中心那一家还算不错的国营饭店走去。

    路上行人不多,显得宁静而安逸。

    阳香梅走在两个男人中间,听着他们闲聊,心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路边的白杨树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仿佛也在为她的新生活祝福。

    到了饭店,正是饭点,里面有几桌客人。

    他们找了一张靠窗的桌子坐下,从窗户望出去,可以看到街上零星的行人和自行车驶过。

    服务员拿着菜单过来,态度不冷不热。阳光明接过菜单,点了几个硬菜:红烧肉、家常炖鱼、炒鸡蛋,又要了一个凉拌黄瓜,外加三碗米饭。

    点菜时,他特意询问了姐姐和罗兴邦的意见,显得十分周到。

    点完菜,趁着等菜的功夫,阳光明切入正题,“兴邦大哥,我这次来东北,时间有限。最主要的两件事,一是落实二姐的工作,二是和你父母见个面,把你们俩的婚事定个章程。现在第一件事圆满解决了,你看第二件事,什么时候方便?”

    罗兴邦立刻坐直了身体,表情认真起来:“光明兄弟,我来之前,我爸我妈还特意嘱咐我呢。他们说,知道你出差时间紧,见面的事不一定要等到星期天。

    看你方便,明天或者后天中午都行,他们那边请假没问题。主要是迁就你的时间。”

    他顿了顿,脸上带着真诚的期待:“我爸妈的意思是,欢迎你和香梅到家里去坐坐,吃顿便饭,也正好认认门。”

    阳光明点点头,对罗家的积极态度感到满意。

    这说明对方很重视这次见面,也重视二姐。

    他沉吟了一下:“明天……有点仓促了。后天上午吧,你看怎么样?上午时间充裕些,说话也方便。下午大家该上班的还能去上班,不耽误事。”

    “后天上午行!没问题!”罗兴邦立刻应道,“那我回去就告诉我爸妈,让他们准备一下。”

    “也不用太特意准备,家常便饭就好。”阳光明客气了一句。

    “要的要的,你们是贵客,第一次上门,怎么能马虎。”罗兴邦憨笑着,心里却琢磨着回家得让妈妈多准备几个好菜。

    这时,菜陆续上来了。

    虽然比不上大城市的精致,但分量十足,香气扑鼻,看着很有食欲。

    红烧肉色泽红亮,肥瘦相间,炖得软烂入味;家常炖鱼汤汁浓郁,鱼肉鲜嫩;炒鸡蛋金黄诱人,散发着诱人的香气;凉拌黄瓜清爽可口,正好解腻。

    “来,动筷子!别客气!”阳光明招呼道,率先夹了一筷子鱼放到阳香梅碗里,“二姐,多吃点,这几天辛苦了。”

    “哎,我自己来。”阳香梅心里暖暖的,弟弟的体贴让她感到无比温暖。

    罗兴邦也赶紧给阳香梅夹了块红烧肉,又给阳光明夹菜:“光明兄弟,你也吃,别光顾着我们。”

    饭桌上的气氛,轻松融洽。

    三人边吃边聊,主要是阳光明和罗兴邦在说,阳香梅安静地听着,偶尔抿嘴笑笑。

    阳光明又问了些罗兴邦在木材厂工作的情况,以及他家里的一些日常琐事,看似随意,实则是在进一步了解对方的家庭环境和氛围。罗兴邦都一一回答了,语气实在,没什么虚话。

    吃完饭,阳光明抢在罗兴邦前面结了账。罗兴邦争抢不过,一脸过意不去。“光明兄弟,这怎么好意思,在我们东北,还要让你请客……”

    阳光明拍拍他的肩膀,笑道:“下次,下次一定让你请。今天是我为二姐庆祝,意义不同。”

    出了饭店,天色已经擦黑。晚风带来一丝凉意,吹散了白天的燥热。街灯陆续亮起,昏黄的灯光下,小县城显得格外宁静。

    “兴邦,那你早点回去休息吧,明天还得上班。”阳香梅轻声对罗兴邦说道,语气中带着关切。

    “哎,好。”

    罗兴邦推过自行车,又对阳光明说道:“光明兄弟,那咱们就说定了,后天上午九点,我来宿舍接你们?”

