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舍友


宋溪中榜之事,亦有书信告知,薛家人早已经知晓。

薛家条件不错,可供的起家中一人读书。姐夫薛明杰也是读过两年书的。

之前得知宋溪读书之事,薛家夫妻二人还资助了宋溪二两银子。

薛岳真心实意道:“望小舅舅青云路顺遂。”

宋溪亦如此道:“多谢,日后你定然也会如此,说不准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听到这话,薛岳产生触动,其中意思让人忍不住心神向往。

片刻,他还是谦逊道:“能有小舅舅名次的下首,已是难得。”有想法固然好,但现实不同。

薛岳从前以为自己已然很聪明,但他比小舅舅宋溪大一岁,早一年读书。

如今也不敢说能下场。

送薛岳到了私塾,几人回去。薛家有四间屋子,勉强能住下宋溪等人。

住了一夜后,宋溪与姐姐,外甥们告别。

琼绛书院位于东南抵城,西北临街道民房后墙。

约莫七十多年前朝时,书院就已经存在。旧址还在如今的祁山镇,现今已搬到城里。

天刚泛鱼肚白,宋溪等人坐上牛车,朝着琼绛书院而去。

此地距离薛家,约莫一个时辰左右。

其余四位同窗皆居住在离书院最近的酒楼内,因而快到时几人碰面。

琼绛书院庙在前,学在后。

占地面积广阔,东西宽三十五丈,南北阔二十一丈。

来此报名的多是童生,秀才少见。

宋溪下了牛车,他所带的物件不多,多是书籍一类。

后头跟着的宋榆背着粗布行囊,里头装着两人的被褥,以及来时宋荷给宋溪准备的肉酱和一些干粮。

宋溪等人跟着书院杂役到“礼房”登记,递上县试合格文书,写下姓名、籍贯、三代信息。

因他们这一行人颇多,零零散散近八人,分了两个杂役。

辛宏胜等人不打算住书院,因而与宋溪道别过后,只余下一个杂役领着他与宋榆穿过棂星门。

杂役指了指明伦堂西侧的号房:“你住西三舍,跟另外三个生徒同住。”

宋溪点头,进了号房。

只见里头有四张小木床,沿墙摆着。

靠窗的位置有四张书桌,桌上仅放着砚台、笔筒。

他来的不算早,里面已有几人。

其中一个穿着绸缎,瞧着家底颇丰的富家子懒洋洋的站立在旁,前头有为他整理行李的书童。

那书童年纪与之相仿,干活很是利索。

富哥儿瞥了眼宋溪,见他所穿不过普通的细棉麻布,身形更加慵懒。

瞧着没有搭话的意思,将目光移开。

房里还有另外一个人,孤身一人未有书童,年纪已经有些大了。估摸在十七八岁。

见到宋溪进来就朝他点了点头,因着还在收拾东西,空不出功夫。

宋溪打量了一下床铺,上头空无一物,不过瞧着木面很平整。应当没有特别扎人的毛刺。

宋榆已经开始准备收拾东西,宋溪也未有在一旁看着,两人一块收拾。

过了一会,那穿着粗布麻衣的独身学子道:“我叫王二柱,往后我们就是同窗,可多照应。”

王二柱皮肤很黑,身板结实,不像读书人更像武夫。

宋溪道:“我叫宋溪,王兄,幸会。”

王二柱看着他,忽然一笑道:“你年齿几何?”

宋溪道:“已过九岁生辰。”

王二柱果然如此的目光,他道:“你同我弟弟差不多大,我大了你许多,今年已是十四。”

“额,”宋溪道,“那真是很巧了。”

他方才看着对方以为已经十七八岁,就比他二哥小一点。

王二柱笑道:“是也,你可也是参加了县试而后去参加府试才来了琼绛书院?”

“莫非兄台也是?”宋溪反问道。

王二柱点头,又叹道:“我未过府试,听夫子道,我原是有机会的。只是机遇稍差,今年考的太难了。”

宋溪见此,安慰道:“待来年王兄再下场便可一举而过。”

王二柱听完,眼前一亮,他道:“宋弟,我这般叫你可好?”

宋溪点头,“可。”

“宋弟所言甚得我心,难怪刚才你一进来我就觉得一见如故,缘分啊!”王二柱道。

“我二人能分到同一个号房,往后便一同搭伙可好?”

宋溪也是头一次见到如此自来熟的人,一时微愣,而后道:“自然。”

王二柱是一个非常善于交谈的人,连带着方才一直对他们视若无睹的富哥儿都被他带进沟里。

王二柱道:“相逢即是有缘,我等能分在同一个号房,说不定日后便能结交为挚友。席兄意下如何,在下说的可有道理?”

席俊誉冷声道:“相逢之人多如牛毛,不过是萍水相逢,哪来的什么挚友?”

“席兄此言差矣,将来我等少说要相伴数载,这如何是萍水相逢?难道不是缘分颇深。”

“亦或是说,席兄来了书院还有旁的打算?”王二柱问道。

席俊誉不语。

院外传来梆子声——晨读要开始了。

王二柱笑道:“席兄既然觉得在下有理,如此,何不同我二人一同去见见晨读风光?”

席俊誉确实有此意,不用王二柱说,他也会去。

此人提了,他微微皱眉,傲娇道:“去就去罢,我本也是要去的。”

王二柱笑道:“是也。宋弟,我等结伴去罢。”

宋溪点头道,“好。”

他方才在旁边未说话,只静静看着二人。

他不是一个热脸贴冷屁股的性子,若是君有意,则处之。若是无意,互不干扰即可。

说是三人结伴同行,实则是席俊誉一人快步走在前头。

宋溪等人慢步在后,沿途可见书院风景。

不一会,几人至圣殿旁的晨读场。

除去他们,还有不少学子抱有一样的目的。

书院有训,不得过多靠近,以免干扰书院学子晨读。

闲杂读书人都与晨读场隔了段距离。

教谕站在石阶上训话:“晨读需大声诵念,不可懈怠,今日读《四书章句集注》,先跟我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

目光坚毅,气沉丹田,铿锵有力。

离远的众人也能清晰地听入耳中。

众人跟着教谕开口,语调一致,节奏流畅。

半个时辰后,来围观的众学子还未离开,偶有窃窃私语也细若蚊蝇。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0516/22231803.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