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人小说网 > 凶案诅咒密码之南韩重案组 > 第一章《保险柜里的骷髅》01

第一章《保险柜里的骷髅》01


真实案件,细节虚构!

作者的话:  凶案现场的每一个细节都是一个密码,法医学、犯罪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痕迹推理,它们是打开这组密码的钥匙……

楔子  (略作调整以适应韩国背景)

记得三年前,也是眼下这个春花烂漫的时节,在一个晚霞染红汉江的傍晚,散步途中的我打开手机,忽然看到前些日子存下的两张照片,心絮顿时起了波澜。

第一张是一个女孩的证件照。女孩留着如瀑的披肩直发,她面庞白皙精致,一双大大的眼睛分外迷人,虽然是张严肃呆板的证件照,但我相信所有见过照片的人,包括女人、自恋的女人,都会称赞她的美丽。她看起来像是某个小公司的练习生,带着纯粹的梦想。

第二张照片则让我心悸,它是一只焦黄丑陋的骷髅,它的两个黑洞洞的眼窝,总让你感觉到一股无形的力量在洞察你的思想,让你莫名地惊慌。

于是,我一直试图在脑海中把它们拼凑起来,拼凑成一个模样,同一张面孔,然而我却始终无法做到,毕竟它们的差异天壤之别。

你一定猜到了……

是的,如果给这个丑陋的骷髅覆盖上光洁细嫩的肌肤,它就成了第一张照片上的那个漂亮女孩。

因为,无论丑陋还是美丽,它们原本都属于同一个灵魂!

大约两年前,她的情人掐死了她——那次的死亡争执,她想要个名分,而那个男人无法割舍已有的家庭和地位……当然,他无法说服自己真正接纳一个在娱乐场所工作的女人,尽管他们曾爱得疯狂。

后来……

女孩的碎块被扔在离我家约三公里远的江南区某个高档住宅区的分类垃圾桶里,而她的头颅被煮熟后,那个男人花了整整一个晚上,剥去皮肉和脑髓,将它做成了这具骷髅。

又或许,在男人与这具骷髅静静地对视了半个夜晚后,男人终于替它找到了归宿地——一只漆黑无边的进口保险柜。

直到案发二十个月后,这具骷髅才重见天日。

如果女孩的灵魂还在骷髅里,在漫长的黑暗中,它在忏悔?在怨恨?还是在挣扎?

那天的黄昏,我想了太多,感慨也太多。

我决心写一本小说,把这段故事永远记录下来,当然,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我无法得知,警方如何抓住了凶手我也只是一知半解。  但我知道,那个男人是名牌大学的高材生,是大企业里做事滴水不漏的精英工程师,杀人分尸,他异乎寻常地冷静从容。

所以,我要把这个残忍悲情的故事写成一部刑侦小说。写好刑侦小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慎密的逻辑、刑侦的技法,还涉及到法医学、犯罪心理学、行为心理等知识。于是我便买了点书,在家恶补了一年,终于在  2015  年秋意渐浓时开始落笔。

如果您有兴趣听完这个故事,那么请您加入书架,耐心读完,相信这个故事不会让您失望!