    “行,九点见。”阳光明点点头。

    看着罗兴邦骑上车,车铃声叮当作响地消失在夜色中,阳光明和阳香梅才转身往回走。姐弟俩并肩走在寂静的街道上,脚步声在夜色中显得格外清晰。

    阳光明一边往前走,一边说道:“二姐,明天上午,你跟霍主任请个假吧,就说要商量婚事,后天上午去男方家里见面。”

    “嗯,我明天一上班就跟霍主任说。”阳香梅应道,心里既期待又有些紧张。她知道,这次见面至关重要,关系到她未来的幸福。

    “放心,霍主任肯定能理解,也会替你高兴的。”阳光明安慰着,语气中充满了对姐姐的关爱。

    回到宿舍,阳香梅的心情依旧难以完全平静。她拿出那身没穿过几次的卡其布半袖,在身上比量着,又拿出一双新皮鞋,小心翼翼地擦着鞋面。这些是她为了这次见面特意准备的,花了她不少积蓄和布票。

    “小弟,你看我后天穿这身行吗?会不会太新了?显得刻意?”她有些不自信地询问,手指轻轻抚过衣服的纹理,眼神中流露出忐忑。

    阳光明打量了一下,笑道:“挺好的,大方得体。新衣服就是这时候穿的。第一次见面,穿得精神点,也是对对方的尊重。罗家看了,也知道咱们家重视这门亲事。”

    听了弟弟的话,阳香梅安心了些。她仔细地将衣服叠好,放在床头,确定明天就穿这身衣服。

    第二天一早,阳香梅怀着忐忑的心情到了医院骨科。

    晨光中的医院已经开始忙碌起来,穿着白大褂的医护人员匆匆走过,病房里传来轻微的声响。

    霍主任刚到办公室,正在泡茶。看到阳香梅,笑着问道:“香梅来了,怎么样,宿舍都收拾利索了?还缺什么不缺?”

    阳香梅连忙说道:“都收拾好了,霍主任,什么都不缺,谢谢您关心。”

    她犹豫了一下,有些不好意思的继续说道:“霍主任,我……我想跟您请半天假,后天上午。”

    “哦?有什么事吗?”霍主任和蔼地询问,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

    “我弟弟和兴邦说好了,后天上午,要去……去罗兴邦家里,和他父母见个面,商量一下我们的事……”阳香梅的声音越来越小,脸颊泛起红晕,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

    霍主任一听,顿时笑了:“这是好事啊!大喜事!应该去,必须去!假我准了!半天够不够?要不给你一天?”

    “不用不用,半天就够了,谢谢霍主任!”阳香梅连忙道谢,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脸上露出感激的笑容。

    “见了对方父母,大大方方的,别紧张。”霍主任出言鼓励,“你这孩子踏实本分,谁家娶了都是福气。罗家父母我虽然不熟,但听说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家。好好聊,肯定没问题。”

    “哎,我知道了,谢谢霍主任。”霍主任的鼓励让阳香梅增添了不少勇气。

    她退出主任办公室,脚步轻快地走回大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请好了假,阳香梅一天的工作都充满了干劲。科室里的同事听说她要去未来婆家见面,也纷纷打趣和祝福,让她原本紧张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中午休息时,几个年长的护士还热心地给她传授了一些见家长的经验,比如该注意什么礼节,该带什么礼物,该怎么说话等等。阳香梅认真地听着,心里暖暖的。

    下班后,她特意去医院的澡堂洗了个澡,把自己收拾得清清爽爽。温热的水流冲去了一天的疲惫,也让她更加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人生即将进入新的阶段。

