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胎穿农家老来子,靠科举改换门庭 > 第155章 以人为本

第155章 以人为本


程柯听此,笑容略显张扬。

他并没有觉得宋溪这句话是在捧高他,若是平常人或许觉得宋溪以自身的境遇说此话有些虚伪。

但程柯不同,他对自身极为自信。

他钦佩宋溪,但也不看低自己。

程柯道:“明日复试,希望能与你一决高下。”

宋溪笑道:“在此恭候。”

庞衢与卫嘉祥见两人如此,也笑了出来。他们二人分别为十三名,第五名。

明日复试极为要紧,宋溪也不会掉以轻心。喧嚣过后,会馆一片沉寂。

纵使有人不知人情世故,贸然来到会馆想拜访,管事都会直接回绝。

隔日,复试来临。

一如昨日,宋溪入座。

拿到考题。

一道四书文,两道论说题,一题策论。

四书题出自《中庸》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此题难度不弱。

这句话是为探讨人性中情感未发与已发的状态以及“中和”的概念。

可以说是《中庸》的核心思想之一。

极为考验考生对儒家哲学中关于人性、情感与道德修养理论的理解和阐释能力。

宋溪先将破题思路疏通。

要先释“中”“和”本义,再析二者关系,言之有理后再关联儒家修养与社会治理。

其中答题时需紧扣程朱理学注疏,严格按照八股文规格书写。

首解此句中的“未发”非指情感不存,而是将人内心的感触,如喜怒哀乐等情志尚未被外物触动时的原始状态称之为此。

如同天地未动、阴阳未分,一种纯粹且无偏倚的情景。

此时人心如明镜未染尘埃,守着儒家所言的“天理之常”。

“天生的仁义礼智信之性,不被私欲、外物扰动,这便是“中”。”

“中”不是“折中”的模糊态度,非是理中客。

而是不向任何一方倾倒,绝对的“不偏不倚”。

对善无过誉,对恶无过责,对喜不过纵,对怒不过激。

完全契合天道与人伦的根本准则。

要如程颐所言“不偏之谓中”,要是人心最本真、最符合儒家道德本体的状态。

这是一切德行的根基。

宋溪提笔,引用朱熹《中庸章句》“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开篇。立住正统解题基调。

再分两层阐述“中”与“和”的辩证关系。

言之有理,简述完成后再将“致中和”落到个人修养与社会治理两方面。

写到后,宋溪发现此题与昨日那道论说题有一定关联。

此题可结合陕南地方治理,如官员以“中和”理念安抚流民、调和乡邻矛盾让论述更具现实。

宋溪思考片刻,决定引用朱熹《中庸章句》有云:“中者,天下之大本也;和者,天下之达道也。”

陕南地接秦巴,多流民、杂乡俗,昔年官吏以“中和”施政,方使境內安,此乃“致中和”之实效也。

此题耗费了不少脑筋,休息片刻,看向下一题。

“陕南之地,四方流民汇聚,风俗各异,言语不通。然民之相处,或和或争,关系复杂。试以‘和而不同’之理,论陕南地区如何调和民人关系,以臻社会安定之境。”

此为论说题。

“和而不同”为儒家经典理念之一。

此题在于要以“和而不同”为核心准则,论述陕南地区如何在流民多、风俗语言差异大、民际关系复杂的背景下。

要如何调和民众矛盾,实现社会稳定。

说实话,很难。

此题不仅要极为深刻了解“和而不同”的理念,还要结合陕南地区的实际情况。

即四方流民汇聚、风俗各异的特点。

以此来探讨如何运用“和而不同”的理念去调和民人关系。

这极大程度的需要考生对陕南地区的人文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要能够将抽象的理念与具体的地域情况相结合,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宋溪没看过几本正经的“地理书”,也没有接触过地图。

他对于地区的了解,多来于游记。

齐朝不少文人,如官员、儒生、商旅途经陕南时会撰写游记。

其中会有细致记录陕南的核心地域特征的描述。

宋溪对于秦巴山区的险峻山道、汉江沿岸的水运盛况,以及流民聚集形成的特殊村落和当地“秦蜀交融”的风俗。

都是从中了解。

只是宋溪能接触到的这些太少,基本上能看的他都看完了。

甚至于他还专门将这些描述记录下来,自己做了一本“地理书”。

可惜这些有限的描述并不能完全构建一方地区。

受阶级环境局促,宋溪目前能接触到的东西他都已经抓住。

宋溪想清楚以后,以最了解的小部分地区开展破题,对于不太了解的地方他便着墨很少。取长避短。

好在脑内知识勉强能够胜任此题目,无惊无险落笔。

不过还是有一些在他看来能够更出彩之处受影响,整个答题的出彩之处重点都到了方法与措施之上。

再往下看,论说第二题。

“陕南多山,乡邻聚居往往依山而建,或因水源、田界相争,或因宗族亲疏相别,民际往来既有互助之情,亦有隔阂之隙。昔年孔子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试据此仁道之旨,论陕南地方如何导民践行此语,以消弭邻里嫌隙、筑牢乡社和睦之基。”

宋溪仔细又看一遍,这主考官的喜好有些显而易见。

论说题都是有关人文,以人出发,从人到从再到众。

再提他不喜华丽,只喜务实的文风。

能猜测到此人为官必定唯务实事,不尚虚文,只谈利民之事。

宋溪未作答,半日过去,到了饭时。

吃过饭,宋溪继续提笔。

一恍,夕阳西倾,光晖渐弱,山影愈长,至黄昏。

宋溪落笔,细细检查考题。

待他出来试院,身旁已经围了不少读书人。

边走边行,直至会馆。

隔日一早,宋溪在宋虎来前已经醒了许久。

他早早醒来坐于书桌旁,提笔写着狭义小说舒缓紧张。

这已是第四部。

前三部都已“竣工”,得了四十五两银子。

做人不能忘本,宋溪还是很乐意赚这十五两的。

宋虎一来,宋溪就知要去看榜。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0516/43928790.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