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收揽人心自有法
当涂城墙高仅两丈七尺,甚至不及水师大型战船的顶层甲板高。
若是敌军进攻时恰逢长江江水暴涨,倒灌入采石河,便可将大船驶入当涂城南,借着船身高度,如同跳帮般直接跃上城头,破城便易如反掌。
尽管根据李习的描述,这种江水暴涨的情况极少出现,但当涂作为江宁的重要门户,如此重要的城池,哪怕是万分之一的可能,石山也绝不能容忍如此明显的防御漏洞存在。
他的目光沿着采石河向下游望去,心中盘算着防御工事的布置。
加固城墙、改造防御体系自是长远之计,但如此庞大的工程绝非旦夕可成。而眼下已经是农历三月下旬,江南汛期转瞬即至,随时都可能因为上游连续降雨,而导致江水暴涨。
身旁的邓友德见石山凝神沉思,轻声问道:
“元帅可是在担忧江水倒灌入河之事?”
石山微微颔首,道:
“我可不希望明日清晨醒来,发现元狗的战船已出现在采石河上。”
他语气凝重,随即决断道:
“传令水师都指挥使徐达,明日在采石河入江段布设沉船,钉下暗桩。”
邓友德领命下了城墙,带着人疾驰而去。
石山望着远处金光闪闪的河面,心下稍安——至少今天夜里无需忧虑此事。
第二批渡江兵马已经开始登陆,除捧月、擎日、忠义三卫的剩余将士外,冯国胜所率骁骑卫第二镇千余骑兵也已抵达。
两万余大军云集当涂城中,就算集庆路兵马齐聚于此,石山也有信心将其击败。
江南地区水网比淮南还要多,河岔湖泊星罗棋布,本不利于大规模骑兵作战。
但石山深谙用兵之道,手中握有一支精锐骑兵,便能多出许多战术选择,这在未来的江宁攻坚战中尤为关键,不可不备。
几乎是与此同时,长江小黄洲附近江面上,六艘轻型快船正扬满风帆,由下游疾驰而归。水师第二营指挥使桑世杰立在船头,面色有些不豫。
元水军曹姑洲一战主帅被擒,但主力尚存,下午便派来了四艘哨船监视红旗营的行动。
徐达担心大军登陆期间被袭扰,派第一镇张德胜所部驱逐敌船,并探查元水军的动向。
结果,双方在长江上展开了一场追逐战,元军哨船速度本来就快,前出追逐的桑世杰又担心敌军会利用支流河道暗藏大船伏击本队,不敢太深入,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溜走。
水师第二营指挥使桑世杰随后换乘哨船,才登上镇抚使张德胜的座舰,就朝张德胜抱怨道:
“狗鞑子,打又不打,老是远远地追着,可别让俺抓到他们!”
张德胜站在舰首,看了眼逐渐西沉的落日,江面被晚霞染成一片金红。又是一天即将结束,他平静地道:
“不早了,撤吧。”
桑世杰仍不死心,凑近了张德胜,道:
“镇抚,要不你跟都指挥使说说,俺们今晚不回去了,就在驻马河内停泊,明日定能杀鞑子一个措手不及,干掉这些鞑船!”
驻马河在乌江县境内,水面比较宽阔,足以隐藏大型战船。桑世杰的这个提议颇具诱惑力,但张德胜只是略一思索,便摇头否决,道:
“逮住几条哨船,改变不了战局,没甚意义!眼下咱们水师的首要任务是护送大军渡江。元狗几艘哨船,来了赶走便是。想立功,后面有的是仗打。”
桑世杰悻悻领命退下,他望着远处宽阔的江面,心中不免有些遗憾。
水师独立作战的机会其实很少,想要获取军功,不仅要敢打敢拼,更要抢抓战机。
但张镇抚所言也很在理,水师当前的重任是保障大军渡江,第一批登陆成功后,后续兵马直接预置到采石矶对面的和州,来回渡江节省了大量时间。
水师将士这几日需要连续操纵舟船,极为耗费心神和体力,有仗打是好事,但能等休养体力好了再打,肯定更好。
是夜,徐达命船队停泊于和州得胜河内的水寨中。
月色如水,洒在江面上,战船静静地停泊在港湾中,只有岸上偶尔传来巡逻士兵的脚步声和水浪拍打船身的声音。将士们终于得以好好休息,养精蓄锐以备来日再战。
而在一江之隔的当涂城内,石山并未停歇。
总管府衙门内烛火通明,石元帅正在听取各方今日取城后的工作汇报。
鉴别旧官吏、安抚百姓、甄选俘虏、调整城防等事项,均需要他最终拍板。好在红旗营破城十余,早已有了接收城池的成熟经验和流程,只要按流程走,基本不会有多大的事。
石山虽然警惕江南士绅,但江南士绅从来都不是个铁板一块的整体,不同的区域派系,乃至同区域的不同宗族和个体,都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但在身处乱世之中,他们最基本的诉求便是稳定的社会秩序——而这,恰好是红旗营的强项。
当亲眼见到石山治军严谨,红旗营将士入城后秋毫无犯,当涂士绅便开始重新审视这支军队,进而想到红旗营各种不可思议的传闻。
而破城不到两个时辰就颁布的安民告示,更是刷新了很多人的认知。
告示不仅宣示了驱除胡虏、吊民伐罪的宗旨,阐明了渡江攻占当涂的目的,更详细列出了红旗营的各项政策,诸如战时管控、正税免捐、伸张民怨、征募丁壮有偿劳务等。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真正主持过庶务的人,就能看出红旗营不是玩虚架子,而是真要也真能扎实治理好这座城池。
以征募丁壮有偿劳务为例,红旗营不仅明确了烧砖、筑城、清淤等劳务每人每日的具体报酬,还规定了劳务的组织形式——并不需要当涂士绅出面,红旗营自有专业骨干(主要是伤退老兵)。
莫要小看这种组织集体劳动的组织力。
社会底层民众一日不劳一日不得食,很难拒绝红旗营的有偿劳务。而红旗营将他们组织起来,每日结算,很快就能在百姓心中树立“红旗营信义”的形象。
这比破城后就开仓放粮裹挟青壮的草寇行为高效得多,也更容易建立稳固的民心。
当涂士绅不知道的是,石山还特意带来了三名说书先生。
百姓为红旗营筑城、清淤,不仅每日现结钱粮,还能免费听评书,且都是江南百姓从未听过的新话本(寓教于乐宣扬红旗营),到哪儿去找这么好的事?