    晚上,阳香梅早早休息,养精蓄锐,准备迎接第二天的重要会面。

    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脑海中不断设想明天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月光从窗户洒进来,光影斑驳,正如她此刻忐忑的心情。

    对于这次会面,阳光明很淡定,但也很重视。

    第一次见面,礼物不适合太重,也不适合太轻。

    他特意准备了两斤进口巧克力和两瓶蜂蜜,放进了挎包里,这就是明天见面的礼物了。

    转过天来,还不到九点,罗兴邦就骑着自行车来到了医院宿舍门口。

    他今天穿了一身崭新的中山装,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兴奋和一点点紧张。自行车把手上还挂着一个网兜,里面装着几个苹果和梨子,看来是准备带给阳香梅姐弟的。

    他敲了敲门:“香梅?光明兄弟?准备好了吗?”

    门打开,阳光明和阳香梅已经收拾妥当。

    阳光明穿着一件白色的确良衬衫,深色裤子,干净利落,显得沉稳干练。

    阳香梅则穿上了那身接近全新的卡其布半袖和裤子,脚上是擦得锃亮的新皮鞋,两条乌黑的辫子梳得整整齐齐,脸上带着淡淡的红晕,眼神里既有羞涩又有期盼,整个人显得格外精神。

    “兴邦大哥,来得真早。”阳光明笑着打招呼。

    “怕你们不认识路,耽误时间。”罗兴邦憨笑着,目光落在阳香梅身上,眼里闪过惊艳和喜悦,“香梅,你今天……真好看。”

    阳香梅被他看得不好意思,微微低下头:“走吧。”

    阳光明拿起挎包,三人一起出了门。

    清晨的空气清新宜人。

    罗兴邦推着自行车,陪着两人步行。

    路上,他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家里的准备情况:“我家就在工业局家属院,离这儿不算远,走路大概一刻钟。我爸在工业局,我妈在街道办。我还有四个姐姐,不过都出嫁了,她们今天应该也会过来……”

    阳光明静静地听着,偶尔点点头。他注意到路边的房屋逐渐从破旧的平房变成了整齐的红砖房,街道也变得宽敞整洁起来,看来是到了县城的机关单位集中区域。

    果然,走了大约十五分钟,一片排列整齐的红砖平房出现在眼前。这里比医院家属院看起来更新一些,院子也更规整。每户人家都有独立的院落,有些院子里还种着花草蔬菜,显得生机勃勃。

    罗兴邦指着最里面一家独门独院的房子说道:“到了,就是那家。”

    只见那家院门敞开着,院子挺大,收拾得干净利落,靠墙边还开辟了一小块菜地,种着些黄瓜、茄子和辣椒,长势喜人。

    院门口和院子里,已经站了好几个人,正翘首以盼。看到他们三人出现,立刻热情地迎了出来。

    “来了来了!”一个身材高瘦、穿着灰色中山装、戴着眼镜、面容清癯的中年男人笑着说道,他应该就是罗兴邦的父亲。

    旁边一位同样高个、身材微胖、面容和善的中年妇女,声音爽朗地接话:“哎呀,可算来了!这位就是光明吧?一路辛苦!这就是香梅吧?快请进快请进!”

    她的话又快又热情,透着东北人特有的实在和麻利。

    这自然是罗兴邦的母亲。

    后面还跟着几位年轻些的妇女,看样子应该是罗兴邦的姐姐们,也都笑着打招呼,好奇地打量着阳光明和阳香梅。

    罗兴邦赶紧上前一步,脸上带着光,大声介绍:“爸,妈,姐姐,这就是香梅的弟弟,阳光明。这就是香梅。”

    然后又对阳光明和阳香梅说:“光明,香梅,这是我爸,我妈,这几位是我姐姐。”

    阳光明上前一步,态度不卑不亢:“罗叔叔好,阿姨好,各位姐姐好。打扰了。”

