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保尔森之路
从英国出发,已是23号上午。
按照国内的春假时间,再过一天休假便结束了,陈学兵搭上了国内的返工潮,前往美国。
人马兵分三路,陆晓春回国到上海办ARM中国股权变更事宜。
这次带他出来是有原因的:他是上海人,熟门熟路,而且,他还得去上海老东家博时基金要账。
2月28号,重钢就要登录A股了。
公告已发,上市开盘价定在5.5元,当初陈学兵帮博时买入6000万股,买价1.95元,陈学兵要按照开盘价拿12%的利润。
这笔2.13亿的利润里,有2556万是陈学兵的。
按照当初和陆晓春的约定,陈学兵分8个点,拿1700万,陆晓春分4个点,拿850万。
陆总是发了,打算用这钱在上海买套小别墅,陈学兵也奖励了一下自己,吩咐陆晓春挑完上海的房子再去趟BJ,用这钱帮自己订一辆劳斯莱斯。
陆总年后买房又买车。
陈总却要苦哈哈地奔赴纽约赚钱。
林斌则带着两名随行工程师赶往硅谷,到数据中心开展工作。
林斌出发时,问陈学兵多久到数据中心,陈学兵沉吟了一下,说一周之内。
除开行程需要花费时间,陈学兵给了自己大约五天。
ARM谈判,也才用了四天而已。
纽约要办的事,并不简单。
华尔街是一个数千家金融机构组成的庞大产业。
但驱动这一切的,却是一个非常小的群体。
投资银行。
这样的机构在国内名称笼统置换为“券商”,但是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实际业务要比券商宽泛得多。
“券商”,指的只是上市和承销股票、提供股市交易渠道的那部分业务,经纪人属性较强,监管是比较严的。
而华尔街投行的业务五花八门:IPO承销、债券发行、并购咨询、做市、衍生品交易、大宗经纪服务、私募股权、财富管理、基金代销。
他们的投资和盈利重心,是根据市场周期变化的,推出的产品复杂程度超出想象,有的解释了经济学,有的重新定义了经济学,有的甚至重新定义了法律。
——在这里,政商之间存在旋转门,政客与商人的身份是灵活的,所以一切便都是灵活的。
目前华尔街上的大型投资银行大约有十余家。
陈学兵刚落地纽约,便带着后藤美树来到了在亚洲最负盛名的高盛——全球市场部——北美衍生品投资部。
北美衍生品,在高盛这样的顶级投行里本来应该只是一个小业务,却在寸土寸金的华尔街一号楼纽约梅隆银行大厦里拥有一个独立于总部的办公室,直接向高盛全球市场部联席主管报告工作。
陈学兵刚至办公室门口的走廊区,便被墙上挂着的几幅硕大艺术品吸引,接待他们的负责人马克见陈学兵感兴趣,简单介绍了三幅,都是艺术拍卖会上耗资数百万美元买来的藏品。
进入椭圆形的办公室内,近7米的挑高,阳光透过高大的双层玻璃窗洒入,照耀着深色橡木书桌,墙上的壁炉轻微作响,恰到好处的温暖,沙发都若有温度,像是一个富豪的客厅。
这一切显示着:一般的客户,是来不了这里的。
陈学兵能来,是受高盛中国区一位负责人艾琳·张的推荐,这个艾琳·张,是联想柳总的好友。
当然,还取决于陈学兵的资金体量。
马克亲自泡来两杯咖啡,便客气地问道:“陈先生,艾琳说你们有一笔1.1亿美元的闲置资金想用于投资,我想问问,这笔资金入境了吗?”
