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胎穿农家老来子,靠科举改换门庭 > 第119章 如玉蟾与星斗之别

第119章 如玉蟾与星斗之别


教谕抽查背诵,点到一人时。不知是否是因为紧张,此人漏了两句。

此种情况难见,这批人早已不是初入学院的生徒。

教谕皱眉道:“农家子读书不易,更要下苦功。此犯错误实属不该,罚抄十遍,明日再查。”

那人红着脸点头,不敢看周围的目光。

此人附近有几位衣着华丽的学人藏在人群中互相对视,恶意和嘲笑流露。

教谕点到下一人,此人出色的表现让他目露赞许。

此人穿着粗布麻衣,与前头那人相差无几。一人低头缩肩,一人挺直背脊如青松,目光无惧。

这一批人中,唯有二人的穿着醒目。

宋溪见此,忽然意有所动,告诫自身莫不可失了初心。

等人赶在晨读结束前一刻到了书院膳堂,晚一些就要和其余人挤。

膳堂里摆着粗瓷碗,杂役端上大桶杂粮饭、一碟咸菜、一锅稀粥。

几人不约而同坐在一处,饶是席俊誉也是如此。

瞧着桌上这些东西,席俊誉面露嫌恶。

转头见王二柱与宋溪二人吃的淡定自若,稍微收敛情绪,抱着试探的心态尝了一口咸菜。

席俊誉放下筷子,出声道:“你去外买些酱肉来。”

书童点头,麻溜往外跑。

王二柱本就是农家子,平日里还不一定能吃上这些,他吃的津津有味。

宋溪舀了小半碗饭,就着咸菜慢慢吃。宋榆将肉酱拿了出来,放在宋溪面前。

宋溪一愣,他都不知宋榆何时带的肉酱过来。

几人不过刚见面,他还没有大方到可以直接分享姐姐一番心意费力做的肉酱。

席俊誉看不上,王二柱知分寸,几人各吃各的相安无事。

剩下的粥宋溪未有再吃,留给了宋榆。

书童在书院内未有地方用食。

像宋溪这些生徒在书院公共膳堂吃饭,书童需先帮生徒端饭、摆碗筷,待生徒用餐后,再吃生徒剩下的饭菜。

这碗粥,宋溪没有动。

粥里放了一些肉末和咸菜,宋榆吃的津津有味。

见都吃的差不多,王二柱出声道:“听说书院每月会给优秀生徒发膏火银,前几名不仅有银子,还能领额外的米粮。”

宋溪没想到还有这种政策,他倒是有了一些想法。

草药和肥皂都是小本买卖,前者是固定收购价,后者是薄利多销的路子。

说来都是蝇头小利,不过已经足够改变宋家从前的困境。

一些大的东西宋溪都没有想法,不是不懂,而是不敢。

席俊誉看不上这些,只抬了一下眼眸,再无反应。

王二柱见宋溪面上也没什么波澜,心里有了主意。

席俊誉不用说,家中定然富裕,且不简单。

宋溪此人,家境应该也不差,应该是县城人士。

这膏火银,他心里多了几分底气。

余下时辰,几人分开。

宋溪与贺文石,辛宏胜,崔修真已然约好一起熟悉书院。

席俊誉与王二柱一同。

几人还在书院碰面,各自打了招呼。

晚间,宋溪睡在木板床上,最后一位同舍之人未来。

杂役说此人改变了主意,搬去了书院外住。

书院内没有书童的住所,宋榆在宋溪的床位旁铺地铺。

席俊誉的书童亦是如此。

天气炎热,铺地铺也不影响什么。

宋溪想到明日去问问,可否让宋榆睡在空床处。

次日一早,宋榆比宋溪还要早醒来。

宋溪不需要他照料洗漱,宋榆则开始整理要带出门的书籍。

梆子声一响,几人朝着至圣殿旁的晨读场而去。

按照顺序排列,昨日入学的新生排在后头。昨日位置已经分配好,相熟的人都错开了,最近的是斜对面的辛宏胜。

教谕还是昨日见到的那个,位置近了,对方的面容也能够看清楚。

对方身穿蓝色的儒巾长衫,腰系素色布带,脚穿黑布方头靴。

无过多装饰,整洁朴素。

而今流行“士人尚雅”的风气。

教谕为中年,留着三缕短须,面容清瘦。眼神平和而严肃,带着儒者的庄重感。

手里握着一把木柄戒尺,增添几分威慑力。

晨读结束,到昨日的膳堂干饭。

宋溪喝粥,一小碗米饭留于宋榆。

余下的时间便可休息,宋溪询问了杂役,得知在新生徒未入书院前可以一住。

未时一到,宋溪前往到明伦堂听山长讲学。

琼绛书院的山长深负举人功名,年过不惑,快至知天命。

蓄着山羊须,面容清癯,坐在正中。

于众人讲解《孟子》的“达则兼济天下”,而后还教众人写八股文的“破题”“承题”。

宋溪听得认真,他随身携带的手抄本上密密麻麻记笔记。

琼绛书院的山长学识渊博,宋溪听得如痴如醉,原本觉得已经融会贯通的地方也找到了不足之处。

考中秀才者或可有机遇而言,考中举人者,无一不是硬实力。

山长讲完以后,还有一些学子犯糊涂。

估摸有一众学子按照秩序,虚心请教山长。

席俊誉也在其中,脸上没了平时的慵懒。

山长是个脾气儒雅随和的人,对待基础薄弱,态度诚恳的学子会耐心讲解两遍。

宋溪对山长方才所讲“消化良好”,故而只在旁听取旁人的问题,静待山长的回答。

书院不同于私塾,不单是教书,还会涉猎君子六艺。

书院每一日都会安排好课程,以便学子们更好的学习与准备。

申时是书院习射时间,今日安排他们这些新入门的学子到射圃“君子亭”练射箭。

教谕先演示站姿、拉弓、放箭的动作,强调“射以观德,不可鲁莽”。

宋溪还从未摸过弓箭,上一次也未曾有机会接触过。

若非书院收的束脩太高,家中难以负担,书院是更好的选择。

琼绛书院名气一般,多是附近的读书人胜在地理条件选择来此。

因而束脩在一众书院中并不算贵,一年束脩为十二两银子。

期中并不包括吃食住,两者需另算。

吃的按月算,一月是五百文,只包早中。住宿按一旬起算,为一两银子。

这一年算下来的费用,高达二十二两。

寻常人家难以承担。

读书人多是地方儒户,书香世家子弟,家境殷实的自耕农或商户子弟。

农家人只占其中的极小部分,如玉蟾与星斗之别。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0516/22231802.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