    阳香梅也跟着小声问好,脸颊绯红,有些羞涩,但还是努力保持着大方得体。

    “好好好!快别在门口站着了,屋里坐!屋里坐!”罗母热情地招呼着,目光在阳香梅身上打量了一圈,眼里是掩不住的满意。

    罗父也笑着点头:“对对,进屋聊,进屋聊。”

    众人簇拥着阳光明和阳香梅进了屋。

    屋子是典型的东北平房格局,进门是厨房兼餐厅,左右两边各有两个房间。屋里地面是水泥的,打扫得很干净。

    家具多是老式的木柜、箱子,但擦得光亮。墙上贴着一些年画和奖状,透着一种朴实整洁的生活气息。

    阳光明的目光扫过,注意到屋里还有两个三四岁的小男孩,正躲在大人身后,好奇地探头探脑,应该是罗兴邦哪个姐姐的孩子。

    他笑着从挎包里掏出那两大包进口巧克力,蹲下身,递给两个小家伙:“来,叔叔请你们吃糖。”

    两个孩子看着从没见过的漂亮糖纸,有点怯生生不敢接。

    罗兴邦的大姐连忙说道:“哎呀,光明兄弟,你这太客气了!快别给他们,这么好的东西……”

    “大姐,没事,就是点糖果,给孩子们甜甜嘴。”阳光明笑着,不由分说地塞到了两个孩子手里。

    罗母这才注意到阳光明还带了东西,除了巧克力,还有两瓶蜂蜜。

    她顿时更过意不去了:“哎呀呀!光明,你说你来就来,还带这么贵重的东西干啥!这外国巧克力,听说老贵了!还有这蜂蜜,这让我们说啥好……”

    “阿姨,您别客气。”阳光明语气诚恳,“头一次上门,一点小心意。巧克力给孩子们尝尝鲜,蜂蜜您和叔叔平时泡水喝,养养身体。”

    罗父推了推眼镜,笑着打圆场:“光明一片心意,咱们就收下吧。快,别站着了,都坐,坐下喝茶说话。”