陈学兵推了推鼻翼上专门用于装斯文的无框眼镜,笑道:“当然,我们是一家开曼公司,资金在芝加哥交易所,这笔资金过去一年收益不菲,不过期货市场波动天大,我想进行一笔更稳定的投资。”
他的美元资金池,在过去几个月经历了美豆的两次暴涨,远期合约从702.5美分涨到1070美分,涨幅51.9%,虽然中间也经历了一次下跌,没有吃到最大的行情,但也在三倍杠杆下从4300万美元来到了1.1亿,柳传、郭光倡、卢志强跟着捞了一笔,除开陈学兵的30%抽成,居然还赚了一倍多,获利1050万。
三个月居然能海外市场捞出1.5倍,柳总已对陈学兵惊为天人,得知陈学兵要进入下一笔更赚钱的投资,自然是不遗余力地给他介绍了高盛的关系。
马克得知是一笔合法来源的资金,无需过多周折的手续,笑容便更加深切,竖起大拇指道:“明智之举。”
投资银行是尊重客户隐私的,马克仅询问了资金来源这一点,便安排人拿来了三份投资方案。
方案的包装册是颇有仪式感的金色围边,似乎象征着这是稳赚不赔的方案。
陈学兵拿起来看了看,一份科技可转债,一份石油挂钩票据,一份房地产CDO组合。
前两份投资方案很快被他放回桌上,他的眼光仅在最后一份方案上驻留了几分钟。
他今天来,就是准备做空美国房地产资产包的。
也就是CDS(信用违约互换)合约。
现在的美国房地产贷款,已经被打包成大量的资产包债券,卖给一些想赚差价的投资人。
CDS,是一份针对债务违约的保险合同,本意是让投资人买了那些债券以后,如果担心债券有违约的风险,就再买一份CDS来对冲,如果债务违约,CDS合约就会赔钱给买家。
这实际上成了一个做空工具,单向买入CDS的人,就是看空房地产。
而高盛此时给他的,是一份CDO(债务担保证券)合约,是种一篮子债务打包成的金融产品(比如1000个房贷捆一起卖),跟CDS是反向,属于做多合约,信用评级是AA。
他要买的,不是这个。
但也不是单纯的CDS合约,而是一份经过精心挑选的、最烂、最可能违约的房贷组合CDS。
这并不是常规产品,因为有人要买CDS,就得有人买对应的CDO,这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对赌盘。
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本是没有的。
但在这次正在发酵的次贷危机历史上,有一个叫保尔森的基金经理找高盛做出了这么一份组合CDS。
保尔森在这个赌局里是买方,他挑选了一堆房贷组合,定期支付“保费”给这个产品,如果那些房贷真的违约了,他就能获得巨额赔付,就像保险理赔。
高盛负责包装这份产品,为保尔森找到愿意担任卖方的投资人,这些投资人收取保尔森的“保费”,而后承担风险:如果房贷违约了,他们就要赔钱给保尔森。
这是一次高盛为了赚中介费精心谋划的诈骗,他们把保尔森的房贷组合美化了,向投资人表示这是个投资组合,甚至暗示它是经过精心挑选、风险可控的优质资产。
最关键的是,高盛没有告诉投资人这个“垃圾组合”是由谁选的,投资人以为是中立的第三方公平挑选的,高盛刻意隐瞒了保尔森这个极度看空、专门挑选垃圾房贷的人深度参与并主导了资产选择。
当然,高盛其实也不是真的想帮保尔森赚钱,他们也认为房地产会涨,保尔森的钱会打水漂,白给那些投资人,作假只是为了尽快把产品卖出去,赚一份中介费而已。
这个局在次贷完全爆发之前就开始赚钱了,给保尔森的20亿美元翻了8倍,赚了150亿美元。
次贷危机的做空机会大多在2008,几家超大投行因为CDO产品相继破产。
而保尔森的CDS组合,是2008之前最大的前置做空机会。
陈学兵其实也能凭借自己的眼光找高盛制作这样一份CDS组合,但不能保证比保尔森更专业,更重要的是这其中有诈骗风险,高盛事后是被告了的,判罚了5亿多美元,保尔森虽然最后没被判为恶意,没有赔款,但保尔森是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他却是个中国投资人,如果自己来做这么一份合约,法院最后对他的判罚难料。
只能跟风上船。
而且要装作不知情的跟风,是高盛“主动”给他推荐了一份来自保尔森的投资组合,这样在面对法庭的时候,才能推卸掉一切责任。
要完成这件事,还挺有难度的,首先他都不知道保尔森的合约到底是高盛的哪个部门在负责,其次高盛既然专门“包装”了产品,具体合约不会给一般的客户去看,可能不好参与,所以他请了柳总专门给他推荐到这个可能性最大的“北美衍生品投资部”,这个部门就是负责本土房地产衍生品的,因为近年房地产衍生债券的火爆,部门等级也很高。
没点关系,这个门都进不来。
陈学兵谋划这件事情许久了,当初拉柳传入局,也是看上了他在高盛的关系。
马克见陈学兵反复翻看那份CDO方案,笑着介绍道:“听说你是中国科技企业的投资人,我们专门为你准备了一份科技可转债,你不看看吗?”