可以预见,最多一日功夫,只等消息传开,当涂城中的底层百姓定会踊跃参与红旗营的大工程。
而士绅一旦放弃了组织百姓劳动的“权力”,长期与底层百姓隔绝开来,便会自然而然地失去其对社会底层的号召力和组织力。
待到那时,石元帅若以清理冤案或清算旧官吏的名义,顺便清算城中士绅,他们便是想反抗,都很难蛊惑到足够多的无知贱民了。
这个世界上从来都不缺聪明人,汪广洋只听石山寥寥数语,便能悟出江南士绅不能不仰仗石山,而石元帅却可以不仰仗江南士绅,果断充当石山的“刀子”。
城中大多数士绅没机会直接面对石山,但听完红旗营的安民告示,其中一些人也很快回过味来。
——石山能崛起于江淮,不到两年时间就打下偌大基业,还真不完全是靠运气,此子真有并吞天下的雄心和能力。
趁红旗营刚刚渡江,石元帅正需江南人投效,此时不押宝,更待何时?
因而,当汪广洋寻城中士绅、耆老公议(审)伪元太平路总管靳义之事时,预想中本来应该有些艰难的任务,却有不少士绅爽快的应下。
这些人还委婉地向汪广洋(背后的石山)表示,愿为石元帅的抗元大业出更多力,或捐钱粮,或为红旗营“居中”联络劳务的百姓。
石山既然能容得下江北投机自己的士绅,自然也不会拒绝江南的“聪明人”。不管是谁,只要愿接受以红旗营为主的合作模式,他都不吝给其“共富贵”的机会。
故而,红旗营渡江的第一夜,当涂城中异常和谐,百姓们虽然还对这支新来的军队心存疑虑,但看到他们纪律严明,也不由松了一口气。
次日一早,石山便命常遇春和冯国胜率部先行出城,向江宁镇(并非江宁城)方向攻击前进,为大军攻打江宁城,取得前沿阵地。
石山自己则暂留当涂城中,等待后续兵马赶到,并利用这段时间,公议(审)靳义和纳哈出。
公审由汪广洋主持,石山也很给识趣的当涂士绅面子,没有再搞扩大化——来日方长,若有人不识相,城中不是还有冤案需要清理么?
大元近年四处烽火,为了备战平乱,拼命压榨治下百姓。
靳义和纳哈出为了修城和养兵,没少向城中的士绅摊派勒索,他们心中不可能不窝火,只是以往畏惧朝廷积威,又怕红旗营站不稳脚跟,不敢发泄罢了。
如今,明知这二人必死,还能借此攀上石元帅的大船,这等痛打落水狗的机会岂能放过?
又不需要违背良心捏造事实,只要如实陈述靳义和纳哈出做的恶事,就够他们死好几回的了。
果不其然,当涂士绅、耆老“群情激愤”,很快议定了对二人的处置意见:靳义处以绞刑,纳哈出斩首示众!
以下犯上公议(审)并处决朝廷高官,终究还是很挑战普通人的神经。
所以,石山采取公议的形势,并未让两位“案犯”出场对峙,但行刑之时,二人却不能“缺席”。眼见靳义绳套加颈,犹自谩骂不止,纳哈出却面色平静引颈就戮,一些参与公议(审)的士绅甚至吓得瑟瑟发抖。
好在石元帅并没有让这些人白白担惊受怕,行刑完毕,石山当即宣布元帅府各司曹和捧月卫侍从营尚有缺额,每家可举荐一名子弟,他将根据其才能,确定具体去向。
此言一出,自然又引来在场士绅的一片歌功颂德。
就连列席公议(审)的李习,也爽快地向石山推荐了一名比较出众的孙儿。
在一片和谐氛围中,红旗营拔山卫和威武卫一部也顺利渡江,陆续开进当涂城中。威武卫余部和抚军卫预计最迟今日下午即可抵达。
届时,石山便可挥师东进,展开针对江宁城的攻城战了。
(本章完)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0678/11110885.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