    罗母连连道谢,招呼大家坐下。

    罗家的姐姐们赶紧端茶倒水,拿出瓜子、花生摆在桌上。众人分宾主落座。罗兴邦和阳香梅紧挨着坐在一边,阳光明坐在另一侧,罗父罗母和几个姐姐坐在对面。

    气氛一开始稍微有点局促,但很快就在罗母爽朗的笑声和罗父温和的引导下变得热络起来。

    双方的基本情况,其实通过罗兴邦和阳香梅之前的传递,都已经大致了解。此刻见面,更多的是一种确认和感受。

    罗父主要和阳光明聊天,问了些魔都的情况,阳光明工作的情况,语气随和,像个关心晚辈的长者。

    阳光明从容作答,既不过分谦虚,也不张扬,表现得体大方。

    罗母则拉着阳香梅的手,仔细问她在屯小教书辛不辛苦,生活习惯不习惯,又夸她长得俊俏,性子文静,说得阳香梅不好意思地低头笑。

    罗家的几个姐姐也在一旁附和,说着弟弟兴邦的各种好话,也夸阳香梅有福气,找到了好工作。

    阳光明观察着罗家父母。

    罗父话不多,但言谈举止间透着一种干部特有的沉稳和条理,眼神清正,看起来是讲道理的人。

    罗母性格外向,快人快语,显得有些泼辣,但眼神热情真诚,不像是心眼多、难相处的人。她对阳香梅的喜欢,看起来是发自内心的。

    至于罗兴邦的四个姐姐,阳光明没有过多关注。她们都已经出嫁,有了自己的家庭,偶尔回娘家,对弟弟婚事的影响不会太大。

    闲聊中,罗家人对阳家的情况有了更直观的了解。

    当得知阳家所有成年人都有正式工作,尤其是阳光明年纪轻轻就当上了科长,行政级别还不低时,罗父罗母交换了一个眼神,惊讶之余,更多了几分重视。

    他们原本觉得自家是县里的双干部家庭,条件算不错了,没想到未来亲家的家境如此殷实。

    再看阳香梅,模样好,性子好,有文化,现在又有了一份体面稳定的工作。

    相比之下,自家儿子只是个普通工人,反而显得有些“高攀”了。

    前段时间,心里可能存有的那一点点“儿子找了知青,家里还得帮着跑工作”的微妙想法,此刻早已烟消云散,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满意和欣喜。

    客套话聊得差不多了,罗母清了清嗓子,进入了正题。

    她脸上带着笑,语气更加热情:“光明,香梅,今天叫你们来呢,一是认认门,彼此见见面,熟悉熟悉。

    这二来呢,也是想趁着光明你在,把兴邦和香梅俩孩子的事,定个章程。”

    她看向阳光明,态度很诚恳:“你看,你大老远从魔都来一趟不容易,时间也紧。咱们就得抓紧把事商量妥了,也好让你放心回去跟家里交代,是不是?”

    阳光明点点头:“阿姨说的是。我这次来,主要也是这个意思。我二姐和兴邦大哥情投意合,我们家里人都知道。

    既然他们自己决定了,我们做家人的,自然是祝福和支持。

    具体该怎么办,还得听听叔叔阿姨这边的想法。”

    罗母见阳光明态度明朗,说得也在理,脸上的笑容更盛了:“哎呦,光明你真是个明白人!那阿姨可就直说了。”

    她掰着手指头,一条一条地说起来,显然早有准备:“首先呢,是住房。我们家这房子,别看是平房,但一共有五间,还算宽敞。

    我们老两口住东屋,西屋一直给兴邦留着,打算给他结婚用。面积不小,亮堂着呢!等俩孩子结了婚,就住西屋。

    以后就算有了孩子,五间房子也足够住了。

    我们打算最近就找人把西屋重新粉刷一下,炕也重新盘一盘,置办点新家具,肯定不能委屈了香梅。”

    “其次是结婚用的东西。被褥啦,衣服啦,该准备的票证,我们早就开始攒了,就等着时机到了置办新的。

    家具呢,我们打算请人打一套新的,木料都准备好了,是挺好的松木,保证结实耐用。”

    说到这里,罗母特意看了一眼阳香梅手腕上那块崭新的手表,语气带着赞赏和一点过意不去:

    “这结婚四大件呢,原本我们商量着,怎么也得给香梅买块新表。没想到你们娘家想得周到,提前给买了。这手表票可不好弄,真是让你们破费了。”

    她顿了顿,接着说道:“自行车呢,家里已经有兩辆了,兴邦上班骑一辆,他爸偶尔骑一辆,再买就浪费了。

    收音机和缝纫机,家里也都有,还挺新的,够用。

    所以呢,这原打算买手表的钱……”

    她看向罗父,罗父点点头,她才继续说道:“我们商量着,干脆直接给香梅包个两百块钱的红包,让她自己喜欢什么就买点什么,或者就自己留着花。”

    阳光明静静听着,没有打断。

    罗家的安排,听起来确实周到实在,充满了诚意。

    罗母又说到时间:“至于结婚的日子,我们琢磨着,既然俩孩子都愿意,工作也稳定了,事情也定下来了,那就没必要拖了。

    早点成家,香梅也能早点安定下来,省得一个人住宿舍孤单。

    我们寻思着,定在腊月里,年前把喜事办了,热热闹闹过个年。”

    说完所有打算,罗母期待地看着阳光明:“这些都是我们初步的想法。

    光明,你是娘家人,代表香梅父母来的,你看看哪里不合适,或者有什么要求,尽管提!