当然,故事中的人物及侦破过程加入了我的想像……特别是,那个重生者的视角。

第一章  怪味馄饨

2015年8月8日,首尔,江南区。

对不夜城首尔来说,凌晨三四点是梨泰院刚刚散场,而鹭梁津补习街依然灯火通明的时刻。

但对于这座城市大多数的角落,这仍是一天中最沉寂的时刻。

据说,此时也是鬼魂在大街小巷游荡的时刻。

张淑子阿姨拉亮临时居住屋(考试院)单间里的白炽灯,悉悉簌簌穿好那身橙色的保洁工作服,匆匆忙忙刷了牙洗了脸,理了理头发。

她不敢照镜子,不是怕看到什么恐怖面孔,而是不忍看到自己疲惫的皱纹。

张淑子阿姨从庆尚北道的农村来到首尔已经十多年了,她和丈夫一起在这座巨大的城市里挣扎求生。她干上了凌晨清扫的活,丈夫则在一家大型医院里当保安。

这是份许多首尔市民不愿干的活,但他们需要支付昂贵的房租和寄回老家的钱。

张阿姨麻利地驾驶着小型电动垃圾车,来到了江南区清潭洞附近的商业广场。

她将一只只设计时尚的分类垃圾箱里的垃圾倒入车中,并将可回收的瓶子、纸制品分拣出来。

当她来到广场北侧最后一只大型垃圾箱旁时,一只崭新的硬纸箱引起了她的注意。

箱子看起来很高档,像是某种进口家电的包装。

张阿姨打开纸箱,里面是两只装得满满的黑色高级垃圾袋,密封得很严实。

她拎了拎,挺沉。

她解开结,借着路灯微弱的光,发现里面是一包肉,肉块上粘腻腻的,似乎浇了深色的酱汁。

她拿出一块闻了闻,并没有腐臭的气味,反而有一种奇怪的、略带甜腻的酱料味。

“哎一古,这些有钱人,真是造孽啊……这么好的肉就扔掉了,会遭报应的!”张阿姨咕哝着,习惯性地节俭让她无法无视这些“食材”。

她费力地将纸箱抱出来,放进了自己的清洁车角落里。

凌晨五点多,天色微亮。

张阿姨结束了早班工作,回到位于九龙村的棚户区租住的房间里。

她把那个沉重的纸箱搬进狭小的厨房,再次打开塑料袋仔细察看。

两只塑料袋里装着上百块切割得大小不一的肉块,都裹着厚厚的深色酱料。

她取出几块在水龙头下冲洗,酱料被冲掉后,露出大半熟的肉块。

在灯光下仔细端详,纹理似乎比猪肉细,颜色也更暗红一些,不像牛肉,更不是鸡肉。

“也许是昂贵的韩牛?或者进口的高级肉?”张阿姨没多想,首尔有钱人的世界她不懂,浪费的食物也千奇百怪。

她将几块洗净的肉放在砧板上,麻利地剁碎,又和上一些豆腐和泡菜碎,准备包馄饨。

七点半,她的丈夫老李起床后,一碗热气腾腾的泡菜馅馄饨已经端到了低矮的饭桌上。

老李喜好这一口,馄饨是否够味不在馅,关键是汤料。

张阿姨的汤汁是用大酱、辣椒酱、蒜泥、芝麻油、葱花和紫菜调出来的,热气腾腾,开胃爽口。

老李搓搓手,正要开吃,忽然想到这两天家里并没有买肉,于是随口问:“孩子他妈,这馅用的是啥肉啊?味道有点特别。”

“哦,是……是我早市买的特价肉。”张阿姨含糊地回答,有点心虚。

“特价肉?不像韩牛,也不像猪肉……”老李嘟囔着,又吃了一个,仔细咂摸着味道,“这肉质……感觉有点怪。”

他放下勺子,起身走到厨房的水池边,看到了那个打开的塑料袋和里面酱料包裹的肉块。

他拿起一块冲洗过的肉,凑到眼前,借着窗户透进的光仔细看着肉的纹理和结构。

他的手指摩挲着肉的纤维……

突然,他曾在部队服役时见过的某些训练画面猛地闪过脑海!

“呃——!”一声极度惊恐的、被扼住喉咙般的干呕从老李喉咙里挤出!

他手中的肉块掉在地上,他整个人踉跄着倒退,撞在厨房门上,然后猛地扑到水槽边,疯狂地抠挖自己的喉咙,试图把刚才吃下去的东西吐出来!

“呀!老头子!你怎么了?见鬼了吗?!”张阿姨被丈夫剧烈的反应吓到了,惊慌地喊道。

“人……人肉……那是人肉啊——!”老李双眼圆瞪,充满了恐惧,声音嘶哑变形。

“什……什么?人……人肉?!”张阿姨的话还没说完,眼睛一翻,直接软软地瘫倒在了冰冷的地板上……

2015年8月下旬,首尔。

酷热的“三伏天”虽然已近尾声,但被称为“火炉”的首尔依然闷热难耐。

天空湛蓝,没有一丝云彩,太阳无情地炙烤着玻璃幕墙的高楼大厦和密集的柏油马路。

刑警李在允驾驶着一辆不起眼的现代索纳塔轿车,刚从几个发生轻微纠纷的小区处理完事情回来。

他穿着熨烫平整的浅蓝色衬衫,但后背已被汗水浸湿了一片。

他脸上没什么表情,甚至有些冷漠,只有那双深邃的眼睛,偶尔闪过一丝与年龄不符的锐利和……疲惫。

他回到了首尔江南警察署。

李在允是刑警队的一员。

别小看这位看起来有些沉默、甚至格格不入的年轻刑警,在知根知底的老同事眼里,他有点“特别”。

不是因为他有多强的背景,而是因为他办案时那种近乎直觉的、有时能精准抓住不可思议细节的能力,仿佛……他曾经经历过类似的事情一样。

有人私下说他是因为过去某个重大创伤才变得如此,但也有人说他只是天生吃这碗饭的料。

在许多人看来,李在允似乎并不“上进”,同期的人有的早已调职升迁,或者更懂得如何与检察官、上级打交道,而他似乎只对案子本身感兴趣。

他的前女友分手时曾说,这一切都源于李在允那种看透一切却又懒得迎合的超然态度,还有他那张仿佛总是沉浸在另一个世界里的、让人捉摸不透的脸。

在办公室简单吃完外卖的拌饭,李在允正准备整理一下手头的报告。

“李刑警!李刑警!”一个急促的声音伴随着高跟鞋敲击地板的声音由远及近,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

进来的是林薇,署里新来的实习刑警,充满活力,梳着利落的马尾辫,此刻她脸上写满了兴奋和紧张,手里还拿着正在通话中的手机。

“李刑警,别忙了!出大事了!您看群里发的紧急通知了吗?”林薇语速极快,几乎是小跑着来到李在允的桌前。

李在允抬起眼,平静地问:“什么大事?又有明星出轨的报案了?”他边说边慢条斯理地拿起手机。

林薇嫌他动作太慢,几乎想抢过他的手机:“不是!是……是杀人案!碎尸案!在九龙村那边,一个清洁工夫妇可能……可能误食了……人肉!”