“嗯嗯。”陈学兵鼻腔哼出两声,摇了摇头:“我的目的是对冲人民币升值风险,我的美元仓暂时不想转回国内,所以想配置一些比较稳定的美元资产,最好还能有一些本身的升值区间,科技企业的波动风险太大了,我听说美国近年房地产升值还不错,我想看看CDO相关的产品,我们愿意定期付点保费,只要风险可控,能长期收钱就行。”
他并没有上来直接表示想买CDS,毕竟做空的东西多少都带点恶意,会引人警惕。
CDO,也是要对赌的,保尔森那份CDS组合切入的时间点比较精准,早做空的话就在之前的行情里赔死了,这份合约的开始时间大概就在2006下半年-2007年初,如果现在还在持续寻找对赌方,搞不好就会被高盛拿出来。
不过拿出来的是对向合约。
马克听闻这个要求,立马让人拿来了几分CDO产品,并予以介绍。
陈学兵看了几份,都不太满意。
“嗯我在中国做手机操作系统,习惯看底层代码,任何金融产品必须让我看清基础资产逻辑——比如抵押贷款的组合规则、违约概率计算公式,底层资产数据,你们的产品介绍并不深入,我想看的是技术细节。”
他推了推眼镜,作出一副专业且计较的做派。
马克感觉有点难搞。
“你需要的是哪方面的技术细节?”
“必须包含产品对应年份的次级浮动利率房贷,最好是去年或前年产生的产品,最关键的是我需要对赌方的信息,我做投资,一定要了解对手,最好有产品的投资模型,因为我接下来打算进入美国金融市场,想做一点相关的研究这样的要求,能满足吧?”
陈学兵提出要求后,马克的脸色开始为难。
“1.1亿美元.如果在我们中国的银行存入这笔钱,银行行长得随叫随到才行。”陈学兵悠悠说道,“银行还得送我全家人五十年都吃不完的大豆油。”
旁边的后藤美树噗嗤一笑,而后助攻了一句:
“马克,我的老板很难缠,不过他也是个很好相处的投资人,如果你让他排除了前期风险,以后大家的麻烦都会少一些。”
“嗯好吧,不过你需要的信息得向总部申请,你能否说得再具体一些?我能够更准确地为你提供产品。”
陈学兵沉吟了一下,道:“这样吧,你只给我底层资产规模在一百亿美元以上的组合合约,我喜欢「大船」。”
能让保尔森赚150亿美元的盘子,必定有两百亿以上的底层资产,但如果保尔森不止找了高盛一家投行…还是百亿保险一些。
马克却又道:“嗯这样的合约,我们也有很多,能不能再具体一点?”
陈学兵内心骂了句“靠”。
一份合约,高盛多空双向要赚三个多点的手续费,两百亿以上的盘子居然很多。
攒一个合约就3亿.真他妈躺着赚钱。
人家最赚钱的还不是金融衍生品,而是亲自下场坑人对赌。
自己的1.1亿.即使翻8倍,也才不到9亿。
当初做金融的时候,自己还妄想和高盛比肩呢。
感觉还是有点赚少了。
“既然机会这么多,那就都给我看看吧,说不定我会多投一些呢,两亿,或者三亿也说不好。”
陈学兵站起身,脑子里思考着最赚钱的投资组合。
这样天大的机会和一个规模足够大的盘子可不好找,值得他多花一些时间。
马克听到这话,也重新审视着陈学兵。
两亿,三亿.服务费可是翻倍,他的态度当然也要翻倍。
而且,这样有钱的中国人,高盛居然没有名单。
他不禁展现出更加和煦的笑容:“好的陈先生,让我为你做一个信息登记,你需要的信息会发送到你的邮箱,高盛很荣幸为你服务。”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0319/1111074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