    咱们都是一家人了,有什么话都摆在桌面上说,商量着来。”

    罗父也附和道:“对,光明,有什么想法尽管说。你们家培养出香梅这么优秀的女儿不容易,有什么要求,我们尽量满足。”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阳光明身上。

    阳香梅有些紧张地看着弟弟。罗兴邦也屏住了呼吸。

    阳光明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他先是对罗父罗母点了点头,语气真诚:

    “叔叔,阿姨,你们太客气了。刚才听了二位的安排,非常周到,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真是费心了。

    我听着,觉得很好,没什么不合适的。”

    听到这话,罗家父母和罗兴邦都暗暗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阳光明话锋一转,代表娘家说道:“叔叔阿姨考虑得这么周全,我们娘家这边也不能什么都不表示。

    只是路途遥远,很多东西实在不方便带过来。”

    他看了一眼阳香梅,“这次来,家里给二姐准备了几样东西。除了她手上这块手表,是我大嫂二嫂合着送的之外,还给她带了一身新冬衣,一双新棉皮鞋。另外,爸妈还给了五百块钱,让她自己留着用。”

    五百块钱!还有手表、新衣新鞋!

    罗家人虽然早有心理准备,知道阳家条件不错,但听到这个数字和这些实物,还是忍不住再次感到惊讶和感慨。

    这嫁妆,在他们这小县城,绝对算得上极其丰厚了!这足以看出阳家对女儿的疼爱和重视。

    罗母连忙说:“哎呀!这……这也太破费了!亲家太疼孩子了!这让我们怎么好意思……”

    阳光明解释道:“阿姨,您别这么说。我爸妈就这个意思,女儿嫁得远,总想多给她一点傍身,让她心里踏实。”

    至于其他的嫁妆,比如被褥什么的,阳光明提出了在家里商量好的以旧换新的打算,但罗父摆摆手,插话道:

    “光明,这个就不用麻烦了。兴邦他妈早就准备了两套全新的被褥,棉花都是新弹的,面料也是好的,绝对够结婚用。

    香梅那些旧被褥,下乡时才做的,其实还算半心,拆洗一下,棉花晒晒,留着以后家里来客或者孩子们用,都挺好的。

    没必要非得折腾换新的,换新的放着不用,时间长了,也一样旧了。”

    罗母也点头:“就是就是!新的旧的掺着用,过日子不都这样嘛!这事听我们的,就别折腾了。”

    阳光明闻言,笑了笑:“既然叔叔阿姨都安排好了,那自然听你们的。这些小事,以后让二姐自己看着办就行。”

    关于结婚时间,阳光明也表示同意:“腊月结婚挺好的,天气也冷了,办喜事热闹。我也不想二姐一个人在外面过春节。时间上我没意见。”

    所有主要事项都顺利达成一致,气氛顿时变得更加轻松和融洽。

    罗父心情很好,又和阳光明聊了些时事和工作上的事。阳光明见识不凡,说话得体,让罗父更是高看一眼。

    不知不觉,时间就到了十一点。

    罗母站起身,笑着说道:“光说话了,差点忘了正事。你们先坐着喝茶,我去看看饭菜弄得怎么样了。”

    她说着,和几个女儿一起进了厨房。很快,厨房里就传来了更加忙碌的声响和阵阵诱人的香气。

    没过多久,菜肴就开始一道道端上桌。

    果然如罗兴邦所说,非常丰盛。

    中间一大盆蘑菇炖鸡,旁边是油光锃亮的粉蒸肉,色泽红亮的红烧排骨,一大碗酱香浓郁的家常炖鱼,金黄的炒鸡蛋,酸爽开胃的酸菜炖豆腐,还有几盘清炒的时蔬。

    最后,罗父亲自端上来一个砂锅,打开盖子,一股特殊的肉香弥漫开来。

    他略带得意地介绍:“光明,尝尝这个,红焖鹿肉。朋友前几天上山打的,送了我一条腿,味道不错,这可是外面很难见到的野味!”