最后两个字,她几乎是压低了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惊悚说出来的。

李在允操作手机的手指停顿了一下,眼神瞬间凝聚。

他点开内部通讯软件,快速浏览着刚刚发布的紧急协查通报和几张打了码但依然能看出是肉块和馄饨的照片。

通报简述了报案情况:一对清洁工夫妇在食用捡来的“酱肉”包的馄饨后,丈夫怀疑肉品为人肉,妻子惊吓过度昏迷(已送医无大碍),现场发现的剩余肉块经初步勘验,高度怀疑为人体组织……

李在允的眉头紧紧锁起,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尽管窗外是炎炎夏日。

他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闪过一些支离破碎的画面——不是记忆,更像是某种深藏的、来自遥远过去的警示信号。

“立刻出现场!”李在允猛地站起身,抓起椅背上的西装外套,语气不容置疑。

“是!”林薇立刻应道,同时对着电话那头说,“组长,李刑警知道了,我们马上过去!”

李在允大步流星地向外走去,林薇赶紧跟上。

他的侧脸线条冷硬,眼神锐利如刀,仿佛瞬间从之前的沉寂状态进入了狩猎模式。

他心中默念:‘开始了……比“上一次”更早了吗?还是不同的序幕?无论如何,罪恶已经浮现……’

犯罪现场  -  九龙村棚户区

狭窄、拥挤、散发着各种生活气味的巷子。

拉起的警戒线外围满了窃窃私语的居民,脸上交织着恐惧、好奇和恶心。

李在允和林薇亮出证件,弯腰穿过警戒线。

先到的鉴证科同事正在狭窄的厨房里忙碌,拍照、取样。

那个惹祸的纸箱和里面的黑色塑料袋放在角落的证据袋里。

打开的塑料袋口,露出那些裹着深色酱料的肉块。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奇怪的、甜腻中带着一丝腥气的味道,混合着泡菜和馄饨汤料的气味,形成一种诡异而不协调的氛围。

李在允戴上手套和鞋套,蹲下身,仔细审视着那些肉块。

他的目光异常专注,仿佛能穿透酱料,看清本质。

“李刑警,”现场鉴证负责人走过来,面色凝重,“初步看,切割面很整齐,像是用了专业的工具,手法……很冷静。这些酱料,似乎是用来掩盖气味和视觉的。具体是不是,还要等国立科学搜查研究院的详细检验。”

李在允点了点头,没有说话。

他的视线落在砧板和旁边一碗还没煮的馄饨上。

他拿起一个生馄饨,捏了捏,然后轻轻放下。

“大叔……”林薇在一旁,脸色有些发白,强忍着不适,“这……太可怕了。怎么会有人……”

李在允站起身,目光扫过这个简陋的厨房,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可怕的不是这些肉,而是处理这些肉的人。冷静,有条不紊,甚至带着一种……嘲讽。”

他走到那个纸箱旁,仔细观察它的品牌和样式。

“进口产品箱子,高档住宅区的垃圾箱……抛尸地点选择,目标明确。”

他像是在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分析给林薇听。

“凶手熟悉环境,可能经济条件不错,或者能轻易接触到高端消费场所。他用酱料处理,试图混淆视听,说明他预料到可能会被人发现,但并不真的担心,甚至可能享受这种风险……”

林薇听着,感觉后背发凉。

李刑警的分析,冷静得让人害怕,却又一针见血。

就在这时,李在允的手机响了。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国立科学搜查研究院的快速初步检测结果通报。

他接起电话,听了片刻,只回了一句:“知道了。”

挂断电话,他看向林薇和周围的同事,语气斩钉截铁:

“国立科学搜查研究院的初步酶联免疫检测结果呈阳性。确认是人肉。”

现场一片寂静,只能听到窗外居民隐约的议论声和相机快门的咔嚓声。

血腥而恐怖的现实,如同首尔上空闷热的空气,沉重地压在每个在场者的心头。

一桩极其残忍的碎尸案,就此拉开了调查的序幕。

而李在允的眼神深处,除了刑警的锐利,还藏着一丝无人能懂的、重生者面对命运齿轮再次转动时的凝重。


  (https://www.yourxs.cc/chapter/5421370/50375077.html)


1秒记住游人小说网:www.yourxs.cc。手机版阅读网址:m.yourxs.cc