    这一大桌子菜,鸡鱼肉蛋俱全,还有罕见的野味,足见罗家的盛情和诚意。

    众人围坐桌旁,罗父开了瓶本地产的白酒,给阳光明和自己倒上。

    罗兴邦也陪了一小杯。女人们则喝汽水。

    罗父举起杯:“来,光明,欢迎你来家里!第一次见面,也没准备什么好菜,别见怪。以后就是一家人了,常来常往!”

    阳光明连忙举杯:“叔叔您太客气了,饭菜这么丰盛,让您和阿姨受累了。我敬您和阿姨,祝二老身体安康。”

    大家碰杯,气氛热烈起来。

    罗母不停地给阳光明和阳香梅夹菜:“光明,尝尝这鹿肉,炖得烂乎不?香梅,吃鱼,这鱼新鲜,没小刺……”

    阳光明尝了尝鹿肉,肉质紧实,带着独特的香气,炖得十分入味,连连称赞。

    这顿饭吃得宾主尽欢。

    阳光明礼节性地喝了几杯酒,脸上微微泛红,但头脑十分清醒。

    他和罗父相谈甚欢,和罗母也能说上几句玩笑话,表现得体大方,给罗家人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阳香梅看着弟弟和未来公婆相处融洽,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最初的紧张感早已消失无踪。

    酒足饭饱,又坐着喝了会儿茶,聊了会儿天,看看墙上的挂钟,已经快下午一点了。

    阳光明起身告辞:“叔叔,阿姨,谢谢您二位的盛情款待。时间不早了,下午你们还得上班,我们就不多打扰了。”

    罗父罗母虽然再三挽留,但见阳光明态度坚决,也就没再强求。

    “行,那以后常来!就把这当自己家!”罗父握着阳光明的手说道。

    罗母则拉着阳香梅的手,不厌其烦地叮嘱:“香梅啊,以后周末没事就回家来吃饭!想吃什么就跟阿姨说!”

    “哎,知道了,阿姨。”阳香梅乖巧地点头。

    罗兴邦和几个姐姐把阳光明和阳香梅送到院门口。

    走出工业局家属院,午后的阳光晒得人微微出汗。

    阳光明和阳香梅,慢慢朝着医院宿舍走去。

    走出一段距离,阳香梅终于忍不住,小声问身边的弟弟:“小弟,你觉得……兴邦他爸妈,怎么样?”她的语气里带着期盼,又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

    阳光明理解二姐的心情。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相处时间短,太内在的东西看不出来。但从表面看,罗叔叔话不多,挺沉稳,像个讲道理的领导。

    阿姨性格爽利,热情,心眼应该不坏,不是那种斤斤计较、难相处的婆婆。”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至于罗叔叔在家里具体什么性格,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像他这种做了多年领导的人,家里真正的大事,恐怕最终还得他拍板。不过只要道理讲得通,他应该不会无理干涉。这一点倒也不用太担心。”

    他看着二姐,给她吃定心丸:“总的来说,罗家就兴邦大哥一个儿子,家庭结构简单,没那么复杂。

    只要你们俩自己把日子过好,矛盾应该不会多。

    阿姨那个性格,虽然说话快,但看起来是直性子,有什么说什么,反而比那些闷在心里算计的要好相处。

    你以后多顺着她点,勤快些,问题不大。”

    听了弟弟这番入情入理的分析,阳香梅一直提着的心,总算彻底放回了肚子里,脸上露出了安心而幸福的笑容。

    “嗯,我知道了。以后,我会好好过的。”她轻声说道,眼神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把二姐送回宿舍,阳光明自己也感觉完成了一件大事,浑身轻松。

    他知道,自己这趟东北之行的主要任务,已经基本圆满完成了。

    接下来,就是等返回魔都,向父母详细汇报这边的情况了。

    他看着东北秋高气爽的蓝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0050/1111090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